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特性研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全营养乳液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韩丽丽 孙丰义 +5 位作者 陈朝青 王学敏 周昊 张燕 何梅 刘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341,347,共9页
本文基于乳液粒子微观特性(平均粒径、电位、离心沉淀率等)考察不同稳定剂、体系pH以及贮存时间对全营养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胶体对全营养乳液的粒子特性影响不同。微晶纤维素对全营养乳液体系的平均粒径、黏度的影响... 本文基于乳液粒子微观特性(平均粒径、电位、离心沉淀率等)考察不同稳定剂、体系pH以及贮存时间对全营养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胶体对全营养乳液的粒子特性影响不同。微晶纤维素对全营养乳液体系的平均粒径、黏度的影响不大,微晶纤维素最适宜浓度为0.6 g/L。结冷胶浓度与全营养乳液的平均粒径成反比,与粘度成正比,结冷胶最适宜浓度为0.1 g/L。胶体浓度(结冷胶和微晶纤维素)对于全营养乳液的电位影响不明显。采用杀菌釜灭菌时,pH为6.68时全营养乳液平均粒径最小,离心沉淀率为1.79%,体系比较稳定。常温货架期实验显示全营养乳液平均粒径、电位、pH变化主要在货架期前60 d发生,乳液中粒子等特性变化到一定的程度,进而影响到全营养乳液的稳定性。货架期105 d以后,全营养乳液粒子特性基本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食品 全营养乳液 平均粒径 ZETA电位 稳定性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4
2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张宝彤 萧培珍 刘汉超 黄雨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以丙二醛为实验材料,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丙二醛,研究丙二醛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1.23—9.89)μmol/L丙二醛在3—9... 以丙二醛为实验材料,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丙二醛,研究丙二醛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1.23—9.89)μmol/L丙二醛在3—9h时显著抑制了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及存活率,以6h时抑制程度较为明显,导致贴壁细胞减少,细胞集落面积减小,其中添加4.94μmol/L丙二醛细胞胞浆内脂肪滴沉积,空泡变性,同时线粒体肿胀,核固缩;丙二醛对细胞分化成熟有抑制,且增加细胞器膜的通透性,导致胞浆酶漏出;6h时丙二醛处理组培养液中GSH-PX、T-AOC活力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添加(1.23—9.89)μmol/L丙二醛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了损伤,表现为抑制细胞生长,改变细胞形态、结构,导致膜结构破坏,且作用程度与添加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丙二醛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具有显著性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细胞 丙二醛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张宝彤 董娇娇 黄雨薇 陈科全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78-3484,共7页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组均设9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培养孔。对照组的培养液中不添加酵母培养物水溶物,YC-1-5组的培养液中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的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 mg/L。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5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细胞形态无损伤,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3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5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6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3 h时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乳酶脱氢酶(LDH)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6 h时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9 h时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12 h时YC-2、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各时间点(3、6、9、12 h)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在6-9 h时GPT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培养液中添加1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促进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适宜浓度为50-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细胞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 细胞生长 细胞膜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豆油水溶物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姚林杰 许凡 刘猛 张宝彤 萧培珍 王丽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9-698,共10页
以氧化豆油水溶物为试验材料,在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氧化豆油水溶物,研究不同剂量氧化豆油水溶物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111.06—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6h... 以氧化豆油水溶物为试验材料,在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氧化豆油水溶物,研究不同剂量氧化豆油水溶物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111.06—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6h显著降低细胞活性(P<0.05),细胞集落面积减小、细胞形态改变,其中在444.24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下培养细胞空泡变性,且脂肪滴沉积,线粒体肿胀。在222.12—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下,3—9h内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增高(P<0.05);各时间点培养液中GSH-PX、SOD、T-AOC均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中添加111.06—888.48 g/L氧化豆油的水溶物作用12h内,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了损伤,表现为抑制细胞生长,改变细胞形态、结构,可能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膜结构破坏,且作用程度与添加浓度、作用时间相关。研究认为氧化豆油水溶物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具有显著性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细胞 氧化豆油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被引量:11
5
作者 秦洁 叶元土 +7 位作者 冷向军 蔡春芳 宋亮 许凡 张宝彤 萧培珍 张波 王丽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3-39,95,共8页
