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红 何妮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7,共6页
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为增进民族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的国际理解教育,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受到基础教育的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以学科渗透方式在许多学校展开。国际理解之所以能够在学科... 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为增进民族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的国际理解教育,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受到基础教育的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以学科渗透方式在许多学校展开。国际理解之所以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是因为国际理解无论在知识、技能,还是在情感态度培养上都在某些基本点上与学科教育相契合。找准国际理解教育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可以增进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文化多样性 学科渗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整合视域下农村教育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飞 徐汀潇 徐哲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27-31,共5页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始终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主流文化、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理清与协调好农村教育内外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摆正农村教育的文化角色与文化地位,形成农村教育内部与外部文化间的合力,是积极推进...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始终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主流文化、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理清与协调好农村教育内外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摆正农村教育的文化角色与文化地位,形成农村教育内部与外部文化间的合力,是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因。调适农村教育文化冲突的策略为:提升农村教育文化的社会认同,消除城乡教育文化区隔;建立城乡教育文化共同体,确保城乡教育文化公平互认;形成农村教育文化身份再定位,还原农村教育发展根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新型城镇化 文化冲突 文化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被引量:79
3
作者 吴欣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语文课程本应包括多种教学组织形态,整本书阅读也是其中之一。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整本书阅读从未在母语教学中消失过,变化的只是受到重视的程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界倡导的“整本书阅读”并非新生事物,而是旧话重提。不... 语文课程本应包括多种教学组织形态,整本书阅读也是其中之一。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整本书阅读从未在母语教学中消失过,变化的只是受到重视的程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界倡导的“整本书阅读”并非新生事物,而是旧话重提。不过,这次重提,整本书阅读即将成为语文课程的“正规军”,已经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 阅读 素养 母语教学 语文课程 组织形态 课程改革 新生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内涵阐释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欣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3,共4页
“文本(text)”一词在英文中指正文、原文,源于拉丁文(texere),含有组织、交织、编织的意思,表示编织或建构起来的东西。利科尔认为文本是“任何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①即用语言文字编织、建构起来的东西。“教学文本”指... “文本(text)”一词在英文中指正文、原文,源于拉丁文(texere),含有组织、交织、编织的意思,表示编织或建构起来的东西。利科尔认为文本是“任何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①即用语言文字编织、建构起来的东西。“教学文本”指被选人教材的文本以及教材编写者设计的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和知识系统。由于教材编者和学生的参与,“教学文本”与一般的文本有所不同:“教学文本”被教材编写者赋予教学功能,具有文学和教学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语文教师 教材编写者 教学文本 阐释 内涵 知识系统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模型:破译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欣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3,共4页
基于研究成果的视角,通过梳理、分析一位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构建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提炼了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整合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建立联系;以及支撑骨干教师专业... 基于研究成果的视角,通过梳理、分析一位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构建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提炼了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整合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建立联系;以及支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因素:关键事件、教学规律、理论视角、教学信念。"金字塔"模型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与培训课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教师 “金字塔”模型 关键事件 教学规律 理论视角 教学信念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被引量:12
6
作者 钟祖荣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在推进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即“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 结提升”... 在推进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即“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 结提升”。这种模式与已往的模式(学校要求——学校组织学习——教师实践——总结)相比,更具有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 素质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有效推进“经验知识”的建构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欣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7,共3页
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关键是有效推进"经验知识"的建构。其中,课程目标应指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课程分"职前预备课程"和"职后跟进课程"两类,形成基于真实情境的"嵌套式"课程结构。依... 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关键是有效推进"经验知识"的建构。其中,课程目标应指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课程分"职前预备课程"和"职后跟进课程"两类,形成基于真实情境的"嵌套式"课程结构。依托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课程实施,培训者可依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设计研修项目,如备课工作坊、教学作品分析、主题式教学诊断与改进等。新教师培训的课程评价应与课程实施同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师培训:“经验知识” “嵌套式”课程 项目学习 备课工作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类文体的语体特征与教学内容确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俊阳 吴娇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14,共5页
语体的不同决定了文体的不同,文体是语体的体现,是不同功能的语言手段的体现。本文从语体和文体的关系出发,以一定的语境、与语境相应的语言手段和反映客体的特定方式分析不同文学类文体的语体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文学类文体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 文学类文本 语体 文体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教学作品反思 寻找能量增长要素——基于某优秀教师30年间的五节课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欣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2,共3页
教学作品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描述一位从教30年的优秀教师的五节课出发,分析隐含其中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教师能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追求专业认知的持续发展,塑造反思性实践者的形象,记录... 教学作品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描述一位从教30年的优秀教师的五节课出发,分析隐含其中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教师能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追求专业认知的持续发展,塑造反思性实践者的形象,记录教学特色的形成过程,自觉创造教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作品 能量增长 文化形象 专业支援 反思性实践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霍俊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31,共3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和文学史的"重读"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批评者通过综合性的知识以及知识分子性的"当代"视域与作为"历史"的文学和作家进行重新对话与重新阐释的再造。这种"重读"... 新世纪以来,文学和文学史的"重读"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批评者通过综合性的知识以及知识分子性的"当代"视域与作为"历史"的文学和作家进行重新对话与重新阐释的再造。这种"重读"性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这对于祛除以往"非文学"化的阅读具有着诗学上重建的意义。与此同时,带有考古学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文本"重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精神 文学史 重读 历史 小说 作家 地方性知识 文本 中国文学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迷失与重新定位:一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的教学特色提炼
