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1
作者 陈少平 张芬 +1 位作者 韩铁 边旭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4-57,共4页
由于近些年国际局势的动荡,国家从安全布局和战略考虑,加大了对我国军工企业的投入,对军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给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等航天军工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急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产管理.
关键词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军工行业 机械加工 MES 机加车间 计划排产 车间制造执行系统 车间生产 生产排产 车间计划 企业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仿真技术在航天塑性成形领域中的应用
2
作者 肖瑞 刘昊天 +2 位作者 陈海明 毛慧敏 田端阳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23,共10页
系统探讨了有限元仿真技术在航天塑性成形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塑性成形仿真流程、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当前航天领域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应用对象停留在材料和工艺理论层面的问题,通过TA15热圆筒、 5A06铝合金蒙皮热压成... 系统探讨了有限元仿真技术在航天塑性成形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塑性成形仿真流程、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当前航天领域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应用对象停留在材料和工艺理论层面的问题,通过TA15热圆筒、 5A06铝合金蒙皮热压成形以及TC4钛合金热压/超塑复合成形的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仿真技术在预测应力应变分布和工件几何形状变化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物理试验,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试验频率,加快试制流程,降低制造成本,并大幅提升有效数据规模。同时,面向当前国内航天制造产业塑性成形领域数字化发展滞后局面,总结了多尺度仿真技术、工艺全流程协同仿真、仿真数据和流程管理以及工艺设计与制造智能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塑性成形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最后,总结了仿真技术在航天塑性成形中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航天塑性成形 工程案例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在航天装备自动化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黎田 胡晓雪 +1 位作者 姚为 陈绍勇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2-104,108,共4页
通过阐述航天装备传统人工装配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工业机器人装配方式的重要价值。简要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航天装备在机械机构、系统组成、产品种类细分程度等方面的特点;针对航天装备装配过程中效率较... 通过阐述航天装备传统人工装配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工业机器人装配方式的重要价值。简要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航天装备在机械机构、系统组成、产品种类细分程度等方面的特点;针对航天装备装配过程中效率较低的工序,提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研究思路与方向,并列举了需要突破的4项关键技术。最后,对机器人在航天装备自动化装配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装备装配 工业机器人 串联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 自主移动机器人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加热器法生长的CZT晶体内部点缺陷精细调控研究
4
作者 喻超 张博 +6 位作者 王琦琦 王希 胡于南 梁小燕 张继军 闵嘉华 王林军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0-969,共10页
生长态的CdZnTe(CZT)晶体中存在大量的本征点缺陷及其相关的复合缺陷,如何获取这些点缺陷信息及其影响至关重要。本文设计CZT晶体高温Cd气氛退火,通过退火时间控制原子扩散程度,进而调控样品点缺陷分布。对于移动加热器法(THM)生长的富... 生长态的CdZnTe(CZT)晶体中存在大量的本征点缺陷及其相关的复合缺陷,如何获取这些点缺陷信息及其影响至关重要。本文设计CZT晶体高温Cd气氛退火,通过退火时间控制原子扩散程度,进而调控样品点缺陷分布。对于移动加热器法(THM)生长的富碲态CZT,本文运用光生电流瞬态谱(PICTS)、低温光致发光(PL)、I-V测试和α粒子诱导瞬态电荷漂移测试研究了其点缺陷分布与电阻率、载流子迁移率和电荷收集效率等光电特性的关系。点缺陷测试结果表明,生长态样品中TeCd缺陷占主导地位,其浓度为4.47×10^(13) cm^(-3),捕获截面为9.34×10^(-16) cm^(2)。经过24 h的Cd退火后,样品内部的缺陷类型发生变化,Cdi缺陷逐渐成为主导,其浓度达到4.49×10^(13) cm^(-3),捕获截面降至5.82×10^(-19) cm^(2)。电学性能结果表明载流子迁移率、电荷收集效率与CZT点缺陷总浓度有关,内部电场由捕获截面最大的TeCd决定。Cd退火6 h的样品具有高的收集效率、高迁移率(697 cm^(2)·V^(-1)·s^(-1))和均匀的内部电场分布,但是电阻率较低。Cd原子在扩散过程中优先占据VCd和TeCd的位置,A中心和TeCd浓度呈指数型减少是导致电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 点缺陷 环境退火 移动加热器法 光电特性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凯 张铁军 +1 位作者 姚为 韩维群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共9页
