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确保航天型号飞试成功的质量底线管控思路
1
作者 梁修奎 薛兰芳 +1 位作者 米弘 刘忠 《中国航天》 2019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中国航天,无论是代表国防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家航天科研工业系统,还是新崛起的民营商业航天科技力量,都是强国之本,是大国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正在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需要有效提高航天型号飞试与... 中国航天,无论是代表国防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家航天科研工业系统,还是新崛起的民营商业航天科技力量,都是强国之本,是大国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正在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需要有效提高航天型号飞试与商业发射的首次成功率, 遵循航天型号研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型号 商业发射 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 管控思路 新崛起 内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航天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华蕾 杨光亮 袁玎 《质量与可靠性》 2020年第5期4-7,共4页
在实施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引入区块链时间戳、智能合约、共享数据库等核心技术思维,提高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增进互信,保障最终产品质量。
关键词 区块链 技术思维 质量管理 航天产品 协作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天线缆压接电阻智能检测系统设计
3
作者 张自强 李根梓 +2 位作者 陆晓涛 杨大兵 陈雨田 《航天制造技术》 2017年第6期65-68,共4页
针对传统电笔式毫欧表检测方法具有检测覆盖性差、数据不稳定且不易存储的缺点。提出一种航天线缆压接电阻智能检测方法,以高精度低电阻测量单元为数据采集内核,下位机嵌入式处理器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最小二乘法处理,并将结果传至上... 针对传统电笔式毫欧表检测方法具有检测覆盖性差、数据不稳定且不易存储的缺点。提出一种航天线缆压接电阻智能检测方法,以高精度低电阻测量单元为数据采集内核,下位机嵌入式处理器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最小二乘法处理,并将结果传至上位机进行合格性判定和人机交互,数据被实时存储。线缆制作安全可靠,为我军装备提供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电阻 人机交互 实时存储 安全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KF的光学捷联导引头刻度尺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宗睿 林德福 +1 位作者 刘泰然 兰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77-3584,共8页
针对光学捷联导引头刻度尺误差带来的隔离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刻度尺误差实时补偿方法。分析了刻度尺误差引起隔离度问题的机理,由弹目相对运动方程以及光学捷联导引头量测方程建立了考虑刻度尺误差影响的非线... 针对光学捷联导引头刻度尺误差带来的隔离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刻度尺误差实时补偿方法。分析了刻度尺误差引起隔离度问题的机理,由弹目相对运动方程以及光学捷联导引头量测方程建立了考虑刻度尺误差影响的非线性滤波模型,采用UKF滤波算法,对刻度尺系数进行估计,并用所提出的补偿方法进行实时补偿,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及半实物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出刻度尺系数,经补偿后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捷联导引头 刻度尺误差 无迹卡尔曼滤波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防御系统延迟使其预测误差最大的突防弹道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齐乃明 周啟航 +1 位作者 崔乃刚 董程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对中段多脉冲机动突防弹道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的原理与方法有别于成熟的航天器多脉冲变轨,而是基于路径规划的思想对弹道设计问题简化。考虑敌方防御系统延迟,改进多脉冲点火模型,并基于变射面的思想对关机点参数进行了设计及... 对中段多脉冲机动突防弹道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的原理与方法有别于成熟的航天器多脉冲变轨,而是基于路径规划的思想对弹道设计问题简化。考虑敌方防御系统延迟,改进多脉冲点火模型,并基于变射面的思想对关机点参数进行了设计及优化。然后,从使敌方预测误差最大的角度提出评价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最后,给出了一种同时满足导弹机动突防与打击精度要求的多脉冲弹道设计方法。从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的有效性、灵活性、迭代效率及精度等方面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在PC机仿真中,20 s内就设计出一条保证打击精度的中段突防弹道。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提出的突防弹道设计方法是快速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脉冲 预测误差 系统延迟 变射面 机动突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岛礁大气环境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朋飞 苏晓庆 吴俊升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12期14-21,共8页
