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发电机转子滑环结构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王建春 张雅 张俊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新能源发电领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质量的好坏及使用寿命的长短,发电机转子滑环起决定性作用,滑环中护环与转轴配合间隙的确定是目前风电机组发电机结构设计与装配技术难点。通过对目前风电行业通用的某型号风力发电永磁发电机转子滑环结... 新能源发电领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质量的好坏及使用寿命的长短,发电机转子滑环起决定性作用,滑环中护环与转轴配合间隙的确定是目前风电机组发电机结构设计与装配技术难点。通过对目前风电行业通用的某型号风力发电永磁发电机转子滑环结构建立分析模型,根据滑环工作条件下对不同配合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仿真最终获得最佳的间隙或过盈量,使发电机能满足最佳工作要求,从而找到滑环结构设计的最佳值,为滑环结构设计及同类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转子滑环 过盈量 ANSYS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模拟振动对颗粒堆积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刘占斌 高翠芝 +2 位作者 张东升 裴农 张瑞凤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目的颗粒的堆积高度反映了包装袋的填充密度,堆积高度越大,则填充密度越小;反之,填充密度越大。探究不同振动参数(振动时间、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和振动方向)对颗粒堆积高度的影响规律,以提高包装袋的填充密度。方法基于DEM(Discrete Ele... 目的颗粒的堆积高度反映了包装袋的填充密度,堆积高度越大,则填充密度越小;反之,填充密度越大。探究不同振动参数(振动时间、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和振动方向)对颗粒堆积高度的影响规律,以提高包装袋的填充密度。方法基于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利用EDEM数值模拟软件建立PET颗粒堆积模型,并通过Matlab图像处理技术与实验相结合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模型基础上,仿真模拟颗粒在静止和振动状态下的堆积行为。结论竖直方向的振动更能降低颗粒的堆积高度,增大填充密度;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颗粒的堆积高度逐渐降低,随后趋于平稳,最大可降低约17.70%;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颗粒的堆积高度显著降低,最大可降低约16.67%;随着振动幅度的减小,颗粒的堆积高度逐渐降低,最大可降低约18.59%。结果通过改变振动皮带机的振动参数,可以有效提升包装袋的颗粒填充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堆积 离散元方法 包装效果 振动参数 图像处理 振动皮带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riterion的阀门连动系统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洋 赵宇琪 丁英仁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0,共8页
连动系统是保证裂解炉并网时主管线压力稳定的关键装置。为研究切换过程主管线压力稳定程度,文章以某项目阀门连动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基于面积法的设计流程,并采用CFD方法计算了切换过程中流场及压力分布情况,分析了主管线压力离散程... 连动系统是保证裂解炉并网时主管线压力稳定的关键装置。为研究切换过程主管线压力稳定程度,文章以某项目阀门连动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基于面积法的设计流程,并采用CFD方法计算了切换过程中流场及压力分布情况,分析了主管线压力离散程度高、平缓度差的原因。通过Q-Criterion法提取涡核等值面所包含的体积系数,并通过公式拟合法重新定义了面积等效系数及压力等效系数,优化了连动设计方法。优化后主管线压力离散程度相比优化前减小62.6%,主管线压力平缓度提升75%,最大程度保证了裂解炉切换过程主管线压力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整体鲁棒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阀 连动系统 优化 数值模拟 Q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脱氯技术现状及产业化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全淑苗 张彦军 +2 位作者 宋小飞 杜闰萍 于丹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30,共9页
废塑料化学回收再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在含氯废塑料化学回收过程中,氯化物对生产装置有强腐蚀性,同时污染环境、降低产品质量。通过对我国现行关于含氯量的相关排放标准的解析,脱氯技术的发展是完善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的重要途径。详... 废塑料化学回收再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在含氯废塑料化学回收过程中,氯化物对生产装置有强腐蚀性,同时污染环境、降低产品质量。通过对我国现行关于含氯量的相关排放标准的解析,脱氯技术的发展是完善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的重要途径。