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有限元极限分析及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大钟 郑榕明 +2 位作者 王金安 杨毅 李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29,共8页
为了探讨有限元法极限分析的网格自适应以及锥优化算法在Mohr-Coulomb材料极限分析中的应用,以屈服准则残余和变形为依据提出针对Mohr-Coulomb材料极限分析的有限元自适应策略。对局部网格自适应结合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在数值极限分析中... 为了探讨有限元法极限分析的网格自适应以及锥优化算法在Mohr-Coulomb材料极限分析中的应用,以屈服准则残余和变形为依据提出针对Mohr-Coulomb材料极限分析的有限元自适应策略。对局部网格自适应结合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在数值极限分析中的表现进行了探讨。通过基于有限元的极限分析方法结合网络自适应寻找潜在滑移面,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数值计算精度。数值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极限分析网格自适应准则的有效性以及在岩土极限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有限元 自适应 MOHR-COULO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工程启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宪奎 倪文 江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365,共3页
论述生产性 UASB反应器 ,在中温条件下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的启动过程 ,讨论了运行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反应器稳定运行时 ,进水 COD在 60 0 0~ 80 0 0 mg/L ,容积负荷可达 6~ 10 kg COD/( m3· d) ,出水 COD降至 2 0 0~ ... 论述生产性 UASB反应器 ,在中温条件下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的启动过程 ,讨论了运行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反应器稳定运行时 ,进水 COD在 60 0 0~ 80 0 0 mg/L ,容积负荷可达 6~ 10 kg COD/( m3· d) ,出水 COD降至 2 0 0~ 45 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容积负荷 玉米淀粉废水 UASB反应器 颗粒污泥 出水 研究 中温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医疗系统污染源对市政污水中汞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兰儒 林海 +2 位作者 柯真山 菅小东 李建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0-122,共3页
根据抽样定律确定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流域113家医疗机构中的北京医院等28家医院作为采样点,测定采样点排水中Hg浓度,计算Hg的总排放量,并分析了Hg排放量与医院床位数和门诊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碑店流域医疗机构Hg排放浓度较高,医院排水... 根据抽样定律确定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流域113家医疗机构中的北京医院等28家医院作为采样点,测定采样点排水中Hg浓度,计算Hg的总排放量,并分析了Hg排放量与医院床位数和门诊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碑店流域医疗机构Hg排放浓度较高,医院排水中Hg浓度(Y)与医院床位数(X1)和门诊量(X2)的关系式为:Y=3.11X1+0.098X2+166.94。流域内Hg排放总量为99.6g/d,根据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进水Hg浓度及日进水量计算出进水的总Hg量为828.0g/d,故高碑店流域内医疗系统对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水Hg的贡献率为12.02%,说明流域内医疗系统对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水Hg的贡献并不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市政污水 汞排放 医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元模型的环境科学知识库研究与构建
4
作者 黄远奕 陈永梅 +4 位作者 卢佳新 徐施 施春红 易斌 周北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176,共5页
环境科学知识具有多学科特性,仍难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有效的管理和传播。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本体论和本体元模型方法把环境科学知识粒度分解为物料、理论、工艺和指标等类别,构建环境科学知识的多层次组件模型和本体元模型,并在此基... 环境科学知识具有多学科特性,仍难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有效的管理和传播。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本体论和本体元模型方法把环境科学知识粒度分解为物料、理论、工艺和指标等类别,构建环境科学知识的多层次组件模型和本体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了环境科学知识库应用系统的框架。该框架已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中得到应用,形成环境科学知识库系统。该知识库以用户库、本体库和关系库分别存储用户信息、本体实例元数据和本体实例间的关联信息,与其他常见的知识管理系统相比,具有更强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学科关系组织和呈现知识,更利于环境科学知识的管理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知识库 本体 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领域中固定化酶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秀红 常雁红 罗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171-7174,共4页
近些年来,固定化酶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和对底物特异性高等优点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综述了固定化酶在环境领域中的众多应用,如高浓度有机废水和低浓度含农药废水处理、污染土壤修复及环境监测等方面。
关键词 固定化酶 环境领域 污水处理 环境监测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中1-羟基芘浓度与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段小丽 魏复盛 +4 位作者 张军锋 杨洪彪 许军 吴国平 张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8,共3页
采集并分析了 10 0名不吸烟成人 2 4h的呼吸带空气 (PM10 和气相 )、食物及尿液样品 ,建立了尿中1 羟基芘与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晨尿 1 羟基芘 (μmol·mol肌酐 -1)浓度与芘、苯并 (a )芘等 13种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 采集并分析了 10 0名不吸烟成人 2 4h的呼吸带空气 (PM10 和气相 )、食物及尿液样品 ,建立了尿中1 羟基芘与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晨尿 1 羟基芘 (μmol·mol肌酐 -1)浓度与芘、苯并 (a )芘等 13种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对数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R2 达 0 12— 0 6 7,方程各项参数也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量 人尿 吸烟 晨尿 肌酐 尿液 苯并(A)芘 多环芳烃 1-羟基芘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在钢厂烧结烟气脱硫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刚 王亮 +1 位作者 周超 宋存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8,共3页
