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萜内酯的分布与矮壮素对其生物合成的调节 被引量:12
1
作者 冷平生 苏淑钗 +2 位作者 蒋湘宁 王天华 王沙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4-55,共2页
Terpene lactone content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Ginkgo biloba L. and leaf, stem and root of G. biloba seedlings treated with chlorocholine chloride were determined by G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terpene lactone ... Terpene lactone content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Ginkgo biloba L. and leaf, stem and root of G. biloba seedlings treated with chlorocholine chloride were determined by G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terpene lactone contents in the order from high to low were bud (1.973 mg·g-1), leaf (1.753 mg·g-1), root, stem, and the terpene lactone content in phloem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xylem. Leaf contained more bilobalide than root and stem. Chlorocholine chlorid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erpene lactone content of G. biloba seedlings. The possible way of terpene lactone biosynthesis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萜内酯 矮壮素 生物合成 调节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睿 周金池 卢存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2-64,共3页
随着人们对拉曼光谱技术研究的深入,拉曼光谱在生物学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拉曼光谱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生物技术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继泉 杨元 +3 位作者 王树香 冯会藏 黄大庄 金幼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2-1128,共7页
本文对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 LaSalle et Huang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为了查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中挥发性引诱物... 本文对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 LaSalle et Huang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为了查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中挥发性引诱物质的来源,对不同处理桑枝(正常桑枝、机械损伤桑枝、系统枝、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咬食和产卵桑枝)、桑天牛虫粪及雌雄两性桑天牛所释放的挥发物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桑枝对寄生蜂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产卵桑枝的引诱活性最大;桑天牛虫粪的气味对寄生蜂有引诱活性,而雌、雄桑天牛体表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引诱效果不明显。桑天牛爬行痕迹对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行为没有影响,而桑天牛虫粪中的信息物质在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寄生蜂对产卵桑枝段的选择几率明显高于正常桑枝段和咬食桑枝段,而对不同植物上产卵刻槽的选择没有差异;刻槽表面存在着与此卵寄生蜂寄主识别相关的信息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 桑树 桑天牛 行为 寄主选择 寄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冻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4
作者 卢存福 王红 +1 位作者 简令成 匡廷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抗冻蛋白(AFPs)最初是从极区海鱼中发现的一种适应低温的特异蛋白质,它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与生长,维持体液的非冰冻状态.对近年来植物AFPs的发现过程,AFP的生化特性,抗冻作用机制,抗冻蛋白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 抗冻蛋白(AFPs)最初是从极区海鱼中发现的一种适应低温的特异蛋白质,它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与生长,维持体液的非冰冻状态.对近年来植物AFPs的发现过程,AFP的生化特性,抗冻作用机制,抗冻蛋白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等作了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冻蛋白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萜烯类挥发物释放规律与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关系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2 位作者 孔祥波 沈佐锐 金幼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 ,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 .通过对生长季 5— 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 ,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 .通过对生长季 5— 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 ,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 2 5种 .其中萜烯类成分占较高比重 ,主要为 3种成分 (S) (+) 3 蒈烯、(R) (- ) α 蒎烯和 (S) (- ) β 蒎烯 ,占萜烯类总量 96 %以上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 (+)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对 1,4 二烯和水芹烯等成分 .分别进行了健康油松、受蠹害油松、不同胸径油松干部和叶部 ,以及白天不同时间段的萜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油松 萜烯 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缝合线软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雪 刘志民 +1 位作者 陈华君 马焕普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7,F0004,共7页