文摘综合介绍了国外航天新型高性能轻质金属合金、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石墨烯材料和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轻质金属合金 复合材料 特种功能材料 石墨烯 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空气采样法分离浓集核电厂环境空气中^(85)Kr
6
作者 马旭媛 王瑞俊 +3 位作者 张静 李鹏翔 李周 顾文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4-868,共5页
采用大体积空气样品^(85)Kr分离浓集系统,实现核电厂环境空气中^(85)Kr的分离浓集与收集。将不同体积的标准气体通入浓缩柱进行低温吸附、升温后由载气吹扫杂质气体,避免高温解吸时掩盖Kr峰,再高温解吸,完成一级分离浓集,解吸气由色谱... 采用大体积空气样品^(85)Kr分离浓集系统,实现核电厂环境空气中^(85)Kr的分离浓集与收集。将不同体积的标准气体通入浓缩柱进行低温吸附、升温后由载气吹扫杂质气体,避免高温解吸时掩盖Kr峰,再高温解吸,完成一级分离浓集,解吸气由色谱柱再次分离,经TCD分析后,得到Kr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在Kr出峰时,利用阀切换实现Kr的收集。分离浓集系统的回收率为85%~113%,且进样量越大,浓集倍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进样 低温吸附 色谱分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Nb板材脉冲电流辅助再结晶退火工艺优化及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7
作者 苏胜伟 于洋 +3 位作者 刘伟 宫晨旭 贾建波 徐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65-2981,共17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Ti_(2)AlNb板材的脉冲电流辅助再结晶退火(PCARA)试样的尺寸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PCARA处理的Ti_(2)AlNb板材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夹持长度为9 mm时,试样实际厚度误差在±0.05 mm... 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Ti_(2)AlNb板材的脉冲电流辅助再结晶退火(PCARA)试样的尺寸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PCARA处理的Ti_(2)AlNb板材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夹持长度为9 mm时,试样实际厚度误差在±0.05 mm之内,经PCARA处理后,三角函数外凸形式试样的温度分布均匀性最优。PCARA处理的Ti_(2)AlNb板材以连续静态再结晶机制为主,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小角度晶界比例下降,而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再结晶程度显著提高,晶粒尺寸随退火进程逐渐粗化。相对于传统炉热再结晶退火(FHRA),脉冲电流具有降低B2静态再结晶温度、加速静态再晶发生和弱化织构的作用。经(1263 K,0.5 min)PCARA处理的试样展现出最佳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而经(1233 K,1 min)PCARA处理的试样在1243 K和0.001 s^(-1)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伸长率达到2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板材 有限元模拟 脉冲电流 再结晶退火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5Al-3V-2Mo-2Fe合金置氢工艺及0.1wt.%低氢含量超塑变形研究
8
作者 张晋源 尤鹏宇 +3 位作者 李昕童 刘吉琛 蒋少松 卢振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135,共11页
Ti-4.5Al-3V-2Mo-2Fe双相钛合金轧制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3μm。通过热氢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温度、保温时间和氢压条件下合金中的吸氢特性,基于此开发了制备标准氢含量的数学模型,根据该公式可批量制备不同氢含量的样品。通过EBSD和TOF... Ti-4.5Al-3V-2Mo-2Fe双相钛合金轧制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3μm。通过热氢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温度、保温时间和氢压条件下合金中的吸氢特性,基于此开发了制备标准氢含量的数学模型,根据该公式可批量制备不同氢含量的样品。通过EBSD和TOF-SIMS等检测手段,发现0.1wt.%试样中氢元素主要集中在表层。原始合金在最佳成形温度760℃下的伸长率为1827%;0.1wt.%氢化合金保障伸长率1510%的情况下最佳超塑成形温度下降了20℃。通过Backoften方程分别建立了原始和氢化合金的本构模型,带入桶形件超塑胀形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发现氢化后的合金胀形深度小于原始材料且更容易发生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氢处理 吸氢特性 组织演变 超塑成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Mn钎料的Ti2AlNb合金与GH536镍基合金的钎焊工艺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银 周雨萌 +3 位作者 张瑜 郭伟 龙伟民 张雷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5,共10页
目的探讨银基钎料(AgMn)对Ti2AlNb合金和GH536镍基高温合金钎焊连接性能的影响机制,分析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反应产物及力学性能,评估焊接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gMn对Ti2AlNb合金和GH536高温合金进行钎焊实验,焊接温度设定为... 目的探讨银基钎料(AgMn)对Ti2AlNb合金和GH536镍基高温合金钎焊连接性能的影响机制,分析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反应产物及力学性能,评估焊接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gMn对Ti2AlNb合金和GH536高温合金进行钎焊实验,焊接温度设定为960~1020℃,保温时间为5~30 min。