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6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机械品质鉴定模糊评价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唐英 丁文东 +3 位作者 向东 石子焱 吴秀丽 蒋承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1,446,共6页
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品质鉴定的模糊性、随机性和冲突性,提出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工程机械品质鉴定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根据设备功能结构特点及故障形式构建品质鉴定指标体系;对层次分析法中的专家评语、权重计算等做云模型处理... 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品质鉴定的模糊性、随机性和冲突性,提出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工程机械品质鉴定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根据设备功能结构特点及故障形式构建品质鉴定指标体系;对层次分析法中的专家评语、权重计算等做云模型处理;将云模型表示的专家评估意见用云模型相似度算法转化为基本概率分配,并用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基于最大信任准则确定设备品质等级。通过二手悬臂式掘进机品质鉴定展示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鉴定 层次分析法 云模型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叙事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淳 刘正一 孙睿洁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1-301,共11页
目的从叙事性设计视角探索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达到活化传承、开发与传播北京中轴线声音遗产的目的,并为声音可视化设计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基于叙事性设计与声音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述叙事性设计引入声音... 目的从叙事性设计视角探索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达到活化传承、开发与传播北京中轴线声音遗产的目的,并为声音可视化设计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基于叙事性设计与声音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述叙事性设计引入声音可视化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声音可视化的叙事要素与设计流程,构建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叙事性设计框架。运用空间-声音并置的连接式平列叙事结构、视听映射的叙事逻辑、联觉通感的设计策略输出声音可视化设计方案,从中归纳声音可视化的叙事性设计要点。结论文化遗产主题的声音可视化叙事性设计需要从注重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叙事主题内容设定、视听并置与同构的叙事结构设计、视听映射的叙事话语表达3个层面入手,实现凝聚文化共鸣、营造文化记忆、强化文化感知的设计目的,体现“视听联觉—心理移觉—文化感知”的声音可视化设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声音可视化 叙事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方法之探讨——指导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的体会 被引量:15
3
作者 郗安民 刘鸿飞 王志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4期6-8,18,共4页
北京科技大学组队参加了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分别获得季军和冠军.我校把机器人大赛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的改革结合起来,本文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电视大赛 科技创新活动 中国 冠军 引导方法 指导教师 体会 生机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业工程流水线实验的开发 被引量:5
4
作者 温薇 丁文英 +3 位作者 周晓燕 刘达 张黎军 范小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通过将本科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与流水线实验的开发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实验室各方面的条件,开发出了适合本科教学特点的流水线组装实验。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的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方法... 通过将本科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与流水线实验的开发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实验室各方面的条件,开发出了适合本科教学特点的流水线组装实验。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的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方法,结合达宝易软件,找出有效动素、辅助动素和无效动素,调整工位及作业内容,得到标准作业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工程实验系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工程 流水线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节双位置反馈的柔性协作机械臂零力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华 刘延超 +2 位作者 黄志平 刘璇 卜必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8-1809,共12页