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各脱氯技术(分选技术、机械技术、溶剂脱氯技术和分步热分解技术、吸附技术和催化技术)的特点、反应机理及产业化应用情况,分析比较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组合脱氯技术以加快推进含氯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化学回收 热解技术 脱氯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仿真在MSR系统蒸汽调节阀研制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伟 邓亮 +2 位作者 高阳 丁英仁 吴玉珍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MSR系统蒸汽调节阀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变工况的恶劣工况下,极易出现内件冲蚀、振动及噪音。为了指导汽水分离系统蒸汽调节阀的研发工作,采用CFD作为辅助手段对阀体和套筒型面结构不同的两套设计方案分别进行了流场仿真计算,分析流场... MSR系统蒸汽调节阀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变工况的恶劣工况下,极易出现内件冲蚀、振动及噪音。为了指导汽水分离系统蒸汽调节阀的研发工作,采用CFD作为辅助手段对阀体和套筒型面结构不同的两套设计方案分别进行了流场仿真计算,分析流场的流线分布,判断其流通能力、流量特性及斜率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输入要求。并借助流量特性试验对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仿真结果可信。方案二阀门的流通能力、流量特性、斜率偏差均能满足设计输入要求,且能同时满足设计输入中3个运行工况下的调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R CFD 流通能力 流量特性 斜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对TB6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浩 孙志强 +3 位作者 曹子文 李志强 周文龙 付雪松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8-84,101,共8页
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处理前后钛合金TB6微动磨损行为,分析了位移幅值对摩擦系数、磨损机制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表征,分析了LSP前后试样的表面完整性、摩擦形貌... 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处理前后钛合金TB6微动磨损行为,分析了位移幅值对摩擦系数、磨损机制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表征,分析了LSP前后试样的表面完整性、摩擦形貌和磨损体积。试验结果表明,TB6经过LSP处理后,表面粗糙度Ra从初始态0.203μm增加到0.321μm;表面显微硬度从322HV增加到400HV;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层,最大残余应力达到–650MPa。在微动摩擦过程中,当位移幅值较小时(≤50μm),试样摩擦表面出现黏附凸体,LSP后黏着程度升高,摩擦系数增加;当位移幅值较大时(≥75μm),试样摩擦表面出现凹坑,LSP后磨痕凹坑坡度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下降,缓解了疲劳磨损,减轻磨粒磨损,提高了材料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微动磨损 位移幅值 钛合金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预负荷及叶轮质量对高速泵转子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昂 王伟 李明东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9年第4期47-50,共4页
为抑制振动、优化提升高速泵转子动力性能,对高速泵轴承及转子系统建模,分析轴承预负荷及不锈钢、钛合金诱导轮叶轮状态下对转子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预负荷的增加能够抑制工作转速下的振动幅值,转子的稳定性降低,但对数衰减率在... 为抑制振动、优化提升高速泵转子动力性能,对高速泵轴承及转子系统建模,分析轴承预负荷及不锈钢、钛合金诱导轮叶轮状态下对转子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预负荷的增加能够抑制工作转速下的振动幅值,转子的稳定性降低,但对数衰减率在0.1之上,满足稳定性要求;相比不锈钢诱导轮叶轮,钛合金诱导轮叶轮状态下能够大幅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试验及现场应用表明:振动位移的峰峰值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负荷可倾瓦轴承及钛合金诱导轮叶轮的应用优化了转子的动力性能,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泵 转子动力学 可倾瓦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紫外激光打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军 周亮 +1 位作者 付海涛 彭杨 《电加工与模具》 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
聚合物材料靶球由于其低密度、低原子序数和较好的加工性能成为了制备核聚变微孔靶球的首选。为了实现聚合物微孔靶球的加工,对聚苯乙烯材料采用波长为355nm纳秒紫外激光进行了打孔试验,通过对不同激光能量作用下聚苯乙烯蚀除前后的XPS... 聚合物材料靶球由于其低密度、低原子序数和较好的加工性能成为了制备核聚变微孔靶球的首选。为了实现聚合物微孔靶球的加工,对聚苯乙烯材料采用波长为355nm纳秒紫外激光进行了打孔试验,通过对不同激光能量作用下聚苯乙烯蚀除前后的XPS谱进行分析,探讨了紫外激光与聚苯乙烯打孔作用过程中化学键断裂机制,并研究不同激光工艺参数对孔深、孔径及打孔质量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单脉冲能量、低重复频率下,光化学作用明显,孔的质量较好,在高能量密度下,光热效应逐渐增强,通过提高重复频率可达到较高的蚀除率。微孔形成是光热与光化学蚀除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对核聚变靶球微孔高效精密的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激光 光热作用 光化学作用 微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表征模型
9
作者 马雄 赵帅元 +2 位作者 张建伟 梁晓波 程云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95-99,103,共6页