介绍了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及控制要求,并针对工艺要求设计了监测控制系统。系统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现场控制主站,对系统的控制功能、系统的配置和软件编写进行了讨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介绍了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及控制要求,并针对工艺要求设计了监测控制系统。系统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现场控制主站,对系统的控制功能、系统的配置和软件编写进行了讨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已成功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对烧结烟气脱硫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烟气脱硫 系统配置 烧结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用沼气系统运行效果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程世昆 李子富 +1 位作者 尹福斌 白晓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0-122,共3页
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户用沼气系统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评价指标的判定方法学,从而为评价户用沼气系统的运行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将户用沼气系统分为5个子系统:构筑物系统、产气系统、沼气输送系统、沼气利用... 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户用沼气系统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评价指标的判定方法学,从而为评价户用沼气系统的运行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将户用沼气系统分为5个子系统:构筑物系统、产气系统、沼气输送系统、沼气利用系统、沼液沼渣处理系统。将此评价体系用于评估某国户用沼气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如果仅以正常产气衡量,则正常运行的概率为76%;如果综合考虑沼气系统各个方面,则运行良好的概率仅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沼气系统 技术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菱FX_(2N)系列PLC在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湛 张百练 +1 位作者 刘庭 宋存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8-60,共3页
介绍了河北西柏坡电厂厂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并针对该要求设计了监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三菱FX2N系列PLC作为控制中心。对系统的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编写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各I/O模块的功能 ,并给出了流程框图。该系... 介绍了河北西柏坡电厂厂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并针对该要求设计了监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三菱FX2N系列PLC作为控制中心。对系统的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编写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各I/O模块的功能 ,并给出了流程框图。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并已成功的运用在实际生产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污水处理 硬件构成 软件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典剑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3年第1期58-58,共1页
在事故发生时,提供应采取措施的相关信息,这对于化学工业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生产过程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不断更新,检验其可行性和适应性,并考虑采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
关键词 应急预案 预警系统 化工企业 安全管理 事故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水平的湖泊流域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茹茹 周北海 +2 位作者 李楠 齐剑川 黄远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22-1129,共8页
为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风险控制,在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基础上,基于相对风险模型构建了系统水平的湖泊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方式,将生态系统整体作为风险受体、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评... 为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风险控制,在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基础上,基于相对风险模型构建了系统水平的湖泊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方式,将生态系统整体作为风险受体、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评估终点,通过风险组分及其关系的分析量化实现了区域相对生态风险水平的表征,并以太湖流域上游区域为例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无锡-江阴区域(沿江水系)生态风险最高,溧阳-宜兴、常州-金坛、湖州-德清和长兴-安吉区域风险值分别为无锡-江阴区域的73.2%、78.8%、74.4%和59.9%;长兴-安吉区域(西苕溪水系)生态风险最低.不同区域风险主要来源不同,湖州-德清区域主要受水利设施影响,长兴-安吉区域各风险源贡献率较为均衡,其他区域主要风险源为工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其风险贡献率分别为13%~18%、12%~19%和8%~15%;研究区域内,水产品、水质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的产出受到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系统 系统水平 生态风险 太湖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 相对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烟气脱硫的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和伟 宋存义 张晓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9期2164-2165,2169,共3页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严格控制SO_2排放,加快发展烟气的脱硫已迫在眉睫。文中简要介绍了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阐述了工艺的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其控制系统性能可靠,提高了脱硫系统的安全性和...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严格控制SO_2排放,加快发展烟气的脱硫已迫在眉睫。文中简要介绍了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阐述了工艺的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其控制系统性能可靠,提高了脱硫系统的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烟气脱硫 自动控制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蓄持的影响