11
作者 吴欣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6,共6页
教学特色的形成与提炼,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帮助骨干教师提炼教学特色,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描述一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教学特色提炼的过程,梳理出教学特色提炼的理论框架:价值与意义、途径与流程、面临的... 教学特色的形成与提炼,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帮助骨干教师提炼教学特色,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描述一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教学特色提炼的过程,梳理出教学特色提炼的理论框架:价值与意义、途径与流程、面临的困境以及提炼过程中协作模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骨干教师 教学特色 提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捍卫孩子的童年:人大附小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解读
12
作者 刘琳娜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4,共3页
借助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对学校的实地调研,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进行初步解读。该校通过让教师深刻体认"让孩子像孩子"的办学追求,通过领导者"真为教师好"的人文精神的感召,唤醒教师"不敢... 借助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对学校的实地调研,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进行初步解读。该校通过让教师深刻体认"让孩子像孩子"的办学追求,通过领导者"真为教师好"的人文精神的感召,唤醒教师"不敢愧对孩子"的使命感,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通过"每日一课"、"行政领导定期集体听课"、"任务驱动"下的合作研究、用"被学习"促进优秀教师主动学习、建立"反思"习惯等,保障教师在研究中进行扎实有效的专业发展;通过团队共享,保持教师专业发展持久长效,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 教师专业发展 共同愿景 团队合作 人大附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的召唤结构
13
作者 张宝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课程标准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 被引量:106
14
作者 吴欣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重新走进语文教学和研究者的视野。教师普遍理解并接受课程文件的相关规定,但在教学实施方面困难重重。推进整本书阅读在执行课程层面的发展,需要论证其教学价值,促进其课程建设,进而明确其未来发展...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重新走进语文教学和研究者的视野。教师普遍理解并接受课程文件的相关规定,但在教学实施方面困难重重。推进整本书阅读在执行课程层面的发展,需要论证其教学价值,促进其课程建设,进而明确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整本书阅读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以“比的意义”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琳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9,共5页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小学“比”这一概念的教学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概念”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要让学生认同该概念产生的价值,要关注概念的本质特征,要...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小学“比”这一概念的教学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概念”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要让学生认同该概念产生的价值,要关注概念的本质特征,要有具体材料支撑,还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本质 比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数学学科本质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琳娜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3,共3页
数学课堂上出现教师“读不懂”学生的现象,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对数学学科本质理解的缺失,提升一线教师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把握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数学本质 高效课堂 教师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汉文写本《卜筮要诀》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连劭名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俄罗斯圣彼德堡藏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一份西夏时期的汉文写本,字迹拙劣,多用别字,说明抄写者不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知识分子。这件文书是根据《周易》编写的简易卜筮书籍,包括筮法、六十四卦名、占辞等内容。占辞仅存乾、坤、屯、蒙、... 俄罗斯圣彼德堡藏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一份西夏时期的汉文写本,字迹拙劣,多用别字,说明抄写者不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知识分子。这件文书是根据《周易》编写的简易卜筮书籍,包括筮法、六十四卦名、占辞等内容。占辞仅存乾、坤、屯、蒙、需、讼、师七卦。整理者题名为《卜筮要诀》,这件文书是研究西夏时期民间通俗文化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卜筮 《周易》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校教学学术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飞 李广 徐汀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5,共6页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高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潜在问题启示图",将教学学术的研究问题划分为四个领域:背景性问题、过程性问题、影响性问题、后续性问题,并对教学学术研究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的...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高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潜在问题启示图",将教学学术的研究问题划分为四个领域:背景性问题、过程性问题、影响性问题、后续性问题,并对教学学术研究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的基本维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构建研究者合作的"社区"、注重情境理解与方法整合、建设学术研究实践共同体、形成互助的学术指导模式等必要举措,为有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问题领域 方法选择 评价标准 关键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背影》解读的秋日时代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学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7,共6页
关于《背影》主题思想的争论,甚至关于《背影》去留的争论,一直牵动着社会大众和语文工作者的视线。丁启阵先生由本刊2010年第6期刊发的孙绍振先生的《〈背影〉的美学问题》一文,提出《背影》应从教材中删除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本刊... 关于《背影》主题思想的争论,甚至关于《背影》去留的争论,一直牵动着社会大众和语文工作者的视线。丁启阵先生由本刊2010年第6期刊发的孙绍振先生的《〈背影〉的美学问题》一文,提出《背影》应从教材中删除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学术上的有益的探讨。张学君先生的《走进〈背影〉解读的秋日时代》一文,分析《背影》成为教材中的"经典名篇"的社会文化原因,考证了《背影》成文的背景,审视了《背影》的文学价值,得出的结论自成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解读 社会文化原因 2010年 主题思想 社会大众 美学问题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阎若璩与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以《尚书古文疏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1-219,312,共9页
阎若璩基于尊经明道的价值观念,以"根柢—枝节"的逻辑结构,运用实证、虚会法排比史料,考辨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孔《传》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而成《尚书古文疏证》。这对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实有先导作用,因而具有学术... 阎若璩基于尊经明道的价值观念,以"根柢—枝节"的逻辑结构,运用实证、虚会法排比史料,考辨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孔《传》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而成《尚书古文疏证》。这对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实有先导作用,因而具有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璩 《尚书古文疏证》 范式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