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3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张曼胤 康晓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固碳价值和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1400~43360元/hm^(2),最高值在太湖湿地,其次是若尔盖湿地(19990元/hm^(2)),最低值在白洋淀湿地;固碳价值在总服务价值的占比最高的是四川若尔盖湿地(10.08%),占比不足1%的有贵州草海湿地、湖南洞庭湖湿地、河北白洋淀湿地、新疆博斯腾湖湿地、青海青海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3711.50~6448.00元/hm^(2),平均4880.57元/hm^(2),固碳价值在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占比(最低为10.72%,平均值为13.19%)明显高于内陆湿地。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固碳 价值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的常用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4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雷茵茹 李晶 王金枝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9,共11页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囊括了自然形成为主的沼泽、河湖、滨海滩涂与人工构建为主的水稻田、水库、池塘等多样的亚系统类型。湿地因与珍稀水禽等生物在繁衍迁徙方面的紧密联系和生态净化作用...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囊括了自然形成为主的沼泽、河湖、滨海滩涂与人工构建为主的水稻田、水库、池塘等多样的亚系统类型。湿地因与珍稀水禽等生物在繁衍迁徙方面的紧密联系和生态净化作用而被称为“鸟类乐园”和“地球之肾”。在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耦合作用下,全球范围内湿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演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科学评价是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系统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依托经济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和价值进行判断、分析并得出结论,进而满足湿地保护、恢复与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评价研究较为繁杂,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凝练了湿地生态系统相关评价的概念、类型及其方法与应用,针对目前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评价 湿地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湿地研究综述:定义、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 被引量:80
3
作者 崔丽娟 雷茵茹 +1 位作者 张曼胤 李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77-2085,共9页
小微湿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虽然小微湿地面积较小,但是却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针对小微湿地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湿地科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介绍了小微湿地研究兴... 小微湿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虽然小微湿地面积较小,但是却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针对小微湿地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湿地科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介绍了小微湿地研究兴起的背景,总结了小微湿地的面积范围和分类体系,归纳了小微湿地的累加作用和景观特征,着重分析了小微湿地在维持关键物种种群、提供生物迁移踏脚石、调节雨洪、改善水质,以及营造城乡优美景观等方面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微湿地生态过程和相关机理研究,将小微湿地建设与现行湿地保护体系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小微湿地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面积范围 特征 分类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慧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96-99,共4页
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位于北京东部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由于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其污水净化能力,对景观及综合生态效益考虑较少,造成汉石桥湿地整体景观较差。介绍了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现状,指出污水处理湿地植物种类少、蚊虫较多及空气... 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位于北京东部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由于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其污水净化能力,对景观及综合生态效益考虑较少,造成汉石桥湿地整体景观较差。介绍了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现状,指出污水处理湿地植物种类少、蚊虫较多及空气异味、植物景观效果差和管理粗放等问题,并采用生态学规划方法,从营造鸟类的栖息地、增加湿地生物的多样性、综合防控蚊虫及空气异味、提高湿地管理水平和改进驳岸线系统等方面提出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生态景观提升改造的对策及污水处理湿地规划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湿地 景观改造 风景园林 汉石桥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7种湿地植物的颗粒物附着能力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春义 崔丽娟 +4 位作者 张骁栋 朱怡诺 李伟 雷茵茹 康晓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67-1973,共7页
湿地植物的附着作用是削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有效方式。为了定量研究不同湿地植物附着大气细颗粒物(PM)的能力,选择北京市常见的7种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黄花鸢尾Iris tec... 湿地植物的附着作用是削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有效方式。为了定量研究不同湿地植物附着大气细颗粒物(PM)的能力,选择北京市常见的7种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黄花鸢尾Iris tectorum、茭白Zizania latifoli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采用水洗测量法测定植物表面颗粒物滞留量及其粒径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高真空模式下观察植物表面的结构特征,比较7种湿地植物表面结构特征与单位面积的滞尘量及粒径组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湿地植物附着颗粒物组分的能力存在差异,凤眼莲和慈姑附着PM、PM_(10)和PM_(2.5)的能力最强。(2)湿地植物表面滞留的PM组分以10-100μm的颗粒物为主,占PM组分的比例为64.2%-87.1%;其次是PM_(2.5-10),占8.6%-29.5%;PM_(2.5)颗粒物最少,占1.06%-3.92%。(3)湿地植物气孔宽度对植物附着颗粒物的能力起主导作用,气孔宽与PM、PM_(10)和PM_(2.5)附着量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植物表面粗糙程度越大、表面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PM_(2.5)的滞留。该研究精确量化了7种湿地植物附着PM的能力,可为北京市未来的湿地规划建设和合理的湿地植物配置,以及PM_(2.5)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颗粒物 PM_(2.5) PM_(10) 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湿地土壤高光谱特征及碳氮磷含量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聂磊超 曲柯莹 +7 位作者 崔丽娟 翟夏杰 赵欣胜 王泽成 王金枝 雷茵茹 李晶 李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618-6629,共12页
