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6S管理取得管高能工作高效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6S管理经验简介 被引量:5
1
《航天工业管理》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自动化控制设备 研究所 管理经验 北京 高效率 高效能 简介 应用 系统研究 飞航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SEL激光器抗干扰温度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天 张雨霖 +2 位作者 缪存孝 刘建丰 薛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由于VCSEL具有低功耗、小体积、高调制频率和容易集成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磁探测领域之中。作为一种高精密的传感器,原子磁强计在测量磁场过程中由于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环境等干扰导致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问题,设... 由于VCSEL具有低功耗、小体积、高调制频率和容易集成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磁探测领域之中。作为一种高精密的传感器,原子磁强计在测量磁场过程中由于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环境等干扰导致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抵抗环境温度变化的控制器。首先,通过带DSP内核的ADAU1401A芯片与DPSD方法实现了高分辨率温度解算;然后,通过系统辨识的方式建立温控数学模型;最后,应用干扰观测器与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抗扰动、低超调、鲁棒性的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在70℃温度下,存在干扰的控制精度为±0.003℃,常温下控制精度为±0.0015℃,为激光器稳定输出与高精度磁场测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交流温控 干扰观测器 内模控制 数字相敏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批产科研生产管理实践研究
3
作者 施东强 李海孟 +2 位作者 文雨迪 王彬 张英 《航天工业管理》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控制系统既要适应“边研制、边批产、边定型、边交付、边保障、边培训”的工作强度和特点,又要保证设计的产品成本可控。北京自动控制研究所某项目率先尝试了“低成本批产、强矩阵运营”的管理方式,以低...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控制系统既要适应“边研制、边批产、边定型、边交付、边保障、边培训”的工作强度和特点,又要保证设计的产品成本可控。北京自动控制研究所某项目率先尝试了“低成本批产、强矩阵运营”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批产为试验田,满足了用户对合同价格和交付进度的要求,进一步延伸优化“控制系统+”管理模式,提升成本控制能力,顺利完成了高量级控制系统/年的批产合同交付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成本 成本控制能力 合同价格 管理模式 控制系统 低成本 自动控制 行业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系数自整定速度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哲 杨军 +2 位作者 陶涛 黄建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5,共9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伺服系统的抗转矩扰动性能,提出一种系数自整定的自适应速度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状态空间表示法,设计了PMSM负载转矩的降维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负载转矩的实时辨识与估计;然后,将转矩辨识值补偿到PMSM...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伺服系统的抗转矩扰动性能,提出一种系数自整定的自适应速度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状态空间表示法,设计了PMSM负载转矩的降维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负载转矩的实时辨识与估计;然后,将转矩辨识值补偿到PMSM速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作为电流控制器的补偿输入,实现了自适应速度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针对因转动惯量变化而影响负载转矩辨识的问题,分析了惯量的时变特性对转矩观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补偿系数自整定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PMSM的电磁转矩和观测器的转矩辨识值,利用自整定sigmoid函数在线实时调节补偿系数,实现了自适应速度补偿的参数自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补偿系数自整定控制方法的速度恢复时间较快,相比常规固定补偿系数的控制方法,速度调节时间从120 ms减少到100 ms;该方法减小了因惯量偏离真实值而导致转矩辨识出现超调或偏差时,通过前馈补偿对速度控制造成的冲击和振荡,有效提高了PMSM伺服系统的速度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矩辨识 速度补偿 系数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玉凯 杨瑞峰 +2 位作者 郭晨霞 张鹏 张新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提高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该文在分析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加载过程中存在的加载误差以及多余力矩问题,采用PID控制与舵机指令直接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对舵机负载模拟系统进... 为提高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该文在分析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加载过程中存在的加载误差以及多余力矩问题,采用PID控制与舵机指令直接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对舵机负载模拟系统进行校正,实现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快速、高精度控制。最后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矩 复合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Xe核自旋横向弛豫时间自动测试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婷 缪存孝 +3 位作者 万双爱 田晓倩 李瑞 叶建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175,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仪是基于量子调控技术的前沿研究,具有高精度、小体积、低功耗等显著优点,是未来高精度微小型陀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原子气室内Xe核自旋的横向弛豫时间是衡量原子气室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陀螺的角随机游走,准确... 