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体美学与中国地域影像艺术审美创造分析
1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电影是国家形态艺术表现的折射,也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显现。“共同体美学”作为近年来中国电影本土理论的重要代表,逐渐成为区域电影、地域电影、民族电影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影像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影像创作倾向,其既是... 电影是国家形态艺术表现的折射,也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显现。“共同体美学”作为近年来中国电影本土理论的重要代表,逐渐成为区域电影、地域电影、民族电影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影像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影像创作倾向,其既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在地表达,又是当下艺术实践的独特创造。各具特色的地域电影不仅形成差异性的艺术审美个性表达,而且在现实基底、审美情感、文化理想等方面增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诗意共性。从共同体美学理论出发,聚焦中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影像审美创造,对审美活动中的对象和主体进行“个性趣味”与“共性品味”的梳理辨析,能够进一步明确共同体美学的理念价值和实践路径,为中国电影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美学 中国电影 地域电影 艺术审美 中国传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中国现实题材电影艺术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2023年中国电影整体复苏,其中现实题材电影的年度市场表现和艺术创作可圈可点。市场方面,全年中国电影票房前20位中,有11部(占比55%)现实题材电影,票房超过175.78亿元,占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32%。创作方面,现实题材电影以现实温度、批... 2023年中国电影整体复苏,其中现实题材电影的年度市场表现和艺术创作可圈可点。市场方面,全年中国电影票房前20位中,有11部(占比55%)现实题材电影,票房超过175.78亿元,占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32%。创作方面,现实题材电影以现实温度、批判力度、反思深度等多方面回应社会热点和痛点,呈现“奇观”“热点”“永恒”等多重现实,题材聚焦网络诈骗、网络暴力、扫黑除恶、教育难题、体育精神、职场不公及社会老龄化等,类型集中在悬疑、犯罪、喜剧等。总之,2023年现实题材电影以创作“回归”态势、占据市场“中心”位置,成为全年电影创作较为突出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中国电影 现实题材电影 市场产业 艺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概览
3
作者 周星 《教育家》 2018年第38期10-1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梳理40年的发展之路,大体可以每个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来审视艺术学科的发展,也可由此考察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重新起步,恢复专业人才培养中国高等艺术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梳理40年的发展之路,大体可以每个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来审视艺术学科的发展,也可由此考察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重新起步,恢复专业人才培养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最早发展阶段,是和改革开放背景下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步的。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我国少有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开始恢复招生,这既是艺术教育的复苏阶段,也是中国艺术教育重新开始确立自己地位的起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家 恢复高考 一级学科 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变革赋能产业升级:2025年春节档电影观察
4
作者 周星 张慧乾 《艺苑》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2025年春节档电影在技术革新、内容供给、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实现了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档期样本。这不仅是市场强势复苏的标志,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能力的集中体现。档期内影片通过本... 2025年春节档电影在技术革新、内容供给、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实现了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档期样本。这不仅是市场强势复苏的标志,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能力的集中体现。档期内影片通过本土化叙事与视听奇观的融合,重构了观众的社会情感与集体记忆。同时,票房狂欢背后的隐忧值得重视,如档期内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凸显、部分影片的口碑与票房存在错位、影片先天缺陷(IP依赖、技术崇拜)等。因此,需要辩证分析评价2025年春节档电影,探讨其在票房表现、产业生态、技术革新、文化意义上的突破,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和市场规律,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改编 技术 产业 传统文化 春节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廓清与辨析:中国艺术学理论疑难问题再辨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星 夏燕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版)》,将艺术学列为学科门类。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升格为学科门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学学科建设自我完善的体现。10年前,艺术学学科门类建立伊始,曾...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版)》,将艺术学列为学科门类。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升格为学科门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学学科建设自我完善的体现。