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分割式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精馏系统开发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廉文韬 吴小华 +2 位作者 杨鲁伟 侯超 宁旭丹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0,101,共9页
针对乙醇-水采用常规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精馏技术无法达到节能精馏需求,兼顾精馏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开发了一种外部工质分割式MVR热泵精馏系统;构建了液相采用NRTL方程、气相采用RK方程的NRTL-RK组合模型,用于拟合物系的热力学性质... 针对乙醇-水采用常规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精馏技术无法达到节能精馏需求,兼顾精馏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开发了一种外部工质分割式MVR热泵精馏系统;构建了液相采用NRTL方程、气相采用RK方程的NRTL-RK组合模型,用于拟合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借助Aspen Plus软件,对常规精馏、常规MVR热泵精馏、直接压缩式MVR热泵精馏和外部工质分割式MVR热泵精馏等4种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系统热力学性能、安全性等。结果表明,系统引入水作为循环工质,通过压缩水蒸气而非乙醇蒸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采用分割式结构,上精馏塔温差仅为3.54 ℃,有效减少了压缩机进出口温差;NRTL-RK组合模型的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所构建的NRTL-RK组合模型可精确拟合乙醇-水物系的热力特性;所设计开发的外部工质分割式MVR热泵精馏系统,较常规乙醇精馏系统,可节约能源72.15%,可节约运行费用70.87%。该系统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节能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乙醇精馏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精馏系统 热泵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对比分析
2
作者 李云凤 汤济霖 +7 位作者 董铭浩 周峰 齐京明 高锐 胡义 张心钰 王亚飞 李红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0-1010,共11页
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_(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 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_(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区〔朝阳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RAES)〕2个典型站点的VOCs、常规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在线数据,对北京市2个典型功能区的VOCs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北京市2个站点出现多次O_(3)污染,BIPT站点的VOCs体积分数(11.1×10^(−9)±3.9×10^(−9))低于CRAES站点(17.3×10^(−9)±4.2×10^(−9)),VOCs体积分数总体呈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2个站点的VOCs体积分数中均为烷烃占比(62%~65%)最高,BIPT站点的芳香烃体积分数明显高于CRAES站点。②O_(3)污染天09:00之后的O_(3)体积分数高于非O_(3)污染天,滞后于温度变化(07:00)2 h,而VOCs体积分数日变化在O_(3)污染天和非O_(3)污染天无明显差异。③BIPT站点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和OH自由基消耗速率更强,影响O_(3)生成的活性VOCs物种主要为异戊二烯、丙烯、邻二甲苯和1,2,4-三甲苯等,而CRAES站点以异戊二烯、乙烯、丙烯和邻二甲苯等活性物种为主。④综合正交矩阵因子来源解析、臭氧生成潜势和相对增量反应性分析表明,2个站点的VOCs主要来源不同,除汽车尾气源外,溶剂使用源、油气挥发源和柴油车尾气源、溶剂使用源分别是BIPT和CRAES站点VOCs的主要来源,溶剂使用源和柴油车尾气源分别是影响BIPT和CRAES站点O_(3)生成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北京市不同功能区VOCs污染特征与来源有所不同,为有效控制O_(3)污染,应采取差异化VOCs管控措施,大兴区BIPT站点应优先控制溶剂使用源和汽油车尾气源,而朝阳区CRAES站点应以控制柴油车尾气源和溶剂使用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O_(3))污染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及其在石油机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家庆 徐林林 许宏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5,共3页
常规径向动密封干摩擦时磨损快且发热严重 ;边界摩擦时会出现物理化学吸附膜 ,从而导致密封失效。为此 ,介绍应用流体动压效应研制的新型流体动压径向密封的机理及其发展历程。在 5种典型石油矿场机械中的应用情况表明 ,流体动压径向密... 常规径向动密封干摩擦时磨损快且发热严重 ;边界摩擦时会出现物理化学吸附膜 ,从而导致密封失效。为此 ,介绍应用流体动压效应研制的新型流体动压径向密封的机理及其发展历程。在 5种典型石油矿场机械中的应用情况表明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的最高密封压力达5 2 5MPa ,最高工作转速达 6 0 0r/min ,特别适用于结构空间有限、磨砺性较强的恶劣工作场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 石油机械 应用 机理 石油矿场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卓越工程师机械设计主题实践的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晓君 刘湘晨 +1 位作者 徐林林 刘占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54,共3页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成败,与能否很好发挥学生们这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精神有很大关系。我院卓越工程师机械设计主题实践的改革正是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成败,与能否很好发挥学生们这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精神有很大关系。我院卓越工程师机械设计主题实践的改革正是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理论实践课程的重新规划、拓展整合等手段,设置有益于学生发挥自我潜能的通道,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卓越工程师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表面工程技术在采油机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海 陈家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108-111,共4页