目的研究装备典型岛礁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方法。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引起武器装备腐蚀损伤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分析装备服役面临的岛礁腐蚀环境数据,编制出岛礁大气环境谱。依据当量腐蚀加速原理及测定的腐蚀当量折算系... 目的研究装备典型岛礁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方法。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引起武器装备腐蚀损伤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分析装备服役面临的岛礁腐蚀环境数据,编制出岛礁大气环境谱。依据当量腐蚀加速原理及测定的腐蚀当量折算系数,建立加速腐蚀试验条件与岛礁大气环境谱之间的等效转换关系。结果归纳出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的编制方法,得到面向装备服役岛礁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结论确定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及加速关系,为地(舰)面武器装备选材及结构腐蚀寿命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岛礁大气环境 当量关系 加速腐蚀试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罩寄生回路影响与自校正控制在线补偿 被引量:1
7
作者 宗睿 林德福 +1 位作者 范世鹏 兰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8-1898,共11页
以雷达寻的导弹的制导系统设计为应用背景,建立了天线罩寄生回路模型,采用无量纲方法分析了寄生回路对制导系统稳定性及制导性能参数的影响。基于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天线罩寄生回路的在线补偿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研... 以雷达寻的导弹的制导系统设计为应用背景,建立了天线罩寄生回路模型,采用无量纲方法分析了寄生回路对制导系统稳定性及制导性能参数的影响。基于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天线罩寄生回路的在线补偿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天线罩误差斜率的存在导致寄生回路的生成,从而削弱整个制导系统的稳定性,且随着剩余飞行时间的减小,制导系统稳定性恶化加剧,寄生回路会改变制导系统的有效制导时间常数和有效导航比,从而影响制导精度。所提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寄生回路的在线补偿,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从而达到了增强制导系统稳定性,改善制导系统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天线罩寄生回路 极点配置 自校正控制 在线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自然环境试验工作管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朋飞 苏晓庆 张生鹏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7期116-121,共6页
目的进一步规范和保障装备自然环境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针对武器装备开展自然环境试验的工作流程,从工作系统与职责、一般要求、试验策划、组织实施、试验总结等方面对试验管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总结出适合于武器装备自然环境试... 目的进一步规范和保障装备自然环境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针对武器装备开展自然环境试验的工作流程,从工作系统与职责、一般要求、试验策划、组织实施、试验总结等方面对试验管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总结出适合于武器装备自然环境试验工作的通用管理方法。结论通过典型航天装备的自然环境试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试验质量和效费比,加快武器装备的研制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自然环境试验 工作流程 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声辅助切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振邦 袁松梅 +3 位作者 李真 李麒麟 宋肖珺 李燕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1期55-62,共8页
为研究镁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_f/Mg)的切削力与已加工表面质量,开展了硬质合金铣刀与硬质合金钻头超声辅助切削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声辅助铣削C_f/Mg复合材料时铣削力随每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随主轴转速... 为研究镁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_f/Mg)的切削力与已加工表面质量,开展了硬质合金铣刀与硬质合金钻头超声辅助切削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声辅助铣削C_f/Mg复合材料时铣削力随每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减小;试验中,在超声辅助铣削时每齿进给量0.025mm、铣削深度0.2mm、转速6000r/min加工参数下铣削力最小,每齿进给量0.025mm、铣削深度0.2mm、转速4000r/min加工参数下表面质量较好;采用硬质合金钻头进行单因素钻削试验时,轴向钻削力随主轴转速的升高而减小;与传统钻削相比,超声辅助钻削能减小轴向钻削力,在机床转速6000r/min、机床进给速度100mm/min加工参数下超声辅助钻削相比传统钻削可减小约36%的轴向钻削力;超声辅助钻削相比传统钻削能改善钻孔出口的毛刺、分层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Mg) 超声辅助切削 切削力 切削参数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装配角误差传播建模研究
10
作者 宁丹峰 陈万春 +2 位作者 于江祥 张家杰 刘新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67,共8页
