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振奋 +1 位作者 陈红 吉小梅 《地理教学》 2012年第4期11-14,10,共5页
本文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总项目下进行的地理学科的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的研制、实施,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 本文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总项目下进行的地理学科的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的研制、实施,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对大量实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水平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于全面了解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地理新课程有效评价机制以科学方法评价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义务教育 地理学科教学质量 地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效支点?--北京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研究报告(2015) 被引量:15
2
作者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项目组 顾瑾玉 +18 位作者 黄冬芳 贾福录 贾美华 贾欣 金利 荆林海 康杰 李伏刚 李晓蕾 李青霞 李英杰 孟献军 彭香 乔文军 秦晓文 王彤彦 吴洋 夏宇 张玉峰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40,共4页
为有效解决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与学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项目组聚焦核心素养在学科层面的五大领域(阅读、数学、科学、技术、问题解决),开展教学实验研究。基于实验研究的前测数据,梳理出北京... 为有效解决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与学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项目组聚焦核心素养在学科层面的五大领域(阅读、数学、科学、技术、问题解决),开展教学实验研究。基于实验研究的前测数据,梳理出北京市中小学生在五大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教学因素进行了诊断分析,提出了实践取向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能力标准体系 阅读素养 数学素养 科学素养 技术素养 问题解决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PISA热的局内人反思——对话芬兰教育研究所测评团队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国文 曹一鸣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芬兰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在PISA测评中的表现历来卓越,但又存在着显著下降趋势,引起芬兰PISA测评领域内专家的反思。通过对芬兰教育研究所专家进行集体访谈以及文献解读,研究展示了PISA测评在芬兰的实施,结果报... 芬兰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在PISA测评中的表现历来卓越,但又存在着显著下降趋势,引起芬兰PISA测评领域内专家的反思。通过对芬兰教育研究所专家进行集体访谈以及文献解读,研究展示了PISA测评在芬兰的实施,结果报告和反馈,地区差异、校际差异、性别差异、移民融合教育的解读,以及其表现卓越和下降趋势的原因探究。启示我国教育界辩证对待大型测评,促使其实现助力教育治理、完善教育系统、优化学校文化、促进学习者进步等教育功能,切实落实“后测评”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芬兰 教育治理 局内人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的科学认识特点和教学策略——基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宝生 彭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项目获得关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的侦测数据,呈现出小学生科学认识特点。通过对这些侦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小学生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感知觉、思维加工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七大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突出... "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项目获得关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的侦测数据,呈现出小学生科学认识特点。通过对这些侦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小学生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感知觉、思维加工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七大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突出明显特征性、表征联系性、间接因果性、直接类比性、经验技术性和横断性。针对这七大特点,分别进行了教学策略分析,提出一般性教学建议:从以自我为中心认识到科学的客观标准性;从突出明显特征性到对科学事物的全面认识;从表征联系性认识科学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从间接因果性认识科学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直接类比性认识科学类比的严谨性;从经验技术性到认识科学内在规律性;从横断性到认识科学概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前科学概念 科学认识特点 科学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引领学习”的构建及单元教学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丹 刘晓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问题引领学习"是指基于学生真实问题开展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既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目标,又将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途径.基于"问题引领学习"的理念和学习模型,在"比的认识"... "问题引领学习"是指基于学生真实问题开展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既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目标,又将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途径.基于"问题引领学习"的理念和学习模型,在"比的认识"单元中设计了真实的情境任务,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形成单元学习路线,按照此路线开展单元学习并进行问题分享会,分享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经验.在单元实施后的后测中,实验班学生普遍反映喜欢这种学习形式,在"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方面收获最大.实验班学生问题提出的整体水平高于对照班,提出的问题类型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关键能力 单元教学 比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董艳 王飞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微信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大众生活,也逐渐被应用到教育领域。现有微信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实施经验,鲜有对其内部动力机制的探讨。该文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四个班的家长群(120位家长)为研究样本,实施包含三个维度(新媒体认知、... 微信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大众生活,也逐渐被应用到教育领域。现有微信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实施经验,鲜有对其内部动力机制的探讨。该文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四个班的家长群(120位家长)为研究样本,实施包含三个维度(新媒体认知、家庭教育信心、媒体认同度)项目组成的问卷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媒体认知方面,家长认为新微信在家校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家教信心方面,家长普遍反映亲子关系较为融洽;在媒体认同度方面,家长认同微信能够帮助他们随时了解学校的事务,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社会性能力;但不足的是,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效果不显。该文认为,改进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聚焦讨论主题,以教师参与引导等策略来构建模式,增加家长参与的热情,提高家长对合作的满意度。真正好的家校合作,需要家校双方的适当跨界,微信为家校跨界提供了一种便捷途径,但家校双方不能因为技术的支持,而忽略彼此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家校合作 家长观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京诚 孙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6-49,共4页
