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发展探究与思考——以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扬琴专业发展为例 |
李月璇
|
《中国音乐剧》
|
2024 |
0 |
|
2
|
中华传统文化的跨文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
凌博
|
《当代音乐》
|
2018 |
1
|
|
3
|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及其艺术表征实践 |
王一川
|
《中国文艺评论》
|
2025 |
0 |
|
4
|
计白当黑——论草书艺术的空白之美 |
梁文斌
|
《书画世界》
|
2016 |
1
|
|
5
|
情动行言 中兴之功——晚明草书艺术表现形式探究 |
梁文斌
|
《中国艺术时空》
|
2015 |
0 |
|
6
|
论狂草艺术之“狂” |
梁文斌
|
《人文天下》
|
2016 |
0 |
|
7
|
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
李想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1 |
3
|
|
8
|
浅析当代公共艺术中视觉表现的发展方向——以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大黄鸭”艺术为例 |
杨子媛
|
《天工》
|
2022 |
0 |
|
9
|
中国现代美术创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形象嬗变 |
尹成君
李楠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0
|
玄英隐所与方天瑞——《浮玉山居图》创作目的与内容再考 |
杨东谕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4 |
0 |
|
11
|
“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 |
陈霞
刘海燕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2
|
“以物为导向”:兰色姆艺术本体论省思 |
段宇
王亚芹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5 |
|
|
13
|
书法品评的“标准”问题 |
梁文斌
|
《中国艺术时空》
|
2017 |
0 |
|
14
|
从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探讨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
王嘉伟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5 |
0 |
|
15
|
高校留学生中国式美育路径探新 |
史大鹏
蒋广学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6
|
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探究 |
金珂宇
|
《当代音乐》
|
2021 |
2
|
|
17
|
关于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的探讨 |
刘小溪
|
《当代音乐》
|
2021 |
1
|
|
18
|
用文创打造中国高校国际形象——高校文创在国际传播中的设计路径 |
刘小庸
|
《中国艺术》
|
2023 |
1
|
|
19
|
城市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民国第一届美展及美术教育 |
井禄嘉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1 |
1
|
|
20
|
《林泉高致》中“时景”的阐释及启示 |
张颖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