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芦人参配伍对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爱华 王宇光 +3 位作者 孟浩 吕永壮 高月 姜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2-987,共6页
目的利用差异蛋白质组技术,探讨藜芦人参配伍对肝功能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雌雄各半,ig给予藜芦0.27 g·kg-1、藜芦0.09 g·kg-1+人参0.24 g·kg-1、藜芦0.27 g·kg-1+人参0.71 g·kg-1、藜芦0.81 g·k... 目的利用差异蛋白质组技术,探讨藜芦人参配伍对肝功能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雌雄各半,ig给予藜芦0.27 g·kg-1、藜芦0.09 g·kg-1+人参0.24 g·kg-1、藜芦0.27 g·kg-1+人参0.71 g·kg-1、藜芦0.81 g·kg-1+人参2.13 g·kg-1,每天1次,连续8周。收集血清及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差异凝胶电泳技术(DIGE)分离大鼠肝组织总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串联质谱及数据库查询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只有藜芦0.81 g·kg-1+人参2.13 g·kg-1检测到GOT没有升高的趋势;而GPT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正常对照、藜芦0.27 g·kg-1、藜芦0.09 g·kg-1+人参0.24 g·kg-1及藜芦0.27 g·kg-1+人参0.71 g·kg-1组大鼠肝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藜芦0.81 g·kg-1+人参2.13 g·kg-1有2例(8.7%)样本分别出现肝窦扩张淤血及淋巴细胞浸润的病理改变。藜芦人参合用前后大鼠肝组织差异蛋白质经DIGE进行分离后,成功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DeCyder6.5软件分析获得差异>1.5倍的蛋白质点共30个;质谱鉴定去冗余后得到4种差异蛋白质,其中二硫键异构酶A3前体和碳酸酐酶Ⅲ明显降低;谷氨酸脱氢酶1及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明显升高。结论藜芦0.81 g·kg-1和人参2.13 g·kg-1合用可能影响大鼠肝内与pH自稳、蛋白折叠及氨基酸代谢相关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 人参 串联质谱法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8标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大鼠再生肝的差异蛋白质组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一甫 秦兆宇 +2 位作者 刘晓慧 林成招 贺福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1-429,共9页
首次应用8标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术结合2D LC-MS/MS(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以部分肝切除的大鼠为模型,全面分析了再生早期(6、12 h)、中期(24、... 首次应用8标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术结合2D LC-MS/MS(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以部分肝切除的大鼠为模型,全面分析了再生早期(6、12 h)、中期(24、48 h)和晚期(72、120 h)肝脏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共鉴定357种蛋白质,6个时间点共有60种蛋白质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手术切下的正常肝组织)有显著差异。其中,ADH1(Alcohol dehy-drogenase 1)和PRDX1(Peroxiredoxin 1)等的表达变化趋势与已有报道相同,GO(Gene ontology)的蛋白质功能注释提示ADH1、CAT(Catalase)、ENO1(Enolase 1)和APOA1(Apolipoprotein A-Ⅰ)等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能量供给等方式参与肝再生调控。聚类分析表明,术后12 h和24 h蛋白质的整体表达模式相似,6 h与此二者相近,48 h和72 h相似,而120 h与这些时间点相差最远。该研究验证了8标iTRAQ是并行处理多组样本的有效技术,适合于生理和病理过程多时间点蛋白质组的定量差异分析,可以监控关键分子的动态变化,更易发掘重要的调控靶点分子。该文为进一步探讨肝再生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AQ 2D LC-MS/MS 肝脏再生 差异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质谱分析的无标记定量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伟 张纪阳 +5 位作者 刘辉 孙汉昌 徐长明 马海滨 朱云平 谢红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18,共13页
作为发现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定量研究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的热点问题.随着实验方法的发展和改进,定量数据处理算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将现有的无标记定量方法归纳为需要/不需要鉴定结果两类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类方法的异同及优... 作为发现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定量研究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的热点问题.随着实验方法的发展和改进,定量数据处理算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将现有的无标记定量方法归纳为需要/不需要鉴定结果两类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类方法的异同及优缺点,详细讨论了所涉及的主要算法,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无标记定量软件及对应的网络资源.展望了无标记定量数据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蛋白质组 质谱 无标记定量 定量算法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系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林世锋 张拓 +6 位作者 史跃伟 王东茂 王志红 杨志晓 谢升东 魏开华 任学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4,共4页
