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理学得到大发展是我最高兴的事——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崇德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153,共13页
[被访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 [被访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等职。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全国劳动模范”(2000)、“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01)、“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4)等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了二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科技部等重大重点项目。撰有学术专著《林崇德文选》、《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发展》等近二十部,在国际国内发表SCI、SSCI、CSSCI论文四百余篇。研究成果荣获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和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政府业务奖励二十余项。“教书育人”是其挚爱的事业,“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其教育理念。他的“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观被教育界和学术界广为称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中国化 重大需求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脑”的认识、塑造与改善——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到教育、从实验室到教室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丹琪 刘丽 《教育家》 2020年第20期63-65,共3页
"今天你读书了吗?"为发掘图书之乐,鼓励每个人积极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设立为"世界图书日"。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行为似乎呈现出"退化"的趋势。阅读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阅读障碍 研究者 阅读困难 阅读训练 灰质体积 白质纤维 额中回 经典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罗跃嘉 古若雷 +1 位作者 陈华 黄淼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形成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和脑成像...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形成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和脑成像研究表明,恐惧、厌恶、愤怒、惊讶、快乐、悲伤等基本情绪在表达和识别上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孤独症与"男性脑"的特征相关,抗抑郁药百忧解对抑郁症儿童的治疗作用;在自我意识的研究领域,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灵长类的自我意象、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化等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决策的研究最近成为亮点之一,主要包括强互惠合作、风险决策、跨期选择以及品牌决策等方面;在道德的脑机制研究中,重点涉及了道德判断与捐赠行为的神经基础。文章最后展望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情绪调控 情绪障碍 自我意识 经济决策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情感与认知任务驱动下大脑可泛化神经表征的发育模式
4
作者 郝磊 许天委 +11 位作者 周文龙 杨杰 彭思雅 刘明兰 徐家华 王延培 谭淑平 高家红 贺永 陶沙 董奇 秦绍正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31,I0001,共15页
从脑智发育视角来讲,神经系统随着心理发展会产生出一系列具有功能特异化(specialization)且高度协同的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究竟如何协同支撑儿童情感与认知功能发展呢?本研究综合利用多个经典的情感与认知任务范式(含注意网络测试、情... 从脑智发育视角来讲,神经系统随着心理发展会产生出一系列具有功能特异化(specialization)且高度协同的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究竟如何协同支撑儿童情感与认知功能发展呢?本研究综合利用多个经典的情感与认知任务范式(含注意网络测试、情绪匹配和工作记忆任务)以及层级化(hierarchical)的多体素神经表征建模方法,重点考察7~12岁学龄儿童多元需求(multi-demand)额顶系统在情感与认知任务驱动下的通用性(task-general)作用以及分层级神经表征的组织方式。结果表明:儿童低年龄组、儿童高年龄组和成人组被试均表现出了多元需求额顶系统(包括顶内沟和额眼区域)共同参与多种情感与认知任务的现象,即跨任务共同激活;值得强调的是,学龄儿童多元需求额顶系统表现出了更低水平的跨任务神经表征可泛化性(generalizability),而作为控制分析的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和前脑岛则没有表现出组间的可泛化性差异。我们推测多元需求额顶系统在发育中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通用性“枢纽”,通过组构性(compositionality)的信息组织方式,实现不同任务目标驱动下分层级的神经表征与计算,进而支撑情感与认知功能随龄的发展。本研究突破了当前单任务范式视角下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框架,有望为理解跨情感与认知领域的脑智发育工作原理和开发人工智能新型算法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与认知 脑智发育 特异化 神经表征 可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判断中的情绪因素——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被引量:45
5
作者 谢熹瑶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0-1256,共7页
道德判断中的情绪与认知因素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对近年来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有关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研究发现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外源性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行为研究证据,大脑情绪功能障碍者在... 道德判断中的情绪与认知因素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对近年来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有关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研究发现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外源性情绪影响道德判断的行为研究证据,大脑情绪功能障碍者在道德判断中的异常表现以及道德两难任务所对应的大脑激活模式,着重探讨了情绪因素影响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和道德判断中情绪加工与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揭示了情绪是道德判断的必要因素,道德判断是情绪加工和认知加工协同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情绪直觉 认知推理 情绪与认知的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4,共8页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研究者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开展了丰富的创造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和神...