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偏开环补偿技术应用于卫星相干光通信背景中,实现星间光通信中存在500 MHz量级频偏时的信息解调。同时,结合EDFA和相干探测的特点,利用EDFA对接收光信号进行预先放大,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7 d B时,频率估计的标准差小于8 MHz;在添加预先放大器后,当信号光功率高于-57 d Bm时,误码率优于10^(-3)。展开更多
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号"着陆任务为例介绍了EDL期间可采用的主要通信手段,详细梳理了火星大气黑障段通信策略、调制体制选择以及高动态弱信号检测处理方案等测控通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准备和实施提出了建议。展开更多
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的模型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考虑了多维资源进行联合分配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卫星通信网络中各终端的缓存队列长度,从而提高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及网络吞吐量。展开更多
文摘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偏开环补偿技术应用于卫星相干光通信背景中,实现星间光通信中存在500 MHz量级频偏时的信息解调。同时,结合EDFA和相干探测的特点,利用EDFA对接收光信号进行预先放大,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7 d B时,频率估计的标准差小于8 MHz;在添加预先放大器后,当信号光功率高于-57 d Bm时,误码率优于10^(-3)。
文摘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号"着陆任务为例介绍了EDL期间可采用的主要通信手段,详细梳理了火星大气黑障段通信策略、调制体制选择以及高动态弱信号检测处理方案等测控通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准备和实施提出了建议。
文摘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的模型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考虑了多维资源进行联合分配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卫星通信网络中各终端的缓存队列长度,从而提高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及网络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