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性陶瓷防热瓦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伟 胡嘉美 +2 位作者 王赛男 刘武刚 侯传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9-112,共14页
刚性陶瓷防热瓦具有耐高温、低热导率和化学稳定等优点,是当今航空航天领域中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迎风面及其他高温部位。在其制造、安装和服役过程中,受到疲劳和外部冲击等载荷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表面、... 刚性陶瓷防热瓦具有耐高温、低热导率和化学稳定等优点,是当今航空航天领域中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迎风面及其他高温部位。在其制造、安装和服役过程中,受到疲劳和外部冲击等载荷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表面、内部以及粘结层的损伤,严重影响热防护性能,甚至危及飞行器的安全。因此对防热瓦进行可靠有效的无损检测评估,是确保其结构稳定,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行器安全性及寿命的关键。本文调研了近年来适用于防热瓦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分别对射线、超声、红外热成像、结构光和太赫兹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探讨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以期为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无损检测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陶瓷防热瓦 无损检测 缺陷识别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舱段结构三轴振动/热复合环境虚拟试验方法研究
2
作者 丁镇军 欧阳钦山 +3 位作者 刘飞星 董龙雷 魏龙 任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0-37,共8页
随着航天飞行器面临的力学环境愈发严酷,热与振动环境已成为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产品功能下降或失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三轴振动与热复合环境的虚拟试验方法,以简化的筒形舱段为对象,分别建立石英灯阵高温加热仿真模型与三轴... 随着航天飞行器面临的力学环境愈发严酷,热与振动环境已成为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产品功能下降或失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三轴振动与热复合环境的虚拟试验方法,以简化的筒形舱段为对象,分别建立石英灯阵高温加热仿真模型与三轴振动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际试验数据得到振动台-夹具传递函数,将三者结合以建立三轴虚拟热振仿真模型。分别通过舱段结构单轴热振试验与三轴热振试验来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验证后的模型获取三轴振动下结构中央测点随温度时变的传递函数变化情况。由舱段模态试验验证舱段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前6阶模态频率误差不超过5%。在单轴热振试验中,仿真模型各测点响应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与试验加速度响应RMS的误差不超过15%;在三轴向热振试验中RMS误差不超过20%,验证了所建虚拟热振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振复合环境 虚拟试验方法 石英灯加热仿真 三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加筋壳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琢 曹立雄 +1 位作者 吴建国 李海波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加筋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承力结构中。可靠性优化设计(Reliability 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RBDO)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参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可避免结构的过保守设计,保证其在服役环境中的... 加筋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承力结构中。可靠性优化设计(Reliability 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RBDO)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参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可避免结构的过保守设计,保证其在服役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高效RBDO方法,来解决屈曲可靠性约束下的加筋壳结构轻量化设计问题。基于预期可行性函数准则实现了样本点的自适应添加,并通过构建分段函数将离散变量连续化,进而在保证设计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优化效率。最后,通过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与确定性优化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壳结构 可靠性优化设计 自适应代理模型 预期可行性函数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飞行器爆炸冲击环境减缓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正平 秦朝红 +1 位作者 肖健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69-173,共5页
星箭分离过程中,火工品解锁,卫星受到严酷的爆炸冲击环境,强烈的高频冲击环境可能使卫星上的电子、光学和其它敏感设备产生破坏。为减少卫星分离过程中相互之间产生的冲击作用,可在卫星与适配器之间安装减冲击环;通过对减冲击环的高频... 星箭分离过程中,火工品解锁,卫星受到严酷的爆炸冲击环境,强烈的高频冲击环境可能使卫星上的电子、光学和其它敏感设备产生破坏。为减少卫星分离过程中相互之间产生的冲击作用,可在卫星与适配器之间安装减冲击环;通过对减冲击环的高频缓冲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冲击波的传递路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模型进行减冲击环设计。采用爆炸冲击模拟星箭分离冲击环境,对其缓冲效果进行了评估,拐点之后减冲击环能衰减10 dB以上的冲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减冲击环 爆炸冲击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整流罩外气动噪声环境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瑞 荣吉利 +2 位作者 任方 李海波 袁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8-994,共7页