对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进行变形温度995~1075℃、应变速率0.001~1 s-1条件下的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应力与变形机制,根据Poliak和Jonas提出的临界动力学条件和温度补偿应变速率因子Z,构建了粉末冶金Ti... 对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进行变形温度995~1075℃、应变速率0.001~1 s-1条件下的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应力与变形机制,根据Poliak和Jonas提出的临界动力学条件和温度补偿应变速率因子Z,构建了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临界表征模型。结果表明,确定了发生动态再结晶所需激活能为410.172 k J/mol。此外,ε_p可通过Z参数的指数函数形式表示,即:ε_p=0.00011Z^(0.15)。ε_c与临界应力(σ_c)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这说明较小的Z参数能促进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5NB合金 流变力学行为 动态再结晶 临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8344~156.5985℃温区温标偏差方程外推和内插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颖文 张欣 +3 位作者 孙建平 郑坤灿 刁福广 高凯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6-821,共6页
根据90国际温标定义,对0~29. 7646℃和-38. 8344~29. 7646℃两个子温区偏差方程使用范围的外推进行研究,给出了-38. 8344~156. 5985℃温区的新偏差方程,采用15支和23支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标定数据对偏差方程的外推和新方程进行验证... 根据90国际温标定义,对0~29. 7646℃和-38. 8344~29. 7646℃两个子温区偏差方程使用范围的外推进行研究,给出了-38. 8344~156. 5985℃温区的新偏差方程,采用15支和23支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标定数据对偏差方程的外推和新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0~29. 7646℃与-38. 8344~29. 7646℃温区内的偏差方程分别外推到100℃与-80℃时,外推结果与温标偏差方程计算结果的最大差值为1. 1 m K与2. 6 m K,新的偏差方程在1. 5 m K内与温标定义偏差方程等效,两个子温区偏差方程使用范围外推及新偏差方程在一定程度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90国际温标 温度固定点 偏差方程 外推 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内摩擦及局部压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怀爽 马海东 +3 位作者 陈杰 时明伟 胡涛 赵钦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18-4125,共8页
通过搭建可视化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实验平台,对其下部管壳内汽液两相横向冲刷水平管束时摩擦及局部压降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在测量竖直上升管内截面含汽率时,将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与传统压差法相结合,针对上升管中出现的泡状流型,给... 通过搭建可视化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实验平台,对其下部管壳内汽液两相横向冲刷水平管束时摩擦及局部压降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在测量竖直上升管内截面含汽率时,将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与传统压差法相结合,针对上升管中出现的泡状流型,给出了计算截面含汽率的新方法;在竖直上升管内定义了一种泡状-段塞流的新流型,并分析得出将质量含汽率x=10?4作为区分泡状流与泡状-段塞流的边界。根据汽液两相横向冲刷管束时摩擦压降与局部压降类似的产生规律,将两者作为整体分析,通过借鉴Chisholm计算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重点对汽液两相横向冲刷管束时摩擦及局部压降的计算进行研究,得到了可用于计算摩擦及局部压降的关联式。对所得实验数据验证计算后发现,误差在±20%以内,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计算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压降 气液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压安全阀的膜片密封结构设计与仿真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朝阳 鲍鲜宇 +1 位作者 何葳 郭善刚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7-55,共9页
安全阀是一种在系统中起超压保护作用的安全泄放装置,在液氮、液氧、LNG储罐的低温低压工况下,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小于0.1 MPa,工作温度小于-100℃,需要对阀门进行特殊设计。首先,进行公称直径DN100、整定压力0.04 MPa、最大工作压力0.038... 安全阀是一种在系统中起超压保护作用的安全泄放装置,在液氮、液氧、LNG储罐的低温低压工况下,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小于0.1 MPa,工作温度小于-100℃,需要对阀门进行特殊设计。首先,进行公称直径DN100、整定压力0.04 MPa、最大工作压力0.038 MPa的安全阀的整体结构设计、密封材料选择与力学计算,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动作性能、密封性能、排放性能;然后,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FEP膜片密封结构的启闭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选取FEP膜片厚度为0.25 mm,以膜片下压深度为变量,依据密封压力比的原则,分析了不同下压深度时的密封效果。得出下压深度过小,则密封有泄漏可能;下压深度过大,则膜片有折断破损可能的结论。在最大工作压力为0.38 MPa时,下压深度不应小于0.85 mm。并通过试验手段,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阀 低温 低压 膜片密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壳式余热锅炉上升管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涛 张范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7-250,共4页