为了明确桃果实缝合线过早软化的原因,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缝合线软化果(障碍果)和正常果的种仁、缝合线处果肉和其它部位果肉中的生长素(IAA)、玉米素(Z)、脱落酸(ABA)、茉莉酸(JA)的浓度进行了测定... 为了明确桃果实缝合线过早软化的原因,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缝合线软化果(障碍果)和正常果的种仁、缝合线处果肉和其它部位果肉中的生长素(IAA)、玉米素(Z)、脱落酸(ABA)、茉莉酸(JA)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肉ABA浓度是种仁的8~9倍,并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加,接近成熟时达到最高,主要表现出对果肉成熟的调控作用。障碍果中Z的浓度在内果皮硬化初期明显高于正常果,与其缝合线异常生长(凸起)吻合;障碍果种仁的IAA浓度在内果皮硬化初期明显低于正常果,果肉中IAA浓度在内果皮硬化后上升,且障碍果高于正常果,说明IAA对中果皮细胞的扩大与成熟软化起调控作用。JA在种仁中的浓度是果肉的3~6倍,在硬核初期障碍果明显低于正常果,到硬核结束时则高于正常果,推测可能JA与内果皮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缝合线软化 生长素(IAA) 玉米素(Z) 脱落酸(ABA) 茉莉酸(J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梅花挥发物对小鼠旷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岩 金幼菊 +1 位作者 邹祥旺 陈华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了探讨珍珠梅花挥发物对环境的影响,该文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热脱附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珍珠梅花的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采用不同浓度珍珠梅鲜花对小鼠进行处理,分析了珍珠梅花挥发物对小鼠旷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 为了探讨珍珠梅花挥发物对环境的影响,该文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热脱附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珍珠梅花的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采用不同浓度珍珠梅鲜花对小鼠进行处理,分析了珍珠梅花挥发物对小鼠旷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梅鲜花的挥发物对小鼠探索性、兴奋性、运动性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挥发物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挥发物抑制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珍珠梅鲜花的挥发物中,含氮化合物含量高,如三甲胺、1,1 二甲基脲、烟碱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梅 挥发物 小鼠 旷场行为 学习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冷平生 王天华 +2 位作者 苏淑钗 蒋湘宁 王沙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银杏 (GinkgobilobaL .) 2年生实生苗和大树为试材 ,分析根、茎和叶中银杏黄酮苷及萜类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银杏叶中萜类内酯含量从春季起逐渐增加 ,至夏末秋初达最高值 ,随后逐渐减少 ;根和茎中萜类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叶中相... 以银杏 (GinkgobilobaL .) 2年生实生苗和大树为试材 ,分析根、茎和叶中银杏黄酮苷及萜类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银杏叶中萜类内酯含量从春季起逐渐增加 ,至夏末秋初达最高值 ,随后逐渐减少 ;根和茎中萜类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叶中相类似 ,但在冬季休眠期维持较高含量 ,进入春季伴随叶的萌发生长降低到全年的最低点。银杏茎中萜类内酯含量最低 ,相当于叶含量的 1/3和根含量的 1/2。叶中白果内酯含量在总萜类内酯中所占比例较高 ,而在根和茎中所占比例则较低。随着树龄增加 ,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下降 ,这可能与萜类内酯合成能力下降有关。银杏黄酮苷含量在春季幼叶中最高 ,夏季和秋季相对较低且变化不明显 ;长枝叶中槲皮素较多 ,而短枝叶中山柰黄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苷 萜类内酯 季节变化 含量变化 叶用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地被菊品种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明 刘华 +1 位作者 张启翔 陈华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5,共4页
研究地被菊的香气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TCT-GC/MS(热脱附冷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相结合,对东林瑞雪、玉龙和向阳3个地被菊品种花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用总离子流峰面积归一化法对香气... 研究地被菊的香气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TCT-GC/MS(热脱附冷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相结合,对东林瑞雪、玉龙和向阳3个地被菊品种花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用总离子流峰面积归一化法对香气成分在总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对东林瑞雪一天中3个不同时段花朵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林瑞雪花朵香气成分有13种,玉龙有6种,向阳有14种;樟脑,莰烯和-α蒎烯为3种地被菊共有的香气成分;樟脑在3个品种中的相对含量均超过17%;其他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东林瑞雪主要香气成分中,莰烯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樟脑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其他香气成分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个地被菊品种的香气成分不同,其中有3种共有的香气成分;东林瑞雪各主要香气成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均稳定存在,但其相对含量呈明显的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菊 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 TCT-GC/MS(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中γ-氨基丁酸和17种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文红 沈应柏 +2 位作者 李镇宇 张淑静 刘雪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23-4029,共7页
