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岩溶区水土保持生态效应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柯奇画 张科利 +2 位作者 陈月红 陈美淇 罗建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4,共7页
西南岩溶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但对于其治理的生态效应尚缺乏一套科学客观、简单可行的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构建了西南岩溶区不同尺度下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量化... 西南岩溶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但对于其治理的生态效应尚缺乏一套科学客观、简单可行的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构建了西南岩溶区不同尺度下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量化模型。实例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对西南岩溶区坡面、小流域和区域尺度的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快速的量化评价,可为今后西南岩溶区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监测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 不同尺度 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区建成环境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为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武钰林 董卫华 张文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109,共11页
城市街区建成环境感知深刻影响居民的空间行为和空间体验评价。本研究基于眼动行为实验范式,招募大学生受试者观看高、低活力的北京市区街景视频,并采集眼动数据和量表分数,利用图像语义分割和因果推断建模,探讨场所尺度的活力和个体尺... 城市街区建成环境感知深刻影响居民的空间行为和空间体验评价。本研究基于眼动行为实验范式,招募大学生受试者观看高、低活力的北京市区街景视频,并采集眼动数据和量表分数,利用图像语义分割和因果推断建模,探讨场所尺度的活力和个体尺度的人际信任两种因素对建成环境感知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场所活力与人际信任对环境恢复力、社会性视觉偏好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场所异质性;同时,对视觉行为的作用则具有场所同质性和协同性,场所与人格特质匹配时,视觉加工和搜索负担减弱,引发注意的兴趣点增多。本研究证实了人格和环境对于城市街区建成环境感知的交互作用,对未来的街区个性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活力 环境恢复力 眼动实验 人际信任感 建成环境感知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衍射法与湿筛-吸管法测定中国3种典型土壤粒径分布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白雪 杨扬 +4 位作者 黄婷婷 吴欣桐 何涛 王丽娟 刘宝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0,共7页
为探究激光衍射法(Laser Diffraction Method,LDM)与湿筛—吸管法(Sieve-Pipette Method,SPM)测定不同土壤粒径分布的差异,以中国3种典型土壤--黑土、褐土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LDM和SPM分别测定其250~2000μm,100~250μm,53~100μm,2... 为探究激光衍射法(Laser Diffraction Method,LDM)与湿筛—吸管法(Sieve-Pipette Method,SPM)测定不同土壤粒径分布的差异,以中国3种典型土壤--黑土、褐土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LDM和SPM分别测定其250~2000μm,100~250μm,53~100μm,20~53μm,10~20μm,5~10μm,2~5μm和<2μm粒级的百分比含量,并对SPM所得各粒级土壤悬液进行了LDM测定。结果表明:LDM相比SPM显著高估了3种土壤10~20μm,5~10μm,2~5μm粒级含量,低估了<2μm粒级含量,且二者的绝对差异随粒级减小而增大;两种方法在>20μm各粒级的差异因土壤类型而异。LDM在SPM所得250~2000μm,100~250μm悬液中仅分别检出34.6%~70.1%和58.1%~70.6%的对应粒级颗粒。在SPM所得<100μm各粒级悬液中,LDM检出的对应粒级占比介于52.7%~98.4%;偏大颗粒主要分布在对应悬液的相邻粒级,且占比随悬液粒级减小呈增大趋势。LDM与SPM在土壤粒径分布测定方面的差异主要源自土壤颗粒尤其是细颗粒的不规则形状,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因土壤类型和粒级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径分布 激光衍射法 湿筛—吸管法 中国典型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市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及其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庆芳 高卿 +1 位作者 程杨 宋金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巩固青藏高原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以青藏高原典型城市—林芝市为例,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探索其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及其均衡性。结果如下:第一,各区县中以...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巩固青藏高原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以青藏高原典型城市—林芝市为例,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探索其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及其均衡性。结果如下:第一,各区县中以巴宜区的教师力量较为雄厚、配置状况良好。小学和初中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基本格局,二者均在巴宜区高度集聚。第二,巴宜区小学配置水平最高,工布江达县配置水平最低。林芝市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总体水平不高,各区县水平悬殊,距离中心区县较远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处于劣势地位。第三,市域尺度下的小学和初中资源配置均实现基本均衡,市域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相对较高。县域尺度下,察隅县小学资源配置最为均衡,波密县的均衡性最差,但县域尺度小学教育资源和设施配置仍差异较大。本文从促进资源向教育薄弱地区及学校倾斜和加大对资源综合配置处于较低水平学校的重视两个层面提出林芝市义务教育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 均衡发展 空间配置 林芝市 青藏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和居民点对锡林郭勒草地风蚀参数的影响
5
作者 罗建勇 张卓栋 +1 位作者 孙传龙 刘宏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8,33,共9页
土壤风蚀是锡林郭勒草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区域内道路和居民点对草地风蚀有重要影响而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将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的道路和居民点信息,与表征土壤性质、地表植被覆盖等方面的8个风蚀参数进行空间叠加,采用... 土壤风蚀是锡林郭勒草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区域内道路和居民点对草地风蚀有重要影响而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将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的道路和居民点信息,与表征土壤性质、地表植被覆盖等方面的8个风蚀参数进行空间叠加,采用掩膜处理等GIS方法分析各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以探究道路和居民点对风蚀地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距道路和居民点越近,植被覆盖率、高度均减小,表层土壤砂粒含量增加,土壤容重变大;居民点对风蚀参数影响的最大距离为2 000m,道路为400m;在影响距离内,植被覆盖各参数变化幅度大于土壤性质各参数,居民点对风蚀参数的影响大于道路;道路和居民点明显增加了周边区域的风蚀危险性,因此进行风蚀评价与估算时,应在相关指标体系与模型中考虑道路和居民点这两个影响因子。该研究可以为草原风蚀机理研究、风蚀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居民点 风蚀参数 掩膜处理 锡林郭勒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ejet80150喷头特性及其在降雨机中的应用
6
作者 常琪琪 刘宝元 +2 位作者 刘瑛娜 路炳军 符素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由于人工模拟降雨可以解决天然降雨耗时长、成本高以及难以取得精准控制数据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该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通过降雨量测量和计算分析方法,测定了Veejet80150喷头降雨特征参数,评价了改进后槽式下喷模拟降雨机的降雨均... 由于人工模拟降雨可以解决天然降雨耗时长、成本高以及难以取得精准控制数据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该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通过降雨量测量和计算分析方法,测定了Veejet80150喷头降雨特征参数,评价了改进后槽式下喷模拟降雨机的降雨均匀性。结果表明:Veejet80150喷头降雨面积为矩形,且随喷头高度增加而增加,中心点降雨强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并从中心点向外呈规律性减小,便于多喷头组合,获得空间均匀降雨。多喷头组合降雨时,2.5 m高度下的降雨均匀系数在0.88~0.90范围内;4 m高度下的降雨均匀系数在0.94~0.95范围内,该降雨机均匀性好,喷头高度大于2.5 m时可满足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强度 降雨均匀性 模拟降雨喷头 喷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