零力控制是协作机械臂实现拖动示教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方法多依赖于附加力/力矩传感器,其虽能保证测量精度,但会增加系统复杂程度及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关节双位置反馈的柔性协作机械臂零力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在无外加传感器条件下实现... 零力控制是协作机械臂实现拖动示教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方法多依赖于附加力/力矩传感器,其虽能保证测量精度,但会增加系统复杂程度及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关节双位置反馈的柔性协作机械臂零力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在无外加传感器条件下实现机械臂零力控制。首先,基于波发生器与柔轮柔性特性,建立了谐波传动关节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谐波传动关节刚度辨识方法,建立了基于双位置反馈的柔性关节力矩估测方法;再次,建立了简化重力矩补偿模型,并考虑关节转动过程中的粘滞摩擦和Stribeck库伦摩擦,完善了关节摩擦力矩模型,基于此,实现对关节重力矩和摩擦力矩补偿,实现机械臂零力控制;最后,搭建谐波传动一体化关节和机械臂样机平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无附加力/力矩传感器条件下的谐波传动机械臂零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双位置反馈 力矩模式 零力控制 力矩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可重复机械锁紧及电磁解锁机构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耿智伟 张杰 +3 位作者 孔宁 马帅 王波 韩润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7-3956,共10页
针对空间航天器锁紧装置驱动链长、占用物理空间大的问题,结合摩擦自锁理论,设计了空间可重复机械锁紧及电磁解锁机构,利用多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研究了机构的机械承载性能和电磁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轴向最大锁紧承载工况下,锁紧珠与... 针对空间航天器锁紧装置驱动链长、占用物理空间大的问题,结合摩擦自锁理论,设计了空间可重复机械锁紧及电磁解锁机构,利用多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研究了机构的机械承载性能和电磁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轴向最大锁紧承载工况下,锁紧珠与压板、顶杆、锁紧器外壳间的接触力随时间增加而线性增大,满足力的传递性准则和平衡准则,主要承载部件顶杆和锁紧珠所受的等效应力和变形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最大等效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装置处于小变形范围。当线圈通入额定电流时,由于电阻发热效应,等电流密度的线圈内部出现稳定的欧姆损耗,电磁解锁装置内部近似为匀强磁场,铁芯的磁聚作用增强了端面的磁感应强度。对设计的空间可重复机械锁紧及电磁解锁机构进行样机制造,并进行原理验证,为空间在轨对接接口的可重复锁紧机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解锁 空间锁紧机构 可重复对接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线圈作动器式主动液阻悬置参数在线辨识 被引量:1
7
作者 范让林 刘东川 +1 位作者 贾博森 黄启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7-486,共10页
主动液阻悬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物理参数会受到温度变化、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为确保主动液阻悬置的主动减振性能,提出一种在线辨识方法来准确获取其物理参数.该方法基于传感器数据和信号处理算法,通过监... 主动液阻悬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物理参数会受到温度变化、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为确保主动液阻悬置的主动减振性能,提出一种在线辨识方法来准确获取其物理参数.该方法基于传感器数据和信号处理算法,通过监测主动液阻悬置的运行状态和响应特性来实现参数辨识.首先,根据已有的主动液阻悬置数学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选择容易发生变化且显著影响主动液阻悬置减振性能的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推导出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传递特性表达式来描述主动液阻悬置的动态特性.然后,基于卡尔曼滤波(KF)算法进行参数在线辨识原理分析,并在Simulink中搭建基于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传递特性的参数辨识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KF算法均可以对参数进行准确并快速的辨识,对橡胶主簧体积刚度、橡胶主簧泵液活塞面积、动子质量、解耦膜黏性阻尼4个参数辨识的结果偏差最大为5.18%,基于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的参数辨识时间分别为0.30 s和0.25 s.最后,基于次级通道传递特性进行参数在线辨识台架实验,结果表明,KF算法对这4个参数的辨识精度均可达到90%以上,辨识时间为0.30 s.与仿真结果相比,辨识精度和速度并未出现明显差异,证明了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方法为确保主动液阻悬置的主动减振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主动减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液阻悬置 初级通道 次级通道 参数在线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界面布局设计及工效研究
8
作者 张磊 陈洁 +3 位作者 孙远波 窦金花 许帅康 赵起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1-2364,共14页
为提高用户操作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的人机工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基于发那科系统数控机床操控面板原型,结合任务需求与人机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出9种界面布局方案。通过高精度组合式眼动仪、可穿戴脑电仪和无线皮电传感器分别采集了2... 为提高用户操作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的人机工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基于发那科系统数控机床操控面板原型,结合任务需求与人机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出9种界面布局方案。通过高精度组合式眼动仪、可穿戴脑电仪和无线皮电传感器分别采集了24名被试者的眼动及电生理信号,同时采用ErgoLAB软件实时记录其眼动、脑电及皮电生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操作界面的区域划分、按键排布规律、旋钮及按键形状等设计要素对被试者执行操作任务的影响,并确定出对被试者执行操作任务有较大影响的功能指令。结果表明:通过多模态生理信号相互验证的人机工效评价方法可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设计方案的优选与进一步迭代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操控面板 布局设计 人机工效 眼动试验 脑电信号 皮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避撞的扩散强化学习方法研究
9
作者 赵俊杰 王以诺 +6 位作者 吴江 吴思潮 邹昌迪 王洪达 李升波 马飞 段京良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0-1500,共11页
