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对肝细胞放射损伤预防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雅梦 龙颖 +3 位作者 陈科良 刘奔波 何淑雅 黄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本文研究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肝细胞放射损伤防护的机制。以γ射线照射L-02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黄芪甲苷组(80μg/mL)、照射组(4 Gy)、黄芪甲苷+照射组(80μg/mL+4Gy),于照射前12 h更换含有黄芪甲苷浓度... 本文研究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肝细胞放射损伤防护的机制。以γ射线照射L-02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黄芪甲苷组(80μg/mL)、照射组(4 Gy)、黄芪甲苷+照射组(80μg/mL+4Gy),于照射前12 h更换含有黄芪甲苷浓度为80μg/mL的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甲苷对照后L-02细胞早期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罗丹明123荧光探针检测黄芪甲苷对照后L-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γH2AX焦点数;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rf2、HO-1、NQO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照后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黄芪甲苷能有效的缓解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G2期阻滞;黄芪甲苷+照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照射组;黄芪甲苷+照射组γH2AX焦点数明显少于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内Nrf2、HO-1及NQO1表达升高,黄芪甲苷+照射组Nrf2、HO-1及NQO1表达则是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综上可知,黄芪甲苷对L-02细胞具有辐射损伤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途径来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凋亡 细胞周期 γH2AX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糖肽质谱解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继峰 江静 +3 位作者 彭博 钟儒刚 应万涛 钱小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糖基化是一种普遍存在并且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疾病发生、诊断、预后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基于生物质谱的糖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将糖链与蛋白质分解开,分别进行糖基化位点的确认、肽段序列分析及糖链... 糖基化是一种普遍存在并且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疾病发生、诊断、预后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基于生物质谱的糖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将糖链与蛋白质分解开,分别进行糖基化位点的确认、肽段序列分析及糖链结构分析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对于涉及蛋白质与糖链之间连接方式的质谱解析却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研究着重于位点特异性完整糖肽的质谱解析技术,确定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质谱技术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碎裂方式,以及质谱数据解析等方面对近年来完整糖肽的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修饰 糖肽 质谱 糖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双链断裂损伤反应及它的医学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宜 孙志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934,共6页
DNA损伤应激反应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基石.细胞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由损伤监视、周期调控、损伤修复、凋亡诱导等在内的自稳平衡机制.一方面,借助感应、识别并启动精细而复杂的修复机制修复损伤;另一方面,通过DNA损伤应激活化的细胞周... DNA损伤应激反应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基石.细胞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由损伤监视、周期调控、损伤修复、凋亡诱导等在内的自稳平衡机制.一方面,借助感应、识别并启动精细而复杂的修复机制修复损伤;另一方面,通过DNA损伤应激活化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机制,延迟或阻断细胞周期进程,为损伤修复提供时间,使细胞能安全进入新一轮细胞周期;损伤无法修复时则诱导细胞凋亡.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真核基因组后果最严重的损伤类型之一,其修复不利,同肿瘤等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新进展揭示:DSBs损伤反应信号分子ATM-Chk2-p53、H2AX等的组成性活化,是肿瘤形成早期所激活的细胞内可诱导的抗癌屏障,其信号网络的精确、精细调控在基因组稳定性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HIV病毒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过程也依赖于宿主细胞中ATM介导的DSBs损伤反应信号转导;ATM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在抗HIV感染中显示重要的功能意义.文中重点讨论调控DSBs损伤应激反应信号网络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HIV感染中的新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反应 DNA双链断裂(DSBs) ATM P53 DNA损伤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辐射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明 王立升 罗庆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905-908,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鉴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诸如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重建造血微环境、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等,可以部分弥补传统治疗手段的不足。