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蝶呤在Co/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自杰 胡劲波 +2 位作者 李启隆 钱永贵 鲁毅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1-545,共5页
氨甲喋呤在0.1mol/LHAc-NaAc(pH=4.96)缓冲溶液中,用Co/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进行伏安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为-0.95V(vs.SCE)。峰电流Ip与氨甲喋呤的浓度在2.2×10^-7-8.8×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氨甲喋呤在0.1mol/LHAc-NaAc(pH=4.96)缓冲溶液中,用Co/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进行伏安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为-0.95V(vs.SCE)。峰电流Ip与氨甲喋呤的浓度在2.2×10^-7-8.8×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10^-8mol/L。建立了测定氨甲喋呤的新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回收率在98.9%-106.2%之间,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实验表明,氨甲喋呤的还原为不可逆吸附过程,并伴随两个电子和两个氢离子参与电极反应。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面分析技术对Co离子注入修饰电极的表面元素组成及深度分布等进行测定,表明Co离子确被注入到玻璃表面,扫速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体系存在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喋呤 电化学行为 离子注入 修饰电极 抗癌药物 药理 循环伏安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和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凤魁 刘咸德 +2 位作者 鲁毅强 王林 贺克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 1 998年 1 1月至 1 999年 2月期间的 2 4个总悬浮颗粒物 (TSP)样品中 NH+ 4、NO- 3、SO2 - 4和Na+ 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污染严重时 ,离子物种以 H2...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 1 998年 1 1月至 1 999年 2月期间的 2 4个总悬浮颗粒物 (TSP)样品中 NH+ 4、NO- 3、SO2 - 4和Na+ 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离子物种的化学形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污染严重时 ,离子物种以 H2 SO4 、NH4 HSO4 、Na NO3为主要存在形态 ,气溶胶酸性强 ;污染轻时 ,离子物种以 (NH4 ) 2 SO4 、Na NO3为主要存在形态 ,气溶胶呈弱酸性 ;中等污染时 ,离子物种以 (NH4 ) 2 SO4 、NH4 HSO4 、Na NO3几种化学形态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气颗粒物 浓度水平 离子物种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劲波 杨水燕 +1 位作者 孙自杰 李启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2-666,共5页
在 0 .1mol·L- 1NH3 NH4 Cl (pH 9.8)缓冲溶液中 ,甲氨蝶呤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谱峰 ,峰电位Ep=- 0 .83V(vs .SCE) .峰电流ip 与甲氨蝶呤的浓度在 5 .4× 10 - 8~ 6.5× 10 - 6 mol·L- 1范围内成线性... 在 0 .1mol·L- 1NH3 NH4 Cl (pH 9.8)缓冲溶液中 ,甲氨蝶呤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谱峰 ,峰电位Ep=- 0 .83V(vs .SCE) .峰电流ip 与甲氨蝶呤的浓度在 5 .4× 10 - 8~ 6.5× 10 - 6 mol·L- 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4 .33× 10 - 8mol·L- 1.基于此建立了单扫示波极谱测定甲氨蝶呤的新方法 ,用于市售药片的测定 ,回收率在 92 .9%~ 10 6.8%之间 ,结果令人满意 .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 ,实验表明 ,甲氨蝶呤的还原属于具有吸附性的准可逆过程 ,并伴随 2个电子、2个氢离子参与电极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单扫示波极谱法 电化学行为 吸附性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4
作者 李宁 刘杰民 +2 位作者 温美娟 江桂斌 程慧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对最近几年来吹扫捕集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不同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参考文献54篇。
关键词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 联用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冬娜 弓爱君 +2 位作者 宋永会 袁鹏 彭剑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沸石是一种具有优异吸附功能的含水硅铝酸盐矿物。本文论述了沸石的化学晶体结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沸石在水处理、土壤改良和废气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对今后沸石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应用的研究和开发提出... 沸石是一种具有优异吸附功能的含水硅铝酸盐矿物。本文论述了沸石的化学晶体结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沸石在水处理、土壤改良和废气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对今后沸石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应用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建议。沸石作为一种功能性载体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值得推广使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环境介质 载体作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周庆祥 肖军平 +1 位作者 汪卫东 周建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0-754,共5页
碳纳米管具有特殊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等,自问世以来即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近年来在固相萃取吸附剂、催化剂、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吸附剂 催化剂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在易极化阴离子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墨淑敏 梁立娜 +2 位作者 蔡亚岐 牟世芬 温美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680,共4页
