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FA的卫星相干光通信开环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云祥 吴斌 +1 位作者 汪勃 赵亿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 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偏开环补偿技术应用于卫星相干光通信背景中,实现星间光通信中存在500 MHz量级频偏时的信息解调。同时,结合EDFA和相干探测的特点,利用EDFA对接收光信号进行预先放大,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7 d B时,频率估计的标准差小于8 MHz;在添加预先放大器后,当信号光功率高于-57 d Bm时,误码率优于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开环补偿 频率估计 光纤放大器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式红外捕获跟踪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党东妮 高卫 孙奕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6-919,共4页
阐述了注入式红外捕获跟踪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分析了制约仿真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针对目标在图像中位置的仿真精度要求,提出了直接采集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编码盘角度信息来进行目标位置仿真计算的方法;针对红外图像生成实时性要求... 阐述了注入式红外捕获跟踪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分析了制约仿真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针对目标在图像中位置的仿真精度要求,提出了直接采集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编码盘角度信息来进行目标位置仿真计算的方法;针对红外图像生成实时性要求,提出了预先生成目标、背景图像数据,在仿真进程中将之实时合成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仿真体系构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捕获跟踪设备 注入式仿真 实时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大规模星座的航天测控随遇接入技术
3
作者 董光亮 郝万宏 +2 位作者 张国亭 汤达 郭洁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182,共11页
大规模低轨小卫星星座近年来在卫星通信、遥感观测等领域已成为各国商业公司发展的重点,我国也正在发展各类低轨卫星星座,在轨卫星数量急剧上升,航天测控运控系统作为卫星在轨平稳运行的管理操作者,针对大规模低轨卫星的高效测控正面临... 大规模低轨小卫星星座近年来在卫星通信、遥感观测等领域已成为各国商业公司发展的重点,我国也正在发展各类低轨卫星星座,在轨卫星数量急剧上升,航天测控运控系统作为卫星在轨平稳运行的管理操作者,针对大规模低轨卫星的高效测控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借鉴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思想,该文设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面向低轨大规模星座的航天测控随遇接入技术。该技术利用全空域天线设备,构建形成低功耗的全时全景波束,通过专用接入信道,可形成地面站对大批量过境低轨卫星的“基站式”自动随遇接入,基于随遇接入技术构建的航天测控网将能够为各类低轨卫星测控、运控用户提供分布式端到端的高效服务能力。该文全面介绍了航天测控随遇接入系统的工作原理、体系架构、技术体制设计与关键技术,建立了随遇接入系统的用户容量模型。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可实现20000颗以上卫星在轨接入和测运控管理的服务能力,将有力支撑我各类低轨星座的建设与在轨高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航天测控 随遇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典型多星堆叠与分离技术分析
4
作者 王琦 刘江 +1 位作者 黄学卫 韩建斌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围绕国外大型低轨卫星星座一箭多星发射的卫星堆叠与分离技术,选取“星链”、扩散型作战部门太空架构(PWSA)的主要卫星研制商作为典型代表,以专利文献为依据,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麦克萨技术公司及火箭实验室公司的多星堆叠与分离技术... 围绕国外大型低轨卫星星座一箭多星发射的卫星堆叠与分离技术,选取“星链”、扩散型作战部门太空架构(PWSA)的主要卫星研制商作为典型代表,以专利文献为依据,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麦克萨技术公司及火箭实验室公司的多星堆叠与分离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分析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卫星堆叠集中压紧与释放、麦克萨技术公司卫星中心侧挂与分层堆叠结合以及火箭实验室公司航天器耦合串行堆叠3种技术方案及其主要特点,比对分析了3种技术方案在不同发射需求和约束下的应用优势,最后对我国大型低轨卫星星座给出了多星堆叠与分离技术关注方向、星箭接口协同设计方式以及复杂系统迭代创新模式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箭多星发射 卫星堆叠 卫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的实时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5
作者 高昕 苏海冰 景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共9页
光电成像跟踪系统需要保证不同目标的自适应识别,同时严格按照时间序列执行的图像处理又是一个强实时性过程。实时融合跟踪技术提出并行执行多个算法组以适应不同类型目标的识别,并通过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的同时融合处理保证了系统... 光电成像跟踪系统需要保证不同目标的自适应识别,同时严格按照时间序列执行的图像处理又是一个强实时性过程。实时融合跟踪技术提出并行执行多个算法组以适应不同类型目标的识别,并通过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的同时融合处理保证了系统跟踪的稳定性,最后在嵌入式并行处理硬件平台上有效解决了对运动目标的自适应跟踪。文中详细阐述了实时融合跟踪技术的技术思想和技术路线,在剖析其并行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的嵌入式硬件并行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取得了显著的工程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嵌入式并行结构 实时系统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太赫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军 王靖思 +2 位作者 宋瑞良 刘博文 刘宁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RTD)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和负阻特性,通过改变偏置电压可以作为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在未来6G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方面具有优势。