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研究者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开展了丰富的创造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和神经效能三个角度对创造力个体差异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揭示;(2)基于最近几十年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对创造力进行了分类。认知神经科学的创造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创造力的理解,但依然存在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挑战,使我们明晰了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研究的未来方向:改进创造力测量工具和实验任务以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与创造力关系、人格特质与创造力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创造力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学成像在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佩霞 朱睿达 +2 位作者 唐红红 买晓琴 刘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1-741,共11页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探讨社会科学问题与理论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近来,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凭借生态效度高、成像安全、对头动耐受性高、成本低等优势,成...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探讨社会科学问题与理论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近来,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凭借生态效度高、成像安全、对头动耐受性高、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该领域新兴的热点技术。无论是在婴儿发育和社会经济决策的单脑研究中,还是在人际互动的多脑研究中,它都有广泛应用。未来近红外光学成像的应用可以向多脑神经反馈、脑机接口技术、设备无线化和多模态成像做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多人交互同步技术 多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沟形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崔新 苏萌萌 舒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4-1003,共10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神经影像学通过多种方式探讨其神经生理学基础。近年来,精神和神经疾病患者中报告了脑沟形态异常,启发研究者进一步探讨皮层表面精细形态特征与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关系。我们总结了脑沟形态分析的主要方法,并探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神经影像学通过多种方式探讨其神经生理学基础。近年来,精神和神经疾病患者中报告了脑沟形态异常,启发研究者进一步探讨皮层表面精细形态特征与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关系。我们总结了脑沟形态分析的主要方法,并探讨了其在语言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现状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整合脑沟形态及多模态数据,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理解语言认知能力和大脑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脑沟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验室到教室——对脑科学教育转化应用的挑战与对策思考
9
作者 陶沙 《教育家》 2021年第47期14-15,共2页
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和成长是人类从古到今的教育理想。从先贤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的全纳、优质教育目标,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发出同样的呼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提出"... 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和成长是人类从古到今的教育理想。从先贤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的全纳、优质教育目标,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发出同样的呼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提出"全球学习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教无类 教育转化 因材施教 优质教育 挑战与对策 可持续发展规划 脑科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力形态及其神经基础:寻找失落的社会认知拼图
10
作者 赵翥 陈巍 汪寅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4年第3期269-280,共12页
过去的行为研究聚焦于探索其目标和意图,而忽略行为通过执行方式的变化所传递出的不同情绪、情感状态,Stern使用“活力形态”描述这一维度。研究发现,视觉和听觉都能够传递活力形态,并且均在背侧中脑岛通过镜像机制进行加工。自闭症患... 过去的行为研究聚焦于探索其目标和意图,而忽略行为通过执行方式的变化所传递出的不同情绪、情感状态,Stern使用“活力形态”描述这一维度。研究发现,视觉和听觉都能够传递活力形态,并且均在背侧中脑岛通过镜像机制进行加工。自闭症患者在活力形态的识别与表达两方面同时存在缺陷,显示出活力形态对社会互动的重要性。活力形态的研究为具身模拟论,快速社会认知提供了支持。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更多种类活力形态,勾勒出活力形态自身的谱系。同时,需要澄清活力形态与情绪、情感的关系,以及行为的目标、意图和活力形态如何相互影响。这些工作都应该在第二人称范式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形态 社会认知 镜像机制 脑岛 具身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 被引量:69
11
作者 崔芳 南云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感受及理解,它在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脑成像技术为研究共情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发现了共情的关键功能脑区。基础与临床的实验证据表明,更好地理解共情的神经机制... 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感受及理解,它在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脑成像技术为研究共情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发现了共情的关键功能脑区。基础与临床的实验证据表明,更好地理解共情的神经机制对于孤独症、反社会人格等精神障碍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神经基础 脑成像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经济学降低人际信任?