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物相组成,并通过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测试评估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随着焊接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母材侧的扩散影响区和界面反应层宽度增加,钎焊接头钎缝中Ag层的宽度逐渐减小。当焊接温度为960℃、保温时间为20 min时,接头的最大室温抗剪强度为176.9 MPa。接头的断裂发生在Ti_(2)AlNb合金侧界面反应区,断裂位置为β-Ti层,该层是接头中硬度最高的区域,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结论AgMn银基钎料可有效实现Ti_(2)AlNb合金与GH536合金的钎焊连接,且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受焊接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显著影响。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强度较高且无明显缺陷的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Ti2AlNb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硬化层厚度对TA2纯钛/304不锈钢异质薄板冷轧复合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唐虎 苏思琪 +2 位作者 刘升 肖瑞 曾庆郎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42,共7页
对轧制态和退火态(680℃×30 min)TA2纯钛板(厚度2 mm)和轧制态和退火态(1050℃×3 min)304不锈钢板(厚度0.85 mm)进行打磨处理,形成不同表面硬化层厚度(117,134,144,177μm),经1道次冷轧得到不同表面硬化层总厚度(261,278,294,... 对轧制态和退火态(680℃×30 min)TA2纯钛板(厚度2 mm)和轧制态和退火态(1050℃×3 min)304不锈钢板(厚度0.85 mm)进行打磨处理,形成不同表面硬化层厚度(117,134,144,177μm),经1道次冷轧得到不同表面硬化层总厚度(261,278,294,311μm)TA2纯钛/304不锈钢复合板,轧后进行500℃×2 h的退火处理,研究了表面硬化层厚度对复合板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表面硬化层厚度下复合板结合界面呈齿状结构,界面附近缺陷较多,较小表面硬化层厚度下复合板结合界面较平整,界面附近几乎不存在缺陷;当硬化层厚度为278μm时,界面最平整,结合最紧密,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大(844,905 MPa),断后伸长率较大(20.4%),拉伸断口形貌由少量撕裂棱和细小韧窝组成;当硬化层厚度过小(261μm)时,强度较小;当硬化层厚度过大(294,311μm)时,断后伸长率较小,断口中撕裂棱及解理平面较多,断裂机制以脆性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纯钛 304不锈钢 冷轧复合板 硬化层厚度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5B0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海涛 贾娜姿 +2 位作者 步贤政 胡洋 游东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3-165,共3页
采用了不同退火温度对5B06电弧增材制造结构件进行了后处理工艺试验,并对退火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5B06铝合金电弧增材组织为铸造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0~80μm,晶粒的形态分布不均匀,层间搭接... 采用了不同退火温度对5B06电弧增材制造结构件进行了后处理工艺试验,并对退火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5B06铝合金电弧增材组织为铸造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0~80μm,晶粒的形态分布不均匀,层间搭接部位为柱状晶,层内部为等轴晶,组织特征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250℃以下退火对5B06电弧增材制造材料强度影响不大,但能使其塑性提高;280℃以上退火使5B06电弧增材制造材料强度与塑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晶粒的长大以及第二相质点聚集与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退火工艺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5铝锂合金薄板搭接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研究
12
作者 胡皓鹏 闫崇京 +3 位作者 武永 熊成悦 张春来 董红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8-165,共8页
面对飞行器铝合金整体壁板轻量化结构制造难题,基于提出的整体壁板搅拌摩擦焊接/超塑成形复合制造工艺,针对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步骤,研究了焊接速度、搅拌头转速对2195铝锂合金薄板搭接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面对飞行器铝合金整体壁板轻量化结构制造难题,基于提出的整体壁板搅拌摩擦焊接/超塑成形复合制造工艺,针对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步骤,研究了焊接速度、搅拌头转速对2195铝锂合金薄板搭接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不同焊接速度与搅拌头转速匹配引起的热输入差异影响了界面有效搭接宽度,最终影响接头力学性能。另外,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会影响接头界面缺陷的形成,其中Hook缺陷高度主要与刀具和前进侧材料相对运动速度有关,相对运动速度越大,Hook缺陷高度越高。当转速为1200 r/min、焊接速度为100 mm/min时,接头有效搭接宽度最大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最大断裂载荷为3.41 kN,抗拉强度为363 MPa,达到母材性能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5铝锂合金 搅拌摩擦焊接 工艺参数 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与激光增材复合制造GH4099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江舟 何智 +3 位作者 王殿政 陈宏伟 步贤政 王志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41,共5页
