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素养十年探索:回顾反思与未来展望——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辛涛
1
作者 杨丽萍 辛涛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共16页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关键教育概念被纳入我国教育政策框架,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入了以素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阶段。作为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辛涛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过去十年核心素养融入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揭示了核心素养的政策指向...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关键教育概念被纳入我国教育政策框架,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入了以素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阶段。作为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辛涛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过去十年核心素养融入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揭示了核心素养的政策指向,明确了核心素养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辛涛教授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落地实践取得的成就能够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借鉴,并指出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展望未来,辛涛教授提出推进核心素养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包括要进一步细化和拓展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加强与相关政策的系统性整合,加速推进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从而使教育改革的每一步都坚实地迈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跃升,确保核心素养对人才培养的指引明确而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 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质量监测 基础教育 学术年会 中国 评价 主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结果应用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勉 张岳 张平平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基于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推动教育改革、促进质量提升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世界各国通过参加跨国教育质量监测,借助国际教育标准和坐标分析本国的优势和不足,据此调整相关政策。部分国家也通过建立本国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政府... 基于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推动教育改革、促进质量提升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世界各国通过参加跨国教育质量监测,借助国际教育标准和坐标分析本国的优势和不足,据此调整相关政策。部分国家也通过建立本国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政府管理与决策、学校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数据信息支撑,监测结果同时成为教育问责的重要依据。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启示——以PISA、TIMSS、NAEP为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严文法 刘雯 李彦花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86,共12页
信息时代,各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社会要求日趋增高,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也随之发生变迁。以三种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特点... 信息时代,各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社会要求日趋增高,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也随之发生变迁。以三种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特点,得出全球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具有评估内涵和维度深度化、能力要求全面化、数字信息技术常规化、测评工具多样化和情境化等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质量评估 PISA TIMSS N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演进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58
5
作者 陈慧娟 辛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2,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经历了以督导评估为依托的萌芽期(1978—2001)、开展教育质量监测的探索和试点期(2002—2014)和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期(2015至今)三个阶段。尽管在价值定位、监测内容、组织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经历了以督导评估为依托的萌芽期(1978—2001)、开展教育质量监测的探索和试点期(2002—2014)和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期(2015至今)三个阶段。尽管在价值定位、监测内容、组织实施、结果应用、运行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基本经验,但同时在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基于对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和现存问题的分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未来走向需要全面体现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宏观调控教育督导定位以发挥监测职能、从监测机构设立走向各级监测体系的内涵建设,并推动信息技术与监测评价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监测与评价体系 演变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监测评价理论模型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刚 辛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9,共15页
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需从形成规定性定义或纲领性定义转向给出描述性定义,包括:(1)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多要素、多层面的,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教育质量观;(2)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3)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4)学生的发展是多因... 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需从形成规定性定义或纲领性定义转向给出描述性定义,包括:(1)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多要素、多层面的,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教育质量观;(2)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3)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4)学生的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理论模型是对质量内涵的结构化呈现,其以CIPO(背景-输入-过程-产出)为框架,从学生发展角度对教育产出进行定义,并遴选关键影响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各层面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最后从教育因素的作用这一视角表征教育质量。我国监测评价工作还需利用教育质量标准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明确定义,完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加强对教育质量的追踪调查和实验研究,建构教育质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内涵 监测评价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路径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社会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监测结果的应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引、以中小学校为基点、以专业机构为支撑、以督导部门为监督保障;要建立基于改进成效的监督与问责制度,包括监测结果公布和社会监督制度、限期整改与跟踪评估制度、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运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凌艳 苏怡 陈慧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51,共4页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何让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下一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组织实...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何让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下一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组织实施模式,但在区域层面的监测结果运用中,仍存在因理念不科学而误用滥用或因专业力量薄弱而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提出区域层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基本思路和"五步走"策略:解读报告,分析数据,发现优劣;专项调研,充实证据,归纳问题;分析原因,质量互证,分层反馈;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采取行动;阶段反思,检验成效,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 监测结果运用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构建过程中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4,共8页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以使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能够实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策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对代表性横断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均有显著预测力和规范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影响因素 监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视域下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基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学智 陈淑清 王馨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4-209,共6页
在基础教育视域下,"SEC"模式是检测课程实施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将从化学学习目标与学习主题角度出发,对J省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在学习目标上,J省初中化学在技能性学... 在基础教育视域下,"SEC"模式是检测课程实施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将从化学学习目标与学习主题角度出发,对J省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在学习目标上,J省初中化学在技能性学习目标上表现的一致性程度最高,体验性学习目标上表现的一致性程度最差;在学习主题上,J省初中在"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化学学习主题上表现的一致性水平最佳,"化学与社会发展"一致性程度最差;在三类地区中,县城类教师在学习目标上的一致性程度最好,城区次之,乡镇最差;在学习主题上,县城类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师表现的一致性程度最佳,乡镇次之,城区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公平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蔡和 程天君 郭筱琳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8,共10页