基于五阶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构造隐式大涡模拟方法(ILES),对跨声速来流条件下(Ma=0.8)火箭整流罩外噪声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及国外文献进行对比,ILES方法能够在较粗网格下准确预测壁面湍流脉动特性。跨声速流动... 基于五阶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构造隐式大涡模拟方法(ILES),对跨声速来流条件下(Ma=0.8)火箭整流罩外噪声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及国外文献进行对比,ILES方法能够在较粗网格下准确预测壁面湍流脉动特性。跨声速流动在壁面折角处出现分离、再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均方根脉动压力系数出现峰值,同时该区域噪声能量在全频段都较高,易引起结构抖振效应。最后,根据ILES模拟结果,指出工程常用的外噪声经验公式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整流罩 气动噪声 大涡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罩母线形状对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瑞 荣吉利 +1 位作者 李跃军 李海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使用隐式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传统球锥外形、幂次率外形以及冯·卡门外形3种母线形状对整流罩外壁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条件下,3种外形都在折角区域产生激波/分离泡干扰现象,从而产生脉动压力的峰值,且峰值位... 使用隐式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传统球锥外形、幂次率外形以及冯·卡门外形3种母线形状对整流罩外壁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条件下,3种外形都在折角区域产生激波/分离泡干扰现象,从而产生脉动压力的峰值,且峰值位置与时均激波位置基本一致;幂次率外形与冯·卡门外形能够显著减缓该区域的脉动压力环境,均方根脉动压力的极值比传统球锥外形低17%;由于分离点位置前后移动,使得母线折点与分离点之间的流动速度变化剧烈,同样会引起脉动压力的峰值,而冯·卡门母线在折点处过渡均匀,膨胀加速效应较弱,峰值并不显著。通过瞬时流场涡结构以及声压级频谱分析可知:传统球锥外形在折角之前的锥面区域湍流发展较慢,声压级要低于幂次率与冯卡门外形;分离再附后,传统球锥外形涡结构发展迅速,声压级比其他两种外形高出10 d 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火箭整流罩 母线形状 脉动压力 大涡模拟 外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隔热瓦导波脱粘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黄鑫 屈文忠 +3 位作者 蒋琪 肖黎 吴振强 侯传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76-87,共12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在复杂多场耦合环境下易产生层间脱粘损伤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超声导波与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设计4类典型粘接缺陷的隔热瓦试件,结合双向正交扫描策略与超声激励–接收机制,实现粘接区...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在复杂多场耦合环境下易产生层间脱粘损伤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超声导波与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设计4类典型粘接缺陷的隔热瓦试件,结合双向正交扫描策略与超声激励–接收机制,实现粘接区域的高效覆盖检测。针对试件个体差异引起的信号漂移问题,采用基于峰值比例阈值的相位对齐方法,通过优化窗口长度同步保留损伤敏感特征并抑制噪声干扰。进一步构建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网络(Domain-adaptive transfer learning,DATL),实现跨试件损伤特征的分布对齐。试验表明,在跨试件测试场景下,DATL模型准确率仅下降3.9%,域间分布差异指数从0.31降至0.10;在目标域数据量不足40%时,其准确率仍达85%,较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升19.4%。该方法缓解了对损伤类型和试件一致性的依赖,可降低在役热防护结构脱粘检测的误报率与漏检率,为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快速无损检测与健康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结构 脱粘损伤 超声导波 双向正交扫描策略 域自适应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I泡沫的可重复使用结构隔声性能研究
8
作者 秦朝红 侯传涛 +4 位作者 康军 魏龙 荣克林 郝子元 任方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可重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力、热、空间等载荷环境,对飞行器系统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提出了需求。可重复飞行器上升、再入过程中受到严酷的气动噪声环境,噪声传到飞行器内,会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 可重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力、热、空间等载荷环境,对飞行器系统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提出了需求。可重复飞行器上升、再入过程中受到严酷的气动噪声环境,噪声传到飞行器内,会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除了轻质、承载、耐温等设计要求外,还要达到很好的隔声性能,在轨期间满足一定的空间环境要求,并可实现可重复使用。考虑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olymethacrylimide, PMI)泡沫优异的耐热性、比强度高、轻质等特点,将PMI泡沫与复合材料蜂窝板进行复合,开展其隔声性能研究,获取了典型试验件的隔声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飞行器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隔声效果。开展了不同剂量的带电粒子辐照试验,对其多次、长期在轨后的隔声性能进行了评估,在30~5 000 krad(Si)粒子辐照下,不管是PMI泡沫还是PMI泡沫与蜂窝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变化不大,满足可重复使用的隔声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结构 隔声性能 空间环境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 蜂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荷下固体推进剂损伤演化原位成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苑永祥 刘岳勋 +4 位作者 赵蒙 王龙 侯传涛 王煊军 吴圣川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0,共11页