经济类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辛自强 窦东徽 陈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研究试图证明,经济类专业学习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研究者测量了某财经类重点高校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的大一和大三共290名本科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发现专业类型和年级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大一的经济类学生和非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 本研究试图证明,经济类专业学习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研究者测量了某财经类重点高校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的大一和大三共290名本科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发现专业类型和年级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大一的经济类学生和非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大三的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却显著低于非经济类专业。这说明经济类专业学习时间的增加可能是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下降的原因,可能的机制是,学习经济学会使个体逐渐接受和认同"理性人假设"所包含的人性观点,认为他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自私和功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理性人假设 人际信任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训练对认知功能和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7
13
作者 刘春雷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3-1011,共9页
工作记忆训练成为近年来提升个体认知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工作记忆训练主要是指采用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刷新任务以及各种复杂工作记忆任务在计算机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训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能提升工作记忆、流体智... 工作记忆训练成为近年来提升个体认知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工作记忆训练主要是指采用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刷新任务以及各种复杂工作记忆任务在计算机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训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能提升工作记忆、流体智力、抑制、注意、阅读和数学等认知功能。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引起大脑额-顶区域激活减弱,而皮层下结构包括纹状体和尾状核区域的激活增强;工作记忆训练减少了大脑灰质的数量,增强了大脑白质的功能连通性;工作记忆训练引起尾状核上多巴胺受体的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研究设计、被试人群、研究手段上进一步确认和扩展工作记忆训练的有效性和内在认知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训练 认知训练 迁移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者代码切换的认知与神经机制——从行为研究到脑成像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祁志强 丁国盛 彭聃龄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6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双语者代码切换的机制已引起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分别在行为层面和神经机制层面展开。发现,双语者在进行代码切换时会出现切换代价,切换代价来源于心理词典外部的语言任务图式之间的竞争,其机制可能与中央执... 双语者代码切换的机制已引起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分别在行为层面和神经机制层面展开。发现,双语者在进行代码切换时会出现切换代价,切换代价来源于心理词典外部的语言任务图式之间的竞争,其机制可能与中央执行控制机制有密切联系,左侧额下回、双侧缘上回和背外侧前额叶等脑区参与了双语者的代码切换过程。文章还分析了在这一领域仍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双语代码切换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者 语言切换 神经机制 脑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功能比较(英文)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忠婕 王金辉 +3 位作者 朗悦 赵筱玲 贾建平 韩璎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第5期265-271,共7页
背景区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两种亚型,即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和小血管型轻度认知损害(MCI associated with small vessel diseases,sv-MCI)将有利于延缓和预防MC... 背景区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两种亚型,即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和小血管型轻度认知损害(MCI associated with small vessel diseases,sv-MCI)将有利于延缓和预防MCI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目的识别并区分区aMCI与sv-MCI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从宣武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患者或在北京社区进行的一项入户调查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被试。根据Pe-tersen诊断标准筛选aMCI患者50例,根据Hachinski诊断标准筛选sv-MCI患者65例。以上两组患者和49名55岁以上没有认知障碍的社区被试一同接受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查及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评定即刻记忆、延迟回忆和延迟再认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3组被试各项测验的平均得分,如果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再进行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Tukey法检验。结果 aMCI组和sv-MCI组5项测验平均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aMCI组AVLT即刻记忆、延迟回忆和延迟再认测验得分均低于sv-MCI组。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后,上述差异仍旧存在。结论实验结果与既往结果一致,与sv-MCI患者相比,aMCI患者记忆损害更加明显。记忆相关的评估测验,尤其是AVLT,或将有助于区别这两种MCI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 小血管型轻度认知损害 轻度认知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焦虑者注意偏向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莹 张文娟 周仁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应用情绪版本的外部线索任务,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考试焦虑的产生是由负性刺激的警觉还是脱离困难导致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这种注意偏向(警觉与脱离成分)发生的具体时间进程。行为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起低考试焦虑个体,高考试焦虑个... 应用情绪版本的外部线索任务,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考试焦虑的产生是由负性刺激的警觉还是脱离困难导致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这种注意偏向(警觉与脱离成分)发生的具体时间进程。行为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起低考试焦虑个体,高考试焦虑个体对考试相关威胁刺激存在注意脱离困难。脑电实验结果中,P1成分揭示高考试焦虑者对考试相关和无关威胁线索后靶刺激的注意处理削弱;考试相关威胁线索后靶刺激诱发的P300对于高、低考试焦虑者具有临床鉴别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焦虑 青少年 选择性注意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素在词汇识别中的认知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邹丽娟 舒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0-1577,共8页
