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8
1
作者 樊瑜波 陶祖莱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3-203,共1页
组织工程,是指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备组织和器官替代物,以恢复、维持或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是一个发展迅速、意义深远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领域。目前,组织工程化皮肤产品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培育的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指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备组织和器官替代物,以恢复、维持或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是一个发展迅速、意义深远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领域。目前,组织工程化皮肤产品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培育的组织工程骨骼、软骨、血管、皮肤以及神经组织正在进行体内实验,组织工程肝脏、胰脏、乳房、心脏、手指、角膜等也可以在实验室里构建生长。组织工程已形成一个发展中的产业。但是目前组织工程距离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阻碍组织工程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两点:(1)对调控组织的功能化培养的特定物理一生物化学因素知之还少;(2)高昂的生产成本和缺乏商业化的功能性组织工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皮肤 生物反应器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产品 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应用 生物化学因素 生命科学 工程科学 人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及其生物力学应用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明 张德文 +1 位作者 余嘉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应用模型模拟分析研究鞋垫设计参数,不同软组织刚度和受力情况下对足部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基于解剖结构,包括软组织,韧带和腱膜,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关节接触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 目的探讨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应用模型模拟分析研究鞋垫设计参数,不同软组织刚度和受力情况下对足部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基于解剖结构,包括软组织,韧带和腱膜,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关节接触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拟足踝关节在不同病理、手术和鞋垫矫治情况下的生物力学反应来验证。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定制型鞋垫的形状比鞋垫材料的刚度对减少足底最大压力有更重要影响。软组织刚度的增加引起足底接触面积的减小,从而会导致足底跖骨区最大压力增加。部分和完全松解足底腱膜都会降低足弓高度,并增加足底韧带的张力和增加中足和跖骨的应力。体重增加和跟腱拉力增加都将成倍足底筋膜的拉力。结论所建足部有限元模型能预测足底压力分布和足内部骨骼软组织应力、应变情况,可以成为设计鞋垫和研究足部各种临床状况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足踝 鞋垫设计 生物力学 有限元 足底腱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江 庄逢源 宋国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膝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力学刺激对调控韧带功能、韧带组织愈合和重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从膝关节韧带的结构、力学与生化特点、愈合与重建、施加应力与制动对韧带的影响、应力对韧带细胞分化的影响和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力学刺激对调控韧带功能、韧带组织愈合和重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从膝关节韧带的结构、力学与生化特点、愈合与重建、施加应力与制动对韧带的影响、应力对韧带细胞分化的影响和前交叉韧带与内侧副韧带的对比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 生物力学 前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院校生物实验室的设计与筹建 被引量:6
4
作者 孙联文 裴智英 +2 位作者 段大红 胡青华 庄逢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6期144-145,150,共3页
本文从实验室基本结构改建和装修、洁净间建设、实验室家具设计和建设三方面讲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筹建生物实验室的过程,介绍了如何将有限的经费合理用于营建一个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具有良好实验环境的实验室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工科院校 生物实验室 设计 筹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微观骨小梁结构的生物力学综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裴葆青 王田苗 王军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股骨松质骨具有骨小梁的微观结构特性,影响了股骨的整体力学性能,找到适当的单元形状与骨小梁分布特点可以有效地进行股骨生物力学特性分析.采用不同结构的微观骨小梁单元模型分析各单元的生物力学特性,并采用快速成形样件力学实验和有... 股骨松质骨具有骨小梁的微观结构特性,影响了股骨的整体力学性能,找到适当的单元形状与骨小梁分布特点可以有效地进行股骨生物力学特性分析.采用不同结构的微观骨小梁单元模型分析各单元的生物力学特性,并采用快速成形样件力学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由不同骨小梁单元及不同分布形式构成的股骨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找到了较好的微观骨小梁单元模型及总体布局形式,获得了快速成形样件实验分析与有限元分析2种结果的综合分析,并应用于股骨松质骨建模.所获得的微观单元优化结构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仿生结构材料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快速成形 有限元 松质骨 骨小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骨架一体化小腿假肢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瑜波 刘展 +2 位作者 张明 蒲放 蒋文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一体化假肢是以聚合物为材料从接受腔到假腿一体成型的新型下肢假肢 ,它比传统型假肢更经济、美观、轻便 ,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制作及少量的临床研究方面。由于一体化假肢与传统型假肢在结构上的差异 ,... 一体化假肢是以聚合物为材料从接受腔到假腿一体成型的新型下肢假肢 ,它比传统型假肢更经济、美观、轻便 ,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制作及少量的临床研究方面。由于一体化假肢与传统型假肢在结构上的差异 ,有必要对其进行应力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展内骨架一体化假肢的生物力学研究 ,本研究基于内骨架一体化小腿假肢的真实几何构型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计算该模型在模拟HeelOff步态时相的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在保持该模型的几何形状不变的情况下 ,建立了三个不同壁面厚度的一体化小腿假肢的有限元模型 ,分析壁面厚度对一体化小腿假肢应力分布的影响 ;通过分别赋予模型四种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力学特性值 ,分析不同材料的一体化假肢的应力分布特点 ;分别对模型施加与正常步态的五个典型时相对应的载荷 ,分析一体化小腿假肢在各步态时相的应力分布特点。本研究结果对一体化假肢设计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假肢 有限元应力分析 壁面厚度 步态时相 材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生物力学 被引量:5