管壳式余热锅炉上升管连接余热锅炉本体和汽包,不仅与下降管、余热锅炉本体和汽包形成整个水循环系统。对于产蒸汽量较少的余热锅炉系统,上升管还支撑整个汽包的操作质量,上升管不仅承受内压,还承受汽包操作质量、地震载荷和风载荷等。... 管壳式余热锅炉上升管连接余热锅炉本体和汽包,不仅与下降管、余热锅炉本体和汽包形成整个水循环系统。对于产蒸汽量较少的余热锅炉系统,上升管还支撑整个汽包的操作质量,上升管不仅承受内压,还承受汽包操作质量、地震载荷和风载荷等。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上升管进行有限元分析,并研究余热锅炉本体壳体局部应力随接管厚度不同的变化情况,确认最终上升管的厚度,达到材料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管 地震载荷 风载荷 有限元分析 局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机械密封螺旋槽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鸿江 刘连强 +1 位作者 张家祥 张金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离心泵机械密封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端面空化,从而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研究螺旋槽端面空化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以泄漏量Q、开启力F作为优化目标,以槽深h、槽径比β、螺旋角θ、槽数n及槽位系数λ为变量,建立正交试验表... 离心泵机械密封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端面空化,从而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研究螺旋槽端面空化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以泄漏量Q、开启力F作为优化目标,以槽深h、槽径比β、螺旋角θ、槽数n及槽位系数λ为变量,建立正交试验表,采用CFD方法进行密封膜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λ对开启力及泄漏量的影响显著,n次之;当λ≠0时,液膜内部空化剧烈,影响密封稳定性;当λ=0时,基于正交试验法,提出多目标参数最优工况曲线法,以P(泄漏量增量ΔQ/开启力增量ΔF)作为优化评价指标,得到6组最佳优化工况点,并拟合得到最优工况曲线,为螺旋槽结构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的基于最优工况曲线法可解决正交试验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空化 密封性能 正交试验 最优工况曲线法 螺旋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粉颗粒对TP347H不锈钢的冲蚀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兆惠 石俊峰 +1 位作者 陈逸 张金亚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TP347H不锈钢常作为石油化工行业中的管道材料,在油气输送过程中,输送介质往往夹杂着固体颗粒,将造成管道内壁面发生磨损而破坏。考虑不同冲击角度、颗粒速度、颗粒质量流量及粒径等因素,基于冲蚀实验对Finnie冲蚀模型进行修正,探究铁... TP347H不锈钢常作为石油化工行业中的管道材料,在油气输送过程中,输送介质往往夹杂着固体颗粒,将造成管道内壁面发生磨损而破坏。考虑不同冲击角度、颗粒速度、颗粒质量流量及粒径等因素,基于冲蚀实验对Finnie冲蚀模型进行修正,探究铁粉颗粒对TP347H不锈钢的冲蚀磨损特性。研究表明:冲蚀实验中,冲蚀率随颗粒速度、颗粒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颗粒速度、颗粒质量流量与冲蚀率遵循三次函数关系;当颗粒冲击角度为45°时,冲蚀率最大,颗粒冲击角度与冲蚀率呈指数函数关系;在指数n=2,模型常数k=1.272×10^(-6)修正条件下,采用DPM模型计算得到的冲蚀率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0%,符合工程应用要求。修正后的Finnie冲蚀模型为TP347H不锈钢的冲蚀磨损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47H 冲蚀实验 冲蚀磨损特性 Finnie冲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旋流喷嘴内流场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华 杨刚 李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针对通过试验研究压力旋流喷嘴获取其雾化特性成本较高、耗时长、理论计算难以实现的问题,对压力旋流喷嘴内部流动机理及雾化特性进行了Fluent数字模拟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有限容积VOF方法对压力旋流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捕捉... 针对通过试验研究压力旋流喷嘴获取其雾化特性成本较高、耗时长、理论计算难以实现的问题,对压力旋流喷嘴内部流动机理及雾化特性进行了Fluent数字模拟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有限容积VOF方法对压力旋流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捕捉了压力旋流喷嘴出口处气-液两相界面,描述了压力旋流喷嘴出口的液膜厚度,阐述了压力旋流喷嘴各截面压力场、密度场和速度场等变化规律,预测了压力旋流喷嘴雾化锥角。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旋流喷嘴中心会产生空气芯,压力旋流喷嘴雾化锥角及液膜厚度等雾化特征可通过剖析压力旋流喷嘴出口处空气芯直径和出口处速度获得;将模拟计算的喷嘴雾化锥角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说明Fluent数值模拟可作为喷嘴设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旋流喷嘴 数值模拟 流场特性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气体调节阀热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大喜 胡庆斌 王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68,共7页