河流湿地是非常重要的湿地类型,其中河流湿地土壤能够有效维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壤碳氮磷是支撑湿地土壤质量和植被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其进行估算对实现湿地土壤养分信息的快速和准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湿地是非常重要的湿地类型,其中河流湿地土壤能够有效维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壤碳氮磷是支撑湿地土壤质量和植被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其进行估算对实现湿地土壤养分信息的快速和准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粒径作为土壤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对土壤样本的光谱反射率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是影响土壤结构、阳离子交换能力、植物养分可用性等的重要因素。以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于2022年8—9月采集477份湿地表层土壤样本,经过室内过筛处理后得到1.0 mm、0.3 mm、0.2 mm、0.1 mm四种不同粒径的土壤样本。基于原始光谱数据及一阶微分转换光谱数据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建立不同粒径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随机森林、高斯过程回归3种预测模型,比较建模R^(2)以及RMSR选择最优模型,并筛选敏感波段构建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光谱反射率数值随土壤粒径的减小而增大,0.1 mm粒径的预测模型相比于其他粒径始终有着更好的精度;(2)基于一阶微分光谱建立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估算模型均具有更高的精度;(3)基于敏感波段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建模R^(2)范围0.62—0.98,验证R^(2)范围0.36—0.94,相比其他模型具有更优秀更稳定的反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土壤粒径建立土壤碳、氮、磷含量的估算模型是可行的,选择合适的粒径大小能够提高反演模型估算精度。而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具有较高精度的反演模型可以帮助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从而更准确地估算土壤中的碳、氮、磷含量。研究结果为基于高光谱遥感的不同粒径处理的湿地表层土壤碳、氮、磷定量反演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粒径 机器模型 湿地土壤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水体中TDS、Turb及FDOM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邹雨函 刘志君 +1 位作者 谢思妤 李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8-63,共6页
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人工湿地为案例,评估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净化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水体中溶解性总固体(TDS)、浊度(Turb)和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的去除效果。采用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方法,于2023年5月至7月期间,在北京... 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人工湿地为案例,评估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净化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水体中溶解性总固体(TDS)、浊度(Turb)和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的去除效果。采用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方法,于2023年5月至7月期间,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人工湿地选取不同的样点进行水样采集与监测,使用YSI6820多参数水质监测仪监测TDS、Turb及FDOM的浓度变化,并与2009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样点距离的增加,人工湿地对TDS、Turb和FDOM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呈上升趋势,且同一样点不同月份之间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与2009年人工湿地浊度去除率对比分析可知,2023年浊度去除率显著提升;水体温度的升高能够提高人工湿地对TDS、Turb及FDOM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体净化 去除率 TDS TURB F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单元定义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4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张曼胤 李春义 窦志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752-7759,共8页
生态单元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阐述湿地生态单元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湿地生态单元的特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生态单元、湿地“外援”生态单元和人工重建湿地生态单元等在湿地恢复中的应... 生态单元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阐述湿地生态单元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湿地生态单元的特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生态单元、湿地“外援”生态单元和人工重建湿地生态单元等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案例,并对湿地生态单元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单元 湿地恢复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环境中负(氧)离子研究概述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怡诺 崔丽娟 李伟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96-99,108,共5页
综述湿地环境中空气负(氧)离子的相关研究及其进展,对空气负氧离子在湿地环境中的产生机理、观测技术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湿地环境中空气负(氧)离子的产生机理主要包括植物效应、Lenard效应以及放射性物质诱导等。湿地环境中负(... 综述湿地环境中空气负(氧)离子的相关研究及其进展,对空气负氧离子在湿地环境中的产生机理、观测技术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湿地环境中空气负(氧)离子的产生机理主要包括植物效应、Lenard效应以及放射性物质诱导等。湿地环境中负(氧)离子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包括植被、水体、包含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等环境污染物。展望提出对湿地环境中空气负(氧)离子的运动特征以及发生机制等进行研究,为评价湿地生态状况提供理性的依据,对于未来的湿地规划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湿地环境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化系统问题研究
10