简要总结了基于RTD...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RTD)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和负阻特性,通过改变偏置电压可以作为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在未来6G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方面具有优势。简要总结了基于RTD实现的器件的工作原理,对基于RTD实现的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太赫兹通信系统以及太赫兹雷达系统等太赫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当前存在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基于RTD的太赫兹技术凭借其突出的优势,将成为未来电子器件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隧穿二极管 太赫兹源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大气进入下降着陆段测控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7
作者 郝万宏 董光亮 +4 位作者 李海涛 王宏 樊敏 周欢 徐得珍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5期426-434,共9页
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 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号"着陆任务为例介绍了EDL期间可采用的主要通信手段,详细梳理了火星大气黑障段通信策略、调制体制选择以及高动态弱信号检测处理方案等测控通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准备和实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L 高动态 黑障 对地通信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天翔 董日昌 +3 位作者 董明 吴一凡 卢鋆 张军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1723,共23页
近年来,伴随GNSS导航、卫星互联网、5G移动通信等应用的推广,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飞速发展。其技术手段涵盖微波和激光,应用场景覆盖地面到深空,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计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为了后续深入研究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 近年来,伴随GNSS导航、卫星互联网、5G移动通信等应用的推广,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飞速发展。其技术手段涵盖微波和激光,应用场景覆盖地面到深空,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计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为了后续深入研究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开展了高精度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的综述研究。首先,详细地阐述了自由空间时间传递和频率传递的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高精度自由空间时间传递、频率传递和时频传递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总结了当前各种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体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同时对比了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的最新技术指标、主要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最后,展望高精度自由空间时频传递的未来应用,为下一代导航、低轨星座网络、空间科学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 时间传递 频率传递 TWSTFT 激光脉冲 相干光相位 光载射频 光频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应用于航天发射的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刚 冯丽 何伟平 《载人航天》 CSCD 2010年第4期24-29,共6页
围绕中继卫星应用于航天发射测控的跟踪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了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控制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仿真发射弹道的模拟跟踪,完成了中继卫星星间天线对运载火箭高精度的跟踪指向控制计算。研究表明采用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完成对运... 围绕中继卫星应用于航天发射测控的跟踪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了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控制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仿真发射弹道的模拟跟踪,完成了中继卫星星间天线对运载火箭高精度的跟踪指向控制计算。研究表明采用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完成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跟踪任务,满足航天发射测控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航天发射 跟踪控制 工作模式 程序跟踪 理论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飞行器平台终端通信中的频率精确估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昊 赵斐 童业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根据高动态飞行器平台终端的特点,研究了高动态飞行器平台终端通信中的频率精确估计技术,提出了一种频率精确估计分解算法.首先,基于分段搜索,确定导频帧的大致位置,并估计出频偏的粗略值;其次,通过移频搜索法,确定各数据帧的准确位... 本文根据高动态飞行器平台终端的特点,研究了高动态飞行器平台终端通信中的频率精确估计技术,提出了一种频率精确估计分解算法.