10年前,艺术学学科门类建立伊始,曾围绕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展开相当激烈的辩驳,后来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以及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作过多次研讨。可是,学界至今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对于学科认识观念上的问题——如何看待艺术学理论?或者说一般艺术学的逻辑理性和理论建构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本期“对谈”试图以厘清的方式重新审视这些复杂问题,包括艺术学理论与各门类艺术理论,乃至与各门类艺术学科的关系,明晰它们之间不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各具相对的独立性、自含性,相互间的认同需要有最大公约数的“共识”意识,这是承认艺术学理论学科合法性、权威性和现实性的需要。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的初衷,一是建构起贯通艺术学各门类艺术领域的基础理论、交叉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二是提升艺术学学科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独特性;三是确立整个艺术学学科的站位立场,明辨目标,形成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导向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一般艺术学 艺术门类 艺术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艺术传播模式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星 任晟姝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5期64-70,共7页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传统艺术借助互联网载体进行传播显示出独有的特性,并不断产生较大影响。在当下传统艺术传播中,各类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矩阵具有重要的用户推荐和传播下沉价值。艺术创作者也积极借助...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传统艺术借助互联网载体进行传播显示出独有的特性,并不断产生较大影响。在当下传统艺术传播中,各类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矩阵具有重要的用户推荐和传播下沉价值。艺术创作者也积极借助新媒体渠道,在各类平台进行作品宣传与推广,更加便捷、有效地触及更多传统艺术的潜在受众。新生代青年更多习惯于借助互联网来探知世界、感知艺术和接受艺术。更多受众的认可与喜爱将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使艺术的创造与发展更具生命力;艺术家们也同样会受到极大鼓舞,在跨越时空的传播过程中得到满足,通过互联网依然可以体验艺术审美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传统艺术 互联网价值 艺术审美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赵民间舞蹈的审美文化“修辞性”研究
7
作者 刘丽珺 周星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本文运用审美形态学的方法,从根性、情趣、历史、精神四个方面对燕赵大地上至今仍活跃的民间舞蹈进行集体特征的审美性研究。认为燕赵民间舞蹈文化审美特性具有乡土情味的“土”且“俗”、乡土情趣的“油”且“浪”、乡土记忆的“哀”... 本文运用审美形态学的方法,从根性、情趣、历史、精神四个方面对燕赵大地上至今仍活跃的民间舞蹈进行集体特征的审美性研究。认为燕赵民间舞蹈文化审美特性具有乡土情味的“土”且“俗”、乡土情趣的“油”且“浪”、乡土记忆的“哀”且“悲”、乡土神韵的“壮”且“豪”。并运用“修辞性”思维对这些审美特性进行剖析,从对审美情感孕育的文字形态进行“字之来源”的语言层面深挖,对审美情感孕育的文化心态进行“字之引申”的文化层面解读,对审美情感孕育的舞蹈形态进行“字之表现”的舞蹈层面探寻,以此来印证民间舞蹈审美特质的深厚度与真实性。燕赵民间舞蹈文化中蕴含着燕赵儿女集体的历史情感,它是对社会需求欲望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沉淀凝练为文化审美记忆之中,而民间舞蹈则是文化审美记忆的重要抒情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民间舞蹈文化 审美特性 审美形态学 修辞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视阈:中国电影第四次高潮论辩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星 任晟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共6页
建党百年给予我们全面审视中国电影成就的新视野。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介入电影,就一直注重电影的价值,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电影生产规制,使得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的凸显行列。也许需要论证中国... 建党百年给予我们全面审视中国电影成就的新视野。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介入电影,就一直注重电影的价值,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电影生产规制,使得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的凸显行列。也许需要论证中国电影迎来第四次高潮的现实,对此前的高潮回顾和其依据,当下高潮说的理由及其标准,也都凸显在我们面前。实事求是论,中国电影的第四次高潮似乎尚未被提出,但我们认为已经到了需要展开论证以对应现实需要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价值体系 高潮 建党 电影 百年 新视野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晟姝 雷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一年间戏剧行业持续发力:在产业层面,积极响应国家机构改革政策,以戏剧创意助力“文旅融合”、促进城市发展,而“沉浸式”戏剧体验等新兴热点项目也带动了戏剧市场的多样化繁荣;在...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一年间戏剧行业持续发力:在产业层面,积极响应国家机构改革政策,以戏剧创意助力“文旅融合”、促进城市发展,而“沉浸式”戏剧体验等新兴热点项目也带动了戏剧市场的多样化繁荣;在创作层面,全国各地文艺院团纷纷推出精品红色剧目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唱响新时代戏剧艺术华章,但也浮现出改编经典遭遇“退票风波”、引进戏剧“水土不服”等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年中国戏剧 戏剧产业 戏剧创作 热点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人性与审美表现:新阶段的中国电影状貌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星 欧阳羽虹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63-69,共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从主旋律电影到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变化,带来中国电影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及艺术创作类型多样化和精神内涵的跃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主流电影越来越占据影像创作的主导位置,并且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中国主流...