为探索适于烟草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以栽培品种K326生长期根系为材料,比较了常规裂解液法、TCA/丙酮沉淀法、Trizol抽提法和酚法等4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双向电泳(2-DE... 为探索适于烟草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以栽培品种K326生长期根系为材料,比较了常规裂解液法、TCA/丙酮沉淀法、Trizol抽提法和酚法等4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双向电泳(2-DE)检测。结果表明:酚法最佳,所获蛋白在单向SDS-PAGE中形成条带数目多而清晰;经双向电泳分离用银染显色,可检测约548个蛋白点,图谱分辨率较好,蛋白点清晰,主要集中在等电点pH5~8、相对分子量25.0~70.0kD,可有效解析烟草根系的蛋白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系 蛋白质 蛋白质组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分析蛋白质药物电荷异质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孟晓光 甄里 +5 位作者 刘悦玫 侯利平 刘丹 李斌 欧阳伟民 魏开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348,共6页
评价了cIEF-WCID检测多肽与蛋白质药物等电点的应用效果。测定标准多肽的等电点,验证了cIEF-WCID具有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0.50%)。人血红蛋白的4种主要异构体实现了基线分离;甘赖胰岛素的重复测试均只检出单一特... 评价了cIEF-WCID检测多肽与蛋白质药物等电点的应用效果。测定标准多肽的等电点,验证了cIEF-WCID具有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0.50%)。人血红蛋白的4种主要异构体实现了基线分离;甘赖胰岛素的重复测试均只检出单一特征峰(p I 5.95±0.01);比较重组人生长激素原液和成品,等电点特征峰比例差异明显,且成品有新特征峰出现;对比进口及国产贝伐单抗,发现厂家1、3与原研药基本一致,厂家1的主成分迁移规律与原研药高度一致,厂家2的重链C末端K缺失、N末端焦谷氨酸环化或脱酰胺修饰影响了电荷异质性;通过考察尿素浓度、电解质范围和聚焦时间,优化了检测重组人促卵泡素等电点条件:2 mol/L尿素,两性电解质pH 2.5~5.0与pH 3.0~10.0按1∶1混合,聚焦电压1 000 V(1 min)~1 800 V(4 min)~2 200 V(1 min)。cIEF-WCID可快速、准确测定具有电荷异质性的蛋白类药物等电点,分辨率和重复性好,尤其是可以跟踪聚焦过程中样本的迁移特征,特别适合蛋白类药物复杂电荷异质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电荷异质性 重组蛋白质药物 抗体 药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中不同蛋白质鉴定策略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卫军营 张养军 +4 位作者 陈明 覃培斌 王京兰 蔡耘 钱小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6-230,236,共6页
在常用的多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采取延长梯度洗脱时间、进行重复实验、采用质谱分段扫描等多种方法,提高对蛋白质的鉴定效率。为了系统评价这些方法在复杂生物样本分析中的效果,应用酵母的蛋白提取物作为样本,在LCQ质谱仪上进行... 在常用的多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采取延长梯度洗脱时间、进行重复实验、采用质谱分段扫描等多种方法,提高对蛋白质的鉴定效率。为了系统评价这些方法在复杂生物样本分析中的效果,应用酵母的蛋白提取物作为样本,在LCQ质谱仪上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梯度时间的延长,被鉴定的非冗余肽段(unique peptide)数量显著增加,相对应的蛋白质簇(group protein)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样,进行重复实验和采用质谱分段扫描的方法均能提高蛋白鉴定的覆盖率,而采用质谱分段扫描的策略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因此在规模化蛋白质组分析中,应当选择更为合适的、互补的研究策略以提高结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ESI MS/MS) 质谱分段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转基因猪血中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分离纯化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余谦 王勇 +3 位作者 钱小红 秦伟捷 张普民 张养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和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替代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重点技术,而白蛋白的纯化则是该技术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从转基因猪血中纯化rHSA的一种新方法,即热乙醇沉淀与多级色谱分离相结合的rHSA纯化方法。热...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和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替代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重点技术,而白蛋白的纯化则是该技术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从转基因猪血中纯化rHSA的一种新方法,即热乙醇沉淀与多级色谱分离相结合的rHSA纯化方法。热乙醇沉淀法可从猪血浆中获得rHSA粗提取液,此时rHSA的纯度可达69.5%,回收率达51.3%。进一步采用多级色谱分离法,即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反相色谱法进一步纯化,得到rHSA的最终纯度约为100.0%,总回收率为41.1%。该方法为从转基因猪血浆中大规模纯化用于临床和生化研究的高纯度rHSA提供可能,同时也为rHSA替代HSA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 ) 纯化 热乙醇沉淀法 多级色谱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调控网络的模块化组织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正华 刘齐军 朱云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7,共8页