首先,基于分段搜索,确定导频帧的大致位置,并估计出频偏的粗略值;其次,通过移频搜索法,确定各数据帧的准确位置,以及更高的频偏估计精度,对数据帧解扩;最后,利用数据帧中的PN字段进一步提高频偏估计精度,并利用频偏方程将各历史数据联立起来构成方程组,得到并跟踪频偏的变化规律.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高动态飞行器平台终端通信中的频偏,满足时频同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飞行器 终端 精确估计 频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跳波束卫星上行链路多维资源分配建模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宁 武磊磊 +3 位作者 孙文宇 孙晨华 赵毅 班亚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 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的模型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考虑了多维资源进行联合分配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卫星通信网络中各终端的缓存队列长度,从而提高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及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相控阵天线 跳波束 多维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波束通信卫星动态波位规划方法
12
作者 马宁 赵毅 +1 位作者 王松考 孙晨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使用相控阵跳波束对通信卫星视场进行大范围捷变前,需要对跳波束的波位进行规划,目前的通用做法是依据地表经纬度或等分卫星方位俯仰角等方式实施静态规划。提出了一种可直接基于卫星终端的地理位置,综合运用空间坐标变换、最小集合覆... 使用相控阵跳波束对通信卫星视场进行大范围捷变前,需要对跳波束的波位进行规划,目前的通用做法是依据地表经纬度或等分卫星方位俯仰角等方式实施静态规划。提出了一种可直接基于卫星终端的地理位置,综合运用空间坐标变换、最小集合覆盖、最小圆覆盖等算法,动态生成相控阵跳波束的波位数量和指向中心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同等用户规模、相同位置分布,该方法较传统方法能够在不显著增加运算时间的前提下大幅节省相控阵波束的所需波位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跳波束 空间坐标变换 最小几何圆覆盖 最小集合覆盖 最小圆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生成对抗的遥感多时相建筑物变化检测数据对生成技术
13
作者 陈昊 周光尧 +3 位作者 王乾通 高斌 王文志 唐皓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5-838,共14页
虽然目前可以获取海量的多时相遥感数据,但是由于建筑物变化时间周期过长,难以获取充足的建筑物变化数据对来支撑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变化检测模型构建,呈现多时相遥感建筑物变化检测处理精度差的问题。因此,为提升变化检测算法模型处理... 虽然目前可以获取海量的多时相遥感数据,但是由于建筑物变化时间周期过长,难以获取充足的建筑物变化数据对来支撑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变化检测模型构建,呈现多时相遥感建筑物变化检测处理精度差的问题。因此,为提升变化检测算法模型处理性能,该文从建筑物变化检测训练数据对生成开展研究,基于一致性对抗生成机理提出了多时相建筑物变化检测数据对生成网络(BAG-GAN)。其主要在多时相图像生成过程中采用对抗一致性损失函数约束,在保证生成图像和输入图像关联性的同时,保证了生成模型的多模态输出能力。此外,还通过重组原数据集中的变化标签和多时相遥感图像来进一步提升建筑物变化信息生成的多样性,解决了训练数据中有效建筑物变化信息占比少的问题,为变化监测算法模型的充分训练奠定了基础。最后,在LEVIR-CD和WHU-CD建筑物变化检测数据集上进行了数据生成实验,并使用生成扩充后的数据集训练了多种较为经典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BAG-GAN多时相建筑物变化检测数据对生成网络及相应的生成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变化检测模型的处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 建筑物变化检测 对抗生成网络 数据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发光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荣利 韩乐 +2 位作者 车驰骋 马臻 樊学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8-1440,共3页
建立了空间非自发光目标的数学模型,应用经典光学理论研究了目标亮度与目标尺寸、表面特性、观测角、观测距离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探测能力与光学系统参数及曝光时间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为空间目标探测... 建立了空间非自发光目标的数学模型,应用经典光学理论研究了目标亮度与目标尺寸、表面特性、观测角、观测距离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探测能力与光学系统参数及曝光时间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为空间目标探测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探测 可见光 星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连续波跟踪雷达的测速定轨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易东云 朱炬波 +1 位作者 王正明 郭军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9-24,共6页
连续波跟踪测量系统中,测距元通道通常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并且有时出现个别测元数据质量较差,不能应用的情况,而其变化率及其多站测速系统提供的测速数据,精度较高,且测元多,是否可以利用测速元数据直接定轨,精度如何,在实际... 连续波跟踪测量系统中,测距元通道通常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并且有时出现个别测元数据质量较差,不能应用的情况,而其变化率及其多站测速系统提供的测速数据,精度较高,且测元多,是否可以利用测速元数据直接定轨,精度如何,在实际数据处理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利用测速元进行航天飞行器定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大量的计算,获得了相应的理论和计算结果,通过比较,提出了利用样条函数非线性估计轨道的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算法和相应的误差估计公式。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轨道估计精度高,成功地解决了测速定轨问题,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雷达 测速雷达 跟踪测量系统 测速 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制导武器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苏建刚 黄艳俊 +1 位作者 刘上乾 付梦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22-1725,共4页