为研究硝酸酯增塑聚醚固体推进剂内部结构损伤演化行为,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成像和自主研发的原位压缩试验系统,在0.1、1.0和5.0 mm/s加载速率下进行了宏细观结构的原位可视化观测,探究了推进剂宏观变形及其内部微裂纹的空间分布与传... 为研究硝酸酯增塑聚醚固体推进剂内部结构损伤演化行为,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成像和自主研发的原位压缩试验系统,在0.1、1.0和5.0 mm/s加载速率下进行了宏细观结构的原位可视化观测,探究了推进剂宏观变形及其内部微裂纹的空间分布与传播模式。结果表明,微裂纹主要形核并生长于填充颗粒与基体界面处,细观孔隙的演化表现出率相关性。与拉伸加载下损伤持续生长不同,压缩过程中孔隙形核、生长与闭合并存;尤其在高速压缩下,推进剂产生“喇叭”状形貌且微裂纹沿四周分布,表面宏观破坏由近表面颗粒与基体界面处的微裂纹扩展传播所致。研究还发现:微裂纹的传播与填充颗粒的空间位置相关,在动态压缩载荷作用下,微裂纹存在横向和轴向两种扩展模式;基体竖直取向微裂纹易发生向水平取向微裂纹的转变,从而导致裂纹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原位动态压缩 损伤率相关性 内部损伤演化 同步辐射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起飞噪声环境缩比模型试验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方 张正平 +3 位作者 李海波 韩丽 秦朝红 刘振皓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缩比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提出了火箭发动机喷流声场试验预示方法的流程。通过缩比模型系留点火试验,根据几何相似、喷流参数相似、发射环境相似来预示起飞噪声环境,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运载火箭表面的噪声环境的空间相关特性...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缩比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提出了火箭发动机喷流声场试验预示方法的流程。通过缩比模型系留点火试验,根据几何相似、喷流参数相似、发射环境相似来预示起飞噪声环境,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运载火箭表面的噪声环境的空间相关特性,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遥测数据之差小于1.5 d B,校验了缩比模型方法的有效性。缩比模型方法对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起飞噪声环境预示、噪声载荷设计、地面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起飞噪声环境 缩比模型试验 相似准则 空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声材料的火箭整流罩噪声环境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方 张正平 +3 位作者 李海波 陈璐 秦朝红 刘振皓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6,共6页
吸声材料是火箭常用的降噪方法之一。针对高速火箭整流罩,采用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吸声材料开展了被动控制内声场降噪方法的实验和数值研究。首先,建立了阻抗管的实验平台,实验测量了吸声材料在不同厚度和表面处理下的吸声系数。然后,基于... 吸声材料是火箭常用的降噪方法之一。针对高速火箭整流罩,采用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吸声材料开展了被动控制内声场降噪方法的实验和数值研究。首先,建立了阻抗管的实验平台,实验测量了吸声材料在不同厚度和表面处理下的吸声系数。然后,基于该材料设计了多种火箭整流罩的内声场降噪的方案,采用统计能量数值仿真方法及混响室噪声环境实验,研究了吸声材料厚度、表面处理及布局方式对整流罩降噪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吸声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整流罩内声场噪声,总声压级隔声量最大达5.5 d B,厚度增加和表面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隔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整流罩 吸声材料 噪声控制 SE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子结构法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吉宝 张正平 +3 位作者 李海波 张忠 韩丽 任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0-517,共8页
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动态子结构法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首先采用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超单元法进行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给出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内部载荷;然后介绍采用航天器基础激励方法与超单元法,依据... 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动态子结构法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首先采用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超单元法进行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给出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内部载荷;然后介绍采用航天器基础激励方法与超单元法,依据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给出的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进行航天器级的载荷二次分析,给出航天器的内部载荷,可以证明载荷二次分析所得航天器的内部载荷结果与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结果一样。由此说明航天器级载荷二次分析获得结果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全箭级器箭耦合载荷分析与航天器级载荷二次分析流程是合理的、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模态综合法 子结构法 耦合载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与运载火箭耦合分析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邱吉宝 张正平 李海波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6-436,共21页