作者 徐慧博 高杨 雷茵茹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9期136-137,共2页
探讨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说明城市道路绿化系统的作用以及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污染 污染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状态下潜流湿地的氮磷去除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佳明 崔丽娟 +5 位作者 李伟 雷茵茹 平云梅 孙宝娣 于菁菁 梁钊瑞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汉石桥潜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4年10月-次年5月中水出水水体氮磷元素去除率分析,研究潜流湿地对水中氮磷元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N、NH_4^+、NO_2~–、NO_3~–、TP、PO_4^(3–)平均去除率为23.09%,47.68%,39.66%,29.96%,23.7... 以汉石桥潜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4年10月-次年5月中水出水水体氮磷元素去除率分析,研究潜流湿地对水中氮磷元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N、NH_4^+、NO_2~–、NO_3~–、TP、PO_4^(3–)平均去除率为23.09%,47.68%,39.66%,29.96%,23.79%,29.73%,且各个指标去除率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整体去除率均为正值,说明该潜流湿地在秋冬春季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p H与温度为制约该潜流湿地氮元素去除的重要因素,而磷元素去除受到温度影响较小;虽然冬季潜流湿地仍有一定的去除氮磷的效果,但去除率过低,应注重保温,才能使潜流湿地更有效率的全年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湿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不同类型湿地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晶 崔丽娟 +4 位作者 张曼胤 李伟 雷茵茹 潘旭 蔡张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植物在湿地水质净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植物根际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主要论述了湿地植物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包括过量氮磷、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制。虽然去除机制不尽相同,但主要通过植物的主动吸收... 植物在湿地水质净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植物根际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主要论述了湿地植物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包括过量氮磷、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制。虽然去除机制不尽相同,但主要通过植物的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等直接作用将各类污染物运输至植物体内,并通过迁移转化等过程最终被植物所固定。植物的生物量尤其是根系生物量、植物种类和其凋落物均对植物的吸收作用有显著影响。此外植物还通过根际环境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间接去除污染物,微生物可通过自身的代谢包括分解、转化和螯合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微生物的活性受水力停留时间、土壤基质类型、植物根际氧浓度、根系分泌物、p H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未来应该深入研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湿地 污染物 去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张杰 崔丽娟 +2 位作者 李晶 李伟 雷茵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3-383,共11页
为了解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沉积物的氨氧化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湿地单元沉积物的硝化潜势(PNR)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结果表明,沉积物的PNR较高,说明冬季人工湿地具... 为了解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沉积物的氨氧化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湿地单元沉积物的硝化潜势(PNR)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结果表明,沉积物的PNR较高,说明冬季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硝化潜力。PNR从入水段到出水段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通过建立硝化活性与功能微生物丰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氨氧化古菌(AOA,以AOA的amoA基因丰度表征)是影响硝化潜势的主要功能微生物。进一步构建硝化微生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AOA amoA基因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碳氮比(C/N),影响氨氧化细菌(AOB,以AOB的amoA基因丰度表征)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全氮(TN)含量。高通量测序测定人工湿地沉积物AOA和AOB的群落组成,各湿地单元检测到的AOB群落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主要是β-Proteobacteria纲,AOA主要属于Crenarchaeota和Thaumarchaeota 2个门类。湿地4单元和5单元,1单元和6单元在AOB菌群群落组成上较为接近;湿地6单元、7单元、8单元在AOA菌群群落组成上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硝化潜势 功能基因丰度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慧博 乔红娟 雷茵茹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9期19-20,23,共3页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湿地资源有着其独特性和保护的严峻性。分析了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合理化建议: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湿地资源有着其独特性和保护的严峻性。分析了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合理化建议: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促进湿地保护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着力开展湿地保护科研工作;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保护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随机森林的芦苇叶片汞含量反演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梦洁 张曼胤 +6 位作者 崔丽娟 王贺年 郭子良 李伟 魏圆云 杨思 龙颂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30-1738,共9页