核磁共振陀螺仪是基于量子调控技术的前沿研究,具有高精度、小体积、低功耗等显著优点,是未来高精度微小型陀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原子气室内Xe核自旋的横向弛豫时间是衡量原子气室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陀螺的角随机游走,准确快速地测量横向弛豫时间有利于研制性能更优的原子气室。根据推导的核自旋横向弛豫时间测量原理,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设计了一种气室核自旋横向弛豫时间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温度控制、氙共振频率找寻、磁场控制及数据处理存储功能。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自动化测试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测量效率高、测试精度高、人机交互性好,为检验核磁共振陀螺仪原子气室的性能提供了有效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弛豫时间 核磁共振陀螺 原子气室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误差控制器的高精度POS后处理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邱宏波 周东灵 +1 位作者 李文耀 尚克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695,共5页
高精度位置姿态系统(POS,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是移动成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姿态角必须达到很高的精度才能满足需求。为此提出了基于闭环误差控制器的前向Kalman滤波与反向R-T-S最优固定区间平滑相结合的POS后处理算法... 高精度位置姿态系统(POS,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是移动成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姿态角必须达到很高的精度才能满足需求。为此提出了基于闭环误差控制器的前向Kalman滤波与反向R-T-S最优固定区间平滑相结合的POS后处理算法,使得整个处理过程中系统具有很高的线性度,并依据快速性和精度要求设计了闭环误差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将系统的误差振荡幅值抑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位置信息,还提高了姿态角精度,是一种高精度的POS后处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 后处理 KALMAN滤波 闭环误差控制器 R-T-S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和PZT协同控制的激光器频率锁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雷明 于怀勇 +3 位作者 方圆 向强 杨怿 张丽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1,共7页
本文针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器温度和PZT协同控制的频率跟踪锁定控制方案,综合利用激光器温度调谐所具有的大范围、PZT电压调谐的高精度高动态技术优势,实现光纤激光器中心频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跟踪锁定。进行... 本文针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器温度和PZT协同控制的频率跟踪锁定控制方案,综合利用激光器温度调谐所具有的大范围、PZT电压调谐的高精度高动态技术优势,实现光纤激光器中心频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跟踪锁定。进行了透射式谐振信号的数学仿真,对温度和PZT协同控制方案进行了硬件设计和算法仿真,重点分析了频率跟踪锁定方案中控制参数对锁定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完成了激光器频率锁定系统的研制,实现了激光器中心频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高精度、长时间跟踪锁定,常温条件下1h频率跟踪锁定精度为4.8×10^-9,变温条件下5.5 h频率跟踪锁定精度低至9.74×10^-8。上述研究工作为谐振式光纤陀螺长期性能提升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频率锁定 温度调谐 PZT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GPS传感器的飞行器自动抛物系统设计
9
作者 邓亮 王岩 +1 位作者 翟琨 罗晶 《电子产品世界》 2012年第7期54-56,60,共4页
本文针对飞行器空投物资难以实现精准着陆的问题,推导了飞行器空中抛物的算法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ADuC7026单片机对GPS数字传感器和MEMS陀螺仪提供的导航信息进行精确运算处理,确定了自动抛物时机,实现对目标位置进行准确抛物的控制,并... 本文针对飞行器空投物资难以实现精准着陆的问题,推导了飞行器空中抛物的算法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ADuC7026单片机对GPS数字传感器和MEMS陀螺仪提供的导航信息进行精确运算处理,确定了自动抛物时机,实现对目标位置进行准确抛物的控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抛物 GPS定位 ADUC7026 MEMS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机械抖动控制的一种改进方案及噪声注入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海峰 陈军军 李霖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4-598,共5页
数字机械抖动控制是机抖激光陀螺小型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探讨。与模拟机械抖动电路的正弦波驱动方式不同,数字机械抖动电路采用方波驱动方式,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关注数字机械抖动控制系统的两大关键问题,抖动效率... 数字机械抖动控制是机抖激光陀螺小型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探讨。与模拟机械抖动电路的正弦波驱动方式不同,数字机械抖动电路采用方波驱动方式,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关注数字机械抖动控制系统的两大关键问题,抖动效率问题和随机噪声注入问题。首先,在介绍抖动机构传递函数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抖动控制原理,指出由于附加相位导致谐振频率偏离进而影响抖动效率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通过移相来保证高抖动效率的方法;文中还关注数字抖动系统注入随机噪声的方法,经过计算,指出了向数字抖动控制系统注入抖动随机噪声的特殊性,并给出了一种利用软件对随机数进行处理以注入随机噪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数字机抖控制回路能够保证陀螺抖动在谐振点且抖动效率提高30%,同时采用新方法注入的抖动随机噪声保证陀螺消除动态闭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机械抖动 激光陀螺 抖动效率 随机噪声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弹上电源变换装置检测设备的设计
11
作者 李咸静 李仰军 +3 位作者 刘汉琦 褚星明 杨康华 王高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4-609,622,共7页