装配过程的误差建模是分析装配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影响导弹装配结果的尺寸和形位精度、装夹定位精度,将装配误差源分为工装装夹精度和产品制造精度2类,不同形式的误差通过虚拟夹具的概念进行统一表达,基于误差流理论对导弹装... 装配过程的误差建模是分析装配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影响导弹装配结果的尺寸和形位精度、装夹定位精度,将装配误差源分为工装装夹精度和产品制造精度2类,不同形式的误差通过虚拟夹具的概念进行统一表达,基于误差流理论对导弹装配建立误差传播的状态空间模型,求出该过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应用该模型对装配过程中的角误差进行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同蒙特卡罗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2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该方法可行。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分析复杂装配过程,还可对各工序装配效果进行观测及向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装配 角误差 虚拟夹具 误差流 状态空间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爆炸喷涂铝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永静 郝晶莹 +2 位作者 王长亮 宇波 汤智慧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4,共5页
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0.45mm厚的Al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力学试验机等对涂层显微组织、相组成和结合强度进行分析;依据GJB 2604-1996和GJB 6190-2008分别测试涂层表面导电性能和电磁屏... 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0.45mm厚的Al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力学试验机等对涂层显微组织、相组成和结合强度进行分析;依据GJB 2604-1996和GJB 6190-2008分别测试涂层表面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爆炸喷涂技术制备铝涂层结合强度达到8.63MPa,孔隙率约为1.26%,优于传统火焰喷涂和等离子喷涂;爆炸喷涂铝涂层表面电阻率达到0.181mΩ/,1~40GHz全频段电磁屏蔽效能达到60dB,是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AL涂层 结合强度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飞行器角误差控制
12
作者 宁丹峰 陈万春 +1 位作者 杨明辉 孙燕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1-1425,共5页
针对飞行器装配角误差过程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逐步最小化角误差法及全局最小化最终角误差法,并与直接装配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装配法角误差服从莱斯分布并逐渐增加;逐步最小化角误差法和全局最小化最终角误... 针对飞行器装配角误差过程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逐步最小化角误差法及全局最小化最终角误差法,并与直接装配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装配法角误差服从莱斯分布并逐渐增加;逐步最小化角误差法和全局最小化最终角误差法角误差服从广义极值分布,逐步最小化角误差法不受装配零件个数的影响,全局最小化最终角误差法角误差均值与标准差均随零件增加收敛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飞行器 装配 蒙特卡罗仿真 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静电集尘技术无耗材、自清洁空气净化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自强 耿树庆 +1 位作者 李根梓 陈晓伟 《暖通空调》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采用静电集尘技术设计了一种无耗材、自清洁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匹配离心风机风速、集尘板长度、放电极半径和材料以及高压电场间隙参数,增大了洁净空气量输出;选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和臭氧积极杀菌,提升了杀菌效率;自动清洁系统对集... 采用静电集尘技术设计了一种无耗材、自清洁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匹配离心风机风速、集尘板长度、放电极半径和材料以及高压电场间隙参数,增大了洁净空气量输出;选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和臭氧积极杀菌,提升了杀菌效率;自动清洁系统对集尘装置进行高压喷淋水洗和高速风干,使其可重复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为287.5m^3/h,杀菌率高于99.5%,具有无耗材和自清洁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净化器 静电集尘 耗材 自清洁 洁净空气量 杀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稳定平台力矩电机选择及驱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佳佳 邱国廷 +1 位作者 安庆勇 牛海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用于航空遥感测量的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精度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比大的特点。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环境和飞行载体自身等扰动因素对成像载荷的影响作用,为成像载荷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而驱动... 用于航空遥感测量的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精度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比大的特点。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环境和飞行载体自身等扰动因素对成像载荷的影响作用,为成像载荷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而驱动系统则是实现平台稳定控制的重要环节。针对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稳定回路设计,进行了干扰力矩计算和力矩电机选型,选择了单级齿轮传动方式,并设计了力矩电机电流环功率驱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系统可以高速的响应输入指令,且对飞机干扰角运动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 驱动系统 力矩电机 电流环 扰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控制组合嵌入式处理技术