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化是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轨迹跟踪避撞技术对确保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现有强化学习型控制方法探索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扩散型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将扩散模型与强化学习框架相结合... 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化是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轨迹跟踪避撞技术对确保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现有强化学习型控制方法探索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扩散型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将扩散模型与强化学习框架相结合,把传统策略网络替换为扩散式生成策略网络,将扩散模型的多模态分布匹配能力引入强化学习中,并与值分布柔性执行-评价算法结合,提出了扩散型值分布执行-评价算法。仿真与实车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展现出较高的探索效率,实车横向平均跟踪误差小于0.03 m,速度平均跟踪误差小于0.05 m/s,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跟踪 主动避撞 值分布强化学习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3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
10
作者 刘国勇 曾贤文 朱冬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5,共12页
为探究工艺参数对7003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的影响,建立7003挤压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仿真模型,研究7003挤压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变化,并通过淬火实验验证了型材在线气雾淬火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响应面... 为探究工艺参数对7003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的影响,建立7003挤压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仿真模型,研究7003挤压铝合金型材在线气雾淬火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变化,并通过淬火实验验证了型材在线气雾淬火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响应面优化法探究型材运行速度、纵向喷嘴间距以及周向气雾冷却喷嘴气水比对型材在线气雾淬火时间以及淬火过程中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规律,得到该型材在线气雾淬火最优的生产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型材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型材运行速度30 mm/s,纵向喷嘴间距155 mm,气水比1.32.与优化前相比,型材在线气雾淬火时间减少了33.1%,淬火过程中的最大等效应力减小了21.2%,最大残余应力减小了62.9%,型材在线气雾淬火的效率及淬火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淬火 变形 数值模拟 气雾冷却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用中空薄壁大小幅铝型材的挤压规律分析
11
作者 刘国勇 高士泽 朱冬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5,共11页
为探究轨道用中空薄壁大小幅铝型材的挤压规律,采用HyperXtrude仿真软件对型材的挤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并对比了2个形状相似的大幅型材和小幅型材的成型规律。结果表明:在模具结构方面,焊合室与... 为探究轨道用中空薄壁大小幅铝型材的挤压规律,采用HyperXtrude仿真软件对型材的挤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并对比了2个形状相似的大幅型材和小幅型材的成型规律。结果表明:在模具结构方面,焊合室与引流槽对大小幅型材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中焊合室的变化对小幅型材的最大变形量有更明显的降低效果,降幅达42.82%,而大幅型材的降幅为25.34%;引流槽的变化则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趋势,引流槽变化后,大幅型材的最大变形量降幅为40.88%,而小幅型材的为24.72%,其原因是小幅型材的引流槽较短,大幅型材引流槽的修改则更为复杂,故引流槽变化对大幅型材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工艺参数方面,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型材金属变形量、金属流速和型材出口截面流速均方差的变化,发现挤压速度和模具温度对大幅型材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坯料直径对小幅型材的影响更为显著。该文研究结果为优化铝型材的挤压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型材 挤压成型 模具结构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重载AGV转向稳定性容错控制策略
12
作者 刘璇 刘玉卿 +2 位作者 王子航 张明路 张建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4WID-4WIS)型港口重载自动导引车(AGV)常见的驱动电机失效情况,提出了三层控制结构的容错控制策略来进行转向稳定性容错控制。上层控制模块设计为模型预测控制器(MPC)与PI车速跟随控制器,实现港口AGV的路径跟踪...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4WID-4WIS)型港口重载自动导引车(AGV)常见的驱动电机失效情况,提出了三层控制结构的容错控制策略来进行转向稳定性容错控制。上层控制模块设计为模型预测控制器(MPC)与PI车速跟随控制器,实现港口AGV的路径跟踪;中层控制模块设计为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RBF神经网络鲁棒滑模控制器,用来计算出最佳附加横摆力矩;下层控制模块设计为失效分配策略,对力矩进行重新分配。最后,搭建了CarMaker测试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重载AGV 模型预测控制器 PI车速跟随控制器 RBF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失效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路车辆混动变速器切换过程可拓优化控制
13
作者 赵鑫鑫 李兵 杨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4,共9页