本文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航天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首先介绍航箭(航天器/运载火箭简称为航箭)耦合系统载荷分析基本思想.然后介绍以下3个方面的载荷分析方法:(1)采用基础激励理论初始载荷分析的近似方法;(2)考虑航箭... 本文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航天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首先介绍航箭(航天器/运载火箭简称为航箭)耦合系统载荷分析基本思想.然后介绍以下3个方面的载荷分析方法:(1)采用基础激励理论初始载荷分析的近似方法;(2)考虑航箭耦合影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分支模态综合法.导出采用约束模态质量界面加速度的航天器载荷计算方法;当仅考虑静定约束特殊情况时,退化的方程与Chen采用有限元法导出的方程相同.给出新航天器载荷瞬态分析技术,即一个以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载荷结果可以用来获得相同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新航天器结构的必要的载荷信息.(3)考虑航箭耦合影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模态综合法.包括: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以及航天器/运载耦合的界面综合动态响应计算新方法.最后,介绍验证载荷分析技术.简要讨论验证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结构动态试验仿真技术,该方法包括了一套修正数学模型的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该方法已应用于复杂的结构建模.在进行CZ-2E运载火箭实尺模态试验之前,用建议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给出CZ-2E模态参数的预示结果,并与随后获得的实际模态试验结果相比,两个结果彼此之间高度一致.这个结果证明了模态试验仿真技术已成功地预示了CZ-2E运载火箭的模态参数,验证了建议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可靠性.讨论了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技术.介绍了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40t振动台系统台面控制仿真方法和D卫星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模态综合法 耦合载荷分析 载荷分析验证技术 试验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浮陀螺仪过载振动复合环境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建国 李海波 +2 位作者 张琪 丁洋 冯国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0-844,共5页
为了验证航天飞行器惯性制导器件在过载振动复合环境下的环境效应和适应性能力,以液浮陀螺仪为研究对象,基于刚柔耦合的多体动力学理论,简要分析了过载振动复合环境对惯性器件的耦合影响机理。基于离心机-振动台综合离心试验平台,建立... 为了验证航天飞行器惯性制导器件在过载振动复合环境下的环境效应和适应性能力,以液浮陀螺仪为研究对象,基于刚柔耦合的多体动力学理论,简要分析了过载振动复合环境对惯性器件的耦合影响机理。基于离心机-振动台综合离心试验平台,建立了惯性仪表过载振动复合环境试验方法,开发了惯性仪表过载振动复合环境试验专用采集系统,并开展了惯性仪表过载振动复合环境效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过载振动复合环境对惯性仪表输出值的影响具有耦合效应。因此,对惯性仪表类产品进行环境适应性考核时,应当使用与真实飞行环境更为一致的过载振动复合环境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 振动 复合环境 环境效应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噪声复合环境试验装置研制及其能力验证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振强 张伟 +2 位作者 孔凡金 刘宝瑞 程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3,67,共5页
研制一套小型热噪声试验装置,开展单一噪声环境、单一热环境、热噪声复合环境施加能力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试验件表面同侧热环境超过600℃、噪声环境超过165 dB的联合施加,可为大型热噪声试验系统研制、热结构设计、试验方... 研制一套小型热噪声试验装置,开展单一噪声环境、单一热环境、热噪声复合环境施加能力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试验件表面同侧热环境超过600℃、噪声环境超过165 dB的联合施加,可为大型热噪声试验系统研制、热结构设计、试验方案确定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环境 噪声环境 试验装置 试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UHMWPE组合靶板高弹速撞击防护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振皓 宋俊柏 +2 位作者 李志强 孔凡金 王建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4,43,共7页
为了对某种圆柱形铝合金弹丸1.8~2.0 km/s高弹速撞击进行防护,使用了一种包含两层铝合金板和防护板的组合靶板结构。分别以面密度同为20 kg/m^(2)的氧化铝(Al_(2)O_(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碳化硼(B_(4)C)/UHMWPE板和单一UHM... 为了对某种圆柱形铝合金弹丸1.8~2.0 km/s高弹速撞击进行防护,使用了一种包含两层铝合金板和防护板的组合靶板结构。分别以面密度同为20 kg/m^(2)的氧化铝(Al_(2)O_(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碳化硼(B_(4)C)/UHMWPE板和单一UHMWPE板作为防护板,开展了二级轻气炮高速撞击实验。在AUTODYN软件中,针对UHMWPE板建立了一种分层式数值模型,对该弹丸1.92 km/s撞击单一UHMWPE板作为防护板的组合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靶板中,以单一UHMWPE板作为防护板,其性能好于同等面密度下的Al_(2)O_(3)/UHMWPE防护板,对后续二次撞击的防护能力好于同等面密度下的B_(4)C/UHMWPE防护板。所建立的UHMWPE板分层式数值模型可以获得与实验状态较为一致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弹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靶板 撞击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整流罩脉动压力环境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宇翔 于洋 +2 位作者 席柯 赵瑞 任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7,共9页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RANS)求解流场与非线性噪声方程(NLAS)求解声场相结合的方法(RANS/NLAS),对跨声速条件下火箭整流罩外部的脉动压力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与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研究。