随着我国各油气田相继进入中后期开采,机械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采油机机械设备工作性能的好坏和工作周期的长短将直接影响油气井的产量和总体开发效益,因此在采油机械中应用表面工程技术应该受到关注。揭示了表面工程技术在采... 随着我国各油气田相继进入中后期开采,机械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采油机机械设备工作性能的好坏和工作周期的长短将直接影响油气井的产量和总体开发效益,因此在采油机械中应用表面工程技术应该受到关注。揭示了表面工程技术在采油机械领域应用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介绍了表面工程技术在有杆采油设备和无杆采油设备中的应用情况,指出该技术在其它采油机械中的潜在应用场合。最后对表面工程技术在采油设备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工程技术 采油机械 应用 耐磨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硫自养反硝化处理污废水工程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柏利 胡广志 +3 位作者 李再兴 邢琳琼 韩严和 刘艳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63,共5页
系统阐述了以无机硫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应器中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优势菌属、无机硫源氧化还原过程中涉及的功能酶,介绍了加快硫自养反硝化启动的方法,如减少S~0颗粒的粒径、外加磁场、添加硫代谢... 系统阐述了以无机硫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应器中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优势菌属、无机硫源氧化还原过程中涉及的功能酶,介绍了加快硫自养反硝化启动的方法,如减少S~0颗粒的粒径、外加磁场、添加硫代谢中间产物或牛血清蛋白等,重点归纳了近年来硫自养反硝化国内外的实际工程应用的情况,并展望了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硫自养反硝化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反硝化脱氮 工程应用 反应机理 单质硫电子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水下ACFM焊缝缺陷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光耀 张晓春 +2 位作者 朱加雷 李丛伟 田正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1,共9页
目的针对核电站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焊缝缺陷的水下检测需求,开发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的水下缺陷检测系统,以检测和识别焊缝中的微小漏点,进而确保乏燃料水池的结构完整性和运行安全。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研究... 目的针对核电站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焊缝缺陷的水下检测需求,开发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的水下缺陷检测系统,以检测和识别焊缝中的微小漏点,进而确保乏燃料水池的结构完整性和运行安全。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三代核电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的主要材料S32101双向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ACFM的缺陷检测模型,并对激励频率、激励电流进行优化分析。其次,研制了适用于核电水下环境的ACFM缺陷检测设备,并通过水压、电磁干扰、辐照试验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结果当激励频率为1~5 kHz并采用较大的激励电流时,可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辐照水下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检测并识别出直径为0.1 mm的微孔贯穿缺陷及3 mm×0.2 mm×0.5 mm的浅表缺陷。结论综合仿真分析、设备研制和实验验证的结果可知,所开发的水下ACFM缺陷检测系统能够满足核电站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焊缝缺陷的水下检测需求,为核设施水下缺陷的早期预警和漏点判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水池 S32101 水下缺陷检测 交流电磁场检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预测模型的焊缝余高打磨自适应补偿策略
8
作者 刘海华 马晨祥 +3 位作者 王天琪 刘文吉 岳建锋 薛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油气管道环焊缝自动化打磨因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打磨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控制打磨后焊缝余高为目的,使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建立了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具转速、磨削速度... 油气管道环焊缝自动化打磨因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打磨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控制打磨后焊缝余高为目的,使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建立了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具转速、磨削速度、下压深度对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材料去除面积的焊缝磨削分层策略和工艺规划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简单可视化的程序。结果表明:下压深度对材料去除面积的影响最大、磨具转速的影响最小,下压深度和磨具转速对法向磨削力的影响较大、对磨削速度的影响最小,并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与实验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分别为3.9%和6.8%。对提出的余高打磨策略进行验证,打磨后的焊缝余高与预期值误差最大为0.3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余高打磨 响应面预测模型 材料去除面积 分层策略 自适应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与应用