语素到底是否是独立的语言表征单元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认知研究发现语素存在独立的心理表征,语素复杂词结构的可分解性是语素具有独立心理表征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脑成像手段的应用为探讨语素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途... 语素到底是否是独立的语言表征单元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认知研究发现语素存在独立的心理表征,语素复杂词结构的可分解性是语素具有独立心理表征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脑成像手段的应用为探讨语素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途径。脑机制的研究发现左侧额下回在语素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语素相关词能够引起N400波幅降低。然而汉语语素区别于拼音文字,必须借助于整词语境才能区分不同的语素。汉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因此听觉角度是研究汉语语素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加工 分解整合 左侧额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期选择和风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燕 周晓林 罗跃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经济决策包含两个传统问题:跨期选择和风险决策。跨期选择分为冲动决策和自我控制,当冲动决策时,优先激活了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相联系的旁边缘区域,包括伏隔核、眶额皮层中部和前额叶中部;自我控制即选择延迟决策时大脑双侧前额叶和后... 经济决策包含两个传统问题:跨期选择和风险决策。跨期选择分为冲动决策和自我控制,当冲动决策时,优先激活了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相联系的旁边缘区域,包括伏隔核、眶额皮层中部和前额叶中部;自我控制即选择延迟决策时大脑双侧前额叶和后顶叶皮层神经活动增强。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大脑皮层和杏仁核与风险决策联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神经科学 认知 情绪 跨期选择 风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水提浓缩液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慧兰 张俊英 卫东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芪水提浓缩液(HRCF)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和对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化小鼠随机分为抗快速老化亚系1(SAMR1)对照组、快速老化亚系8(SAMP8)模型组、... 目的观察红芪水提浓缩液(HRCF)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和对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化小鼠随机分为抗快速老化亚系1(SAMR1)对照组、快速老化亚系8(SAMP8)模型组、HRCF组和安理申组,每组20只,持续灌胃给药3个月。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快速老化小鼠隐蔽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脑组织中NE、DA、5-HT及5-HIA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RCF组小鼠隐蔽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脑组织中NE、DA、5-HT及5-HIAA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RCF能够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水提浓缩液 快速老化小鼠 迷宫学习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270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金国 赵靖平 +2 位作者 陈敏 李君 苏中华 《上海精神医学》 2012年第6期328-334,共7页
背景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结果不尽一致,BDNF C270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照的BDNF C270T基... 背景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结果不尽一致,BDNF C270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照的BDNF C270T基因多态性,并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型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24例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20名正常人的BDNF C270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症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和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 TMT)评定认知功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C270T三种不同基因型(C/C、C/T和T/T)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患者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5.6%比4.3%, χ2=31.47, p<0.001),C/T基因型更常见于患者组(27.7%比7.7%, χ2=34.93, p<0.001)。与对照相比,患者组所有的认知测验表现均较差,但三种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认知评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的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和PANSS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是,C/T基因型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分略高于C/C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证实了既往报道中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 C270T基因多态性不一致的结果,但未发现不同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或认知症状严重程度相关的强有力证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认知症状随病程和治疗而波动,因此需要确定稳定的、个体特异性(即特质性)的评定上述参数的指标,才有可能明确它们与不同基因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症状 患者 认知功能 等位基因频率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