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丹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还需要了...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还需要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显性的知识结构和隐性的思想方法结构.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路径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 整体把握 核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中计算机辅助数学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顿继安 李冬红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2期72-75,共4页
计算机“智能化”地进入数学教学是必然趋势,这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在计算机辅助数学课程中,通过新技术参与的问题解决使得教师认识新技术的“智能”作用,认识现代数学观,进一步在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和培养教学思维能力方面作了... 计算机“智能化”地进入数学教学是必然趋势,这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在计算机辅助数学课程中,通过新技术参与的问题解决使得教师认识新技术的“智能”作用,认识现代数学观,进一步在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和培养教学思维能力方面作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数学教学观 问题解决 中学 CAI 教师 继续教育 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教育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冬红 顿继安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4期71-73,共3页
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数学素质密切相关,而数学素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继续学习高等数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和教师的成就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是强化素质... 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数学素质密切相关,而数学素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继续学习高等数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和教师的成就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是强化素质教育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中学 数学教育 教学方式 高等数学 学习能力 成就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尝试新的教学(续一)——《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介绍
4
作者 马复 史炳星 孔凡哲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共5页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的第 3、4章 )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特征 教学建议 数学 实验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图形计算器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SHI Bing-xing 史炳星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图形计算器,作为新一代数学学习工具在我国的引入将带来数学教育的深刻变化,这 些变化包括观念、课程、教学过程和教育理论等的变化.对图形计算器(或其它教育技术) 所提供的新的教学环境认识的迟钝,将滞后我国旨在建立全面关注学... 图形计算器,作为新一代数学学习工具在我国的引入将带来数学教育的深刻变化,这 些变化包括观念、课程、教学过程和教育理论等的变化.对图形计算器(或其它教育技术) 所提供的新的教学环境认识的迟钝,将滞后我国旨在建立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改革 .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将使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真正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计算器 掌上电脑 中国 数学教育 学习工具 教育技术 教育改革 大众数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环境支持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一鸣 王长沛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8,共3页
掌上移动实验室(MCL)是一种便携式数字化实验室.MCL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是开发综合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MCL情境的应用将会对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 掌上移动实验室(MCL)是一种便携式数字化实验室.MCL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是开发综合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MCL情境的应用将会对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上移动实验室 数学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小丽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9,共6页
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法,对北京市初中数学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单元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到位,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情况有待改善,单元教学设计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因素涉及... 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法,对北京市初中数学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单元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到位,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情况有待改善,单元教学设计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因素涉及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为了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单元教学设计能力,更好地促进单元教学的实施,从教师个人和学校层面提出6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单元教学设计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A视域下基于教师学习的中学数学课例研修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伍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2,共5页
针对培训中数学教师参与“课例研究”不足的现状,构建了两轮PDSA课例研究框架,并在几个中学数学教师长期培训项目中开展行动研究.结合因式分解的课例研究,阐释了主要研究过程及效果.研究结论:依托两轮PDSA研究框架,及提炼的教学设计“... 针对培训中数学教师参与“课例研究”不足的现状,构建了两轮PDSA课例研究框架,并在几个中学数学教师长期培训项目中开展行动研究.结合因式分解的课例研究,阐释了主要研究过程及效果.研究结论:依托两轮PDSA研究框架,及提炼的教学设计“六三”对话支架,助力了数学教师基于课例的学习与研究,达成了在大单元背景下,以学生、教师及编者的角色,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4个维度将数学教学内容激活,实现了数学学术形态教学内容向教育形态的深层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学习 课例研究 课例研修 因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类型连续体与数学教学 被引量:3
9
作者 顿继安 杨竞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美国学者梅克等人提出一种问题分类理论——问题类型连续体.该理论着眼于教学过程,从师、生两方面,就问题本身、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结论3个维度,把问题分为5个类型.将各种教学模式统一到一个框架下,为我们在实践层面研究教学的过程... 美国学者梅克等人提出一种问题分类理论——问题类型连续体.该理论着眼于教学过程,从师、生两方面,就问题本身、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结论3个维度,把问题分为5个类型.将各种教学模式统一到一个框架下,为我们在实践层面研究教学的过程、模式、目标及评价等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类型连续体 问题分类理论 中学 习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思维培养的数学定理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伍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运用"PCK-方式"分析框架,通过对"圆周角定理"教学片段的评议和设计的对比分析与总结,反推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PCK差异,得到结论:数学教学中关注"过程"已成共识,但缺少思维价值的问题或操作充斥教学过程,而有些教师浑然不知.... 运用"PCK-方式"分析框架,通过对"圆周角定理"教学片段的评议和设计的对比分析与总结,反推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PCK差异,得到结论:数学教学中关注"过程"已成共识,但缺少思维价值的问题或操作充斥教学过程,而有些教师浑然不知.参训者浸润在真实的教学现场——常规课堂中,通过讲课或观课(平均每月两次的频率)前后的设计反思、小组合作的磨课互学、培训者与参训者的同课异构及专业引领的说课议课等主要形式,能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而改变教师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圆周角定理 浸润式 P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中教与学“擦肩而过”的现象研究——兼谈PCK的利与弊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顿继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3,共3页
在"以学生的思考、探究为基础"的数学课堂上会出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擦肩而过"的现象,PCK理论对于解释这一现象并解决这种问题存在不足,解决教与学"擦肩而过"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数学教师的学科性知识质量.