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从主旋律电影到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变化,带来中国电影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及艺术创作类型多样化和精神内涵的跃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主流电影越来越占据影像创作的主导位置,并且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坚守,多层次和多样的类型创作使新阶段的中国电影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新主流电影在价值观呈现、人性表现与家庭伦理呈现、审美表现上的进步,不断推动着中国电影向着更好的阶段发展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像分析 新主流电影 主流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慕课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莉 《中国成人教育》 2020年第19期48-51,共4页
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业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慕课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上述"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和慕课在创新创... 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业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慕课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上述"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和慕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着重分析慕课在"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施思路,提出"1服务+2平台+3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对不同的角色提出了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开放式 创新创业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晟姝 徐凤仪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68-75,共8页
2022年,尽管遭遇疫情困境,广大戏剧工作者依旧不断践行“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在戏剧产业和戏剧创作双重维度收获许多成绩。在产业层面,2022年基于云端平台的“双演”模式、沉浸式演出、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在戏剧行业扩大应用,中国戏剧... 2022年,尽管遭遇疫情困境,广大戏剧工作者依旧不断践行“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在戏剧产业和戏剧创作双重维度收获许多成绩。在产业层面,2022年基于云端平台的“双演”模式、沉浸式演出、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在戏剧行业扩大应用,中国戏剧产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能力。在创作层面,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城市乡村新面貌、歌颂扎根在祖国各地平凡英雄的新作品;从戏剧、文学作品中不断汲取灵感,对《雷雨》《茶馆》《白鹿原》等经典作品进行全新演绎;2022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全国掀起了戏剧献礼高潮,上演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的戏剧作品,丰富了全国戏剧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中国戏剧 戏剧产业 戏剧创作 热点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论”美学视角中再看燕赵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珺 周星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9-101,共13页
本文作为“修辞性”的续篇研究,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的审美... 本文作为“修辞性”的续篇研究,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的审美经验四大要素,从舞蹈本体的形、神、情、意“四态”来阐释燕赵民间舞蹈文化表征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论美学 燕赵民间舞蹈文化 审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晟姝 刘欣尔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74-80,共7页
2021年在疫情常态化语境下,戏剧行业不断转变思路、创新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在产业方面,戏剧行业与电视综艺等媒介形态深度融合,利用影视平台实现全网“破圈”,向更为广泛的受众圈层输出戏剧文化;与此同时,疫情变化也带... 2021年在疫情常态化语境下,戏剧行业不断转变思路、创新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在产业方面,戏剧行业与电视综艺等媒介形态深度融合,利用影视平台实现全网“破圈”,向更为广泛的受众圈层输出戏剧文化;与此同时,疫情变化也带来演艺新空间的爆发式增长,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成为戏剧传播的新舞台。在创作方面,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戏剧行业以“戏”献礼、“剧”表初心,创作出一批优质经典的红色戏剧;此外,影视IP赋能戏剧创新等也为本年度戏剧创作带来崭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中国戏剧 戏剧产业 戏剧创作 热点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电影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星 王小尚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2021年中国电影依然显示出在向新的高潮跃进之中的丰富性,以及创造市场与创作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年的中国电影依然在世界电影中闪烁光彩,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学派创作仍有精彩呈现。