针对传统超高温气体调节阀可调比范围小,特别是在小开度情况下密封面磨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长寿命生产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夹套式水冷结构凸轮挠曲调节阀。采用ANSYS对该阀门的流场、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热流固耦合计算,给出了阀腔... 针对传统超高温气体调节阀可调比范围小,特别是在小开度情况下密封面磨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长寿命生产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夹套式水冷结构凸轮挠曲调节阀。采用ANSYS对该阀门的流场、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热流固耦合计算,给出了阀腔内高温空气速度/温度分布、阀体温度分布、阀体应力分布等计算结果,同时评估了高温空气介质温度突变对阀体的冷热冲击影响,以及冷却水量对阀体温度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流道内最高流速可达550 m/s以上,且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区域主要位于阀座处;阀门两端给定-25,0,25 kN时,流道内应力变化不超过1 MPa;而通入450~1 320 K高温空气时,局部区域最大应力达140~180 MPa。通过优化冷却结构和冷却水用量,阀座最高温度不超过800 K,阀体外壁温度不超过314K,基本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调节阀 热流固耦合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政策的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鑫 全淑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6-142,共7页
探讨了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技术,指出了各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性及其发展应用前景,提出了组合回收再利用技术以加快推进我国的农膜回收再利用并防止农膜残留污染。
关键词 废旧农膜 农膜政策 回收再利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真空锅炉汽液两相流动及压降特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邵怀爽 马海东 +3 位作者 陈杰 时明伟 胡涛 赵钦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05-111,共7页
通过搭建可视化热态实验台,对分体式真空锅炉汽液两相流动及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压差法对上升管处的质量含汽率进行测量,进而根据所测量的含汽率对锅筒内的不同压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下锅筒热负荷分布不均、上锅筒蒸汽空间... 通过搭建可视化热态实验台,对分体式真空锅炉汽液两相流动及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压差法对上升管处的质量含汽率进行测量,进而根据所测量的含汽率对锅筒内的不同压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下锅筒热负荷分布不均、上锅筒蒸汽空间压力波动及其引发的过冷沸腾、工质内部压力波动等均会对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锅炉内部汽液两相压降中,重位压降是最主要的部分,约为其他形式压降的50~100倍。锅炉内部汽液两相压降、含汽率、循环质量流量以及传热系数等参数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分体式真空锅炉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锅炉 汽液两相流 流动特性 压降特性 流动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泵效率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小华 任轶 +1 位作者 戴侃 李学华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6年第2期43-45,50,共4页
现代高速离心泵的设计要求效率高、运行范围广、水力性能好,如何提高效率是高速离心泵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基于GSB-W5型卧式高速离心泵开展水力性能试验,针对小流量、高扬程、高转速离心泵效率的试验统计数据开展正交试验研究,探索... 现代高速离心泵的设计要求效率高、运行范围广、水力性能好,如何提高效率是高速离心泵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基于GSB-W5型卧式高速离心泵开展水力性能试验,针对小流量、高扬程、高转速离心泵效率的试验统计数据开展正交试验研究,探索泵流量、扬程、转速等工艺参数对泵效率的影响规律与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流量对泵效率的影响最大,扬程的影响次之,转速的影响最小;随着流量增大泵效率逐渐增大,泵效率则随着扬程、转速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离心泵 效率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