建立了自动在线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为衍生试剂进行衍生,AgilentHypersilAA-ODS-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 建立了自动在线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为衍生试剂进行衍生,AgilentHypersilAA-ODS-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19min内分离测定了马尾松苗木针叶中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回收率高于90.1%,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21%~2.81%),经测定,发现马尾松被马尾松毛虫取食后,所测18种氨基酸总量明显降低,从418.3μg·g^-1降低到310.4μg·g^-1鲜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游离氨基酸 Γ-氨基丁酸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红脂大小蠹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鸿斌 王玉刚 +2 位作者 张真 金幼菊 周淑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88,共5页
The volatile compositions of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are analyzed. The main turpentine volatiles are (R)-(+)-α-pinene, (S)-(-)-β-pinene, (S)-(+)-3-carene (the largest) which occupy more than 97% of the to... The volatile compositions of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are analyzed. The main turpentine volatiles are (R)-(+)-α-pinene, (S)-(-)-β-pinene, (S)-(+)-3-carene (the largest) which occupy more than 97% of the total. There are also myrcene, (+)-limonene, camphene, terpinen and phellandrene. In the experiment of Electroantennograms(EAG), the male of red turpentine beetles are sensitive to (S)-(-)-α-pinene、limonene and (S)-(+)-3-carene; while the female of the red turpentine beetles are sensitive to (S)-(+)-3-carene、limonene、(S)-(-)-α-pinene and myrcene. The female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volatiles than the male. There is much difference in response of Dendroctonus valens in Chinese pine compared to that in USA in ponderosa pine. The volatile difference of the two pine specie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may contribute to this change. Further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change is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油松 挥发性物质 触角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产卵及寄主识别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继泉 王树香 +3 位作者 杨元 黄大庄 金幼菊 白颖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7-452,共6页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卵期寄生蜂,研究其寄生机制对桑天牛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该寄生蜂的产卵行为主要包括桑天牛刻槽的定向搜寻、刻槽表面的检验、寄主卵检验、产卵寄生、标记等,其中...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卵期寄生蜂,研究其寄生机制对桑天牛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该寄生蜂的产卵行为主要包括桑天牛刻槽的定向搜寻、刻槽表面的检验、寄主卵检验、产卵寄生、标记等,其中刻槽表面检验的时间较长。选择试验显示,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正常桑枝和取食桑枝。在刻槽未产卵桑枝、刻槽产卵未涂抹分泌物桑枝和正常刻槽产卵桑枝中,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并且刻槽检验时间、寄主卵检验率和寄生率等都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已寄生刻槽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低于未寄生刻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 产卵行为 寄主识别 桑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树香 李继泉 +3 位作者 黄大庄 金幼菊 李明 杨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3,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两种寄生蜂的触角上着生着6种感器,分别为指形感器、板状感器、毛形感器、坛形感器、刺形感器、蒲姆氏鬃;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模式在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种内雌雄个体间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桑天牛卵寄生蜂的寄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卵啮小蜂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对干旱胁迫下复叶槭挥发物的嗅觉反应(英文) 被引量:17
14
作者 金幼菊 李继泉 +2 位作者 李建光 骆有庆 Stephen A Teale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9-105,共7页
对干旱胁迫下 3a生复叶槭的挥发物进行了鉴定。当复叶槭受到干旱胁迫时 ,9种化合物释放量升高 (包括 :丁醇、戊醇、反 - 2 -己烯 - 1-醛、顺 - 3-己烯 - 1-醇、戊醛、戊酸、己醛、己酸、苯乙酮 ) ,而长叶烯释放量降低。复叶槭复水后苯... 对干旱胁迫下 3a生复叶槭的挥发物进行了鉴定。当复叶槭受到干旱胁迫时 ,9种化合物释放量升高 (包括 :丁醇、戊醇、反 - 2 -己烯 - 1-醛、顺 - 3-己烯 - 1-醇、戊醛、戊酸、己醛、己酸、苯乙酮 ) ,而长叶烯释放量降低。复叶槭复水后苯乙酮升高 ,但其他挥发物释放量降低。通过GC -EAD检测了光肩星天牛对其中某些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并使用诱捕器和人工合成单体进行了田间生测实验。丁醇、戊醇和顺 - 3-己烯 - 1-醇能引起光肩星天牛的触角反应 ,这一结果在田间实验中得到了证实。这表明干旱胁迫在光肩星天牛选择寄主植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干旱胁迫 复叶槭挥发物 嗅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元 张凤娟 +3 位作者 李继泉 王宇 金幼菊 张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6,共7页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蛀干害虫桑天牛(Apriona gernari)重要的卵期寄生蜂,开展该寄生蜂趋性行为与其寄主昆虫(桑天牛)和寄主植物(桑树)挥发物关系的研究对桑天牛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嗅觉测定表明,经不同处理...