13
作者 丛一蓬 胡振园 +1 位作者 杨峥 李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279-284,共6页
为了改善北京地区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0~100 cm土层)及蓄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明显受前期降雨量的影响,且旱季土壤水分含量对降... 为了改善北京地区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0~100 cm土层)及蓄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明显受前期降雨量的影响,且旱季土壤水分含量对降雨量的响应较雨季敏感。草地、农田、林地和果园的土壤粒度组成相似,均以细沙粒和极细沙粒为主,林地和果园的粉粒、黏粒、中沙粒的含量相对较高,但土壤粒度大小较为分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组成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各不相同。林地和果园的土壤稳定入渗率、稳定入渗时间、累积入渗量和入渗深度均显著(P<0.05)高于草地和农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可利用水和易效水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在80~100 cm基本保持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特征性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层,对于相同土层而言,土壤水分特征性能基本表现为林地和果园高于草地和农田,由此可知,林地和果园具有较高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表土层土壤储水量对表下层的土壤储水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用0~80 cm土壤储水量直接预测0~100 cm土壤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水分 水分蓄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1法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87
14
作者 刘建 郑双忠 +2 位作者 邓云峰 李安贵 宋存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前,确定应急能力评估指标的权重是重要问题之一。笔者介绍了一种无需一致性检验的方法G1法;分析并提出城市应急能力评估指标,通过实例利用该方法对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指标的数量较多的情形... 在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前,确定应急能力评估指标的权重是重要问题之一。笔者介绍了一种无需一致性检验的方法G1法;分析并提出城市应急能力评估指标,通过实例利用该方法对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指标的数量较多的情形下,其计算量较其他方法明显减少,同时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强,便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能力 指标 权重 评估 G1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模型对污泥联合调理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6
15
作者 邢奕 王志强 +4 位作者 洪晨 司艳晓 刘敏 李洋 田星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66-2873,共8页
研究了Ca O、PAFC联合表面活性剂(1227)预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污泥滤饼含水率(WC)和毛细吸水时间(CST)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药剂投加量的最佳范围.然后通过以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实验,建立了滤... 研究了Ca O、PAFC联合表面活性剂(1227)预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污泥滤饼含水率(WC)和毛细吸水时间(CST)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药剂投加量的最佳范围.然后通过以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实验,建立了滤饼含水率和CST减少率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进而得到联合调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联合调理能够明显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Ca O、PAFC和1227的最佳药剂量分别为42.00,60.40,80.89mg/g,此条件下滤饼含水率为(68.30±0.26)%,CST减少率为(87.30±0.32)%.同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表明基于响应曲面法所得的最佳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对相关污泥处理及条件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调理 CAO PAFC 表面活性剂 响应曲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和黄铁矿为填料的生物滤池自养反硝化强化处理二沉尾水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芳芳 施春红 +1 位作者 周北海 李海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93-1700,共8页
采用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处理模拟污水厂二沉尾水,分别以硫磺/白云石、黄铁矿/白云石为填料,考察不同填料下生物滤池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硫磺/白云石反应器在10 d内能迅速启动,出水ρ(NO_3^--N)小于... 采用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处理模拟污水厂二沉尾水,分别以硫磺/白云石、黄铁矿/白云石为填料,考察不同填料下生物滤池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硫磺/白云石反应器在10 d内能迅速启动,出水ρ(NO_3^--N)小于1.00 mg/L,去除率高达99%,反应器的最佳实际HRT为45 min.进水中的DO对硫磺/白云石反应器反硝化效果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对黄铁矿/白云石反应器的反硝化效果产生影响.去除进水中的DO后,在HRT为4 d下,黄铁矿/白云石反应器出水NO3--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31和0.10 mg/L,其去除率分别为67.2%和90.7%.采用高速水流反冲洗后,两个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均能在2 d内迅速恢复.在12℃的低温条件下,硫磺/白云石和黄铁矿/白云石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均变化不大.去除一定量的NO_3^--N时,硫磺/白云石反应器的SO_4^(2-)生成量与理论值相符合,黄铁矿/白云石反应器的略高于理论值.研究显示,硫磺/白云石体系可有效去除二沉尾水中的NO_3^--N,而黄铁矿/白云石体系具有同时脱氮除磷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硫磺/白云石 黄铁矿/白云石 二沉尾水 脱氮除磷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外海底泥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梁 胡小贞 +2 位作者 刘娉婷 周北海 金相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6-51,共6页
