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中硫和氯的自动快速燃烧炉-离子色谱联用技术检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碗 刘肖 +2 位作者 屈锋 蔡亚岐 牟世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3-875,879,共4页
采用一种全新的以燃烧方式处理样品的前处理仪器——自动快速燃烧炉(AQF)与离子色谱联用的技术,开发出测定石油中疏和氯的方法。色谱条件:碳酸盐/氢氧化物双重选择性AS14A离子色谱分离柱,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等度淋洗,抑制... 采用一种全新的以燃烧方式处理样品的前处理仪器——自动快速燃烧炉(AQF)与离子色谱联用的技术,开发出测定石油中疏和氯的方法。色谱条件:碳酸盐/氢氧化物双重选择性AS14A离子色谱分离柱,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样品经过AQF装置分段燃烧约11min后,在线进入离子色谱系统进行分析:该方法对硫、氯的检出限(S/N=3)分别为52和6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样品和标准溶液中硫和氯的RSD范围分别为4.24%~4.51%和2.51%~5.06%,硫的回收率为112%~116%,氯的回收率为9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快速燃烧炉 离子色谱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超滤技术在百蕊草水提液中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洋 邓玉林 +2 位作者 徐志慧 戴荣继 禹玉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87-1889,1897,共4页
研究了聚偏氟(PVDF)及聚砜(PS)中空纤维膜在百蕊草提取液初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在超滤过程中,从温度、操作压力、预处理方法及膜清洗方法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与传统的醇沉方法相比较,以提取物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两个指标进... 研究了聚偏氟(PVDF)及聚砜(PS)中空纤维膜在百蕊草提取液初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在超滤过程中,从温度、操作压力、预处理方法及膜清洗方法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与传统的醇沉方法相比较,以提取物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两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滤可以有效地除去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和富集有效物质,使用中空纤维膜超滤技术在百蕊草的分离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通量 百蕊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献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珍 屈锋 +1 位作者 庞思平 曹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专利文献的特点以及在大学的应用现状。阐述了专利文献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现代研究型大学加强专利文献应用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专利文献 研究型大学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核酸技术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改造作用
4
作者 赵东旭 靳莎 +3 位作者 姜佳君 王松 李茂林 朱鹤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为降低在血栓形成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凝血级联反应的触发效应,利用反义核酸技术构建降低vWF表达量的血管内皮细胞.人工合成vWF部分反义核酸(pvWF)片段,构建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vWF.测序正确后... 为降低在血栓形成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凝血级联反应的触发效应,利用反义核酸技术构建降低vWF表达量的血管内皮细胞.人工合成vWF部分反义核酸(pvWF)片段,构建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vWF.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硫酸新霉素加压筛选后扩大培养转基因细胞,RT-PCR法检测转基因细胞中vW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构建的vWF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细胞中vWF mRNA的表达,为新型抗凝血材料的研究提供一种基因改造的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芯负载离子液体凝胶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晓林 谢睆 +3 位作者 曹红 金宏杰 李春 吴廷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3-799,共7页
选取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CS)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_3O_4/CS)作为磁响应材料,制备了磁芯负载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凝胶微球;对Fe_3O_4/CS及磁芯负载离子液体凝胶微球的组成、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 选取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CS)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_3O_4/CS)作为磁响应材料,制备了磁芯负载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凝胶微球;对Fe_3O_4/CS及磁芯负载离子液体凝胶微球的组成、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固定化细胞技术,在产紫青霉细胞全细胞生物催化甘草酸(GL)合成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体系中,实现了对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的快速回收和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成功包裹Fe_3O_4纳米粒子; Fe_3O_4/CS均匀分布在凝胶微球内部,并显示出良好的磁性能;与凝胶微球固定化细胞催化体系相比,磁芯负载[BMIM]PF_6凝胶微球固定化细胞催化体系中GAMG的产率提高了13. 8%;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磁芯负载[BMIM]PF_6凝胶微球固定化产紫青霉细胞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易于快速回收,并且循环再利用9次后相对活性仍保留59.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CS纳米粒子 磁芯负载离子液体凝胶微球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固定化细胞技术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糖化碱预处理条件优化 被引量:45
6
作者 邓辉 李春 +1 位作者 李飞 陈计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8-212,共5页
新疆含有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但棉秆需经预处理后才能被纤维素酶高效水解。该文以棉花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的,对其碱预处理及微波/碱预处理条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0%NaOH,固液比1︰20,120℃,处理棉花秸秆75min,棉秆中的木质素、... 新疆含有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但棉秆需经预处理后才能被纤维素酶高效水解。该文以棉花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的,对其碱预处理及微波/碱预处理条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0%NaOH,固液比1︰20,120℃,处理棉花秸秆75min,棉秆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60.42%,35.05%;利用碱/微波(700W)预处理棉花秸秆15min,棉花秸秆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分别降低61.31%,44.78%,提高微波功率对于处理后的棉秆中木质素、高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收率无明显影响,但功率越高、所需时间越短;不同预处理后的棉花秸秆酶水解试验表明,碱预处理棉花秸秆酶水解96h,水解率为20.01%,碱/微波预处理棉花秸秆酶水解48h,水解率为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预处理 碱/微波预处理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57
7
作者 孙立权 范强锐 +4 位作者 王征 张惠娟 李春 陆捷 唐晓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期144-146,共3页
该文阐述了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讨论了采用通识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文中具体就采用选修课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可行性问题、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以及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教育 通识选修课 课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灵芝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28
