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莫清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4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临床免疫治疗组(中西组)20例,单纯西药组(西组)2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和单纯西药疗法,8周后观察近期疗效,1年后观察远期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4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临床免疫治疗组(中西组)20例,单纯西药组(西组)2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和单纯西药疗法,8周后观察近期疗效,1年后观察远期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IL-8、TNF-α、IL-6水平,观察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近期疗效:中西组显效率90.00%,总有效率95.00%;西组显效率10%,总有效率50%。中西组疗效显著高于西组(P<0.01)。远期疗效:中西组总有效率94.30%,西组总有效率35.3%,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IL-8、TNF-α、IL-6均升高(P<0.01),中西组治疗后IL-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NF-α、IL-6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西组治疗后IL-8、TNF-α、IL-6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IL-8比较,P<0.01,TNF-α、IL-6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高、疗程短、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改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中西医结合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莫清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94-397,40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和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125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治疗对照组)(32例):VitC、VitBco治疗。第2组(31例):单纯西药治疗。第3组(31例):中医治疗。第4组(31例):中西医结合临床免疫治疗。8周... 目的:观察中西医和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125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治疗对照组)(32例):VitC、VitBco治疗。第2组(31例):单纯西药治疗。第3组(31例):中医治疗。第4组(31例):中西医结合临床免疫治疗。8周后观察近期疗效,1年后观察远期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IL-8、TNF-a、IL-6水平,观察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第4组显效率为84.4%,总有效率为96.88%,第4组、第3组、第2组与第1组比较P<0.0l,第4组与第2组、第3组比较P<0.0l,第2组与第3组比较P﹥0.05。远期疗效:第4组显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3.75%;第4组、第3组、第2组与第1组比较P<0.0l,第4组与第2组、第3组比较P<0.0l,第2组与第3组比较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个组的IL-8、TNF-a、IL-6均升高(P<0.01),第4组治疗后IL-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NF-a、IL-6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2组、第3组治疗后IL-8、TNF-a、IL-6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组治疗后IL-8、TNF-a、IL-6与治疗前比较P﹥0.05。第4组与第2组、第3组治疗后II-8比较P<0.01,TNF-a、lI-6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高、疗程短、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快速有效地改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中西医结合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口腔黏膜疾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璐 孟文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7-155,共9页
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伴有缺牙的口腔黏膜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的需求越来越高。受口腔黏膜病困扰的缺牙患者行种植修复是否可行,效果如何目前并无定论,亦无针对口腔黏膜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的相关治疗指南。本文就... 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伴有缺牙的口腔黏膜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的需求越来越高。受口腔黏膜病困扰的缺牙患者行种植修复是否可行,效果如何目前并无定论,亦无针对口腔黏膜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的相关治疗指南。本文就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扁平苔藓、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和舍格伦综合征等)患者行种植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种植医生提供一定的临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 舍格伦综合征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伟 周力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 ,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 PC、URa ULC、URa PP、MxAD、LRa TC、LRa LLC、LRa GoGn、MdAD。结果 :建立了...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 ,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 PC、URa ULC、URa PP、MxAD、LRa TC、LRa LLC、LRa GoGn、MdAD。结果 :建立了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参考值。结论 :建立的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伟 周力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2,309,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对169例恒牙列初期正常人的切牙区颌骨形态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 目的研究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对169例恒牙列初期正常人的切牙区颌骨形态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个聚类分型。上颌切牙区颌骨Ⅰ型宽短;Ⅱ型瘦长;Ⅲ型厚度与Ⅱ型接近,高度与Ⅰ型接近;Ⅳ型与Ⅲ型形态相反,厚度与Ⅰ型接近,高度与Ⅱ型接近。下颌切牙区颌骨Ⅰ型宽短;Ⅱ型瘦长;Ⅲ型形态宽长,厚度接近Ⅰ型,高度接近Ⅱ型;Ⅳ型形态适中。②在上颌,高角面型以Ⅱ型为主,占86·49%;均角面型以Ⅲ型为主,占47·67%;低角面型以Ⅰ、Ⅲ型形态为主,共占82·61%。在下颌,高角面型以Ⅱ型为主,占51·35%;均角面型以Ⅳ型为主,占48·84%;低角面型以Ⅲ、Ⅳ型为主,共占69·57%。结论对不同的切牙区颌骨聚类分型形态和垂直骨面型,临床移动切牙时应有不同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颌骨形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龈技术对牙周健康影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桂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1-331,共1页
关键词 排龈技术 牙周健康 牙周疾病 排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瓷化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牙楔状缺损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莫清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626,共1页
关键词 光固化瓷化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疗效比较 牙楔状缺损 夹层技术 修复 夹层材料 楔形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复面Ⅱ类洞充填方法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莫清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复面Ⅱ类洞 充填方法 临床疗效 改良 银汞合金 临床研究 固位形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