7
作者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在口腔医学中正畸学、修复学、种植学及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均存在着大量的生物力学问题,生物力学已成为口腔医学的科学基础之一。口腔生物力学用生物力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口腔医学中的有关基础性科学问题、解决口腔医学中的临床实际问... 在口腔医学中正畸学、修复学、种植学及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均存在着大量的生物力学问题,生物力学已成为口腔医学的科学基础之一。口腔生物力学用生物力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口腔医学中的有关基础性科学问题、解决口腔医学中的临床实际问题、发展口腔临床技术手段。作者概述了生物力学的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生物力学 口腔正畸 颌面外科 口腔种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改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效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璐 李正龙 刘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2-1476,共5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M icrobial Fuel Cells)可在处理有机废水的同时获得电能,但生物体系缓慢的电子传递速率是其发展的瓶颈.为了寻求提高MFCs工作效率的途径,建立了2个有效容积为1.5 L,电极面积160 cm2的单室MFCs,设置为超声波强化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M icrobial Fuel Cells)可在处理有机废水的同时获得电能,但生物体系缓慢的电子传递速率是其发展的瓶颈.为了寻求提高MFCs工作效率的途径,建立了2个有效容积为1.5 L,电极面积160 cm2的单室MFCs,设置为超声波强化反应器和对照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度为0.2W/cm2、频率33 kHz、超声间隔为83 h的超声波对反应器辐照10m in,在反应后期(运行2 880 h后)MFCs与对照反应器相比最大功率密度提高了6%,一个运行周期产生的总电量增加了46.5%;设置超声的反应器库仑效率(CE,Coulombic E fficiency)比对照反应器提高了25.7%.超声波强化反应器中水的pH值最小值比对照pH值最小值低0.2,超声波辐照的反应器氧化还原电位(ORP,Oxidation ReductionPotential)最小值低于对照反应器ORP最小值34.8 mV.2个反应器3 000 m in对化学需氧量(COD,Chem ical Oxygen Demand)的净化效率都达到72.9%,超声波对COD去除贡献不明显,并从低强度超声波对微生物作用的过程方面分析了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超声波 葡萄糖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江雪 李炜 +3 位作者 刘颖 劳芳 陈春英 樊瑜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逐步进入到周围环境及生命体中,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态毒理学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逐步进入到周围环境及生命体中,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态毒理学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废水处理、杀菌、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因此,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毒理学).论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出发,综述了纳米TiO2对生物体(皮肤、肺、肝、肾和脑)、细胞(细胞膜、细胞生长和凋亡)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毒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对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性研究,以建立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安全暴露评价体系,促进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二氧化钛 环境健康 生态毒理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翼 张磊 +2 位作者 樊瑜波 宋锦璘 邓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微螺钉种植体植入高度以及不同牵引钩高度对微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精度螺旋CT扫描结合MIMICS快速三维重建的方法建立微植体-直丝弓上颌前牙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准确构建... 目的探讨不同微螺钉种植体植入高度以及不同牵引钩高度对微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精度螺旋CT扫描结合MIMICS快速三维重建的方法建立微植体-直丝弓上颌前牙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准确构建托槽、牙齿、弓丝、微种植体的力学关系基础上计算当微种植体植入高度为4、8mm时以及牵引钩高度为1、4、7、10mm时上颌前牙的初始移动情况。结果随着牵引钩高度的增加,上颌前牙内收时逐渐从冠舌向倾斜移动变为冠唇向移动;微种植体高位植入更有利于上颌前牙内收时的压入移动。结论通过微种植体植入高度和牵引钩高度的变化可以有效控制上颌前牙内收的牙齿移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微种植体支抗 直丝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薄层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戎非 李萍 +2 位作者 冯小刚 袁春伟 付德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分别以右旋扁桃酸、右旋邻氯扁桃酸和右旋对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此作为薄层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了模板分子消旋体在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情况,并讨论了展开剂中乙... 分别以右旋扁桃酸、右旋邻氯扁桃酸和右旋对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此作为薄层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了模板分子消旋体在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情况,并讨论了展开剂中乙酸含量对分离的影响。在乙腈-5%乙酸展开体系中扁桃酸、邻氯扁桃酸和对氯扁桃酸消旋体得到较好的分离,分离因子分别为1.45,1.62和1.56。该手性固定相对模板分子的结构类似物也具有一定的手性交叉分离能力。讨论了分析物的化学结构对该手性固定相识别性能的影响。