8
作者 黄书铭 杨新林 +2 位作者 黄健 徐建兰 朱鹤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和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饱和NaHCO3溶液溶解灵芝三萜单体化合物标准品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在257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标准品在0~200.0μ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和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饱和NaHCO3溶液溶解灵芝三萜单体化合物标准品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在257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标准品在0~200.0μ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8.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工艺的中间阶段,即碱提的NaHCO3层进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该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实验误差小、重复性好,可以应用于灵芝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三萜类化合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书铭 杨新林 +3 位作者 黄健 吴建华 徐建兰 朱鹤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建立灵芝中所含三萜类组分(triterpenoidcomponents,TC)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利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10批次灵芝TC样品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为:ZORBAX300SBC18分析柱(5μm,250.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和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 建立灵芝中所含三萜类组分(triterpenoidcomponents,TC)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利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10批次灵芝TC样品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为:ZORBAX300SBC18分析柱(5μm,250.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和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体积比4∶6)混合溶液,检测波长252nm.结果显示,10批次TC样品均出现8个主要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α分别为0.69,0.78,0.88,0.92,1.00,1.27,1.48和1.61,并且10批次TC样品的8个主峰面积均在70%以上,重叠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三萜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标记的生物实时动态示踪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洋 邓玉林 +1 位作者 庆宏 谢海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1-668,共8页
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及其在生物标记和成像应用中的实现,为生命体系的高灵敏原位、实时及动态成像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已成为当前生物检测和成像的最前沿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量子点光物理性质、量子点标记生物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 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及其在生物标记和成像应用中的实现,为生命体系的高灵敏原位、实时及动态成像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已成为当前生物检测和成像的最前沿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量子点光物理性质、量子点标记生物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实时动态示踪成像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探针 实时 动态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根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玉林 徐志慧 +3 位作者 杨宾 刘洋 戴荣继 禹玉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研究中药山楂根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聚酰胺柱、葡聚糖LH-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UV,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从山楂根中分离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Ⅰ)5,7,4′-三羟基黄酮(... 研究中药山楂根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聚酰胺柱、葡聚糖LH-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UV,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从山楂根中分离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Ⅰ)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化合物(Ⅱ)2,3,4,6-四甲氧基-7-羟基二苯并呋喃、化合物(Ⅲ)β-胡萝卜苷、化合物(Ⅳ)β-谷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根 柱色谱 二苯并呋喃 芹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哌嗪分子印迹的固相萃取 被引量:12
12
作者 耿利娜 康宁 +4 位作者 宁周云 武利庆 李琰 孙立权 罗爱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L-羟丙哌嗪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羟丙哌嗪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该聚合物进行羟丙哌嗪固相萃取应用研究.实验证明,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识别萃取模板分子羟丙哌嗪... 以L-羟丙哌嗪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羟丙哌嗪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该聚合物进行羟丙哌嗪固相萃取应用研究.实验证明,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识别萃取模板分子羟丙哌嗪的能力,能够用于羟丙哌嗪的富集浓缩,而空白聚合物却不具备这样的特性.考察了模板分子与其结构类似物苄基哌嗪、N-异丙基哌嗪和乙氧基羰基哌嗪的固相萃取分离情况,研究表明,虽然其中的苄基哌嗪在印迹材料上具有最强的保留,但是通过先后使用不同的洗脱溶液实现了模板分子与苄基哌嗪的选择性分离.探讨了印迹识别机理,并用PM3半经验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哌嗪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分离 结构类似物 PM3计算机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对二甲氨基苯基)五唑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佳利 庞思平 +2 位作者 李玉川 于永忠 张慧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5-357,共3页
利用对二甲氨基苯胺盐酸盐和亚硝酸钠反应得到对二甲氨基苯基重氮盐,低温下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得1-(对二甲氨基苯基)五唑。采用低温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程序升温核磁共振分析了温度变化时目标化合物在溶剂体... 利用对二甲氨基苯胺盐酸盐和亚硝酸钠反应得到对二甲氨基苯基重氮盐,低温下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得1-(对二甲氨基苯基)五唑。采用低温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程序升温核磁共振分析了温度变化时目标化合物在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并对五唑衍生物的生成及分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多氮化合物 五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谈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创新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征 唐晓英 +2 位作者 范强锐 孙立权 姚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3期151-153,172,共4页