分析了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导引头接受激光能量特性,提出了激光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系统.根据半实物仿真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与实战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应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能量传输关系.根据假设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武... 分析了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导引头接受激光能量特性,提出了激光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系统.根据半实物仿真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与实战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应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能量传输关系.根据假设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特性,对实现激光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 激光能量 半实物仿真 激光目标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制导武器弹目视线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建刚 付梦印 +1 位作者 黄艳俊 单长胜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17-1720,共4页
根据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原理,建立了实战情况下弹目视线数学模型,设计了弹目视线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而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弹目视线数字模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了激光光斑能量中心在漫反射屏上运动的数学模型和二轴转台角... 根据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原理,建立了实战情况下弹目视线数学模型,设计了弹目视线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而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弹目视线数字模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了激光光斑能量中心在漫反射屏上运动的数学模型和二轴转台角运动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这些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 弹目视线 半实物仿真 目标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郝玉涛 刘保国 +2 位作者 王瑞军 李塘 万鹏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与工作方式,并总结归纳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多手段备份、采用高性能编码等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能够为我国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测控通信系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空空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偶动态校准及动态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潘保青 李岩峰 张志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92-996,共5页
为了实现热电偶传感器的动态校准及动态补偿,有效改善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利用半导体激光加热高、加热快的优点,构建了可溯源温度动态校准系统,实现了热电偶的可溯源动态校准,测得了C型热电偶的时间常数。应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热... 为了实现热电偶传感器的动态校准及动态补偿,有效改善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利用半导体激光加热高、加热快的优点,构建了可溯源温度动态校准系统,实现了热电偶的可溯源动态校准,测得了C型热电偶的时间常数。应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热电偶传感器的动态补偿滤波器模型,有效改善了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减小了热电偶传感器的动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热电偶 动态校准 动态补偿 量子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CD和液晶图形发生器的光学多参数综合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旭升 沙定国 +1 位作者 林家明 曾嫦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研究CCD摄像器件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光电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在采用CCD摄像机、LCD图形发生器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讨论光学多参数测量新方法及其测量系统,实现了焦距、视放大率、调制传递函数以及视差等参数的测量,并着重论述了... 研究CCD摄像器件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光电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在采用CCD摄像机、LCD图形发生器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讨论光学多参数测量新方法及其测量系统,实现了焦距、视放大率、调制传递函数以及视差等参数的测量,并着重论述了光电自动定焦在光学参数测量中的应用.实验证实,该类光学参数测量方法比传统人工目视测量更客观、更准确,测量效率更高,可逐渐取代部分传统目视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光电图形发生器 固体成像器件 自动定焦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