通过与国内外文献及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使用NLAS方法...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RANS)求解流场与非线性噪声方程(NLAS)求解声场相结合的方法(RANS/NLAS),对跨声速条件下火箭整流罩外部的脉动压力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与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研究。通过与国内外文献及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使用NLAS方法能够利用较少的网格量准确模拟脉动压力的传播历程。同时,结果表明:跨声速流动中,在火箭整流罩的头锥肩部会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而在后部倒锥部位会产生大分离区,因此在肩部和倒锥区域脉动压力环境最为恶劣;随着迎角的增加,背风面头锥肩部的脉动压力环境更加恶劣,倒锥区域减缓。为抑制倒锥区域的脉动压力,新设计了直线外形、正弦曲线外形、“切线弧+圆弧”外形三种倒锥轮廓线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倒锥区域时均摩擦力系数、分离区、均方根脉动压力系数,得出了“切线弧+圆弧”外形最有利于优化其脉动压力环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压力环境 非线性声学求解器 优化设计 火箭整流罩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振皓 巫世晶 +1 位作者 潜波 王晓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962-1966,共5页
根据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典型结构,分析了系统的传动比与啮合频率。为获得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轮齿接触力的变化规律,运用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以ADAM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系统的... 根据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典型结构,分析了系统的传动比与啮合频率。为获得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轮齿接触力的变化规律,运用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以ADAM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给出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齿轮啮合传动时轮齿接触力的计算方法,验证了系统传动比,对小太阳轮与短行星轮啮合的综合接触力、x方向接触力和y方向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及其频谱特性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接触力的幅值波动显著,具有明显的周期性。x方向接触力和y方向接触力具有相同的频谱特征,相位相差约90°。频谱中出现小太阳轮的旋转频率和系统啮合频率的1至7倍频率成分,存在明显的调制特性。通过对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的研究,为改善系统动力学特性以及实现系统的动态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行星齿轮 传动系统 虚拟样机 接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滑边域有限元法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伟 贺旭东 +1 位作者 吴建国 刘轶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在深入理解光滑有限元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光滑边域有限元法边域的形成方式,光滑应变矩阵的求解方法以及光滑有限元形函数的计算方法。利用C++语言编制了光滑边域有限元计算程序,针对具有解析解的二维悬臂梁模型和带孔板模型... 在深入理解光滑有限元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光滑边域有限元法边域的形成方式,光滑应变矩阵的求解方法以及光滑有限元形函数的计算方法。利用C++语言编制了光滑边域有限元计算程序,针对具有解析解的二维悬臂梁模型和带孔板模型计算了位移场、应力场、位移误差和应变能误差,并与常规T3和Q4有限元法、CS-FEM光滑有限元解比较。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有限元法,光滑边域有限元法在解的精确性和收敛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力学 光滑有限元法 光滑边域有限元法 C++ 应用 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成体模型仪器舱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振皓 任方 +2 位作者 王骁峰 秦朝红 贾洲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5-1431,共7页
为揭示跨声速阶段仪器舱附近脉动压力的空间相关特性,以某旋成体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风洞试验获取了仪器舱附近脉动压力载荷分布规律,计算了测点间的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系数。通过曲线拟合与归一化处理,获得了模型仪器舱脉动压力空间相关... 为揭示跨声速阶段仪器舱附近脉动压力的空间相关特性,以某旋成体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风洞试验获取了仪器舱附近脉动压力载荷分布规律,计算了测点间的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系数。通过曲线拟合与归一化处理,获得了模型仪器舱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特性曲线,并研究了攻角、马赫数与雷诺数对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仪器舱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特性具有波动与衰减的特点,随着流动复杂程度的增加,其相关性逐渐降低。同时,在跨声速范围内,该模型仪器舱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特性对马赫数以及较高的雷诺数比较敏感。对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特性的研究,为飞行器结构响应分析以及载荷环境预示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舱 脉动压力 气动噪声 空间相关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