针对目前弹上电源变换装置检测设备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均比较低,且测试步骤繁琐、维修困难、需要人工实时监测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Labwindows/CVI的电源变换装置自动检测设备.首先,结合设计要求对电源变换装置自动检测设备进行理论设计... 针对目前弹上电源变换装置检测设备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均比较低,且测试步骤繁琐、维修困难、需要人工实时监测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Labwindows/CVI的电源变换装置自动检测设备.首先,结合设计要求对电源变换装置自动检测设备进行理论设计,采用PC/104总线的设计思想;其次,对测试设备的模拟信号进行隔离放大处理,利用PM 518进行数据采集;最后,采用Labwindows/CVI实现软件设计,对模拟输入电源变换装置的两路三相电压和输出电压U_1,U_2,U_3以及励磁电压进行采集来检测设备的输出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以一次测试四套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直流输出电压、励磁电压可保持在(28.5±3)V,交流输入电压在20~25V内连续可调,两组三相输出线电压偏差不大于0.2V,实测电流保持在负载电流±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上电源变换装置 信号检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余度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伊贺 张伟彬 +1 位作者 熊官送 王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85-89,共5页
为了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工程的实际需求和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架构和特点,设计一种同步算法和余度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基于三余度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开机同步和周期同步相结合的同步算法使飞行控制系统实现... 为了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工程的实际需求和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架构和特点,设计一种同步算法和余度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基于三余度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开机同步和周期同步相结合的同步算法使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三机同步,采用大数表决法和门限比较法相结合的表决算法对飞行控制系统输出的离散量和数字量进行监控和表决。为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系统重构设计,保证飞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和模拟测试对所设计的余度管理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合理可行,不仅可以较好地完成余度管理任务,而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 余度管理 同步算法 表决算法 系统重构 同步功能 表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导系统产品装配多余物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萍 《航天制造技术》 2011年第4期65-67,共3页
阐述了控制惯导系统中多余物的重要性,分析了在操作过程中惯导系统多余物产生的条件和因素,根据多年的惯导系统生产经验,总结了控制多余物的实际操作要求,最后叙述了对多余物常用检查方法及使用MORET-300活动多余物检测设备的方法。
关键词 惯导系统 多余物 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扰控制框架下的摩擦力振动分析
14
作者 朴敏楠 王颖 +3 位作者 周亚靖 孙明玮 张新华 陈增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85-1497,I0007,共14页
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是一种具有两自由度控制结构的工程化方法,由于其能够直观有效地处理多种扰动,近些年来在许多机电系统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当采用ADRC对带有摩擦力的机电系统进行调节时,可能会产... 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是一种具有两自由度控制结构的工程化方法,由于其能够直观有效地处理多种扰动,近些年来在许多机电系统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当采用ADRC对带有摩擦力的机电系统进行调节时,可能会产生极限环振动.目前,还没有ADRC框架下摩擦力振动精确分析的相关工作.因此,本文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分析工具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考虑两种典型摩擦力模型,静态切换模型和动态LuGre模型,对一类二阶运动系统设计不同阶次的ADRC,得到控制器的等效形式,并揭示出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控制之间的联系.然后,采用打靶法结合拟弧长延拓方法求解系统中的极限环,并根据Floquet理论判断极限环的稳定性、可能出现的分岔以及分岔类型.此外,通过雅克比矩阵和近似数值方法对系统平衡点集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摩擦力模型和参数、ADRC阶次和参数对极限环和平衡点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决定摩擦力Stribeck效应负斜率的参数β作用较大.当β> 1时,两种摩擦力模型下的闭环系统呈现出相同的特性,极限环会出现环面折叠分岔(cyclic fold bifurcation, CFB)且平衡点集是局部稳定的.然而当β<1时,两种闭环系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此外,不同阶次的ADRC在极限环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平衡点集的稳定性上面的结论是相同的,而低阶次的ADRC能够更好地解决摩擦力补偿和稳定鲁棒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这些结论对实际现象的理解、ADRC阶次的选择以及参数整定提供了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切换模型 LUGRE模型 自抗扰控制 摩擦力振动 拟弧长延拓 动态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2F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软件确认测试的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王晓玲 胡渝彪 李勇 《载人航天》 CSCD 2006年第2期26-28,39,共4页
回顾CZ-2F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软件确认测试情况,提出有关软件确认测试工作设想。
关键词 运载火箭 飞行控制软件 确认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SLAM辅助的陆用惯导行进间粗对准方法
16
作者 贾明 阎帆 +3 位作者 蔡庆中 赵雨楠 黄欣鹏 杨功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432,共8页
