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史视角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审思与实践转化
1
作者 潘丽云 刘晓婷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与落脚点。数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为全面发展的人而教,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品格的人而教。发挥数学史在知识、能力与品格塑造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是数学学科学习...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与落脚点。数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为全面发展的人而教,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品格的人而教。发挥数学史在知识、能力与品格塑造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是数学学科学习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自然数的认识、分数除法、三角形面积等三个案例分析如何将数学史中的育人价值转化为可实践操作的,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实践转化的内容与方式,并通过实践检验重新审视数学史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学生核心素养 育人价值 实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
作者 贾小宇 刘春艳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单位圆在三角函数内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由关注具体角的弦值转向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与圆的弧长、弦长的关系逐渐清晰化,三角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算术、代数、几何、解析四个研究阶段;三角函数是周期运动代... 单位圆在三角函数内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由关注具体角的弦值转向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与圆的弧长、弦长的关系逐渐清晰化,三角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算术、代数、几何、解析四个研究阶段;三角函数是周期运动代数化的代表,在微积分、几何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三角函数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圆有关,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是圆的对称性的解析表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单位圆的作用.借助单位圆,从模型角度理解三角函数概念的数学化过程,从几何直观上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和诱导公式,从整体上理解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函数 单位圆 几何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困惑与路径
3
作者 许博 刘晓婷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备受关注,教学实效性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成为必然。在实践和认识上一线教师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本文结合教学给出“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细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备受关注,教学实效性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一体化的数学课堂成为必然。在实践和认识上一线教师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本文结合教学给出“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细化教学目标,让目标为“教学评”导航;用好学情调研,明晰教学起点;运用表现性任务,生成评价“表现”的素材;使用等级量表,引导学生做有理有据的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数学 圆的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出入相补”为轴心的“三角形面积的再认识”
4
作者 刘晓婷 刘勇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8-42,共5页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众多,当前教材多以“倍拼折半”为主,在中国数学史上,数学家通过“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方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文章阐释了“出入相补”的内涵及其应用,分析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价值,...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众多,当前教材多以“倍拼折半”为主,在中国数学史上,数学家通过“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方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文章阐释了“出入相补”的内涵及其应用,分析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价值,并给出应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面积 出入相补 空间观念 推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古人记数设认知冲突,学习数概念——以一年级“11~20的认识”单元为例
5
作者 刘晓婷 喜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11~20的认识”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是学生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文章通过古人记数历程,得到以史促思,感受记数的智慧的教学启示,以古人记数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从“用‘1’当10”到“逢10变‘1’... “11~20的认识”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是学生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文章通过古人记数历程,得到以史促思,感受记数的智慧的教学启示,以古人记数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从“用‘1’当10”到“逢10变‘1’”,在思维碰撞中初识“十进”,在辨“11”“12”等活动中,引发对数位的联想,感悟位值思想。同时,应用多种数学史料融入方式,用丰富的形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习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20的认识 古人记数 十进位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倒相乘”中的“算之纲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分数除法运算教学再探
6
作者 潘丽云 白文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3-47,共5页
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分辨使用分数除法的情境、理解分数除法运算的意义、分数除法运算程序的逻辑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文章通过对分数除法使用的“颠倒相乘”操作程序进行追本溯源,指出“齐同术”成为分数运算的“... 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分辨使用分数除法的情境、理解分数除法运算的意义、分数除法运算程序的逻辑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文章通过对分数除法使用的“颠倒相乘”操作程序进行追本溯源,指出“齐同术”成为分数运算的“算之纲纪”,在获得“颠倒相乘”的过程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乘法结构、分数的“单位1”与逆元成为概念核心,统领了分数运算的意义。数学史启发下的分数除法运算教学对“颠倒相乘”的逻辑追问,再次巩固了分数意义深刻理解并完善分数除法运算法则的逻辑链条,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倒相乘 分数除法 数学史 推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