基因调控网络表现的是大量基因受到转录因子的调控而最终转录翻译为蛋白质进而实现生物功能的复杂信息,是人们理解生物过程和基因功能的重要内容。为了理解基因调控网络中的调控机理,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组织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 基因调控网络表现的是大量基因受到转录因子的调控而最终转录翻译为蛋白质进而实现生物功能的复杂信息,是人们理解生物过程和基因功能的重要内容。为了理解基因调控网络中的调控机理,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组织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不仅能说明网络的局部特征,并且能揭示调控网络的构造方法,同时还能对调控信号通路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调控网络可分为4层结构:调控元件、Motif、模块和整个网络。当前,这种层次结构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文中重点讨论motif和模块两层,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对网络组织结构的多方面研究内容,阐述了各个研究结果与结论具有的生物学意义,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并展望了基因调控网络模块化组织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网络motif 网络模块 模块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蛋白芯片的抗体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辙 刘志红 +5 位作者 吴英松 高建恩 孙启鸿 李明 印莉萍 许丹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3,5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蛋白芯片技术的抗体分析新方法。方法:将待分析的抗体制备成抗体芯片,并与生物素标记的抗原反应,然后经银增强法显色,获得可直接观察的微阵列芯片可视化反应结果。结果:实验中分析了10种18株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的强弱...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蛋白芯片技术的抗体分析新方法。方法:将待分析的抗体制备成抗体芯片,并与生物素标记的抗原反应,然后经银增强法显色,获得可直接观察的微阵列芯片可视化反应结果。结果:实验中分析了10种18株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的强弱,其中6株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其中,ⅢC013、HPSⅡB007、HPSⅢB007分别对球蛋白和白蛋白的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4μg/L。结论:该方法具有通量化前景,且具有微量化、操作简便快捷和结果可视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芯片 银增强显色法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H2型锌指蛋白结合的DNA序列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磐 杨冬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3-579,共7页
C2H2型锌指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C2H2型锌指蛋白中含有的C2H2型锌指基序多是不相同的,表明它们很可能结合不同的DNA序列,从而调控不同的基因,行使多样化的调控功能.然而,目前大多数C2H2型锌指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C2H2型锌指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C2H2型锌指蛋白中含有的C2H2型锌指基序多是不相同的,表明它们很可能结合不同的DNA序列,从而调控不同的基因,行使多样化的调控功能.然而,目前大多数C2H2型锌指蛋白结合的DNA序列仍不明确,这阻碍了C2H2型锌指蛋白的功能研究.目前,针对C2H2型锌指蛋白的靶序列预测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C2H2型锌指基序与DNA结合的经典模式,并对C2H2型锌指蛋白靶序列预测方法中所用到的算法、训练集、金标准数据集及相应工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归纳,旨在丰富对C2H2型锌指蛋白靶序列预测原理和工具的认识,为C2H2型锌指蛋白靶序列的精确预测和更深入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C2H2型锌指蛋白 靶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修饰结合离子交换色谱和生物质谱富集鉴定含组氨酸肽段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冬 周春喜 +3 位作者 张养军 韩春光 邓玉林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通过在肽段的N端引入磺酸基,从而使含组氨酸的肽段与其他肽段在pH<3.0的条件下产生电荷差异,建立了一种基于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结合生物质谱富集鉴定含组氨酸肽段的方法,并以含有组氨酸的标准蛋白质为模型,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 通过在肽段的N端引入磺酸基,从而使含组氨酸的肽段与其他肽段在pH<3.0的条件下产生电荷差异,建立了一种基于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结合生物质谱富集鉴定含组氨酸肽段的方法,并以含有组氨酸的标准蛋白质为模型,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经N端磺酸化后,含组氨酸的肽段能有效地被阳离子交换色谱富集,且在肽的N端引入磺酸基促进了肽的裂解,使之产生简单而信息丰富的二级质谱图,从而得到完美的质谱鉴定结果。这说明磺化修饰结合强阳离子交换色谱用于含组氨酸肽段的富集鉴定是可行的,且具有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磺化修饰 富集 鉴定 组氨酸标签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凝集素的制备及在糖蛋白/糖肽富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时照梅 范超 +4 位作者 黄俊杰 白海红 秦伟捷 蔡耘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调控着细胞识别、细胞黏附和迁移以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鉴定,不仅能够为生物学机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对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调控着细胞识别、细胞黏附和迁移以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鉴定,不仅能够为生物学机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对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发现也至关重要。然而在复杂生物体系中,大多数糖蛋白为低丰度蛋白质,其含量与现有质谱仪器的检测灵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对含有不同糖型结构的糖蛋白进行全面/高效的富集,是实现高灵敏度糖蛋白鉴定的必由之路。凝集素富集作为一种有效的糖蛋白富集方法,已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现有凝集素功能化材料存在负载量偏低以及富集效率有限等问题,我们制备了两种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的新型固定化凝集素,利用GO比表面积大,功能基团含量高,分散性、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实现了高负载量的凝集素固定(GO-ConA 2.073 mg/mg,RSD=1.0%;GO-WGA 1.908 mg/mg,RSD=0.14%)。