植物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高光谱技术为快速、大面积监测植被重金属含量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以重金属汞(Hg)和湿地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和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芦苇叶片... 植物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高光谱技术为快速、大面积监测植被重金属含量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以重金属汞(Hg)和湿地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和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芦苇叶片总汞含量反演模型,以期寻求一种较为精准的植物汞污染反演模型,未来可通过高光谱技术建立模型来无损、快速估测湿地植物重金属汞污染情况,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提供方法支持。结果表明:芦苇叶片总汞含量敏感波段主要分布在可见光波段419~522 nm、664~695 nm和724~876nm以及近红外波段1 450~1 558 nm和1 972~2 500 nm;经CWT变换后,小波系数与叶片总汞含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提高0.04~0.18,所构建的预测反演模型拟合效果R^2提高0.107~0.177,模型精度RMSE提高0.008~0.013,其中利用经小波变换的去包络线光谱(CR-CWT)数据建立的RF模型对芦苇叶片总汞含量的反演精度和拟合效果最优(R^2=0.713,RMSE=0.127);同时在土壤总汞含量约为20 mg?kg^(-1)时,采用CR-CWT数据构建RF模型的方法来反演芦苇叶片总汞含量更为准确和可靠(R^2=0.825,RMSE=0.051)。因此,利用RF算法进行植被重金属含量的反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而结合CWT后所构建的反演模型对指导植被重金属含量监测更具参考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小波变换 随机森林 高光谱 重金属汞 芦苇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互花米草叶片功能性状反演 被引量:13
16
作者 左雪燕 崔丽娟 +4 位作者 李伟 窦志国 蔡杨 刘志君 雷茵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159-6169,共11页
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关键是其生长繁殖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叶片含水率、相对叶绿素含量、碳氮比、总氮、总磷以及比叶面积等叶片功能性状反应的是互花米草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 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关键是其生长繁殖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叶片含水率、相对叶绿素含量、碳氮比、总氮、总磷以及比叶面积等叶片功能性状反应的是互花米草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互花米草叶片功能性状与高光谱数据的关系研究。通过对原始光谱数据以及一阶微分转换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新的主成分变量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不同性状的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4种预测模型,通过比较构建模型的R2以及RMSE选择最优模型,进而基于相关性分析得到的敏感波段构建最优模型,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发现:(1)一阶微分数据的建模效果优于原始光谱数据;(2)通过对不同功能性状的预测建模,发现4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排序为: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逐步回归,其中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性高、稳定性强,明显优于其他3种模型,而逐步回归模型的效果最差,不适用于互花米草叶片功能性状的高光谱建模;(3)通过对相关性分析得到的敏感波段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建模R2均大于0.90,验证R2介于0.73—0.95之间,进一步证实了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数据可以作为快速监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的有力手段,而随机森林模型可以作为高精度模型实现对互花米草不同叶片功能性状的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叶片功能性状 高光谱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简主义与简约园林建设的探讨——以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简约园林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慧博 雷茵茹 崔丽娟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3期97-99,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民众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城市对园林的需求越来越大。极简园林作为国外最受欢迎的园林形式之一,其设计手法思想也传入国内,因其简约大气低成本的特点,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民众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城市对园林的需求越来越大。极简园林作为国外最受欢迎的园林形式之一,其设计手法思想也传入国内,因其简约大气低成本的特点,受到了国内群众和甲方的认可。通过对极简主义与简约园林的分析,发掘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契合点,提出两者相契合的设计手法,以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简约园林为例,分析我国发展简约园林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简约园林产业在我国良性发展、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简约园林 中国传统思想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山饭店植物景观探析
18
作者 徐慧博 雷茵茹 +2 位作者 崔丽娟 张曼胤 李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6期192-196,共5页
香山饭店作为我国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风景园林与建筑的一次尝试,有诸多可取与学习的特点。在对香山饭店现状调查研究和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香山饭店四绝十八景,分别阐述香山饭店会见松、飞云石、清音泉、海棠春坞、二区客房西... 香山饭店作为我国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风景园林与建筑的一次尝试,有诸多可取与学习的特点。在对香山饭店现状调查研究和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香山饭店四绝十八景,分别阐述香山饭店会见松、飞云石、清音泉、海棠春坞、二区客房西侧、古银杏、一树三影等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在分析香山饭店植物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总结以香山饭店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艺术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饭店 植物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造景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用花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慧 雷茵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可食用花园具有生产粮食蔬菜、提供生态景观、满足城市人对农耕的情感需求等作用。随着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兼具实用与经济价值的可食用花园为城市老旧城区、城市缝隙等灰色空间改造提供了新的模式。但是目前中国的可食用花园仍存在空... 可食用花园具有生产粮食蔬菜、提供生态景观、满足城市人对农耕的情感需求等作用。随着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兼具实用与经济价值的可食用花园为城市老旧城区、城市缝隙等灰色空间改造提供了新的模式。但是目前中国的可食用花园仍存在空间利用不充分、植物配置不合理、养护管理不精细、公众认知度低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可食用花园的设计和建设,本文梳理了可食用花园概念与设计的发展历程,提出基于主导功能的可食用花园分类方式。分析了可食用花园的建设现状,提出未来可食用花园在建设空间上需要“横纵垂”三向发展,植物配置上提升景观丰富度与环境融合度,养护管理精细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花园 可食用景观 生产性景观 城市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