混合动力非公路车辆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不合理的控制策略会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及车辆的平顺性.以功率分流式混动专用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拓控制算法建立矛盾特征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调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权重矩阵干... 混合动力非公路车辆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不合理的控制策略会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及车辆的平顺性.以功率分流式混动专用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拓控制算法建立矛盾特征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调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权重矩阵干涉可拓控制器,将矛盾特征量转化.建立非公路车辆传动系统仿真模型,结果显示采用可拓控制器的模式切换过程车辆冲击度小于10 m/s^(3),比MPC减小约20%,滑摩功约为18 kJ,冲击度和滑摩功效果较传统MPC均有所改善,可拓控制提高了非公路车辆模式切换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变速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可拓控制 模式切换 滑摩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感永磁同步电机的单电流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14
作者 任天明 王妲 冯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7-524,共8页
为了降低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成本,采用单电流传感器直流母线电流采样法对三相电流进行重构,并采用脉冲移位法减少电流重构盲区。针对脉冲移位引入的三相电流畸变、谐波增加以及影响滑模观测器估计转子位... 为了降低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成本,采用单电流传感器直流母线电流采样法对三相电流进行重构,并采用脉冲移位法减少电流重构盲区。针对脉冲移位引入的三相电流畸变、谐波增加以及影响滑模观测器估计转子位置角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型脉冲移位法。该改进方法通过插入补偿矢量的方式恢复了驱动信号的对称状态,降低了脉冲移位对相电流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型脉冲移位法可改善相电流波形并提高滑模观测器对转子位置角的观测精度,相电流总谐波失真率由使用一般脉冲移位法的12.53%降低至6.21%,而转子位置角观测最大误差由0.08 rad减小至0.01 rad,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相电流重构 无位置传感器 单电流传感器 脉冲移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批处理机的可重入混合流水车间主动反应式动态调度方法
15
作者 吴秀丽 李雨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6-2481,共16页
针对无缝钢管冷拔生产过程中的重入和组批加工特性,考虑加工过程的机器故障,将生产过程建模为考虑机器故障的带批处理机的可重入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为求解该问题,首先建立了调度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为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故障前后工... 针对无缝钢管冷拔生产过程中的重入和组批加工特性,考虑加工过程的机器故障,将生产过程建模为考虑机器故障的带批处理机的可重入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为求解该问题,首先建立了调度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为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故障前后工序完工时间差值的期望,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的主动反应式多目标进化算法(PRMOEA/D)。PRMOEA/D算法采用基于工件的编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组批方式对完工时间的影响;通过插入冗余时间主动应对机器故障,发生冗余时间无法解决机器故障的情况时,采用多叉树识别受影响工序并通过工序右移的反应式方法进行求解。在MOEA/D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主方向进化以促进每个权重向量方向上的个体进化,通过邻域解多样性增强策略来解决迭代过程中个体相似度高的问题。最后,设计了4组实验,证明了PRMOEA/D算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RMOEA/D算法能够有效解决考虑机器故障的带批处理机的可重入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入混合流水车间 机器故障 批处理机 主动反应式调度 多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头对Cu-Al复合板渐进成形精度的影响
16
作者 秦勤 李泽欢 +2 位作者 李维壮 罗斌 李长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7-1816,共10页
针对铜铝复合板渐进成形精度问题,通过正交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工具头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首先,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工具头参数对底部鼓包和侧壁鼓凸的敏感性;其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双金属复合板渐进成形有限元... 针对铜铝复合板渐进成形精度问题,通过正交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工具头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首先,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工具头参数对底部鼓包和侧壁鼓凸的敏感性;其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双金属复合板渐进成形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第三,探讨了工具头参数对成形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多目标优化,确定了半球形工具头的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当成形角度增加时,底部鼓包高度逐渐减小,侧壁鼓凸高度逐渐增加;与方形轨迹相比,采用圆周加工轨迹更有利于控制侧壁变形;当工具头直径增加时,底部鼓包高度和侧壁鼓凸高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当半球形工具头的圆角为1.5 mm、宽度为5 mm、成形角度为45°且直径为15 mm时,成形件底部鼓包量减少41%,侧壁鼓凸量减少39%,可明显提高铜铝复合板渐进成形的整体成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形 工具头 内聚力单元 Cu-Al复合板 成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凿岩机-岩石模型的延拓分析和实验