该方法为快速、灵敏地对手性物质分析、定性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分子印迹聚合物 手性固定相 扁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上颌前牙阻抗中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华桥 邓锋 +2 位作者 张磊 樊瑜波 张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法内收上颌前牙时组牙的复合阻抗中心位置以及牙齿的初始移动规律。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干颅进行扫描,经MIMICS8.0,ABAQUS6.5构建"微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牙整体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从... 目的探讨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法内收上颌前牙时组牙的复合阻抗中心位置以及牙齿的初始移动规律。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干颅进行扫描,经MIMICS8.0,ABAQUS6.5构建"微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牙整体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从不同高度平面施以水平向内收载荷,并分别计算上颌中、侧切牙、尖牙的初始位移以及初始旋转角度,从而推算牙齿的阻抗中心位置。结果整体内收力作用下上颌前牙段的阻抗中心高度为距离牙槽嵴顶5.1mm处。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上颌前牙力系中,中切牙、侧切牙以及尖牙的旋转中心常数分别为50.26、57.30、132.73mm2。结论运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整体内收上颌前牙时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可以有效控制牙齿的整体移动或倾斜移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微种植体支抗 整体内收 阻抗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牙数目对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牟雁东 樊瑜波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数目下,下颌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垂直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数目下,下颌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垂直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末端基牙牙周膜应力集中区位于远中的牙颈部,牙槽嵴的高应力区主要位于牙槽嵴顶的近远中两侧。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加,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值都呈下降趋势,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当基牙数目从1颗增加到2颗时到再增加到3颗时,牙周膜的最大应力约呈等梯度下降,而基牙牙槽骨和牙槽嵴的下降量则明显减少。结论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的减少与基牙数目的增加不完全成比例,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联合基牙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附着体义齿 基牙数目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右旋邻氯扁桃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23
14
作者 戎非 李萍 袁春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7-612,共6页
以右旋邻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讨论了反应介质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印迹微球的影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微球与传统本体聚合... 以右旋邻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讨论了反应介质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印迹微球的影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微球与传统本体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右旋邻氯扁桃酸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而空白聚合物微球只存在一类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邻氯扁桃酸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参数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裴葆青 周力 +1 位作者 吕坤 王田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1-435,440,共6页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根据股骨近端力学实验的结果,建立股骨近端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患者体重、骨折线角度、空心钉布局与角度...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根据股骨近端力学实验的结果,建立股骨近端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患者体重、骨折线角度、空心钉布局与角度等几个参数进行分组分析,提取骨折面、钉子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获得了216组不同手术参数组合的情况下,影响术后愈合与承载能力的骨折端面的错位位移、钉孔底部应变、钉子最大应力、股骨最大应变四个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找到一组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内固定治疗参数,并应用于医疗机器人手术参数规划及手术效果的评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内固定 有限元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高度对药物浓度和壁面切应力分布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晏菲 蒋文涛 +2 位作者 郑庭辉 樊瑜波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突起高度对药物释放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DES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和药物释放动力学进行耦合分析,考... 目的研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突起高度对药物释放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DES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和药物释放动力学进行耦合分析,考虑3种不同突起高度支架,研究血管壁组织中药物含量和壁面切应力的分布。结果支架突起高度的增加将有利于药物的沉积,但将增加低切应力区长度。比较而言,血管壁中药物含量随着突起高度增加的幅度远小于低切应力区长度的增加。结论综合考虑药物浓度和壁面切应力两种因素,建议适当降低支架的突起高度,以便更有效地降低再狭窄产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浓度 切应力 计算流体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醇提液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眷华 卢占军 +3 位作者 徐在品 邓小燕 毛以智 霍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8-734,共7页