关键词 擦肩而过 PCK 教学知识 学科性知识 方法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爱护和培养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史炳星 《数学教育学报》 199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相当一部分孩子从喜欢学习数学到不喜欢学习数学,很大成份归纳于数学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不重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能经常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和尽可能地使数学联系实际.
关键词 直观性教学 问题解决 档案评估法 数学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循证实践--以教学主张提炼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伍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共6页
针对“卓越教师”培养基于证据的实践欠缺,以及教师“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普遍不一致的现状,开展了教学主张提炼的循证研究.研究始终贯穿“循证实践”的理念和模式.构建的研修框架EB-PSPR是在学习理论指导下,借鉴“循证实... 针对“卓越教师”培养基于证据的实践欠缺,以及教师“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普遍不一致的现状,开展了教学主张提炼的循证研究.研究始终贯穿“循证实践”的理念和模式.构建的研修框架EB-PSPR是在学习理论指导下,借鉴“循证实践”理念及其研究成果,并在研修中不断完善形成的.教学主张提炼的研修目标从3个视角循证;每位研修者经历了循证提炼教学主张的完整过程,此过程整合了教育者、研修者的专业智慧与最佳可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以4位中学数学教师分别在数学概念、公式、习题及复习课教学主张提炼的“循证实践”为例,表明以EB-PSPR框架实施循证研修推动了研修者“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的融合,深化了“循证实践”的观念,教研能力和教师领导力得以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循证实践 教学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培养研究型数学教师的认识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建明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常学习新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社会道德、文化道德和职业道德,这些学习本身就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因素.对于合格的研究型数学教师的界定,应满足:(1)具有较高的道德约束;(2)教师能够根...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常学习新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社会道德、文化道德和职业道德,这些学习本身就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因素.对于合格的研究型数学教师的界定,应满足:(1)具有较高的道德约束;(2)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3)对数学学科内容应有不同的、发展性的认识;(4)能够与专家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数学教师 骨干教师 课题研究 道德约束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顿继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第五次人口普查 人口政策 稳定低生育水平 人口净增长率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上电脑与后PC时代的数学教学──兼谈TTC和T^3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长沛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1期16-22,共7页
桌面电脑的某些局限性制约了它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而掌上电脑,特别是图形计算器(graphingcaculator)的异军突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为大众数学提供了真正的可能,为学生自主自由的主体建构参与武学习与创新探索提供了更... 桌面电脑的某些局限性制约了它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而掌上电脑,特别是图形计算器(graphingcaculator)的异军突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为大众数学提供了真正的可能,为学生自主自由的主体建构参与武学习与创新探索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更有力的支持,也将促使数学课程的深层改革.可以预料,PC机、掌上电脑及因特网及传统媒体(如纸笔等)的综合使用也许将能有效的解决学校IT的老大难问题—即学校IT使用的实效不高.这预示着学校IT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后桌面电脑时代(postdesk-topcomputer).为很动学校IT的应用,笔者还提出IT的“第二次发的”这一概念,以强调教师是学校IT应用开发的主体.而T和TTC这两个教师培训和行动研究的一些理念与经验也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上电脑 数学教学 后PC时代 TTC 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与数学探索活动──谈个性化的“数学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明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2期89-94,共6页
阐述了新技术和个体所应有的自我数学价值规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新技术 数学教育 数学观 自我教学观 数学探索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试题内涵 把好教学方向——从一道北京中考试题说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春艳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8,共4页
中高考改革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考试试题变化会直接影响学校课堂教学.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真正理解试题是关键.以2013年一道北京中考压轴题为例,解析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考生作答情况,给出教学建议:认真分析课标教材,将"... 中高考改革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考试试题变化会直接影响学校课堂教学.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真正理解试题是关键.以2013年一道北京中考压轴题为例,解析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考生作答情况,给出教学建议:认真分析课标教材,将"认知过程"落实到教学中;充分关注概念学习,用"结构体系"串联章节知识;真正理解能力立意,将"能力分解"进行整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试题 能力立意 认知过程 概念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离散KP系列的流方程
19
作者 王晓翊 程纪鹏 李红云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6-392,共7页
该文主要研究修正离散KP系列的流方程问题,给出流方程的一般表示形式.
关键词 离散可积系统 修正离散KP系列 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被引量:96
20
作者 马云鹏 史炳星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2期46-49,共4页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算技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要求,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数概念教学与数的运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数感 发展数感 数学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数概念 数学教育 教学过程 中小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