本文对MSC的生物学特性以...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鉴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诸如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重建造血微环境、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等,可以部分弥补传统治疗手段的不足。本文对MSC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放射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放射损伤 辐射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基因修饰瘤苗诱导体内抗肿瘤反应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素萍 王立生 +5 位作者 郭强 王华 贾向旭 徐娟 王恒湘 吴祖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4-60,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多发性骨髓瘤基因修饰瘤苗引发体内抗肿瘤反应的效果。首先给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在其体内重建人的免疫系统,然后皮下接种γ-射线灭活的基因修饰骨髓瘤细胞sko-007(表...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多发性骨髓瘤基因修饰瘤苗引发体内抗肿瘤反应的效果。首先给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在其体内重建人的免疫系统,然后皮下接种γ-射线灭活的基因修饰骨髓瘤细胞sko-007(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或者p53、GM-CSF和B7-1基因),以PBS作为对照,最后植入活sko-007细胞进行攻击。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种感染腺病毒Ad-p53/GM-CSF/B7-1的sko-007细胞可以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病理分析显示移植瘤纤维组织增生伴弥漫性坏死增多,血管增生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灶内有人T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p53、GM-CSF和B7-1基因修饰的骨髓瘤细胞能够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可能用于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细胞疫苗 抗肿瘤免疫反应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Tat蛋白抑制DNA修复和增强细胞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薏 黄越承 +3 位作者 徐勤枝 王会平 隋建丽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6-671,共6页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放疗后产生的正常组织和皮肤毒性反应明显高于普通肿瘤患者.本研究将探讨HIV-1Tat蛋白是否影响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性及机理.两个表达Tat蛋白的细胞系TT2和TE671-Tat均来源于人的横纹肌肉瘤细胞(TE...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放疗后产生的正常组织和皮肤毒性反应明显高于普通肿瘤患者.本研究将探讨HIV-1Tat蛋白是否影响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性及机理.两个表达Tat蛋白的细胞系TT2和TE671-Tat均来源于人的横纹肌肉瘤细胞(TE671)并已转染了不同来源的tat基因.使用细胞辐射后克隆形成率检测辐射敏感性,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基因表达,彗星电泳和γ-H2AX位点检测DNA双链断裂和修复.TT2和TE671-Tat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与转染空载体及对照细胞相比明显增加.彗星电泳和γ-H2AX位点检测表明,在表达Tat蛋白的细胞中,辐射诱导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水平明显降低.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进一步证实,表达Tat蛋白的细胞中DNA修复蛋白DNA-PKcs的表达被抑制.HIV-1Tat蛋白抑制DNA-PKcs的表达,降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使细胞的电离辐射敏感性增高.本研究为了解AIDS合并肿瘤患者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TAT DNA-PKCS DNA修复 辐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肝毒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灏 姜颖 贺福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6-400,共5页
肝脏是代谢乙醇及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对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极为敏感。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一般包括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等几个过程,发展到严重的肝炎时会导致死亡。乙醇导致... 肝脏是代谢乙醇及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对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极为敏感。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一般包括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等几个过程,发展到严重的肝炎时会导致死亡。乙醇导致的肝病可呈现多种形式,并受多种因素控制,使得酒精性肝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活性氧自由基的损害、乙醛的毒性以及补体系统等均可促进乙醇导致的肝损伤。目前,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主要有抗氧化、抑制枯否细胞的激活以及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肝/毒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60过表达对细胞DNA辐射损伤修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樊嵘 刘晓丹 +2 位作者 王豫 徐勤枝 周平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7,共7页