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 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体系转型。基于一项覆盖全国120个区县的大规模测试数据,采用SBM模型对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质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规模效率整体较高,但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突出问题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滞后。此外,区县教育督导质量对提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效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强化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统筹规划,健全义务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管机制,构建义务教育资源的互融共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要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檀慧玲 孙一帆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及实施–反馈性四要素构成的报告制度要素分析框架。依此框架对国内外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通过制定政策或标准规制报告各环节工作、大力拓宽报告类型并据此设计与组织报告内容、注重引导受众对象对监测报告的理解与认同、重视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应用及其影响力的传播等特点。推动完善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报告质量提升和结果应用,需加强针对监测报告的政策规划设计与供给,逐步构建覆盖报告研制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丰富报告类型和持续优化其受众性,结合教育实践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多种应用途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报告制度 制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业表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立东 杨涛 +4 位作者 王烨晖 史宁中 宋乃庆 刘晓玫 马复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1,90,共5页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表现能力维度.在此基础上,对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命题原则及相应的监测结果做出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表现能力指标 命题数学 数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与途径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佳慧 李峰 辛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41,共12页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可以为教育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对教育指标体系和教育指数的相关探索,总结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提供参考。结合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新时...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可以为教育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对教育指标体系和教育指数的相关探索,总结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提供参考。结合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趋势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可能途径:以CIPP框架为出发点初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基于效度证据选择投入、过程和结果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系统;基于质量标准科学地使用和解释指数;在评价质量水平时兼顾公平。同时,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我们认为,还需要一系列教育实证研究的支撑,未来研究应关注数据链接和填补、质量指标的本土化效度验证、不同水平指数的效度验证、“互联网+”时代的指数构建、综合指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结合质量标准的指数使用案例,以及融合质量水平与公平的指数构建等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指数 指标体系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监测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浩 刘笑笑 辛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2,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为基础教育监测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监测中的题库建设与智能化组卷、智能化测评与诊断、智能化阅卷、智能化分析决策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基...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为基础教育监测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监测中的题库建设与智能化组卷、智能化测评与诊断、智能化阅卷、智能化分析决策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基础教育监测的背景下,当前还面临着处理教育的复杂性和算法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促进智能技术与监测过程的创新融合、教育监测人才队伍的缺乏与培养等方面的挑战。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监测,未来我国在拓展多学科评估的基础上,需开发新型测评工具,构建组卷、测评、阅卷与决策的四维一体化监测体系,刻画学生个性化画像,加强各级层面的监测技术培训,促进基础教育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监测 应用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基本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檀慧玲 刘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共6页
现阶段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以"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实现义务教育"面"的普及,义务教育"质"的不公平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 现阶段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以"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实现义务教育"面"的普及,义务教育"质"的不公平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阶段,突出表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等方面。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将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追求,高度重视并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能够及时、科学地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促进未来政策调整和改进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综合·质量:中国小学校长的年度关注——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的讨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凡 陈锁明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提升育人质量,让学生拥有与未来对接的课程与学习?""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年12月4~5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提升育人质量,让学生拥有与未来对接的课程与学习?""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年12月4~5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主题,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劳动教育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教学方式改革 五育并举 换届大会 小学校长 教师队伍建设 学术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教育质量监测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涛 辛涛 +3 位作者 罗良 王烨晖 史宁中 宋乃庆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愈发关注,迫切需要回答国家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状况.借鉴国际数学教育质量测评经验,立足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现状和需求,国家义务教育数学教育质量监测以提升中国数学教育质量... 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愈发关注,迫切需要回答国家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状况.借鉴国际数学教育质量测评经验,立足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现状和需求,国家义务教育数学教育质量监测以提升中国数学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结合、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导向、数学学业和非学业并重、标准参照、国际可比等基本原则.数学教育质量监测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梳理和完善监测核心内容,深入挖掘监测结果和数据,开展跨年度比较研究,开发计算机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质量 监测 大规模测评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学校评价转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凌艳 刘心如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9,共5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涵指引着学校评价的现代化转型,以评价促进学校的系统改进成为显著特征。由此,评价与改进将走向融合统一,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将得到充分发挥,评价过程也将具有更多的诊断特性。这要求学校评价以学生发展为...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涵指引着学校评价的现代化转型,以评价促进学校的系统改进成为显著特征。由此,评价与改进将走向融合统一,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将得到充分发挥,评价过程也将具有更多的诊断特性。这要求学校评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此确立还原学校全部运行工作的核心要素;同时要建构以诊促建的系统方法论,包括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发挥以诊促建的事前引领作用、引进专业的评价第三方、协同推进诊断文化落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评价 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诊断 学校改进 以诊促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教育质量测评项目的数字化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勉 葛兴蕾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100,共12页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测评技术方法、推进我国教育质量监测的数字化发展是当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对PISA、NAEP、TIMSS等国际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分析发现,其在数字化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采用情境化、交互式、自适应工具设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测评技术方法、推进我国教育质量监测的数字化发展是当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对PISA、NAEP、TIMSS等国际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分析发现,其在数字化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采用情境化、交互式、自适应工具设计,提供数字工具辅助学生作答,深入测查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借助自动化程序和数据管理系统实施自动评分、数据清理和质量控制,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分析学生过程性数据,揭示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黑箱”;基于读者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呈现测评结果,提高数据结果的可视化程度。借鉴国际测评经验,建议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推进人机交互式测评任务的研发,加强数字化测评的基础性研究;发挥我国特色领域的数字化测评技术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及其协同技术推动数据分析方法的更新;加强监测结果报告的顶层设计,探索自动化、可视化的监测结果呈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化测评 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