将30只雄性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三个大黄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分别用不同药量的大黄醇提液灌胃。于第10周末处死家兔,观察、测量和比较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髂动脉分支... 将30只雄性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三个大黄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分别用不同药量的大黄醇提液灌胃。于第10周末处死家兔,观察、测量和比较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髂动脉分支处血管脂质斑块的病理变化,计算斑块面积占胸主动脉的百分比;光镜下观察心脏冠状血管的病理改变,并计算冠状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研究大黄醇提液抑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大黄醇提液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家兔主动脉及腹主动脉AS形成,减少AS斑块面积,降低动脉分支处AS的发生率,减轻心脏冠状动脉AS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醇提液 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下秀丽隐杆线虫的力学感知和肌萎缩的发生机制——太空飞行线虫试验地面平行对照研究部分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驰 桑晨 +3 位作者 杨春 孙艳 易宗春 庄逢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8-1304,共7页
目前,微重力导致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重力感知是该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在此之前首先实施了太空线虫试验,这部分结果已经在本刊报道过.而本次研究主要是在地面上建立了模拟微重力环境,观察处理后秀丽隐杆线虫(C.e... 目前,微重力导致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重力感知是该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在此之前首先实施了太空线虫试验,这部分结果已经在本刊报道过.而本次研究主要是在地面上建立了模拟微重力环境,观察处理后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体壁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一方面用于验证太空试验,同时比较两种处理结果的异同,以便于评价地面模拟微重力的有效性.经过14天19.5h旋转模拟微重力处理后,对线虫生存率和运动能力进行了观察,并检测了几个重要的肌相关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模拟微重力下线虫生存率没有明显变化,但运动频率显著下降,爬行轨迹也发生了轻微改变,运动幅度降低,提示线虫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从形态学上观察发现:肌球蛋白A(myosinA)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模拟微重力组肌纤维面积缩小,而肌细胞致密体(dense-body)染色可见荧光亮度下降.这些结果直接提示模拟微重力使线虫出现了肌萎缩.随后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揭示,模拟微重力组线虫体壁肌的主要结构蛋白——myosinA含量减少,进一步确证了微重力性肌萎缩发生.在基因水平,旋转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1)表达明显上升,而hlh-1,unc-54,myo-3和egl-19的mRNA水平均下调,提示dys-1在骨骼肌感知和传导力学信息方面有重要作用,而hlh-1,unc-54,myo-3和egl-19则分别从结构和功能两个途径促进了微重力性肌萎缩的发生和发展.本次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同太空飞行试验结果十分相似,一方面强化了太空试验结论,另一方面说明在地面上模拟微重力对生物体进行研究是有效可行的,将有助于提高太空试验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抗肌萎缩蛋白 肌球蛋白A 模拟微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分岔血管内膜增生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文涛 樊瑜波 +2 位作者 邹远文 李晋川 陈君楷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7-601,共5页
内膜增生从发生到阻塞血管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膜的增生、血管腔体形状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为了研究这些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单元填充方法数值模拟了三维颈动脉分岔血管在低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内膜增生... 内膜增生从发生到阻塞血管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膜的增生、血管腔体形状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为了研究这些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单元填充方法数值模拟了三维颈动脉分岔血管在低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内膜增生的过程。该方法既可以克服节点移动方法所不可避免的内膜增生的不连续性,也可以避免网格重划分的困难。结果发现,如果单纯以切应力阈值作为内膜增生的判据,低切应力的作用将无法导致血管完全阻塞,但内膜增生和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可以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模拟的。在本数值模拟中,内膜增生的过程分为"增厚"(先)和"扩展"(后)两个阶段,最大狭窄率为34.4%,发生在距血管分岔5mm处动脉窦的外侧壁面。其发生位置和形状与临床观察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增生 壁面切应力 单元填充方法 颈动脉分岔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对D,L-聚乳酸泡沫衬垫降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瑜波 曾莉 +3 位作者 李萍 黄学进 陈孟诗 段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774,共8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力学加载装置,详细研究了持续应力载荷对初始相对分子量为2.0×105的D,L-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泡沫衬垫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PDLLA材料在37℃、pH值为7.4的PBS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表面形貌、... 利用自行研制的力学加载装置,详细研究了持续应力载荷对初始相对分子量为2.0×105的D,L-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泡沫衬垫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PDLLA材料在37℃、pH值为7.4的PBS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表面形貌、相对分子量、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失重百分率等指标进行表征。三个月的降解结果表明受载荷的实验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空载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拉应力和复合应力对PDLLA降解的影响大于压应力。由此可知,PDLLA在生物体内的降解不仅受所处局部体液环境影响,还将受周围应力环境影响。综合考虑PDLLA降解所受应力影响,将有助于控制膜垫降解速率,从而使其降解速率有望与骨愈合速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聚乳酸 泡沫衬垫 应力 体外降解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