按照查阅文献资料、座谈调研、试点校实验、应用推广的研究工作思路,在北京市100余所中小学展开体育合作学习应用推广研究。参与教学实验的体育教师撰写366份体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方案,录制41节体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录相片,制作38付体... 按照查阅文献资料、座谈调研、试点校实验、应用推广的研究工作思路,在北京市100余所中小学展开体育合作学习应用推广研究。参与教学实验的体育教师撰写366份体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方案,录制41节体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录相片,制作38付体育合作学习教具,撰写并发表论文35篇,12节体育合作学习课例入选国家课程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合作学习 应用推广 课堂教学方案 教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 被引量:26
8
作者 徐鹏 王彤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0,共7页
学科实践是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与转化学科知识的一种学科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学科实践以理解本位的学科知识观、整合取向的学科学习观为理论支点,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内容载体,以建构实践型... 学科实践是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与转化学科知识的一种学科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学科实践以理解本位的学科知识观、整合取向的学科学习观为理论支点,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内容载体,以建构实践型育人路径为功能指向,体现了核心素养时代语境下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以学科实践为抓手,能够建构出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实践型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语文课程 学习任务群 学科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模块内容标准解读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立新 王振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0,共4页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研制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已经发布。本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拓展模块二为"机器人入门",初中部分的拓展模块二为"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研制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已经发布。本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拓展模块二为"机器人入门",初中部分的拓展模块二为"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本文将针对两个模块的机器人课程标准进行简单介绍,并给出一些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机器人教育 课程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能力标准的教学指南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美华 顾瑾玉 李晓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3,共7页
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切实获得能力的发展,弥补现行课程标准未对学科核心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系统设计的缺失,本研究尝试从理论层面对"学科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据此研制、构建适合北京地区教学实际的学科能力标准体系,... 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切实获得能力的发展,弥补现行课程标准未对学科核心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系统设计的缺失,本研究尝试从理论层面对"学科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据此研制、构建适合北京地区教学实际的学科能力标准体系,并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与案例指导,最终形成了集内容标准、能力水平和教学建议于一体的纲领性文本。接着探索各类教学标准之间的对接与融合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学科能力标准开展成规模的实证研究,并以学科能力模型为基础,开展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教学改进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标准 教学指南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定对数学自我效能与问题解决能力关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咏梅 刘红云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60,共10页
采用追踪实验研究的方式,以33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数学自我效能及其分效能即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分效能、数学... 采用追踪实验研究的方式,以33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数学自我效能及其分效能即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分效能、数学相关课程分效能、数学学业问题解决分效能均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产生显著性影响,两者在影响效果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对数学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分效能产生了显著影响,控制班则未产生显著影响,两者在影响效果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实验班、控制班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均对数学相关课程分效能、数学学业问题解决分效能产生显著影响,两者在影响效果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定 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 数学自我效能 数学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晓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5,共10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幼各学段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实施现状还是资源保障层面,都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幼各学段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实施现状还是资源保障层面,都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指导原则、课标修订、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把握正确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多样化探索 思想误区 实践偏差 行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计算器与中学数学创新教育──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立昌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4期47-51,共5页