9
作者 丁乔 王亚飞 +2 位作者 韩峰 李茂盛 陈景皓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9-204,共6页
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教学方法对学时减少的理论教学效果支撑力度不足、教学模式与当今具有较多信息技术的学生匹配不够等问题,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 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教学方法对学时减少的理论教学效果支撑力度不足、教学模式与当今具有较多信息技术的学生匹配不够等问题,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强应用、重创新”为理念,将数字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反向设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面向专业和产出,建设“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平台,重构基于数字技术分析的、综合创新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实体及理论实践“四结合”实训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图学思维能力,提升工程素养,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机械制图 实践教学 协同育人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的神经网络盾构泥水分离系统参数预测方法
10
作者 周翠红 周富强 +1 位作者 刘兆赫 翟志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时,掘进控制参数和泥水分离系统参数往往出现大幅波动,影响施工安全和掘进效率。为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实现异常工况预测,依托望京隧道盾构工程,针对地层状况采用筛分、双旋流、离心/压滤固液分离协同控制技... 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时,掘进控制参数和泥水分离系统参数往往出现大幅波动,影响施工安全和掘进效率。为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实现异常工况预测,依托望京隧道盾构工程,针对地层状况采用筛分、双旋流、离心/压滤固液分离协同控制技术,采集盾构机掘进参数(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和总推进力等)和泥水分离系统运行参数(进浆量、进浆密度和进浆黏度等),通过Cook距离离群检测和小波阈值去噪处理提升数据质量;以双旋流分离密度比值、黏度比值等12个参数为输入,排浆量、排浆密度和排浆黏度为输出,建立BP神经网络泥水分离系统参数的预测模型,并选取3个不同地层环段进行预测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均在5%以内,该预测模型在复合地层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泥水分离 COOK距离 小波去噪 BP神经网络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枪摆动幅度对304L不锈钢补强板TIG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朱加雷 朱文磊 +3 位作者 焦向东 李守根 郭方涛 张洪涛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8,107,共5页
选用ER316L焊丝,采用自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IG)焊结合摆动焊接技术,在焊枪不同摆动幅度(2,3,4 mm)下对304L不锈钢进行补强板焊接试验,研究了摆动幅度对接头焊缝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摆动幅... 选用ER316L焊丝,采用自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IG)焊结合摆动焊接技术,在焊枪不同摆动幅度(2,3,4 mm)下对304L不锈钢进行补强板焊接试验,研究了摆动幅度对接头焊缝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摆动幅度下接头焊缝的组织主要由γ-奥氏体和δ-铁素体组成;随着摆动幅度增加,γ相(111)晶面衍射峰强度降低,δ相(110)晶面衍射峰强度增加,较大摆动幅度(3,4 mm)下δ-铁素体以骨架状沿γ-奥氏体柱状晶/等轴晶的晶界分布。随着摆动幅度增加,由于δ-铁素体含量增加、γ-奥氏体含量减少且晶粒细化,焊缝硬度提高,自腐蚀电位减小,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腐蚀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摆动焊接 304L不锈钢 显微组织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研究
12
作者 肖云峰 张樱瀚 +2 位作者 张志莲 邓瑞洋 孙鑫悦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为揭示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顶箔与转子接触且顶箔之间相互搭接的几何约束,建立轴承顶箔结构的数学模型,结合圆的参数方程求解顶箔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轴承在启停阶段顶箔半径、厚度和数量对... 为揭示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顶箔与转子接触且顶箔之间相互搭接的几何约束,建立轴承顶箔结构的数学模型,结合圆的参数方程求解顶箔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轴承在启停阶段顶箔半径、厚度和数量对展角和安装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箔展角随着顶箔半径的增大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化规律,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加,顶箔展角的最大值逐渐减小且展角的变化范围缩小;顶箔展角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顶箔半径越小,顶箔展角对顶箔厚度的变化越敏感;安装角随着顶箔半径的增大呈抛物线式增加,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大呈线性减少;顶箔数量的增加会使得顶箔展角减小,但不会对安装角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型波箔轴承 顶箔结构 启停阶段 顶箔展角 安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加磁场偏摆TIG电弧实现焊缝的跟踪控制
13
作者 岳建锋 陈豪杰 +2 位作者 邢恩成 周浩 黄军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9,共7页