17
作者 马威 张健 +1 位作者 姜鑫 吴文章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5-1637,共13页
介绍了液压凿岩机的原理,将凿岩机钻进岩石的过程建立成三自由度干摩擦力岩石物理模型,引入了钻进速率的概念,研究了粘滞和非粘滞模式,解释了这两种运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将非线性分段光滑动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周期轨迹进行分段。利用拟弧... 介绍了液压凿岩机的原理,将凿岩机钻进岩石的过程建立成三自由度干摩擦力岩石物理模型,引入了钻进速率的概念,研究了粘滞和非粘滞模式,解释了这两种运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将非线性分段光滑动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周期轨迹进行分段。利用拟弧长延拓法和Floquet理论,将液压作用力的角频率和振幅作为控制参数,得到稳定周期轨迹和最大钻进速率点。发现了倍周期分岔、鞍结分岔和环面分岔。介绍了液压凿岩机钻凿岩石的数据采集系统,比较了模型和实验测得的活塞的位移和速度。结果表明,为了使凿岩机工作在周期-1轨迹,应该选择的角频率范围为ω<6.814,振幅范围为0.03<a<3.051。实验和模型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比于实验,模型中活塞与钎尾在碰撞之前经历了减速,多了一个冲击减速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凿岩机 岩石模型 延拓 Floquet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定制化士兵装备装箱生产过程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丰 赵宁 +1 位作者 庄存波 于冬梅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81,共15页
士兵装备与战士的身高、体重、任务分工等密切相关,具有高度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特征,而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给士兵装备生产交付带来了巨大挑战。装箱是士兵装备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实现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最难环节,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 士兵装备与战士的身高、体重、任务分工等密切相关,具有高度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特征,而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给士兵装备生产交付带来了巨大挑战。装箱是士兵装备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实现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最难环节,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士兵装备装箱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建立士兵装备装箱生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仿真刻画士兵装备铺货补货、箱子运输、工人拣货、装箱等整个生产过程,并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将所提方法在某装备生产企业进行实际应用,通过迭代仿真实现了货位配置、工人数量和搬运设备数量的最佳设计和优化,有效解决士兵装备大规模个性化生产中动态性高,拥堵锁死频发,生产周期长,工位忙闲不均衡以及漏装错装问题发现不及时等难题,士兵装备的装箱生产效率提升了1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拣选 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数字孪生 改进遗传算法 生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约束与注意力的低空无人机障碍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友军 缪存孝 +2 位作者 张贺 李玉峰 叶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3-942,共10页
无人机(UAV)在低空领域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搜救、侦察等任务,对飞行过程中的障碍物进行提前检测是完成既定任务的安全保障。为满足无人机低空飞行时对障碍物的检测精度要求及位置回归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约束与注意力改进的低... 无人机(UAV)在低空领域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搜救、侦察等任务,对飞行过程中的障碍物进行提前检测是完成既定任务的安全保障。为满足无人机低空飞行时对障碍物的检测精度要求及位置回归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约束与注意力改进的低空无人机障碍物检测方法。分析位置回归损失函数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分离尺度损失与融合方向约束的损失函数对回归过程进行优化;改进注意力机制CBAM提出双重注意力机制以强化特征抑制干扰,提高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mAP上提高了2.28%,在mAP@0.5:0.95上提高了2.7%,在检测精度和位置回归精度上都表现出了更好的低空障碍物检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无人机 障碍物检测 位置回归损失函数 双重注意力机制 位置回归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研究视角下的交互叙事比较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睿洁 李淳 窦金花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旨在对交互叙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的国内外交互叙事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国... 本文旨在对交互叙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的国内外交互叙事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交互叙事研究的国家分布、发文机构、研究热点、突现词、时区演进等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通过总结国内外交互叙事研究现状与演进发展特点,探讨交互叙事设计的趋势,强调利用AIGC技术构建交互叙事新范式,以交互叙事理论与方法助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设计,以具身性重新定义叙事体验、叙事形态与叙事方式,推进具身交互叙事研究以满足数智时代用户多维度的体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叙事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