为了探讨Tip60对细胞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通过在U2OS细胞中稳定转染外源Tip60基因,分析了细胞增殖能力及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以及辐射后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发现Tip60在U2OS细胞... 为了探讨Tip60对细胞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通过在U2OS细胞中稳定转染外源Tip60基因,分析了细胞增殖能力及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以及辐射后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发现Tip60在U2OS细胞中的稳定表达降低了细胞增殖能力却提高了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并通过引起电离辐射诱发CyclinB/CDC2复合物表达水平下降,导致细胞G2/M期阻滞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60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Gy 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基因表达转录谱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龙贤辉 徐勤枝 +4 位作者 贺性鹏 隋建丽 安静 白贝 周平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4,F0004,共8页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5 cGy低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后基因转录产物水平变化,探讨低剂量辐射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规律。5 cGy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后4 h,提取总RNA,用包含有14 112个基因探针的人类cDNA芯片分析基...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5 cGy低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后基因转录产物水平变化,探讨低剂量辐射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规律。5 cGy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后4 h,提取总RNA,用包含有14 112个基因探针的人类cDNA芯片分析基因转录谱,照射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基因表达量差异比值大于2或小于0.5,两次检测结果一致的基因点为有效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进一步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筛选出了11个表达上调基因,9个表达下降基因;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包括Connexin43、BMPR2、NOL6、LOC51760、LYK5等基因;Westernblot证实Connexin43基因在翻译水平表达亦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阐述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机理,部分基因有可能成为低剂量辐射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电离辐射 细胞周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技术测定贫铀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海友 邹晓颖 +4 位作者 刘丽萍 梁月琴 郑永红 赵法 于水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2-295,300,共5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某铀模拟试验舱周围的土壤进行了土壤铀浓度和铀同位素比值的测定。采集试验舱周围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土样,测量其中铀浓度以及铀同位素比值。监测结果显示,试验舱周围50 m内为贫铀(DU)污染的...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某铀模拟试验舱周围的土壤进行了土壤铀浓度和铀同位素比值的测定。采集试验舱周围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土样,测量其中铀浓度以及铀同位素比值。监测结果显示,试验舱周围50 m内为贫铀(DU)污染的主要影响区域,DU垂直迁移深度可达25 cm。另外,试验结果显示ICP-MS技术可以快速测定贫铀浓度及其同位素比值,从而有助于确定污染源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贫铀(DU) 同位素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二乙酯对纤维堆囊菌的诱变育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少斌 卢育新 +3 位作者 韩莉莉 王赫 张庆林 吴祖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本文以纤维堆囊菌(Sorangiurn cellulosum)ATCC15384的紫外突变株为出发菌株,用硫酸二乙酯(DES)进行化学诱变,最终得到了埃博霉素A和B的产量分别为13.93和6.82mg/L的高产菌株,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61和3.04倍。说明使用DES诱变可以显... 本文以纤维堆囊菌(Sorangiurn cellulosum)ATCC15384的紫外突变株为出发菌株,用硫酸二乙酯(DES)进行化学诱变,最终得到了埃博霉素A和B的产量分别为13.93和6.82mg/L的高产菌株,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61和3.04倍。说明使用DES诱变可以显著提高埃博霉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堆囊菌 化学诱变 硫酸二乙酯 埃博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开管毛细管酶反应器的制备及在蛋白质酶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佳薇 申烨华 +2 位作者 秦伟捷 张养军 钱小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5,共8页
以石英毛细管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在毛细管内壁上逐步合成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再通过交联剂戊二醛将胰蛋白酶直接键合到该大分子的末端氨基上,并对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制备了多层酶反应器.利用该酶反应器对马心细胞色素C... 以石英毛细管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在毛细管内壁上逐步合成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再通过交联剂戊二醛将胰蛋白酶直接键合到该大分子的末端氨基上,并对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制备了多层酶反应器.利用该酶反应器对马心细胞色素C等蛋白质进行了酶切,并对酶切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化酶反应器具有较高的酶切效率、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管柱 固定酶反应器 蛋白质酶切 树枝形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大鼠尿酸钠晶体诱导的炎症组织细胞中S100A8和S100A9的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火高 胡明 +3 位作者 王建和 韩春光 施海燕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吡格列酮的抗炎机制,观察其对炎症组织细胞中免疫及炎性调节因子S100A8和S100A9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痛风防治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腔一次性注射尿酸钠(MSU)晶体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腹腔一次性注射MS...