15
作者 张自强 薛健 +3 位作者 陈光信 刘芳 王艳辉 李硕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179,共8页
传统导弹电气控制组合以模拟电路和分立器件为主,体积大,与地面传输电缆复杂,控制精度低。采用嵌入式处理技术,利用嵌入式系统体积小、软件固化的优点,通过电气控制组合与地面系统数字通讯,实现功能控制和信号采集。处理电路体积小,控... 传统导弹电气控制组合以模拟电路和分立器件为主,体积大,与地面传输电缆复杂,控制精度低。采用嵌入式处理技术,利用嵌入式系统体积小、软件固化的优点,通过电气控制组合与地面系统数字通讯,实现功能控制和信号采集。处理电路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可靠性与集成度高,为后续型号电气控制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控制组合 嵌入式 数字通讯 控制精度 可靠性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4/5A06异种铝合金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华廷 徐艳利 +1 位作者 李瑞 于冲冲 《航天制造技术》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针对2A14/5A06异种铝合金焊接工艺性,分析了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接头组织情况,此类接头力学性能可达230MPa至250MPa,断裂位置集中在靠近5A06一侧焊缝上。但当接头应力较大时,在2A14一侧易产生焊接裂纹。当接头两侧母材壁厚差异较大时,薄... 针对2A14/5A06异种铝合金焊接工艺性,分析了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接头组织情况,此类接头力学性能可达230MPa至250MPa,断裂位置集中在靠近5A06一侧焊缝上。但当接头应力较大时,在2A14一侧易产生焊接裂纹。当接头两侧母材壁厚差异较大时,薄壁一侧接头晶粒粗化显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4 5A06 铝合金 焊接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庆棠 陈秀思 王方彬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21期153-154,共2页
本文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激光选区熔化TC4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α相呈上升趋势,相含量并无明显变化;沉积钛试棒在650℃保温3h、炉冷的热处理工艺下的试棒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为1194MPa,断后伸长率为11%。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应力退火对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博 张旭东 李昊丞 《航天制造技术》 2019年第5期29-32,共4页
针对5A06铝合金圆筒形焊接结构件,对其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分别研究了去应力退火对其焊缝及焊缝附近表面横向残余应力、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和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0℃去应力退火和180℃去应力退火对焊缝及焊缝附近的表面... 针对5A06铝合金圆筒形焊接结构件,对其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分别研究了去应力退火对其焊缝及焊缝附近表面横向残余应力、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和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0℃去应力退火和180℃去应力退火对焊缝及焊缝附近的表面横向残余应力和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有降低效果,但对焊缝的抗拉强度却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焊接结构件 去应力退火 表面残余应力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异型构件表面防热涂层的缺陷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盼盼 乔懿元 +3 位作者 胡建明 范一凡 王猛 武德涛 《航天制造技术》 2018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某典型异型构件为例,探讨和研究非规则构件表面防热涂层常见的喷涂缺陷,如气泡、起鼓、剥落、开裂等问题的产生原因。采用优化喷涂工艺、优化表面处理方法、控制环境温湿度、控制构件表面水分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消除相应缺陷,保证... 以某典型异型构件为例,探讨和研究非规则构件表面防热涂层常见的喷涂缺陷,如气泡、起鼓、剥落、开裂等问题的产生原因。采用优化喷涂工艺、优化表面处理方法、控制环境温湿度、控制构件表面水分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消除相应缺陷,保证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热涂层 喷涂工艺 缺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选区熔化的铝合金模块盒成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兴斌 王攀 +1 位作者 张遥 甘爱锋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期1-2,共2页
文章为了解决航天铝合金薄壁零件模块盒加工难度大、加工周期长的难题,开展了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研究,形成了铝合金零件成形工艺参数,完成了铝合金薄壁零件打印成形,并对零件的力学性能、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铝合金 薄壁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