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蛀干害虫桑天牛(Apriona gernari)重要的卵期寄生蜂,开展该寄生蜂趋性行为与其寄主昆虫(桑天牛)和寄主植物(桑树)挥发物关系的研究对桑天牛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嗅觉测定表明,经不同处理的桑枝和桑天牛虫粪对桑天牛长尾啮小蜂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咬食桑枝和产卵桑枝的引诱活性高于正常桑枝。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对桑枝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进行分析鉴定的结果表明:正常桑枝挥发物主要为酯类物质,咬食桑枝和产卵桑枝挥发物主要为萜烯类物质,且大多数挥发物的释放速率高于正常桑枝,咬食桑枝挥发物的数量多于正常桑枝而少于产卵桑枝;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的数量少于桑枝,主要物质为1,6-庚二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 桑枝 桑天牛虫粪 挥发物 引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吕兆林 李月琪 +2 位作者 秦娇 韦倩 张柏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以毛竹叶为实材,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器、超临界萃取和索氏提取等4种方法提取毛竹叶挥发油,用气质联用仪测试竹叶挥发油,共检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68种化合物结构。采用同时水... 以毛竹叶为实材,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器、超临界萃取和索氏提取等4种方法提取毛竹叶挥发油,用气质联用仪测试竹叶挥发油,共检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68种化合物结构。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的化合物以醇、羧酸、烷烃类为主,C9~C16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69.10%和62.11%;采用超临界萃取提取方法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羧酸为主,C9~C16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2.91%,C17~C25为27.98%,C26~C38为22.78%;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类为主,C26~C38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8.55%。研究表明,提取方法不同,竹叶挥发油成分在化合物种类、个数及相对含量方面差异很大;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技术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竹叶挥发油组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叶 提取方法 挥发油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筠 莫汉宏 +3 位作者 安凤春 李建中 郑明辉 邓文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4-706,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咪鲜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5×10-11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mg·kg-1;在浓度为002—20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756%—1060%;变异系数为25%—115%.
关键词 咪鲜胺 代谢物 黄瓜 土壤 分析方法 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与光质对银杏光合作用及黄酮苷与萜类内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5
18
作者 冷平生 苏淑钗 +2 位作者 王天华 蒋湘宁 王沙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对 2年生银杏 (GinkgobilobaL .)苗进行遮荫和光膜处理 ,测定光合速率及碳水化合物、银杏黄酮苷与萜类内酯的含量。光合速率在自然光下测定时从大到小依次为 :黄膜 >蓝膜和红膜 >绿膜 >紫膜和白膜 ,在光膜下测定时为 :黄膜 >... 对 2年生银杏 (GinkgobilobaL .)苗进行遮荫和光膜处理 ,测定光合速率及碳水化合物、银杏黄酮苷与萜类内酯的含量。光合速率在自然光下测定时从大到小依次为 :黄膜 >蓝膜和红膜 >绿膜 >紫膜和白膜 ,在光膜下测定时为 :黄膜 >红膜 >蓝膜、紫膜和白膜 >绿膜。光强和光质对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光质对萜类内酯的生物合成和积累有影响 ,紫膜处理的银杏萜类内酯含量最高 ,为 3 89mg/g,比白膜 (对照 )高 85 2 3% ,其次是绿膜 ,为2 80mg/g。覆膜和遮荫显著减少银杏黄酮苷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光合作用 黄酮苷 萜类内酯 含量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水杨酸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邓文红 张风娟 金幼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五角枫叶片为实验材料,经预处理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含量.该方法摸索出了使水杨酸与其他酸性(或杂质)组分很好分离的液相色谱条件,建立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定性定量方法.用该方法测定水杨酸标样的回收率高... 以五角枫叶片为实验材料,经预处理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含量.该方法摸索出了使水杨酸与其他酸性(或杂质)组分很好分离的液相色谱条件,建立了植物组织中水杨酸的定性定量方法.用该方法测定水杨酸标样的回收率高于95%,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42%).用该方法对实际植物样品的分析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水杨酸 五角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GC-ECD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兆林 吴荣荣 +1 位作者 王秀红 张柏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5-186,189,共3页
对现有农业行业标准(NY/T761-2004)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方法能够充分净化样品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排除样品复杂基质的干扰,上述农药添加浓度为0.02、0.2、2.0mg/... 对现有农业行业标准(NY/T761-2004)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方法能够充分净化样品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排除样品复杂基质的干扰,上述农药添加浓度为0.02、0.2、2.0mg/kg,回收率变化在75%~119%之间,变异系数(R.S.D.)为0%~15.98%,其最低检测浓度0.01~0.000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百菌清 拟除虫菊酯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