伴随着国家抗疫所取得的成绩与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2021年中国电影依然显示出在向新的高潮跃进之中的丰富性,以及创造市场与创作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年的中国电影依然在世界电影中闪烁光彩,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学派创作仍有精彩呈现。伴随着国家抗疫所取得的成绩与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这一个年度起伏变化的两个重要的高峰档期,即贺岁春节档和国庆档的电影创作,凸显出电影日渐适应人民群众影像欣赏的需要和时代生活歌咏的主题。中国电影在后疫情时代已经具有了更适应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特点,并且建立了中国化的类型体系。新主流形态的创作和多样艺术类型因素的结合,产生出了一些重要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艺术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中国电影 热点现象 档期呈现 新主流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晟姝 杨晓薇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46-54,共9页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对中国戏剧行业造成重创,但戏剧行业临危思变、转"危"为"机"。在戏剧产业层面,戏剧行业借助云端演出、线上直播等新业态的传播方式,彰显出戏剧行业"以艺抗疫"的决心及担当,开启了&qu...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对中国戏剧行业造成重创,但戏剧行业临危思变、转"危"为"机"。在戏剧产业层面,戏剧行业借助云端演出、线上直播等新业态的传播方式,彰显出戏剧行业"以艺抗疫"的决心及担当,开启了"线上戏剧"新纪元;戏剧影像高清放映也迎来快速发展"窗口期"。在戏剧创作层面,抗疫题材戏剧创作成为年度主流方向、佳品频出,扶贫题材戏剧展演也成为献礼小康社会建成之年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中国戏剧 戏剧产业 戏剧创作 以艺抗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吸效应”“木桶短板”发展隐忧——2022年春节档及其创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星 赖缨 《艺苑》 2022年第2期22-27,共6页
2022年春节档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对于近年中国电影的“虹吸效应”的得和失却需要分析。肯定档期意识和高票房后面,对于2022年春节档显示出的高票价和观众流失问题必须警惕。春节档之后电影的低潮既是常态,也有特殊原因,每一个年度的“... 2022年春节档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对于近年中国电影的“虹吸效应”的得和失却需要分析。肯定档期意识和高票房后面,对于2022年春节档显示出的高票价和观众流失问题必须警惕。春节档之后电影的低潮既是常态,也有特殊原因,每一个年度的“木桶短板”需要弥补。如何让中国电影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扎扎实实地协调档期和日常放映之间的关系,因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措施和思考有益于中国电影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电影 春节档 “虹吸效应” “木桶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电影热点现象述评
18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33-40,共8页
2022年全年电影市场起伏不定、档期失衡、市场下滑、危困对象增多。经历疫情反复,年末新政策颁布,中国电影市场终有转机,开始进入新阶段。本年度中国电影着力进行主流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的表现,地域影像表现与学院派追求更为自如。现象级... 2022年全年电影市场起伏不定、档期失衡、市场下滑、危困对象增多。经历疫情反复,年末新政策颁布,中国电影市场终有转机,开始进入新阶段。本年度中国电影着力进行主流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的表现,地域影像表现与学院派追求更为自如。现象级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战争大片持续发力,《万里归途》在海外救援的异域续写中承载人性深度,《奇迹·笨小孩》聚焦现代社会小人物深圳创业故事中的喜怒哀乐;《人生大事》切入殡葬行业表现中国人内心的善意和面对艰难开拓人生的勇气。中国电影人理应在继承中国艺术和电影传统的基础上,以艺术的、审美的、新锐的、人文的关注深度,增强现实表现的力度和温度,鼓励学院派电影和地域电影的特色表达,进行电影精品创作和品牌化的推进,同时加强档期的错峰建设。只有以内容为王、文化见长,“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文化表达浸入观众的心田,使电影成为真善美的重要载体,积极创作出具有世界共通性、国人易接受的作品,才能称为真正讲好中国故事的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中国电影 热点现象 电影档期 电影市场 创作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审美、人物塑形与叙事锻造:简析程耳导演新作《无名》
19
作者 任晟姝 庄丹娜 《艺苑》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2023年春节档上映了由青年导演程耳执导的新片《无名》,这部反常规谍战片,聚焦了特殊年代里我党隐蔽战线上无名英雄的潜伏往事。然而,《无名》在影像审美、人物塑形、叙事锻造上,却打破了商业类型片创作的诸多惯例和常规操作,依旧延续... 2023年春节档上映了由青年导演程耳执导的新片《无名》,这部反常规谍战片,聚焦了特殊年代里我党隐蔽战线上无名英雄的潜伏往事。然而,《无名》在影像审美、人物塑形、叙事锻造上,却打破了商业类型片创作的诸多惯例和常规操作,依旧延续了程耳导演的美学追求立场和艺术探索精神,在坚守作者风格的同时,建构“愉悦观众、表达自我”商业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无名》 程耳导演 影像审美 人物塑形 叙事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境况与精神期求的真切表现——贵州电影《小等》的观影感言
20
作者 周星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5期1-3,共3页
电影是人类科技创造的产物,但声光化电背后所期待的又其实是生活梦幻展现。有时我们会忘却了创作的奇幻是为了揭示平凡的真实,而梦幻的展示也其实是更好的回到弥补性满足的现实。说到底,电影是影像生活的奇幻化放大,而观众"看到&qu... 电影是人类科技创造的产物,但声光化电背后所期待的又其实是生活梦幻展现。有时我们会忘却了创作的奇幻是为了揭示平凡的真实,而梦幻的展示也其实是更好的回到弥补性满足的现实。说到底,电影是影像生活的奇幻化放大,而观众"看到"的还是心底的期望。所以,无论大片小片,留在记忆中的都是有意味的影像,而意味来自于对生活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题材 中国电影 生活境况 创作 影像 精神 计划生育 科技创造 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