针对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过程中由于钨极与工件的距离短,摆动焊接时钨针与工件易发生干涉碰撞导致钨针受损的问题,通过外加横向交变磁场作用于TIG电弧,使电弧发生柔性偏摆,实现焊枪中心偏差信号提取;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 针对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过程中由于钨极与工件的距离短,摆动焊接时钨针与工件易发生干涉碰撞导致钨针受损的问题,通过外加横向交变磁场作用于TIG电弧,使电弧发生柔性偏摆,实现焊枪中心偏差信号提取;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TIG焊弧压信号的良好去噪,通过去噪后的弧压信号可获得焊缝坡口的位置特征信息;利用弧压信号的左右区间积分差值法,建立焊枪位置偏差数学模型;利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现TIG焊接过程中焊枪的稳定纠偏和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对焊缝偏差准确地识别与补偿,TIG焊接效率与焊缝跟踪精度明显提升,最大误差控制在0.2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 弧焊跟踪 横向磁场 信号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双面材料SnSSe的热输运特性及热电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远超 关斌 +3 位作者 钟建斌 李耑 蒋旭浩 徐一帆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声子玻尔兹曼输运理论,深入研究了单层双面材料SnSSe的热输运特性及热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0 K时单层SnSSe的热导率为23.6 W/(m·K),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单层SnSSe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其电子能带隙为1.59 eV,7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声子玻尔兹曼输运理论,深入研究了单层双面材料SnSSe的热输运特性及热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0 K时单层SnSSe的热导率为23.6 W/(m·K),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单层SnSSe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其电子能带隙为1.59 eV,700 K时单层SnSSe在p型掺杂下的最优ZT值为1.66;改变应变能够影响单层SnSSe的带隙,进而调控单层SnSSe的热电性能。本研究可为基于单层双面材料SnSSe的热电器件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SnSSe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热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对甲烷水合物生成初期热导率的影响
15
作者 刘远超 赵婷婷 +1 位作者 刘新昊 王原宁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针对目前多孔介质在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微观导热机理研究的不足,基于SiO_(2)组成的多孔介质缝隙模型,提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模拟研究。根据模拟体系的微观结构,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equ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EMD)方法和... 针对目前多孔介质在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微观导热机理研究的不足,基于SiO_(2)组成的多孔介质缝隙模型,提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模拟研究。根据模拟体系的微观结构,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equ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EMD)方法和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gynamics,NEMD)方法研究均相溶液在SiO_(2)缝隙内的热导率变化过程,分析SiO_(2)完整缝隙和缺陷缝隙分子构象图和密度分布云图,获得SiO_(2)对甲烷水合物生成初期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MD方法得到含SiO_(2)缝隙的均相溶液热导率均值为0.53 W/(m·K),均相溶液的热导率为0.74 W/(m·K);采用NEMD方法得到均相溶液、完整SiO_(2)缝隙、缺陷SiO_(2)缝隙的热导率分别为0.986、0.581和0.439 W/(m·K)。采用EMD方法和NEMD方法均验证了SiO_(2)缝隙的存在有利于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和储存,热导率模拟值均接近实验测量值,含有缝隙的SiO_(2)可明显降低模拟体系的热导率,有利于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和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热力学 甲烷水合物 密度分布 EMD NEMD SiO_(2)缝隙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撞击核态沸腾区液膜换热数值模拟
16
作者 侯燕 马新飞 +1 位作者 刘学厅 胡鑫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1,共8页
为获得液滴撞击薄液膜换热机理,基于界面法向近似的能量跳跃模型和单元交替算法,建立了新型液滴撞击液膜相变传热传质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研究了有无气泡、液膜厚度、液滴速度3种因素对于液膜内传热的影... 为获得液滴撞击薄液膜换热机理,基于界面法向近似的能量跳跃模型和单元交替算法,建立了新型液滴撞击液膜相变传热传质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研究了有无气泡、液膜厚度、液滴速度3种因素对于液膜内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影响因素中液膜厚度影响最大,液膜越薄越有利于换热,薄液膜情况峰值壁面传热系数约是厚液膜情况的8倍。相对于液膜厚度,液滴速度和有无气泡对壁面传热系数的影响总体上不明显。但是液滴速度的增加明显缩短壁面传热系数峰值点出现的时间,而有气泡情况壁面传热系数随时间波动变化特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 液滴撞击 核态沸腾 相变模型 气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的喷丸强化响应面模型构建及工艺参数影响分析
17
