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叶卓 张准 +1 位作者 林金星 李晔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5-253,共9页
高效、低毒的农药技术对植物病虫害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农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表现出药效高、残留少、剂量低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纳米农药的前沿研究及其技术进展,该... 高效、低毒的农药技术对植物病虫害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农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表现出药效高、残留少、剂量低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纳米农药的前沿研究及其技术进展,该文从纳米农药的类型、相关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农药的应用前景和生物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着重介绍了纳米农药的应用技术,阐述了其在农业应用方面的优势,讨论了纳米农药的生物安全性特点,并针对纳米农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高效的纳米农药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农药 纳米技术 病虫害防治 农业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杨派杨树基因资源及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承忠 张有慧 +2 位作者 冯夏莲 李善文 张志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青杨派是我国杨属中最大的一个派,共34个种,2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布最为广泛。本文介绍了我国青杨派杨树基因资源概况,综述了青杨派杨树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展望了青杨派杨树基因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景。
关键词 青杨派 基因资源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枝子属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骈瑞琪 陈晓阳 +2 位作者 赵杨 胡冬南 陈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从遗传资源研究、引种、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开花繁殖生物学研究与杂交育种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胡枝子属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针对我国在胡枝子属植物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
关键词 胡枝子属植物 遗传改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倍体育种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海渊 张金凤 李志丹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文章对各种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染色体加倍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类,包括自然调查发现多倍体、物理诱导、化学诱导、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等部分;总结了植物染色体加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着力对几... 文章对各种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染色体加倍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类,包括自然调查发现多倍体、物理诱导、化学诱导、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等部分;总结了植物染色体加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着力对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倍体 育种技术 诱导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若凡 葛颜锐 +3 位作者 陈盈盈 吴丁洁 崔亚宁 李瑞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404,共15页
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同时获取样品的空间与化学信息,是研究复杂生物样品的有力工具。近年来,由于具备非入侵、无损测量等优势,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与农产品检测、生物医学与环境监测等方面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 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同时获取样品的空间与化学信息,是研究复杂生物样品的有力工具。近年来,由于具备非入侵、无损测量等优势,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与农产品检测、生物医学与环境监测等方面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光谱成像技术在成像速度、波段数量、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空间分辨率甚至可以打破衍射极限达到超分辨级别。本综述总结了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等几种主要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性能,重点介绍了这类技术在植物细胞壁与木材研究、细胞结构与成分可视化、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检测以及种子的无损测量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这一类技术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为今后光谱成像技术在植物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 细胞壁 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扩繁技术及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佳 郑彩霞 +2 位作者 王微 温安娜 曹丹丹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杨树扩繁技术对杨树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杨树扦插、组织培养等扩繁技术的要点和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杨树高效扩繁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杨树 扩繁技术 植物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单体跨膜转运的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毛馨艺 兰芸 +5 位作者 张准 张叶卓 金琪 赵美棋 曾子柽 李晔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207,共10页
木质素(lignin)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次生细胞壁中,在植物的营养物质运输、机械支持和病原体防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木质素的形成过程包括3个主要环节:单体的胞内合成、跨膜转运以及胞外聚合。深入探究... 木质素(lignin)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次生细胞壁中,在植物的营养物质运输、机械支持和病原体防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木质素的形成过程包括3个主要环节:单体的胞内合成、跨膜转运以及胞外聚合。深入探究木质素单体跨膜转运的分子机制,对揭示细胞壁形成分子机制及木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综述从转录组学、基因工程、点击化学、荧光显微成像、分子模拟等技术角度,对木质素单体跨膜转运的相关进展和最新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木质素单体跨膜转运相关研究的新技术和存在的技术瓶颈,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木质素单体跨膜转运机制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相信随着成像技术、结构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飞速发展,将为进一步阐明木质素单体跨膜转运的分子机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期望本综述为木质素单体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单体 跨膜转运 点击化学 分子模拟 荧光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病毒示踪技术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袁笑妍 张御格 +2 位作者 姚丽娟 唐晨 李晓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6,共15页
