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莱西市奶牛结核病流行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爱玲 马清霞 +4 位作者 韩雪 沈朝建 康京丽 张毅 王幼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2期17-21,41,共6页
为估计山东省莱西市奶牛结核病(b TB)的流行率,分析场间传播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该地区548个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ELISA检测,估计b TB的群表观流行率(AP)为6.9%,群真实流行率(TP)为7.3%(95%CI:4.7%~10.0%);通过ELISA和... 为估计山东省莱西市奶牛结核病(b TB)的流行率,分析场间传播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该地区548个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ELISA检测,估计b TB的群表观流行率(AP)为6.9%,群真实流行率(TP)为7.3%(95%CI:4.7%~10.0%);通过ELISA和单纯皮内变态反应(SICT)垂直试验,估计b TB个体AP为1.0%,TP为1.9%(95%CI:1.6%~2.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规模场、无隔离措施、无产犊场地、场外人员接生是b TB场间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P=0.05),ROC曲线面积为0.808(95%CI:0.736~0.880),预测概率较好。本研究可为该地区奶牛结核病防控策略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风险因素 流行病学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片体外抗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学文 李永清 +4 位作者 章振华 陈小玲 郑振辉 康爱君 赵德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63,共5页
以MDCK细胞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宿主,金刚烷胺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清毒片对病毒的3种不同作用方式,即先感染病毒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和药物病毒同时作用,每种方式3个重复,观察清毒片对H1N1... 以MDCK细胞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宿主,金刚烷胺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清毒片对病毒的3种不同作用方式,即先感染病毒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和药物病毒同时作用,每种方式3个重复,观察清毒片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清毒片具有不同形式的抗H1N1亚型流感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合成作用,阻止病毒吸附传入细胞作用和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清毒片抑制H1N1亚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合成作用的3个重复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11、434、532μg/mL,治疗指数(TI)为3.5;清毒片阻止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吸附、传入细胞的3个重复的EC50分别为404、458、467μg/mL,TI为3.6;清毒片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直接灭活作用的3个重复的EC50分别为479、481、461μg/mL,TI为3.4。说明清毒片体外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片 H1N1亚型流感病毒 MDC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莱西市引进奶牛传播结核病的定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爱玲 马清霞 +4 位作者 韩雪 沈朝建 康京丽 张毅 王幼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评估山东省莱西市奶牛场(户)通过从牛结核病(bTB)感染地区引进奶牛传播bTB的风险,对该市奶牛场(户)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绘制了奶牛引进的风险路径图,设定了风险评估模型相关参数;使用Microsoft Excel和@Risk软件进行模拟,对定量风险... 为评估山东省莱西市奶牛场(户)通过从牛结核病(bTB)感染地区引进奶牛传播bTB的风险,对该市奶牛场(户)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绘制了奶牛引进的风险路径图,设定了风险评估模型相关参数;使用Microsoft Excel和@Risk软件进行模拟,对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市奶牛场(户)从感染地区引进1头奶牛传播bTB的概率为2.93×10^(-3)(95%CI:1.14×10^(-3)~8.25×10^(-3));引进50头奶牛至少有1头感染bTB的概率为0.137(95%CI:0.056~0.339);敏感性分析显示,暴露于感染动物、群流行率和隔离措施对奶牛引进时传播bTB的风险影响较大。结果提示,引进奶牛时应严格隔离并延长隔离时间,同时在混群前再进行1次bTB检测,混群后实施严格消毒并加强监测,这样可以降低引进奶牛时传播bTB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定量风险评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SPF鼠调整隔离期检疫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种焱 张兆平 +4 位作者 马树宝 孙博 金铮 李享 宋洪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0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缩短隔离期的可行性,以促进SPF鼠尽早用于科研。[方法 ]重点分析了境外环节SPF小鼠/大鼠的饲养设施、饲养管理、卫生控制、病原检测、官方监管及运输条件,研究了SPF鼠进境后的运输车辆、隔离设施、地方监管要求及历年进口发... [目的]探讨缩短隔离期的可行性,以促进SPF鼠尽早用于科研。[方法 ]重点分析了境外环节SPF小鼠/大鼠的饲养设施、饲养管理、卫生控制、病原检测、官方监管及运输条件,研究了SPF鼠进境后的运输车辆、隔离设施、地方监管要求及历年进口发生问题的几率,比较了11个国家进口SPF鼠的隔离检疫政策。[结果 ]进口SPF鼠传入相关疫病的风险低、进境后暴露发生疫病的风险低,相关国家官方不进行强制隔离检疫。[结论 ]考虑到我国目前对活动物的隔离检疫政策和生命科学领域特殊需求,综合《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相关鼠病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相关检测要求,建议在符合相应要求的条件下,调整进境SPF鼠隔离期为1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疫监管 风险评估 SPF鼠 隔离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小肠形态和木糖吸收影响
5
作者 C.B.Hsu 王琤韡 +2 位作者 王学文 于学红 王仁华 《猪业科学》 2011年第7期72-75,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定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小肠形态,木糖吸收能力以及生长性能的影响。48头(28±2)日龄的仔猪被随机分成3组。玉米—大豆型基础日粮含有20.3%的蛋白质和14.49DEMJ/kg。试验的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定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小肠形态,木糖吸收能力以及生长性能的影响。48头(28±2)日龄的仔猪被随机分成3组。玉米—大豆型基础日粮含有20.3%的蛋白质和14.49DEMJ/kg。试验的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1%(1%谷氨酰胺)日粮处理组和2%(2%谷氨酰胺)日粮处理组。仔猪采食试验日粮3个星期。研究表明:谷氨酰胺组仔猪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有比对照组高的趋势(P<0.1)。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增加血浆中木糖吸收浓度,在仔猪断奶后第7~14天,1%和2%谷氨酰胺组仔猪血浆中谷氨酰胺的浓度分别从0.78增至1.20和从0.95增至1.23,均高于对照组仔猪血浆中谷氨酰胺的浓度(0.86增至0.97)。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没有影响,然而,在整个试验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从21%提高到28%。总之,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改善小肠绒毛形态和促进木糖吸收,并可能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