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作业类型及其组合与学生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八年级数学为例
1
作者 邵越洋 刘启蒙 刘坚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设计类型多元的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已有研究中缺乏针对作业类型组合效应的研究,此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过于局限在学习成绩的表现上,对学习兴趣的发展关注不够。因此,本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探索不同类型作业及其组合与学生... 设计类型多元的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已有研究中缺乏针对作业类型组合效应的研究,此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过于局限在学习成绩的表现上,对学习兴趣的发展关注不够。因此,本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探索不同类型作业及其组合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的关系。本研究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11 007名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后发现,基础巩固类、能力提升类、综合实践作业所展现的预测力为正向的,但应试类作业的预测力为负向的。此外,当使用倾向值匹配分析法控制相关干扰变量(作业时间、家庭经济地位)后,使用F检验分析发现,单一类型作业效果相对不佳,“基础巩固类+能力提升类+综合实践类”的作业对学生最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目的 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 被引量:79
2
作者 刘坚 魏锐 +3 位作者 刘晟 刘霞 方檀香 陈有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1 113,共5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WISE)的委托,梳理与总结全球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实施经验。该研究围绕4个核心问题展开: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全球主要的素养框架及...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WISE)的委托,梳理与总结全球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实施经验。该研究围绕4个核心问题展开: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全球主要的素养框架及其要素分析,在课程、教与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案例,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应建立的支持体系。考虑框架制订者的地域广泛性以及文化与收入水平的多样性等要求,选取了5个国际组织和24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经历研究问题确定、文献检索及分报告撰写、驱动力和素养框架的比较研究、实施经验的案例梳理、反思和提出政策建议等研究过程,完成《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本刊刊载的4篇文章分别从上述4个研究问题出发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 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 研究对象 研究过程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OECD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与改革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瑶瑶 王田 刘坚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63,共14页
基础教育阶段应为创新人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聚焦于OECD学校教育变革国际行动研究项目,以数学学科为例,深度分析了OECD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设计改革路径和典型范例。在改革路径方面,OECD以中小学教师为改革主体,以教学设计为改... 基础教育阶段应为创新人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聚焦于OECD学校教育变革国际行动研究项目,以数学学科为例,深度分析了OECD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设计改革路径和典型范例。在改革路径方面,OECD以中小学教师为改革主体,以教学设计为改革客体,以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创造力概念框架、活动设计原则和评价量规为改革手段,从目标、活动过程和评价三个方面系统保障了课堂改革落地生效。在教学设计范例方面,通过分析OECD发布的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从创造力发展目标的设计、结果与过程的评价目标、情境创设与驱动性任务以及师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四个部分剖析了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设计开发。基于分析研究,得出OECD的国际行动研究主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评价先行、创设新鲜情境、强调任务意义感、保护创新发展土壤等方式推动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总结了中小学课堂上扼杀创新人才的常见误区,可为我国开展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造力 教学设计 OECD 数学学科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统计推理能力表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瑶瑶 刘坚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发展小学生统计推理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理性精神,契合了大数据时代对现代公民的素养要求.对此,采取混合研究方法,以一所普通公办小学的321名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推理能力的评价量规来开展表现性评价,刻... 发展小学生统计推理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理性精神,契合了大数据时代对现代公民的素养要求.对此,采取混合研究方法,以一所普通公办小学的321名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推理能力的评价量规来开展表现性评价,刻画了学生统计推理的总体表现及典型表现特征.结果显示:在总体表现上,近九成六年级学生的统计推理能力处于单一结构水平和多元结构水平,其中超过五成的学生处于单一结构水平,少数学生仍处于前结构水平,极少数能达关联水平.在具体表现特征上:86.0%的六年级学生能推测数据之外的信息;90.1%的六年级能运用数据作为证据来初步解释推测;32.1%的学生能真正反思到推测的不确定性;在3个指标上,学生存在不同的作答策略和学习迷思.由此,通过实现评价框架、测试题、评分标准的有机统一,构建了统计推理能力的评价体系,为推动学生的统计推理能力发展,以及数据意识和推理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统计推理 量规 测评 SOLO 数据意识 推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 被引量:208
5
作者 刘晟 魏锐 +5 位作者 周平艳 师曼 王郢 刘坚 陈有义 刘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5 116,共8页
为应对全球化、知识时代与科技发展等挑战,各国或地区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需通过多层次的复杂教育系统最终落实到实践中。由于核心素养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全球总体上很多... 为应对全球化、知识时代与科技发展等挑战,各国或地区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需通过多层次的复杂教育系统最终落实到实践中。由于核心素养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全球总体上很多地区尚处于框架制订和论证阶段,还缺少广泛的、系统的教育实践;其实践效果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也尚需一段时日,因此对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成效展开述评为时尚早。但各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官方文件和相关研究报告中所展现出的实例,可反映出其对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推进方式与途径的思考和认识。这些实例显示,课程、教学与评价三者均需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整体设计,具体包括要选用真实情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依托多样化的测评,引导和推进21世纪素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 实践 课程 教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 被引量:267