病毒(virus)是一种专营胞内寄生的简单微生物,是造成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的侵染过程高度动态且复杂,单病毒示踪技术的发展为揭示病毒生命活动的精细过程提供了可能。单病毒示踪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与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的新方... 病毒(virus)是一种专营胞内寄生的简单微生物,是造成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的侵染过程高度动态且复杂,单病毒示踪技术的发展为揭示病毒生命活动的精细过程提供了可能。单病毒示踪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与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允许对单一或多个病毒的生命活动进行观察。近几年,单病毒示踪技术在病毒入胞、复制、细胞间传染等方面的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使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病毒入侵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荧光标记在单病毒示踪上的应用,特别是对病毒不同结构的标记和成像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优化标记策略、解决对不同种类和结构的病毒实现高效标记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标记 单病毒示踪 荧光染料 荧光蛋白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50
9
作者 冯夏莲 何承忠 +2 位作者 张志毅 安新民 王冬梅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9-74,79,共7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个体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发展到了分子水平,研究层次也随之深入.论述了植物遗传变异的来源,总结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关键词 植物 遗传多样性 形成 检测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分析及综合评选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善文 姜岳忠 +2 位作者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利用 9年生黑杨派试验林 10个无性系材料进行了 2 3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2 3个性状中有 2 0个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其重复力在 0 5 4 9~ 0 96 4之间 ,其中有 12个性状的重复力在 0 8以上 ... 利用 9年生黑杨派试验林 10个无性系材料进行了 2 3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2 3个性状中有 2 0个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其重复力在 0 5 4 9~ 0 96 4之间 ,其中有 12个性状的重复力在 0 8以上 ,说明黑杨派无性系多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 ,并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 .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杨、5 0杨、中林 4 6杨 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Ⅰ 6 9杨 5 0 6 %、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适中、冠幅中等、材质优良 ,适宜生产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无性系 遗传分析 综合评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杂交亲本分子遗传距离与子代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善文 张志毅 +3 位作者 于志水 何承忠 安新民 李百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0-154,共5页
Variation of growth traits of progenies of twenty-three cross combinations in Populus was analysed,and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parents was studied by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The results showed tha... Variation of growth traits of progenies of twenty-three cross combinations in Populus was analysed,and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parents was studied by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wth traits of progenies and molecular genetic distance(GD) among parents had considerable variation.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molecular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parents and growth traits of progenie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 and growth was linear equation in a certain range(0.024 9~0.368 1),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was quadratic parabola equation in a wide range(0.024 9~0.531 4).If the genetic distance among parents in Populus would range from 0.19 to 0.36,the ultimate effect of hybridization could be achiev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GD and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亲本 杂交子代 遗传距离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白杨遗传转化中抗生素浓度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慧 陈晓阳 +2 位作者 李云 李伟 丁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21,共4页
该文探讨了卡那霉素、G418、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4种抗生素对银白杨不同培养阶段外植体生长、分化或生根的影响,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银白杨遗传转化研究中抗生素种类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在叶片转化筛选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 该文探讨了卡那霉素、G418、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4种抗生素对银白杨不同培养阶段外植体生长、分化或生根的影响,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银白杨遗传转化研究中抗生素种类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在叶片转化筛选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5和10mgL,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0~600mgL和200~400mgL;在抗性芽生根培养时,卡那霉素和G418浓度分别为20~25mgL和15~20mgL,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浓度为200~800mgL和200~600mgL.头孢霉素或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因农杆菌菌株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羧苄青霉素对农杆菌LBA4404抑制效果好,头孢霉素对农杆菌C58抑制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白杨 抗生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杨树育种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何承忠 张志毅 +1 位作者 安新民 李善文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86-89,共4页
概述了我国50余年杨树育种的成就,并对我国杨树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杨树 引种 杂交育种 倍性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娅丽 李毅 陈晓阳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7,共8页
调查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每群体10个个体,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 调查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每群体10个个体,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讨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球果干质量和球果长/球果径外,其余性状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31.20%,小于群体内的变异(68.80%)。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表型性状呈现出以经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青海云杉10个群体划分为4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四倍体刺槐叶片氨基酸营养及其生物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2 位作者 刘书文 姜金仲 田砚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86-90,共5页