以45 mmol/L的 NaOH溶液作淋洗液,采用强亲水性的IonPac AS16阴离子交换分析柱和脉冲安培检测器,在15 min内分离检测了Br-,S2O2-3,I-和SCN-4种易极化阴离子,检测限(以3倍信噪比计)分别为0.5,0.2,0.05和2 μg/L (进样25 μL).痕量离子的... 以45 mmol/L的 NaOH溶液作淋洗液,采用强亲水性的IonPac AS16阴离子交换分析柱和脉冲安培检测器,在15 min内分离检测了Br-,S2O2-3,I-和SCN-4种易极化阴离子,检测限(以3倍信噪比计)分别为0.5,0.2,0.05和2 μg/L (进样25 μL).痕量离子的标准溶液平行9次进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3.7%.而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对上述4种阴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1,1,2和10 μg/L,平行9次进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4.7%.通过实验比较可知,脉冲安培检测器的灵敏度是抑制型电导检测器的2~40倍.在测定上述易极化阴离子时,脉冲安培检测器具有选择性强、精密度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易极化阴离子 脉冲安培检测器 抑制型电导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微量碘的检测器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克纳 牟世芬 柴成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37-338,342,共3页
以NaOH为淋洗液 ,分别使用电导、直流安培和紫外检测器优化了碘的离子色谱分离和测定条件 ,检出限分别为 30 ,1和 2 5 μg·L- 1。选用安培检测法测定了奶粉中低于 10 0 μg·L- 1的微量碘 ,回收率达到 89.0 %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碘离子 检测器 奶粉 安培检测法 测定 分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脉冲积分安培电化学检测牛奶中的妥布霉素 被引量:7
9
作者 蔡玉娥 蔡亚岐 +1 位作者 牟世芬 鲁毅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采用C18键合硅胶柱和脉冲积分安培电化学检测器对妥布霉素样品进行了分离检测。对两种检测电位波形进行了对比,并选取了表现优良的检测电位。方法对妥布霉素的检出限19μg/L,在0.1~25mg/L范围内表现良好线性(r=0.9999)。该方... 采用C18键合硅胶柱和脉冲积分安培电化学检测器对妥布霉素样品进行了分离检测。对两种检测电位波形进行了对比,并选取了表现优良的检测电位。方法对妥布霉素的检出限19μg/L,在0.1~25mg/L范围内表现良好线性(r=0.9999)。该方法应用于市售鲜奶的检测,妥布霉素的回收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布霉素 液相色谱 脉冲积分安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诱发过程催化活性的电化学本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茂圃 王宝珏 +3 位作者 沈卓身 潘金星 沈荣富 黄子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73-677,共5页
XPS电子能谱技术的测定表明,化学镀诱发伊始,先只有镍的沉积,然后才有NiP的共沉积出现。结合铜基试样在所设计的4种溶液体系中动电位扫描伏安曲线的结果,初步显示,对化学镀镍具有催化特性的金属,从电化学本质上来说,就... XPS电子能谱技术的测定表明,化学镀诱发伊始,先只有镍的沉积,然后才有NiP的共沉积出现。结合铜基试样在所设计的4种溶液体系中动电位扫描伏安曲线的结果,初步显示,对化学镀镍具有催化特性的金属,从电化学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自身能提供到达或超过镍的析出电位的金属。通过电极电位的理论计算及混合电位的测定,说明了化学镀镍首先是镍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诱发过程 催化活性 电化学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对诱发化学镀镍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宝珏 沈卓身 +2 位作者 胡茂圃 潘金星 黄子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36,共4页
采用计算机采样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外电场在诱发非催化活性金属铜表面产生化学镀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铜基体电位等于或低于临界诱发电位时才有可能引发化学镀自催化沉积。试样的表面状况、溶液条件和通电电流密度都对临界... 采用计算机采样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外电场在诱发非催化活性金属铜表面产生化学镀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铜基体电位等于或低于临界诱发电位时才有可能引发化学镀自催化沉积。试样的表面状况、溶液条件和通电电流密度都对临界诱发时间有影响。铜基体达到临界诱发电位-0.520V(vsSCE)和临界诱发时间是引发化学镀镍成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计算表明,新生的镍原子如果以单原子层覆盖铜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诱发 化学镀镍 诱发过程 外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强度公式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桂华 谭秉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8-330,共3页
介绍理论强度公式的应用 :计算基体效应 ,估算三次荧光 ;标准样品数据及实验条件的检验 ;预测标样的适用性 ;稀释率的确定。
关键词 理论强度公式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应用 基体效应 标样预测 玻璃熔片 稀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i实测谱分布数据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桂华 谭秉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8-500,共3页
对Arai的靶原级谱分布数据 ,通过插值、拟合处理 ,获得适用于数值积分的Δλ =0 0 0 2nm的谱分布数据 ,建立了新的谱分布数据文件 ,应用于FPM程序中。并对耐热钢GH131进行实验研究。理论强度与测量强度的相关性良好 ;基本参数法与理论... 对Arai的靶原级谱分布数据 ,通过插值、拟合处理 ,获得适用于数值积分的Δλ =0 0 0 2nm的谱分布数据 ,建立了新的谱分布数据文件 ,应用于FPM程序中。并对耐热钢GH131进行实验研究。理论强度与测量强度的相关性良好 ;基本参数法与理论影响系数法分析结果与确认值一致 ,对Cr,Ni分析的相对误差 <1 0 %。结果表明 :经处理的Arai的靶原级谱分布数据应用于FPM程序 ,提高了分析准确性 ,并扩大了基本参数法与理论影响系数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i 谱分布数据 X-光管原级谱分布 影响系数法 基本参数法 X射线 荧光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庆祥 林海英 肖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84,331,共3页
主要对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环境修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I光催化晶体材料降解性能评价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刘杰民 范慧俐 +2 位作者 梅一飞 张锦霞 赵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519,511,共6页