目前常见的陆用惯导系统的行进间对准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各自的问题,如GPS辅助时容易受到信号遮蔽影响;而里程计辅助时往往会受到机动路线约束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SLAM系统信息辅助的陆用惯性导航系统(SINS)行进间粗对准... 目前常见的陆用惯导系统的行进间对准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各自的问题,如GPS辅助时容易受到信号遮蔽影响;而里程计辅助时往往会受到机动路线约束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SLAM系统信息辅助的陆用惯性导航系统(SINS)行进间粗对准算法,推导了基于激光SLAM系统视在速度观测矢量的姿态矩阵更新算法,利用基于REQUEST的双矢量定姿方法,实现初始常值姿态矩阵C_(b)^(n)(0)的求取,完成行进间的姿态粗对准和定位导航。在实验室无人车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对准姿态误差比里程计辅助的方法减小了约56%;同时与合作单位的综合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进行250 s的行进间粗对准时,最终时刻的航向角误差为-0.0088°,实现5 min内达到1 mil的粗对准精度,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激光SLAM信息辅助下的陆用惯导的行进间粗对准,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用惯导系统 行进间粗对准 激光SLAM 双矢量定姿方法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旋转式惯导双轴同时连续旋转策略
17
作者 李魁 李启航 +1 位作者 梁文伟 胡华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7-1175,共9页
旋转式惯导系统中,旋转策略的制定对导航精度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常用的旋转策略均为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旋转轴旋转,不能同时调制三个轴向的惯性器件误差,制约了长航时导航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轴同时连续旋转策略... 旋转式惯导系统中,旋转策略的制定对导航精度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常用的旋转策略均为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旋转轴旋转,不能同时调制三个轴向的惯性器件误差,制约了长航时导航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轴同时连续旋转策略,可同时调制三个轴向的常值及慢变惯性器件误差。首先理论分析了所提策略的旋转调制机理,归纳了其角速度设置原则,符合该原则的双轴连续旋转策略可将三个轴向的惯性器件误差调制为不累积的周期项。然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了所提旋转策略与双轴转位策略的导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旋转策略相比双轴转位策略,惯导系统24 h导航最大径向位置误差和径向速度误差分别平均减小了39%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旋转调制 旋转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特征正射匹配的无人机视觉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尚克军 赵亮 +2 位作者 张伟建 明丽 刘崇亮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106,共7页
在卫星拒止条件下无人机安全、可靠地完成各类作业的基础是获取高精度的定位信息,传统图像匹配方法保障困难、定位精度差且匹配约束多。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特征正射匹配的视觉定位方法,通过深度学习网络提取正射校正后的无人机航拍... 在卫星拒止条件下无人机安全、可靠地完成各类作业的基础是获取高精度的定位信息,传统图像匹配方法保障困难、定位精度差且匹配约束多。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特征正射匹配的视觉定位方法,通过深度学习网络提取正射校正后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和商业地图的深度特征,获得匹配关系,进而计算无人机高精度位置信息。根据视觉测量机理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视觉定位精度的影响,使用中空航拍图像数据集进行离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的模板匹配方法,所提方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25%,位置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15 m+0.5%H(5000 m以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定位 深度学习 匹配导航 无人机 卫星拒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图像分类算法与加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佳美 张伟彬 熊官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在非法占用公交车道违规车辆等领域的边缘计算与识别中,针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物体分类算法模型算力需求大与边缘设备部署后有限资源的突出矛盾,如何设计边缘计算设备的加速单元以保证分类算法的精度与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针... 在非法占用公交车道违规车辆等领域的边缘计算与识别中,针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物体分类算法模型算力需求大与边缘设备部署后有限资源的突出矛盾,如何设计边缘计算设备的加速单元以保证分类算法的精度与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公交分类算法,该方法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上实现了公交车图像分类算法的加速。通过基于迁移学习方法对ResNet50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采用嵌入式端的推理加速实现对模型的推理,并对FPGA加速方案进行推理部署实现。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硬件配置灵活、信息处理加速快的优点,这为实现神经网络在嵌入式平台的高效、高速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边缘计算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ResNet50模型 加速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流器风冷系统热建模方法
20
作者 梁原 贾昊 +1 位作者 付和平 陈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为提高变流器的运行可靠性,掌握变流器风冷系统的散热状态,提出一种对于风冷散热器的热建模方法.首先,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考虑空气温度因素与散热器进风口堵塞的风冷散热器三维集总参数热模型;其次,通过仿真计算功率模... 为提高变流器的运行可靠性,掌握变流器风冷系统的散热状态,提出一种对于风冷散热器的热建模方法.首先,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考虑空气温度因素与散热器进风口堵塞的风冷散热器三维集总参数热模型;其次,通过仿真计算功率模块的损耗,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软件模拟不同堵塞程度下的散热器温度,完成不同堵塞程度下的三维热网络模型的仿真验证;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将实测散热器温度与二维及三维热网络模型计算得出的散热器温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风冷散热器三维热网络模型平均精度计算误差为1.8%,相较于传统的二维热模型平均精度计算误差降低5.1%,能够为冷却系统的散热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风冷系统 散热状态 热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