同时考察了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性与稳定性:每隔3天测一次同一GO-lectin材料对对应糖蛋白的富集效果,可以看出材料合成两周内富集效果都>200μg/mg。将该GO-lectin成功应用于糖蛋白、糖肽的选择性富集,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体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氧化石墨烯 富集 糖蛋白 糖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衰老相关基因MTMR2功能初探及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超群 陈亚丽 +1 位作者 肖冬光 裴华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1-205,共5页
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细胞衰老在肿瘤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在机制,通过全基因组shRNA文库筛选出与之相关的MTMR2(Myotubularin-related protein 2)基因,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验证实其在H2O2诱导的细胞衰老中发挥重要... 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细胞衰老在肿瘤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在机制,通过全基因组shRNA文库筛选出与之相关的MTMR2(Myotubularin-related protein 2)基因,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验证实其在H2O2诱导的细胞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克隆质粒、表达纯化并结合质谱分析,发现了MTMR2的一个可能的重要相互作用蛋白14-3-3,并通过生化方法对两者的相互作用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细胞衰老MTMR2 shRNA文库筛选 SH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郑强 刘齐军 +1 位作者 王正华 朱云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1-815,832,共6页
为直接高效地获取文献中的知识,命名实体识别用来识别文本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这是应用文本挖掘技术自动获取知识的关键的第一步,因此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主要从评测方法、特征选择、机器学习方法和后期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生物... 为直接高效地获取文献中的知识,命名实体识别用来识别文本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这是应用文本挖掘技术自动获取知识的关键的第一步,因此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主要从评测方法、特征选择、机器学习方法和后期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成果,并对目前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文本挖掘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元丰 韩玉波 +9 位作者 曹鹏博 孟金凤 李海北 秦庚 张锋 靳光付 杨勇 邬玲仟 平杰 周钢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390,共28页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稳步发展,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的诸多领域,如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癌症的体细胞突变、遗传学新方法新技术、疾病相关微小RNA(micro RNA,mi ...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稳步发展,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的诸多领域,如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癌症的体细胞突变、遗传学新方法新技术、疾病相关微小RNA(micro RNA,mi RNA)、疾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疾病相关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疾病相关可变剪接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逐步从常见变异延伸到罕见变异,从遗传学现象的描述到功能机制的确证,从单组学分析扩展至多组学数据整合,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同时,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本文概括性综述了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旨在追踪当前中国医学遗传学领域发展的前沿,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学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研究进展 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底物选择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杨 李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泛素是一种包含76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泛素共价结合到底物的过程称为泛素化修饰。泛素化修饰过程是一个由级联的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连接酶所介导的复杂过程,泛素化修饰具有高效、ATP依赖、高度特异的特点。泛素化修饰与细... 泛素是一种包含76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泛素共价结合到底物的过程称为泛素化修饰。泛素化修饰过程是一个由级联的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连接酶所介导的复杂过程,泛素化修饰具有高效、ATP依赖、高度特异的特点。泛素化修饰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在泛素化修饰过程中,泛素连接酶对底物的识别,是决定泛素化修饰特异性的关键环节。泛素连接酶底物识别的相关机制研究不断被报道,鉴定泛素连接酶底物的高通量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数据的不断产出,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泛素连接酶底物的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对泛素连接酶识别底物的相关机制、高通量泛素连接酶底物的鉴定方法、泛素连接酶底物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在泛素连接酶底物研究中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修饰 泛素连接酶 底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肝毒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灏 姜颖 贺福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6-400,共5页