结合电弧增材制造沉积率高、成本低和激光增材构件质量高的优势,提出了电弧增材与激光增材复合的制造技术,用于高效、高质量GH4099材料零件制造。通过在电弧增材基板上进行激光直接沉积实验,对比了两种增材制造工艺所得涂层的显微组织... 结合电弧增材制造沉积率高、成本低和激光增材构件质量高的优势,提出了电弧增材与激光增材复合的制造技术,用于高效、高质量GH4099材料零件制造。通过在电弧增材基板上进行激光直接沉积实验,对比了两种增材制造工艺所得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探究了两种增材构件界面处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弧增材与激光增材的显微组织均沿沉积方向外延生长,且激光增材GH4099的显微组织要细于电弧增材的。在两种增材构件的交界处,当激光增材沉积方向与电弧增材沉积方向平行时,整体构件显微组织具有同一生长方向;并得到相比于垂直于电弧增材沉积方向时更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 电弧增材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基合金格栅结构预制空位拉制成形研究
14
作者 杨尚 蒋少松 +3 位作者 李保永 于泓权 张凯锋 卢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99,共7页
为解决TiAl基合金板材制备困难、成形性能差以及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制造格栅结构的问题,采用预置空位拉制成形方法制造TiAl基合金格栅结构。在烧结温度1150℃、烧结压力30 MPa、保温时间2 h条件下,通过预合金粉末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iAl基... 为解决TiAl基合金板材制备困难、成形性能差以及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制造格栅结构的问题,采用预置空位拉制成形方法制造TiAl基合金格栅结构。在烧结温度1150℃、烧结压力30 MPa、保温时间2 h条件下,通过预合金粉末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iAl基合金。TiAl基合金板料预制空位拉制成形温度为990℃,应变速率为0.001 s^(-1)。结果表明,随着板材变形长度增加,空位形状变化为纵向菱形→正方形→横向菱形,空位沿板材分布比较均匀,与模拟结果相符;板材最大拉应变位置由空位圆角处转移到空位交叉处,最大拉应变值为0.5。当TiAl基合金预置空位板材变形长度最大达到89 mm时,变形区伸长率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格栅结构 预制空位 拉制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激光增材GH4099合金中显微组织及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维 王毅 +2 位作者 扈圣军 张春来 韩翼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冷却速率下增材制造GH4099合金显微组织及相关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通过调控合金在中高温温度区间内的停留时间优化合金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组织,进而提升合金硬度。方法分别利用高温热处理炉对合金进行固溶及后续冷却热处理;... 目的研究不同冷却速率下增材制造GH4099合金显微组织及相关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通过调控合金在中高温温度区间内的停留时间优化合金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组织,进而提升合金硬度。方法分别利用高温热处理炉对合金进行固溶及后续冷却热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分析合金打印态和不同冷速热处理态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重点分析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和强化相;利用维氏硬度计分析合金的显微硬度,并与其显微组织信息相对应。结果在打印态合金中,存在基于位错的亚结构,且并未发现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其硬度相对较高。固溶水冷处理后,打印态亚结构消失,无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或强化相,其硬度下降至200HV。固溶空冷合金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与强化相,但是由于其冷却速度相对较快,该类弥散分布第二相尺寸较小,其硬度提升幅度有限(300HV)。在固溶炉冷样品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和强化相,其硬度达到所有样品的最大值(400HV)。结论通过对比不同冷却速率下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演变规律,明确了与合金强度相关的显微组织、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的调控机制,即延长了合金在中高温区间内的停留时间,经固溶炉冷后的GH4099合金硬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增材制造 碳化物 强化相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铝合金ZL114A的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贺晓军 何智勇 +2 位作者 刘洋 尤逢海 吴凯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94,共3页
对铸造铝合金ZL114A开展热处理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淬火水温、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铸态和固溶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并优选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制度,540℃×14 h/水冷(55℃)+155℃×7... 对铸造铝合金ZL114A开展热处理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淬火水温、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铸态和固溶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并优选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制度,540℃×14 h/水冷(55℃)+155℃×7.5 h/空冷,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 热处理 工艺参数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ZL114A/5A06异种铝合金接头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宏伟 姚为 +2 位作者 王志敏 陈绍勇 果建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3,共4页