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吡格列酮的抗炎机制,观察其对炎症组织细胞中免疫及炎性调节因子S100A8和S100A9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痛风防治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腔一次性注射尿酸钠(MSU)晶体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腹腔一次性注射MSU诱导急性腹膜炎模型。MSU注射诱发模型前3d,大鼠灌胃口服吡格列酮(20mg.kg-1.d-1),连续给药5d;模型诱发当天,在吡格列酮给药后2h注射MSU。以RT-PCR检测关节炎诱发后48h滑膜组织中和腹膜炎诱发后4,8,24,48及72h腹腔巨噬细胞S100A8和S100A9的mRNA的表达以及吡格列酮给药的影响。结果S100A8和S100A9的mRNA在正常大鼠滑膜中仅有微量表达(0.01±0.01,0.20±0.07),但在诱发关节炎后48h,滑膜组织中呈现高表达(1.21±0.20,1.44±0.20),吡格列酮则显著抑制其高表达(0.26±0.14,0.25±0.16)。S100A8和S100A9的mRNA在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未见表达,但在诱发腹膜炎后4,8,24,48和72h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均有较高表达。吡格列酮仅在48和72h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S100A8mRNA:1.17±0.38vs0.03±0.02和0.70±0.20vs0.02±0.01;S100A9mRNA:0.90±0.31vs0.10±0.01和0.77±0.10vs0.02±0.01)。结论吡格列酮具有抑制S100A8和S100A9的mRNA表达的作用,很可能与其对痛风炎症的防治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痛风 炎症 S100A8 MRNA S100A9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GGs-miR-483重组质粒构建及miR-483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宁 王曦迪 +6 位作者 乔瑜 李福源 杨宝峰 吕延杰 单宏丽 郑晓飞 高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3,共6页
miR-48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编码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基因第2内含子的microRNA.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的心脏、肝脏及肝、肾肿瘤组织中miR-483表达异常,但其生物学功能尚待研究.建立稳定表达m... miR-48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编码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基因第2内含子的microRNA.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的心脏、肝脏及肝、肾肿瘤组织中miR-483表达异常,但其生物学功能尚待研究.建立稳定表达miR-483并能够传代的miR-483转基因小鼠是研究其功能的重要环节.利用特异miR-483克隆引物,以小鼠基因组为模版,经PCR获得pre-miR-483片段,通过重组构建pCAGG-miR-483重组质粒.该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成熟miR-483.再利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建立miR-483过表达转基因小鼠.利用实时PCR检测各组织miR-483含量.结果显示,miR-483转基因小鼠心肌、骨骼肌、肝脏等组织可过表达成熟miR-483.此外,miR-483转基因过表达小鼠较野生型小鼠体重降低,提示miR-483可能在发育、代谢等方面具有调节作用.miR-483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为microRNA功能研究提供了在体研究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子microRNA 转基因小鼠 宿主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色谱分离的含半胱氨酸肽段富集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米薇 王晶 +3 位作者 应万涛 贾伟 蔡耘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多维色谱分离、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已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生物样品的蛋白质以及全酶切肽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严重干扰了蛋白质高通量、规模化的分析。通过标签肽段富集进行样品预分离可以降低体系的复杂程度。本文建立... 多维色谱分离、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已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生物样品的蛋白质以及全酶切肽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严重干扰了蛋白质高通量、规模化的分析。通过标签肽段富集进行样品预分离可以降低体系的复杂程度。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共价色谱技术选择性分离富集含半胱氨酸肽的方法,从而降低了样品体系的复杂程度。首先以牛血清白蛋白(BSA)的酶切肽段为模型,对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5种蛋白质酶切肽段混合物的富集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此方法的重现性好,富集效率高,富集特异性好,能有效地富集鉴定含半胱氨酸肽段。所建立的方法在复杂体系的蛋白质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复杂样品的蛋白质高通量、自动化、规模化鉴定和定量研究提供了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含半胱氨酸肽 富集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新型亲水开管毛细管柱及在毛细管电色谱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一廷 马成 +3 位作者 白海红 张养军 秦伟捷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为了增加开管毛细管柱(OTCC)的相比,提高分离效率,发展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制备葡萄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毛细管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开管柱内壁上修饰了三维波浪状聚合物,明显增加了内壁比表面积和相比。... 为了增加开管毛细管柱(OTCC)的相比,提高分离效率,发展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制备葡萄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毛细管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开管柱内壁上修饰了三维波浪状聚合物,明显增加了内壁比表面积和相比。