采用底泥质量标准(SQGs)法和潜在生态风险(RI)法对滇池外海22个点位20cm柱状底泥中重金属As、Hg、Cr、Cd、Pb、Zn和Cu浓度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的最高浓度达319mg/kg,9个点位超过风险评价中值或高概率效应浓度,是... 采用底泥质量标准(SQGs)法和潜在生态风险(RI)法对滇池外海22个点位20cm柱状底泥中重金属As、Hg、Cr、Cd、Pb、Zn和Cu浓度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的最高浓度达319mg/kg,9个点位超过风险评价中值或高概率效应浓度,是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各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Pb】Cu】Hg】As】Cd】Cr】Zn.Pb、Cu、Hg的污染层为15~20cm,其余重金属污染层为10~15cm.潜在生态风险(RI)评价表明,滇池外海底泥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北部为'强'等级,潜在风险顺序为Hg】Cd】As】Pb】Cu】Cr】Zn.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起来使用.此外,滇池底泥重金属浓度与潜在生态风险表现出一致的区域性差异,即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外海底泥 重金属 底泥质量标准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试剂与DDBAC联合调理污泥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邢奕 王志强 +2 位作者 洪晨 刘敏 司艳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4-1172,共9页
研究了不同p H值下芬顿试剂(H2O2/Fe2+)与表面活性剂(DDBAC)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污泥滤饼含水率(WC)和毛细吸水时间(CST)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p H值以及药剂投加量最佳范围.然后通过以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为依据... 研究了不同p H值下芬顿试剂(H2O2/Fe2+)与表面活性剂(DDBAC)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污泥滤饼含水率(WC)和毛细吸水时间(CST)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p H值以及药剂投加量最佳范围.然后通过以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试验,建立了WC和CST减少率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进而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最优值.结果表明,联合调理过程中p H=3.91,H2O2、Fe2+和DDBAC的投加量分别为47.60,38.60,58.20mg/g时,WC降至60.26%,CST减少率升至89.89%,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改善.同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表明基于响应曲面法所得的最佳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对相关污泥处理及条件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调理 P H值 芬顿试剂 表面活性剂 脱水性能 响应曲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及水污染特征 被引量:51
19
作者 朱媛媛 田进军 +2 位作者 李红亮 江秋枫 刘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为了解丹江口库区水质状况及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于2014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对库区内26个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库区...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为了解丹江口库区水质状况及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于2014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对库区内26个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库区水质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TN对水质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参与评价时库区水质为Ⅳ类或Ⅴ类。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平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和丰水期,且丹江库区(DK)水质劣于汉江库区(HK);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生化需氧量(BOD5)为库区的主要污染因子。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库区水质主要受溶解氧(DO)、TN、BOD5及CODMn的影响;DK各点位主成分得分均值高于HK各点位主成分得分均值,也说明HK水质整体上略优于DK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水质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AERMOD模型与中国大气导则推荐模型点源比较 被引量:37
20
作者 江磊 黄国忠 +3 位作者 吴文军 丁峰 杨多兴 李时蓓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1,共8页
介绍了美国AERMOD模型和中国大气导则推荐模型一般浓度公式,通过大气稳定度和扩散参数的确定、复杂地形处理和对流条件下污染物扩散等原理方面的比较认为,AERMOD模型优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以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2个试验场Clifty Creek... 介绍了美国AERMOD模型和中国大气导则推荐模型一般浓度公式,通过大气稳定度和扩散参数的确定、复杂地形处理和对流条件下污染物扩散等原理方面的比较认为,AERMOD模型优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以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2个试验场Clifty Creek(平坦地形)和Lovett(复杂地形)的数据资料为比较数据,分别用AERMOD模型和大气导则推荐模型计算SO2小时质量浓度,在Pasquill 6类稳定度下用相对偏差(FB)、预测值与观测值的比率(RHCR)及图形法(Q-Q图)等进行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在RHCR和FB中,AERMOD模型除个别值外,其他均好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而大气导则推荐模型存在接近或大于模型可靠性界限0.67(0.66和0.74),说明其可靠性比AERMOD模型差;图形法比较中,强不稳定和不稳定下AERMOD模型明显好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而大气导则推荐模型预测值明显偏低,其他稳定度下结果相差不大.研究认为:在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条件下,AERMOD模型点源预测值均优于大气导则推荐模型,并从原理上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OD模型系统 点源 Pasquill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