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市售食醋的理化指标及风味品质分析
1
作者 万苏艳 聂雯 +2 位作者 李朝春 白艺博 刘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94,共9页
该研究以4种市售食醋(样品LV、ZV、SV、BV)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基本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非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基于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并确定其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变量重要性... 该研究以4种市售食醋(样品LV、ZV、SV、BV)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基本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非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基于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并确定其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结果表明,样品LV甜味、咸味和可接受度评分最高;样品ZV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0.26 g/100 mL、1.9 g/100 mL。GC-MS表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相对含量分别在样品BV、LV中最高,分别为66种、165.5 mg/kg。CA结果表明,共有化合物中乙酸甲酯、乙酸苯乙酯等在样品LV中相对含量较高。总多酚和总有机酸在样品BV中含量最高,分别为1.55 mg/mL、19.54 mg/mL;总黄酮在样品ZV中含量最高,为0.41 mg/mL。PLS-DA结果表明,样品BV、ZV、LV、SV分别与5-甲基糠醛、丁二酸二乙酯、乙偶姻、三甲基吡嗪等物质正相关,影响食醋风味的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糠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品质分析 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生料发酵与熟料发酵食醋工艺的比较优势 被引量:2
2
作者 车有荣 刘静 +5 位作者 聂雯 万苏艳 霍卫宁 李文涛 张吟 刘传刚 《中国食品》 2023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我国的食醋产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多样,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且食用量最大的传统调味品之一。在原始社会后期,谷物出现富余,在贮存过程中受潮发霉后,又在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酸性液体。《荀子·正名》中有“香... 我国的食醋产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多样,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且食用量最大的传统调味品之一。在原始社会后期,谷物出现富余,在贮存过程中受潮发霉后,又在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酸性液体。《荀子·正名》中有“香臭、芬、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的记载;《隋书·酷吏传》中则写道“宁饮三升醋,不见崔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调味品 生料发酵 贮存过程 食用量 熟料发酵 酷吏传 食醋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