本文通过设计和研制评价M-VI光催化晶体材料降解性能所用试验舱,对实际应用于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评价规范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综合考虑到试验舱的设计、本底的扣除,试样的装填等因素,评价结果重复性较好,对于光催... 本文通过设计和研制评价M-VI光催化晶体材料降解性能所用试验舱,对实际应用于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评价规范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综合考虑到试验舱的设计、本底的扣除,试样的装填等因素,评价结果重复性较好,对于光催化材料评价的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材料 环境污染物 试验舱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16
作者 周庆祥 毛金丽 肖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07-1309,共3页
综述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 环境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_(60)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宁 玉占君 +3 位作者 李林松 周誓红 韩力 李铁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59-1762,共4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良好水溶性并能在水及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的C60衍生物, 经电泳实验证实该衍生物带负电荷. 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显示该水溶物有稳定键合的C O 和 OH 基, 所以表现出强亲水性. 在可见区(从42... 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良好水溶性并能在水及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的C60衍生物, 经电泳实验证实该衍生物带负电荷. 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显示该水溶物有稳定键合的C O 和 OH 基, 所以表现出强亲水性. 在可见区(从420 nm 到700 nm )有非常宽的发光谱带, 这是由于Jahn-Teller效应以及C60和 OH 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C60衍生物 光致发光 荧光 碳60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大气中有机溴污染物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青 徐殿斗 +2 位作者 柴之芳 鲁毅强 熊幼幼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6-238,252,共4页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INAA)法分析了2004年4月至12月间北京城区大气中气态与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中可萃取有机溴污染物(EOBr)和持久性可萃取有机溴污染物(EPOBr)的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城区大气中气态EOBr平均浓度为6.2 ng/m3(1.0~18....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INAA)法分析了2004年4月至12月间北京城区大气中气态与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中可萃取有机溴污染物(EOBr)和持久性可萃取有机溴污染物(EPOBr)的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城区大气中气态EOBr平均浓度为6.2 ng/m3(1.0~18.5 ng/m3),EPOBr平均浓度为0.95 ng/m3(0.02~2.2 ng/m3);TSP中EOBr和EPOBr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8.3 ng/m3(2.3~73.4 ng/m3)和1.0 ng/m3(0.09~3.0 ng/m3);气态和TSP中EPOBr分别占EOBr的15.3%(1.9%~62.8%)和5.5%(0.8%~55.6%).可见大气中的有机溴污染物绝大多数为酸溶或酸不稳定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 可萃取有机溴污染物(EOBr) 总悬浮颗粒物(T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键相联的C_(60)-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电化学和光谱性质研究(英文)
19
作者 张宪尧 边永忠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9-1728,共10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醚键相连的C60-卟啉二元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H2Por-p-C60、H2Por-m-C60、H2Por-o-C60、ZnPor-p-C60、ZnPor-m-C60和ZnPor-o-C60,通过质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基态的电子吸收光谱和...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醚键相连的C60-卟啉二元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H2Por-p-C60、H2Por-m-C60、H2Por-o-C60、ZnPor-p-C60、ZnPor-m-C60和ZnPor-o-C60,通过质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基态的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研究表明在这些二元体系中C60和卟啉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卟啉单元的荧光几乎被C60单元完全淬灭,并且它们之间的连接位置对荧光淬灭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富勒烯 电化学性质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_2Ni_3Ga和DO_3Fe_3Al非化学计量金属间化合物的活度、热力学因子和互扩散系数
20
作者 黄永章 袁文霞 乔芝郁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基于L12Ni3Ga和DO3Fe3Al非化学计量金属间化合物中Ga和Al的活度,利用Φ=xi·lnaixi分别计算了不同温度时L12Ni3Ga和DO3Fe3Al相中扩散的热力学因子Φ.计算表明,在化学计量比处附近L12Ni3Ga和DO3Fe3Al相中扩散的热力学因子Φ趋于... 基于L12Ni3Ga和DO3Fe3Al非化学计量金属间化合物中Ga和Al的活度,利用Φ=xi·lnaixi分别计算了不同温度时L12Ni3Ga和DO3Fe3Al相中扩散的热力学因子Φ.计算表明,在化学计量比处附近L12Ni3Ga和DO3Fe3Al相中扩散的热力学因子Φ趋于最大值。根据DarkenManning公式D=(xBDA+xADB)·Φ·S,由扩散的热力学因子Φ及自扩散系数分别计算了1123,1223和1261K下L12Ni3Ga和823K下DO3Fe3Al非化学计量金属间化合物的互扩散系数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化学计量金属间化合物 活度 扩散的热力学因子 互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