采用激光焊接ZL114A/5A06异种铝合金,通过参数优化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OM)、拉力试验机、高温疲劳试验机、SEM和EDS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的金相组织为等轴晶;接... 采用激光焊接ZL114A/5A06异种铝合金,通过参数优化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OM)、拉力试验机、高温疲劳试验机、SEM和EDS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的金相组织为等轴晶;接头焊后不经热处理,抗拉强度可达到265 MPa,为母材强度的80%以上,并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断口分析显示断裂位置在ZL114A母材一侧的熔合线附近;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激光功率越小,晶粒越细小,接头强度越高。对框架蒙皮结构铝合金贮箱产品试验件进行了焊接,试验件达到了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异种 合金接头 组织及性能 Laser Welding Aluminum Alloys 高温疲劳试验机 试验件 结构铝合金 ZL114A 拉力试验机 抗疲劳性能 光学显微镜 性能指标 显微组织 母材强度 力学性能 拉伸断口 抗拉强度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洋 尤逢海 +2 位作者 朱景川 来忠红 刘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65,98,共4页
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TA15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650~1 000℃、应变速率为0.001~1s-1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流变应力及组织的影响,计算了应力速率敏感指数m及变形激活能Q,建立了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 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TA15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650~1 000℃、应变速率为0.001~1s-1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流变应力及组织的影响,计算了应力速率敏感指数m及变形激活能Q,建立了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提高而增大;应力速率敏感指数m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50~850℃时变形激活能为386.32 kJ/mol,850~1 000℃时为479.365 kJ/mol,预示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具有不同的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合金 热变形 变形激活能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MIG复合焊接ZL-114A铝合金的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阳春 王春明 +4 位作者 邓玉平 余圣甫 刘刚 王志敏 顾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为了研究ZL-114A铝合金YAG激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MIG)电弧复合焊接接头性能,采用拉伸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测试分析。由于焊接固有的快速冷却特性及进口4047焊丝中细化晶粒元素(Ti)的存在,焊缝金属组织... 为了研究ZL-114A铝合金YAG激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MIG)电弧复合焊接接头性能,采用拉伸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测试分析。由于焊接固有的快速冷却特性及进口4047焊丝中细化晶粒元素(Ti)的存在,焊缝金属组织普遍较铸造组织细小,而且与采用的焊接线能量有关;靠近熔合线附近的晶粒粗化及固溶相的析出导致其硬度陡降,成为所谓的"软化区",是接头最脆弱部分,但其宽度及粗化程度较一般MIG电弧焊小,接头拉伸强度为母材的80%左右,断口呈脆性断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工艺参量,YAG-MIG复合焊接可以在较高的速率下得到高质量的焊接接头,是一种理想的铝合金高效焊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ZL-114A铝合金 YAG—MIG复合焊接 显微组织 拉伸强度 软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偏移量对钛/铝异种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宋志华 吴爱萍 +3 位作者 姚为 邹贵生 任家烈 汪永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8,118,共4页
采用激光进行3 mm厚钛合金TA15和铝合金5A06的对接焊,激光束聚焦在钛合金上使钛合金熔化,通过热传导使铝合金熔化,得到了成形良好的接头,分析了光束偏移量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偏移量为0.1~0.4 mm时,形成了熔焊接头.偏移量为0.5... 采用激光进行3 mm厚钛合金TA15和铝合金5A06的对接焊,激光束聚焦在钛合金上使钛合金熔化,通过热传导使铝合金熔化,得到了成形良好的接头,分析了光束偏移量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偏移量为0.1~0.4 mm时,形成了熔焊接头.偏移量为0.5 mm时,接头上部形成熔焊接头,并形成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接头中部和下部形成了熔钎焊接头,并形成了一层连续的约1μm厚的金属间化合物.接头抗拉强度随偏移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偏移量为0.5 mm时,接头强度最大,平均抗拉强度可达到181 MPa,接头部分断裂于钛/铝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处,部分断裂于铝合金焊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合金 激光焊接 接头组织 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