肝脏是代谢乙醇及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对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极为敏感。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一般包括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等几个过程,发展到严重的肝炎时会导致死亡。乙醇导致... 肝脏是代谢乙醇及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对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极为敏感。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一般包括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等几个过程,发展到严重的肝炎时会导致死亡。乙醇导致的肝病可呈现多种形式,并受多种因素控制,使得酒精性肝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活性氧自由基的损害、乙醛的毒性以及补体系统等均可促进乙醇导致的肝损伤。目前,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主要有抗氧化、抑制枯否细胞的激活以及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肝/毒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小鼠肝细胞研究
18
作者 潘君风 姜颖 +2 位作者 贺福初 段敏 郭蔼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0-186,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肝细胞分离原位循环灌流方法,为肝脏细胞蛋白质组研究提供技术技持。【方法】参考Seglen胶原酶两步原位灌流法,对其进行改进,建立原位循环灌流分离小鼠肝细胞方法,对小鼠肝脏进行原位循环灌流,离体消化肝脏组织,差速离... 【目的】建立小鼠肝细胞分离原位循环灌流方法,为肝脏细胞蛋白质组研究提供技术技持。【方法】参考Seglen胶原酶两步原位灌流法,对其进行改进,建立原位循环灌流分离小鼠肝细胞方法,对小鼠肝脏进行原位循环灌流,离体消化肝脏组织,差速离心获得纯化小鼠肝细胞;台盼蓝拒染试验检测肝细胞活性,常规血球计数法计算肝细胞得率;利用显微形态观察、HE、PAS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检测方法鉴定所获得的肝细胞纯度;用含体积分数20%FBS的RPMI-1640细胞营养液对原代小鼠肝细胞进行培养。【结果】建立了原位循环灌流分离小鼠肝细胞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从每只小鼠肝脏中成功分选到细胞活性大于90%、纯度在95%以上的(4.2×107)~(6.5×107)个肝细胞。原代分离的小鼠肝细胞培养4h后,大多数细胞可贴壁,12h后贴壁完全,细胞呈伸张状态,该原代肝细胞可持续培养7d以上,且细胞形态状况良好。【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肝脏原位循环灌流试验体系,获得了纯度和活性均较高的小鼠肝细胞,分选所得的小鼠肝细胞完全满足构建肝细胞蛋白质组表达谱试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脏 原位循环灌流 肝细胞 蛋白质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抗体检测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晓明 傅海媛 +9 位作者 黄亚娟 侯利平 孙云波 原剑 杨保安 郑俊杰 甄蓓 肖汉族 貌盼勇 魏开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9-184,共6页
血清多肽是癌症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建立、优化了检测多肽标志物的直接ELISA法,并应用于肝癌血清中的多肽标志物的检测。制备及纯化针对多肽标志物Pep5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其建立检测相应抗原的直接ELISA法。方法... 血清多肽是癌症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建立、优化了检测多肽标志物的直接ELISA法,并应用于肝癌血清中的多肽标志物的检测。制备及纯化针对多肽标志物Pep5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其建立检测相应抗原的直接ELISA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5-20 ng/mL,检测限为1.24 ng/mL;标准品批内及批间CV分别小于3.66%及4.89%,血清样本批内及批间CV分别小于11.69%及18.18%;线性范围内(9、12和15 ng/mL)的回收率分别为98.98%,99.61%和101.58%。应用该方法共检测160例正常血清、104例肝硬化及156例肝癌患者血清,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间差异显著(P<0.001),Pep5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8%和96.2%。同时检测94例HCC血清中的AFP和Pep5,AFP检出率为63.8%,Pep5检出率为90.4%,AFP联合Pep5检测时,能将HCC的检出率提高至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抗体 ELISA 肝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玉芳 贺福初 +1 位作者 李继昌 姜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33-1035,共3页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是肝脏非实质细胞(nonparenchymal cell,NPC)的主要细胞群,占这些细胞数的40%左右,由LSEC组成的肝窦壁是全身毛细血管壁中唯一缺乏基底膜的毛细血管,同时LSEC具有特殊的标志...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是肝脏非实质细胞(nonparenchymal cell,NPC)的主要细胞群,占这些细胞数的40%左右,由LSEC组成的肝窦壁是全身毛细血管壁中唯一缺乏基底膜的毛细血管,同时LSEC具有特殊的标志性结构-窗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LSEC) 鉴定 离心淘洗 免疫磁珠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