作者 张洪伟 闫锡超 +1 位作者 高师 陈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了模拟喷丸强化过程,实现喷丸强化效果快速预测,基于Abaqus软件采用离散元法-有限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DEM-FEM)耦合建立随机多丸粒喷丸强化模型,并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喷丸强化试验来验证耦... 为了模拟喷丸强化过程,实现喷丸强化效果快速预测,基于Abaqus软件采用离散元法-有限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DEM-FEM)耦合建立随机多丸粒喷丸强化模型,并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喷丸强化试验来验证耦合模型的准确性。采用Box-Behnken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法,针对弹丸大小、喷丸速度和喷丸覆盖率3个工艺参数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喷丸仿真试验方案,采用仿真分析获得表面残余应力值及表面粗糙度值,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值拟合,最终得到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函数模型,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弹丸大小、喷丸速度、喷丸覆盖率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喷丸强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响应面预测模型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误差低于5%,所建立的响应面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近似精度和可靠性,利用此模型可实现喷丸强化效果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响应面 离散元-有限元耦合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层双面材料X TeSe(X=Zr/Hf)的热电输运特性
18
作者 刘远超 关斌 +2 位作者 李梓硕 李耑 钟建斌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共11页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玻尔兹曼输运方程(BTE),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新型单层双面材料ZrTeSe和HfTeSe的热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单层ZrTeSe和HfTeSe在300 K时的晶格热导率分别为0.004、1.71 W/(m·K),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各声...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玻尔兹曼输运方程(BTE),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新型单层双面材料ZrTeSe和HfTeSe的热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单层ZrTeSe和HfTeSe在300 K时的晶格热导率分别为0.004、1.71 W/(m·K),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各声子支对总热导率的贡献来看,纵向声学支LA对热导率起主要作用;声-光学支之间强的散射作用导致其具有较低的晶格热导率.单层ZrTeSe和HfTeSe在2种载流子(p-type和n-type)掺杂下的ZT值都出现了峰值(300 K时最大),在p型掺杂下二者的最高ZT值分别为1.82及1.22,在n型掺杂下二者的最高ZT值分别为0.82和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双面材料 第一性原理 热输运特性 热电优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离心机极限分流比及最佳操作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强 安申法 +4 位作者 陈家庆 姬宜朋 栾智勇 于海 孙丰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在三相分离器前进行预分水是确保老油田采出液含水体积分数持续增加现状下,油气集输系统稳定的最经济措施。围绕快速、多分水的目标,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入口含水体积分数对预分水用管式离心机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 在三相分离器前进行预分水是确保老油田采出液含水体积分数持续增加现状下,油气集输系统稳定的最经济措施。围绕快速、多分水的目标,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入口含水体积分数对预分水用管式离心机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极限水出口分流比;探讨管式离心机在极限水出口分流比工况下,分离性能崩溃点随操作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进而确定该工况下转速和流量的最佳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入口含水体积分数的增加,管式离心机水出口含油质量浓度缓慢降低,分水率逐渐增加;当入口含水体积分数为80%时,极限水出口分流比为70%(此时分水率为88%);影响水出口分流比增加的关键原因为油水界面随水出口分流比的增加而不断向水出口方向移动,进而导致水出口含油质量浓度持续上升;基于熵权-Topsis算法计算设计处理量下的经济转速为600 r/min。研究结果可为采出液预分水用管式离心机的优化和性能改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液 管式离心机 预分水 极限分流比 熵权-Topsis 操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水力旋流器内短路流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海 栾智勇 +6 位作者 姬宜朋 安申法 陈家庆 司政 任强 孙丰旭 宋泽润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短路流是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动态水力旋流器中短路流的形式和计算方法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动态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口处径向速度变化和流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动态水力旋流器短路流... 短路流是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动态水力旋流器中短路流的形式和计算方法鲜有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动态水力旋流器溢流管口处径向速度变化和流线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动态水力旋流器短路流流量计算方法。将量纲为1的动态水力旋流器高灵敏度结构参数作为输入指标,以数值模拟所得的短路流率作为响应目标,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量纲为1的结构参数与短路流率间的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使单管处理量为120m^(3)/h的动态水力旋流器进行结构改进,改进后短路流流量减少了59.6%,分离效率提高了10.4%,基于该方法改进的单管120m^(3)/h处理量动态水力旋流器中试样机通过了海上石油平台上的试验验证,且试验分离性能与模拟预测分离效率间的平均误差仅有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力旋流器 短路流 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