6
作者 师曼 刘晟 +4 位作者 刘霞 周平艳 陈有义 刘坚 魏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7 115,共9页
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教育目标的共性与特性,决定了它们在选取素养要素与搭建框架方面存在异同,如OECD、欧盟、美国P21、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以及俄罗斯等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均各具特色。全球29个框架中的素养条目经梳理与合并,最... 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教育目标的共性与特性,决定了它们在选取素养要素与搭建框架方面存在异同,如OECD、欧盟、美国P21、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以及俄罗斯等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均各具特色。全球29个框架中的素养条目经梳理与合并,最终形成两类共18项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在不同框架中被收录的情况不同,且受经济体的收入水平影响: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对"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素养的关注度显著高于高收入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对"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素养的关注度显著高于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这18项核心素养及其受关注情况提醒素养框架开发者:既要关注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应关注自身需求;既应关注素养框架内部层级结构,也应注意素养发展进阶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素养框架 关注度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平艳 魏锐 +4 位作者 刘晟 师曼 陈有义 刘霞 刘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8 114,共7页
面向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在不同国家确定教育发展方向、制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方面的需求,其中有时代与科技变革的挑战,有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 面向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在不同国家确定教育发展方向、制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方面的需求,其中有时代与科技变革的挑战,有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教育自身面临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和内涵的确立,以此将它们统称为影响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通过文献综述,文中归纳总结出10项被全世界29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重点提及的驱动力,区分了全球驱动力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知识时代"作为驱动力对高收入经济体提出核心素养有更大的影响,而"教育公平"则更多地对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驱动力 关注度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支持体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魏锐 刘晟 +5 位作者 师曼 周平艳 王郢 陈有义 刘霞 刘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1 117,共6页
在推进和落实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与组织、社区和社会机构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梳理全球支持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优秀经验,从三个方面描绘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支持体系... 在推进和落实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与组织、社区和社会机构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梳理全球支持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优秀经验,从三个方面描绘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支持体系: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整体推进或局部推进;加强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发挥研究机构或民间组织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机会,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进行指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师研修,为教师提供资源与工具支持。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设计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加强教师研修的有效性以及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 支持体系 政策 自主权 社会资源 教师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 被引量:184
9
作者 魏锐 刘坚 +6 位作者 白新文 马晓英 刘妍 马利红 甘秋玲 康翠萍 徐冠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8,共9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在P21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4C模型(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构成5C模型。通过文献梳理、深入研讨和综合论证,我们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在P21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4C模型(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构成5C模型。通过文献梳理、深入研讨和综合论证,我们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16个二级维度在内的核心素养5C框架。在经过广泛调研和进一步深入阐述后,我们最终完成了对5C模型的框架建立、内涵阐释和行为表现举例,以期为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地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框架。这是继研究院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组织(WISE)联合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之后,中美学术团队深度合作完成的又一份围绕核心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 5C模型 研究设计 主要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 被引量:143
10
作者 甘秋玲 白新文 +5 位作者 刘坚 魏锐 马利红 徐冠兴 刘妍 康翠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70,共14页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普遍被认为是21世纪人才发展的关键特征,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刻不容缓。一个具有创新素养的个体,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等成果。创新素养包括...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普遍被认为是21世纪人才发展的关键特征,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刻不容缓。一个具有创新素养的个体,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等成果。创新素养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要素。创新人格侧重于情意因素;创新思维侧重于内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创新实践侧重于外显的行为投入,它是创新素养落地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通过将创新素养解构为上述三个方面并分别阐述内涵,通过举例来描述创新素养的行为表现,进而对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创新素养 创新人格 创新思维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田 周达 +1 位作者 谢志勇 刘坚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0,共9页