在pH3~11范围内,对含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柱和空柱的电渗流进行了比较。修饰后开管柱的电渗流仅为空柱的1/2~1/3,且在pH6~11范围内保持平稳。稳定的电渗流保证了分离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用该开管毛细管柱成功实现了小分子混合物(苯丙氨酸、胸腺嘧啶、腺苷、鸟苷、5-溴尿嘧啶、水杨酸)以及蛋白质大分子(核精核酸酶B、转铁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有效分离,结果表明葡萄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毛细管电色谱 开管毛细管柱 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修饰结合离子交换色谱和生物质谱富集鉴定含组氨酸肽段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冬 周春喜 +3 位作者 张养军 韩春光 邓玉林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通过在肽段的N端引入磺酸基,从而使含组氨酸的肽段与其他肽段在pH<3.0的条件下产生电荷差异,建立了一种基于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结合生物质谱富集鉴定含组氨酸肽段的方法,并以含有组氨酸的标准蛋白质为模型,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 通过在肽段的N端引入磺酸基,从而使含组氨酸的肽段与其他肽段在pH<3.0的条件下产生电荷差异,建立了一种基于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结合生物质谱富集鉴定含组氨酸肽段的方法,并以含有组氨酸的标准蛋白质为模型,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经N端磺酸化后,含组氨酸的肽段能有效地被阳离子交换色谱富集,且在肽的N端引入磺酸基促进了肽的裂解,使之产生简单而信息丰富的二级质谱图,从而得到完美的质谱鉴定结果。这说明磺化修饰结合强阳离子交换色谱用于含组氨酸肽段的富集鉴定是可行的,且具有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磺化修饰 富集 鉴定 组氨酸标签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展示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万巧 王建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5-799,共5页
mRNA展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筛选多肽和蛋白质的有力工具.在筛选过程中,mRNA与其编码的多肽或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mRNA-蛋白质融合体,能在大容量的多肽文库(1013~1015)中筛选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和蛋白质.目前,mRNA展示技术主... mRNA展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筛选多肽和蛋白质的有力工具.在筛选过程中,mRNA与其编码的多肽或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mRNA-蛋白质融合体,能在大容量的多肽文库(1013~1015)中筛选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和蛋白质.目前,mRNA展示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靶分子的多肽和蛋白质适体的发现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阐明和分析.由于其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mRNA展示技术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展示技术 mRNA展示技术 mRNA-蛋白质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明丽 韩春光 +3 位作者 高志清 王琼 高月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0.5,2和5μg.L-1分别作用于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的HK-2细胞72 h,通过RT-PCR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着糖蛋白和波形蛋白m...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0.5,2和5μg.L-1分别作用于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的HK-2细胞72 h,通过RT-PCR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着糖蛋白和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以选择EMT病变模型的最佳诱导条件。在此基础上,观察α-酮戊二酸钠10,100和500μmol.L-1对HK-2细胞EMT病变及G蛋白偶联受体80(GPR8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在葡萄糖5和30 mmol.L-1条件下,当TGF-β1为5μg.L-1时,与对照组比较,E-钙黏着糖蛋白mRNA的降低和波形蛋白mRNA的升高最明显(P<0.01),表明HK-2细胞发生了典型的EMT病变;②选择TGF-β15μg.L-1和葡萄糖30 mmol.L-1制备EMT病变模型,同时加入α-酮戊二酸钠100和500μmol.L-1作用72 h,与模型组比较,E-钙黏着糖蛋白mRNA明显升高,波形蛋白mRNA明显降低,GPR80 mRNA表达增加(P<0.01),表明α-酮戊二酸钠可逆转HK-2细胞EMT的发生。结论在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条件下,TGF-β15μg.L-1作用72 h,HK-2细胞可出现典型的EMT病变;α-酮戊二酸钠对该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钙黏着糖蛋白 波形蛋白 G蛋白偶联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提取物中姜酚(6-JF)的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建云 刘晔 +1 位作者 肖炳坤 黄荣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6期4621-4622,463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提取物中姜酚(6-JF)的含量。实验采用ODSC18柱(5μm,Φ3.9mm,高300mm),以甲醇-水-异丙醇-冰醋酸(70∶36∶15∶4)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80nm。方法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97%和1.36%。该法能简便、...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提取物中姜酚(6-JF)的含量。实验采用ODSC18柱(5μm,Φ3.9mm,高300mm),以甲醇-水-异丙醇-冰醋酸(70∶36∶15∶4)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80nm。方法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97%和1.36%。该法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生姜提取物中姜酚(6-JF)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姜酚 生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