测定了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不同时期的粗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用氨基酸分(AA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对其氨基酸营养进行评价,并结合其生物量对最佳刈割时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时期的粗... 测定了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不同时期的粗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用氨基酸分(AA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对其氨基酸营养进行评价,并结合其生物量对最佳刈割时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时期的粗蛋白1、8种氨基酸总量和12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且呈现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必需氨基酸分(AAS)均较高,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对牛、猪、鸡、鸭、鹅、草鱼、对虾和羊8种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4个时期之间无差异,均大于0.86,可作为这些动物的优良植物饲料蛋白源;在7月中下旬其生物量和营养达到了最佳结合点,适宜采摘或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叶粉 氨基酸 生物量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杂种外源基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冰 李云 +1 位作者 杜宁霞 刘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4-1059,共6页
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是否水平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是评估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分析了种植于山东省东营市试验林达3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杂种(毛... 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是否水平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是评估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分析了种植于山东省东营市试验林达3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杂种(毛新杨×毛白杨)的外源基因稳定性,表明AhDREB1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的根系土壤微生物进行种群数量分析,计数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间根系土壤3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利用AhDREB1基因特异引物对土壤总DNA以及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均未检测到外源基因扩增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基因毛白杨杂种对土壤微生物系统尚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毛白杨 转基因植物 基因稳定性 土壤微生物 基因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及遗传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彬彬 李云 +1 位作者 金晓洁 冯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4,共6页
利用PCR-RFLP技术对白杨派毛白杨、毛新杨和银腺杨及其F1代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进行了分析.以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trnD-trnT、rps12/7-nadB、trnT-trnF、trnL-trnF3′和trnL-trnF5′基因片段,线粒体coxⅢ、ND5/6、orf25、atp6、na... 利用PCR-RFLP技术对白杨派毛白杨、毛新杨和银腺杨及其F1代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进行了分析.以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trnD-trnT、rps12/7-nadB、trnT-trnF、trnL-trnF3′和trnL-trnF5′基因片段,线粒体coxⅢ、ND5/6、orf25、atp6、nad4/1-2和ND2-COⅢ基因片段,比较了这些扩增片段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片段多态性.结果表明毛新杨×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F1代的叶绿体DNA为母性遗传;4种杂交组合线粒体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酶切图谱完全一致,未发现多态性,表明白杨线粒体基因高度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叶绿体DNA遗传 线粒体DNA遗传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同源四倍体生殖特性及DNA遗传结构的变异 被引量:12
18
作者 姜金仲 李云 程金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由于染色体加倍过程中的加倍因素和非加倍因素的影响,同源四倍体的DNA遗传结构较其起源二倍体产生了变异,进而导致其表现型发生相应的变异。和其起源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的表现型变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雌雄配子育性降低;花粉(2n)的... 由于染色体加倍过程中的加倍因素和非加倍因素的影响,同源四倍体的DNA遗传结构较其起源二倍体产生了变异,进而导致其表现型发生相应的变异。和其起源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的表现型变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雌雄配子育性降低;花粉(2n)的体积明显增大;部分胚囊内卵细胞、助细胞及反足细胞数目有所增减;自交繁殖过程中,花粉的萌发及生长速度较慢、花粉管的形态部分畸形、部分极核受精过程及受精细胞(与精核结合的极核或卵)的进一步发育状况异常;大多数育性或结实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的程度有因自交繁殖世代的推移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就一些植物种类而言,同源四倍体有较好的远缘杂交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生殖 同功酶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遗传多样性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俊岭 倪慧群 +1 位作者 陈晓阳 黄少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中国6省(区)及印度尼西亚共8个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源样本进行研究,旨在阐明麻疯树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麻疯树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中国6省(区)及印度尼西亚共8个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源样本进行研究,旨在阐明麻疯树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麻疯树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2μL,DNA模板20ng,Taq酶16.67nkat,Mg2+2.50mmol·L-1,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120.00μmol·L-1,引物0.15μmol·L-1,总体积为20μL;并从274对引物中选出具有多态性的45对引物,共检测出500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1条,占总条带数的28.20%。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各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均很近,其相似系数为0.791~0.940,8个种源被聚为3类,其中印度尼西亚种源单独聚为1类,来自不同地域的7个中国种源被混聚为另外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麻疯树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幼林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2 位作者 李方平 徐兆翮 孙宇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根当年茎的总重和叶重分别达1 138和637 g;不同树龄的株高、总重、叶重和茎叶比也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生树龄的总重为2 230 g,远高于3年根当年茎,但其叶重仅为603 g,稍低于3年根当年茎;当年生植株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达225.45 g/kg,极显著高于2年根当年茎、3年根当年茎、4年根3年茎和5年根4年茎(P<0.01),而后4个根龄之间叶片粗蛋白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且叶片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78.75 g/kg;根龄对钙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钙含量有随着根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根龄对四倍体刺槐叶片的粗脂肪、粗灰分、磷和单宁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从生物量和营养综合考虑,四倍体刺槐饲料林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刈割,进行矮林作业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叶片营养 根龄 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