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北京市有40多所中学的几百名教师,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课题研究.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重点是改进... 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北京市有40多所中学的几百名教师,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课题研究.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重点是改进课堂教学过程,方向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及教材的整合,开展课题研究则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图形计算器 现代教育技术 中学 数学教学 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过程 课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双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卫东 王屏萍 张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该文着重探讨了"双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生背景和结构功能,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应用为例,阐述了"双课堂"的教学流程,分析了虚拟和实体两种课堂的教学特征及效果,最后指出:"双课堂"中的"... 该文着重探讨了"双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生背景和结构功能,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应用为例,阐述了"双课堂"的教学流程,分析了虚拟和实体两种课堂的教学特征及效果,最后指出:"双课堂"中的"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虚实相生、相互支撑,将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课堂 虚拟课堂 实体课堂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课程标准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晓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43,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成果丰硕、发展迅速。课标的研制与推行,坚定了"学生主体"这一基本价值立场,释放了教师教学的专业自主权,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在研究者面向实践自觉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成果丰硕、发展迅速。课标的研制与推行,坚定了"学生主体"这一基本价值立场,释放了教师教学的专业自主权,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在研究者面向实践自觉展开的一系列反思总结与思想交锋中,人们对课标的观察视角与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扩展,对课标的认识解读逐渐深入到科学理性层次,并丰富了对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带动了我国教育教学和教育价值观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弹性 行为动词 能力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自我效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咏梅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数学自我效能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是特殊自我效能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内外关于数学自我效能的研究已有很多.今后对数学自我效能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1)增加测量数学自我效能的新方式,增加测量的针对性;(2)探索数学自我效能的... 数学自我效能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是特殊自我效能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内外关于数学自我效能的研究已有很多.今后对数学自我效能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1)增加测量数学自我效能的新方式,增加测量的针对性;(2)探索数学自我效能的结构、机制及发展规律性;(3)探索数学自我效能的培养与干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学业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观念的研究评介——以数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丹 于国文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数学大观念是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的观念的陈述,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够把各种数学理解联系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具有概括性、永恒性、迁移性及发展性的特征。数学大观念的提出是数学学科领域大观念研究的重要突破。培养学生的大观念不能忽... 数学大观念是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的观念的陈述,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够把各种数学理解联系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具有概括性、永恒性、迁移性及发展性的特征。数学大观念的提出是数学学科领域大观念研究的重要突破。培养学生的大观念不能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在实践中积累,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和主动建构。已有的围绕大观念进行课程设计的案例为数学教学中切实落实大观念提供了重要参考及指导。大观念的价值体现在优化学生学习、体现并促进学习进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数学学习新的架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念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建构分数意义的教学行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丹 孙京红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教学中应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整体建构分数的意义.从"比、测量、运算和商"4个方面设计了五年级分数单元的6节课,共同承担了对于分数意义多个方面的学习;同时,设计了挑战性的、贯... 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教学中应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整体建构分数的意义.从"比、测量、运算和商"4个方面设计了五年级分数单元的6节课,共同承担了对于分数意义多个方面的学习;同时,设计了挑战性的、贯穿整个学习历程的素材,并鼓励学生运用对于分数多方面的理解来解决问题.通过实验班的前后测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的对比,设计的6节课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了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意义 单元设计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化作业模型及其设计研究:以中学物理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玉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5,共7页
作业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元教学全过程视角对作业进行系统化设计,有助于发挥作业特有的育人功能。嵌入式系统化作业是指嵌入教学全过程、融通课堂内外、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一系列作业,包括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其中的课时... 作业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元教学全过程视角对作业进行系统化设计,有助于发挥作业特有的育人功能。嵌入式系统化作业是指嵌入教学全过程、融通课堂内外、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一系列作业,包括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其中的课时作业又由若干功能各异的诊断反馈作业、定向矫正作业和巩固拓展作业构成。中学物理学科嵌入式系统化作业的设计应关注目标拟定、情境创设、素材挖掘、任务提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化作业 作业设计 中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活动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美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提供了课程资源,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因此,依托各学科教研员的教学专业支持,社会资源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有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服务,才能具有生命力;同时要研究制定课程教...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提供了课程资源,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因此,依托各学科教研员的教学专业支持,社会资源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有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服务,才能具有生命力;同时要研究制定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指导教师有效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大课堂 课程教学活动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