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学共生发展引领卓越工程师培养——密歇根大学制造业工程博士项目的透视 |
马万里
马永红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实验室研究:从科学哲学到社会学范式的转变 |
王娜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3
|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抱负 |
王娜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运行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
李征博
曹红波
郑月龙
胡京波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6
|
|
5
|
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的贡献初探 |
秦安安
刘铁钢
王悦
赵世奎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6
|
大学科技出版服务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研究 |
葛建平
王雷华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低空+文旅”打造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
沈映春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特征与培养模式研究 |
邓丽芳
刘祖良
慕丽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9
|
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和增强途径 |
白曌宇
刘秀东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0
|
产学共生发展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基于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调查的实证研究 |
马万里
马永红
|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内涵——大学组织技术变迁的视角 |
陈霞玲
马陆亭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2
|
新生代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六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
邓丽芳
傅星雅
裴蓓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3
|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中的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
孙伟
张彦通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4
|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嬗变 |
赵强
郑宝锦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5
|
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 |
刘大响
王湘穗
|
《中国工程科学》
|
2009 |
24
|
|
16
|
竞争性资助与非竞争性资助关系研究——以Y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
田华
肖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7
|
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与公民自由辨析 |
刘法虎
王欣
张彦通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
2012 |
3
|
|
18
|
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 |
简世德
王东月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9
|
|
19
|
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
赵婷婷
秦己媛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
20
|
大学发展的反思、借鉴、前瞻与探索 |
张绍丽
郑晓齐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