为了发展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提升学生使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研究探究了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要素和结构.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使用出声思维和实物收集的方式收集小学生在解决数学建模任务时的思维过程,采用扎根... 为了发展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提升学生使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研究探究了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要素和结构.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使用出声思维和实物收集的方式收集小学生在解决数学建模任务时的思维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转录后的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可以分为数学建模元认知能力与数学建模过程能力两部分,数学建模元认知能力可以分为定向与计划、监控与调节、评价与改进3个维度,数学建模过程能力包括理解信息、建立模型、数学运算和解释验证4个维度.结构模型的构建为进一步培养和测评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建模能力 结构模型 元认知能力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双线目标的地理项目化学习设计路径及其教学效果评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恩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3,共5页
项目化学习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少有同时指向地理学科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双线目标的项目化学习设计路径,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效果也缺少实证检验。鉴于此,本研究以“如何助力台州突围‘抢人’大战”项目为例,提出... 项目化学习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少有同时指向地理学科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双线目标的项目化学习设计路径,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效果也缺少实证检验。鉴于此,本研究以“如何助力台州突围‘抢人’大战”项目为例,提出了指向双线目标的地理项目化学习设计路径,并选取两个平行班级开展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采用项目化学习的班级在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上的表现更优,指向双线目标的地理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地理学业成绩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项目化学习 设计路径 学习效果 双线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 被引量:75
13
作者 马利红 魏锐 +5 位作者 刘坚 马鸣燕 刘妍 甘秋玲 康翠萍 徐冠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6,共12页
审辨思维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辨思维的培养也日益得到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关注。本研究在梳理和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把审辨思维的认知技能和思维倾向整合在一起,提出适用于教育领域的审辨思维框... 审辨思维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辨思维的培养也日益得到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关注。本研究在梳理和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把审辨思维的认知技能和思维倾向整合在一起,提出适用于教育领域的审辨思维框架,并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一个具有审辨思维的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时,不但能够不懈质疑、理性分析、不断反思,得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能慎重考虑他人的观点且尊重他人挑战自己观点的权利,包括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和反思评估四种能力。本研究提出的审辨思维素养框架,能够为开展审辨思维培养和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审辨思维 质疑批判 分析论证 综合生成 反思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五 被引量:34
14
作者 徐冠兴 魏锐 +5 位作者 刘坚 李静懿 康翠萍 马利红 甘秋玲 刘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96,共14页
合作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关注合作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作素养是一系列合作技能与态度的集合,涵盖愿景认同、责任分担与协商共进三个要素。愿景认同是基础,责任分担是关键,协商共进是保障。三要素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合作素... 合作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关注合作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作素养是一系列合作技能与态度的集合,涵盖愿景认同、责任分担与协商共进三个要素。愿景认同是基础,责任分担是关键,协商共进是保障。三要素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合作素养可以培养,如何结合中国语境,深入推进合作素养培养与评价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研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合作素养 愿景认同 责任分担 协商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 被引量:105
15
作者 刘妍 马晓英 +5 位作者 刘坚 魏锐 马利红 徐冠兴 康翠萍 甘秋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44,共16页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该素养分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阐述了每个要素的内涵,列举了每个要素的行为表现,从...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该素养分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阐述了每个要素的内涵,列举了每个要素的行为表现,从系统设计课程、全面融入学科、在丰富的情境中开展活动、提升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文化理解 文化认同 文化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被引量:39
16
作者 康翠萍 徐冠兴 +5 位作者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2,共1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沟通素养的内涵及结构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本研究提出,沟通素养是一个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沟通素养的内涵及结构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本研究提出,沟通素养是一个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复合型素养,包含深度理解、有效表达和同理心三个要素。其中,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是沟通的两个重要过程,需要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共同参与,而同理心则是促进有效沟通最为重要的一种社会情感能力。中小学是培养学生沟通素养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构建的沟通素养结构模型有助于构建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沟通素养 同理心 有效表达 深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