高校实验室肩负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实验室安全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学校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在校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自我组织安全问卷调查、安全知识竞赛,编写安全知识手册,拍摄安全操作及安全隐患录像,对学生进... 高校实验室肩负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实验室安全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学校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在校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自我组织安全问卷调查、安全知识竞赛,编写安全知识手册,拍摄安全操作及安全隐患录像,对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如此一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教法变为了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自我教育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芽孢杆菌抑菌物质特性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艳 闫豫君 +4 位作者 赵思峰 陶晶 周志贤 李晖 李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6-270,共5页
对组合拮抗芽孢杆菌Bacillus sp. CL-8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热稳定性好,在40~70℃处理30 min后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活性pH范围在4~10;能耐受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乙腈、石... 对组合拮抗芽孢杆菌Bacillus sp. CL-8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热稳定性好,在40~70℃处理30 min后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活性pH范围在4~10;能耐受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乙腈、石油醚、氯仿多种有机溶剂,且稳定性好;紫外线照射不影响其抑菌活性;对蛋白酶K作用不敏感;粗蛋白能有效抑制Fusarium oxysporumf. sp. lycopersici、Rhizoctonia solani Kuhn、Phytophthora capsici、Sclerotinia sclerotiorum、Acidovorax avenaesub sp. citrulli和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等病原菌;组合Bacillus sp. CL-8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立枯丝核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组合 抑菌蛋白 病原菌 挥发性物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6
作者 胡花丽 王贵禧 李艳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0-287,共8页
该文综述了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主要组成成分的风味阈值、部分风味物质的气味特征、与风味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和前体、低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风味物质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呼吸、乙烯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桃果实风味物质与果实品质相关性进... 该文综述了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主要组成成分的风味阈值、部分风味物质的气味特征、与风味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和前体、低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风味物质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呼吸、乙烯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桃果实风味物质与果实品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桃果实风味物质形成的各种因素及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但并非所有芳香成分都能决定果实的特征风味,而只有较少的成分甚至某一种化合物决定特征风味。低温贮藏桃果实易发生冷害,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的桃风味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不同品种果实所含风味物质不尽相同,桃果实风味物质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采前和采后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对果实风味物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风味物质 合成途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诱导脑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文 黄文婷 +2 位作者 艾厚喜 安宜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其增殖分化与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环境信号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成年脑组织内也发现了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中枢系统不可再生的理论。... 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其增殖分化与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环境信号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成年脑组织内也发现了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中枢系统不可再生的理论。中药能够有效地诱导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为神经再生治疗策略开辟了崭新的研究方向,并在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中显示出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成年 增殖 分化 中药 缺血性脑损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膜上v Wf抗体的固定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运华 杨新林 +2 位作者 范翠红 李茂林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固定化...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固定化抗体的活性采用体外凝血时间 (APTT ,TT和PT)测定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vWf抗体固定化 ,丝素蛋白膜固定化vWf抗体后 ,其抗凝血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拓宽了抗体固定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同时为抗凝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抗凝血性能 丝素蛋白膜 vWf抗体 固定化 抗凝血材料 生物材料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A9-肟羟基的醚化保护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建华 邓志华 +2 位作者 孙京国 林美娜 姚国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2,132,共4页
用 3种烷氧基环己烯 (1-异丙氧基环己烯、1-乙氧基环己烯和 1-甲氧基环己烯 )对红霉素肟的羟基加以保护 ,同时与醚化剂 2 -乙氧基丙烯作了比较 .反应在二氯甲烷中进行 ,盐酸吡啶作催化剂 .实验发现 ,1-异丙氧基环己烯和 1-乙氧基环己烯... 用 3种烷氧基环己烯 (1-异丙氧基环己烯、1-乙氧基环己烯和 1-甲氧基环己烯 )对红霉素肟的羟基加以保护 ,同时与醚化剂 2 -乙氧基丙烯作了比较 .反应在二氯甲烷中进行 ,盐酸吡啶作催化剂 .实验发现 ,1-异丙氧基环己烯和 1-乙氧基环己烯的保护比较完全 ,并对后者进行了工艺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A9-肟 羟基 保护 克拉霉素 醚化剂 合成 大环内酯抗生素 烷氧基环己烯 2-乙氧基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谷氨酸棒杆菌中的表达提高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产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智杰 梁楠 +2 位作者 李润东 沈忠耀 陈国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为了降低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溶氧水平对设备的要求 ,在谷氨酸棒杆菌 C.glutamicum ATCC14 0 6 7中表达增强摄氧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 ,以此提高细胞的摄氧能力及能量... 为了降低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溶氧水平对设备的要求 ,在谷氨酸棒杆菌 C.glutamicum ATCC14 0 6 7中表达增强摄氧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 ,以此提高细胞的摄氧能力及能量的供给水平 .对得到的重组菌和野生菌进行了发酵实验 .在溶氧只有 5 %的条件下 ,重组菌比野生菌细胞干重提高了 1.2倍 ,单位细胞谷氨酸的生产能力提高了 6 .5倍 ,单位细胞谷氨酰胺的生产能力提高了 1.4倍 .对比结果显示 ,含有 vgb基因的重组菌比野生菌在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 谷氨酰胺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