目的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为实验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以探讨适合草鱼肝细胞生长的最佳条件及培养方法,用于饲料营养与非营养物质对草鱼肝细胞代谢、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温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红细... 目的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为实验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以探讨适合草鱼肝细胞生长的最佳条件及培养方法,用于饲料营养与非营养物质对草鱼肝细胞代谢、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温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红细胞裂解液分离、纯化肝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测定不同时期培养液上清液中LDH、Alb和BUN的含量,分析肝细胞生长状况。结果采用0.25%浓度的温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20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活细胞数≥99%。结论在含1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培养基中,以接种浓度1.7×106cell/mL左右为宜,置于27℃、4.5%CO2浓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可成功培养草鱼原代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肝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油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殷永风 叶元土 +2 位作者 张宝彤 向朝林 李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3,共4页
饲料油脂是养殖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饲料重婴的组成成分之一。鱼油、豆油、菜籽油等油脂是常规饲料油脂重要来源。棉籽油是利用棉籽经过压榨、浸提而得到的油脂,也是一种重要的油脂来源。棉籽油中可能含有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等抗... 饲料油脂是养殖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饲料重婴的组成成分之一。鱼油、豆油、菜籽油等油脂是常规饲料油脂重要来源。棉籽油是利用棉籽经过压榨、浸提而得到的油脂,也是一种重要的油脂来源。棉籽油中可能含有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等抗营养因子和有害物质,棉籽油能否作为水产饲料油脂原料之一?虽然不同的饲料企业在进行尝试使用棉籽油,但所取得的效果基本都是负面的。目前还没有研究报告来探讨棉籽油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效果。本文以斑点叉尾鱼网为试验对象,研究棉籽油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效果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成 棉籽油 生长性能 斑点 饲料油脂 水产饲料 使用效果 能量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益生菌的筛选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芬 刘鹭 +5 位作者 李函彤 张书文 芦晶 逄晓阳 汪建明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2-200,共9页
以实验室77株益生菌为研究对象,从其菌体细胞代谢物(cell-free excretory supernatants,CFS)和细胞内容物(cell-free extracts,CFE)两方面分析菌株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同时还从耐酸性、细胞黏附性等方面对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 以实验室77株益生菌为研究对象,从其菌体细胞代谢物(cell-free excretory supernatants,CFS)和细胞内容物(cell-free extracts,CFE)两方面分析菌株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同时还从耐酸性、细胞黏附性等方面对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菌株进行了益生特性评价;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期筛选出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益生菌。结果表明,77株益生菌的CFE对α-葡萄糖苷酶没有抑制作用;而CFS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3%~15.76%。选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益生菌(编号为ST-2、1.1881、GS-3和BLP12)菌株进行益生特性的研究。其中ST-2表现出很高的耐酸性和细胞黏附性;GS-3在模拟消化液中有很强的耐受性等,各菌株特性不一。主成分分析表明菌株BLP12的综合性能最好: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可达15.10%;于pH 2.0孵育3 h后,存活率能达到71.04%;于2.0%的胆盐条件下孵育24 h,存活率为0.70%;依次经模拟唾液、胃液、肠液消化后,存活率仍能达到88.27%,但对HT-29细胞的黏附率较低,仅为1.93%,总体上菌株BLP12对体外模拟胃肠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该菌株经过16S基因序列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可作为降糖益生菌株应用于降糖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益生菌 抑制作用 益生特性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高糖高脂2型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高伟华 刘鹭 +5 位作者 王芬 逄晓阳 张书文 芦晶 段江燕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9-187,共9页
目的:研究两株乳酸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水平、胰腺病理变化和附睾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盐等体外... 目的:研究两株乳酸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水平、胰腺病理变化和附睾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盐等体外实验从6株乳酸菌中筛选降脂较好的2株乳酸菌。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结合高糖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对照组(N)(正常饮食)、模型组(M)(高糖高脂饮食)、SY13菌组(SY13)(高糖高脂饮食外加SY13菌液灌胃)、36号菌组(D36)(高糖高脂饮食外加36号菌液灌胃),分别在灌胃6、10周和14周时处死小鼠,动态检测小鼠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IL-10和Adipoq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干酪乳酸菌SY13和D36有较强的降胆固醇、耐酸和耐胆盐能力。与M组相比,通过一段时间菌液的灌胃,显著抑制了小鼠血糖水平和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上升(P<0.05),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改善了小鼠糖代谢紊乱状况,明显减轻了胰岛和腺泡细胞病变情况,脂肪组织中IL-10和Adipoq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乳酸菌SY13和D36能够显著改善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高糖高脂饮食 血脂 抗炎因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猪小肠黏膜提取物作为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Ⅳ的酶活力分析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甲承立 Naveed HUSSAIN +7 位作者 董洁 王芬 李函彤 张书文 芦晶 逄晓阳 刘鹭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4-51,共8页
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II型糖尿病治疗中2种重要的靶向酶。这两种商品化酶价格昂贵且主要来源于微生物,难以有效用于两种酶抑制剂的筛选,而这两种酶均普遍存在哺乳动物的小肠中。为了获得经济有... 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是II型糖尿病治疗中2种重要的靶向酶。这两种商品化酶价格昂贵且主要来源于微生物,难以有效用于两种酶抑制剂的筛选,而这两种酶均普遍存在哺乳动物的小肠中。为了获得经济有效、来源于哺乳动物体内的α-葡萄糖苷酶和DPP-4,本研究收集新鲜的猪小肠黏膜分泌物及上皮细胞,对比分析了猪小肠不同部位黏膜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和DPP-4的活力。以猪小肠黏膜提取物作为α-葡萄糖苷酶和DPP-4的酶反应体系,并且利用这两种酶的阳性药(阿卡波糖和抑二肽素A(diprotin A,IPI))分别进行了抑制率验证和评价。阿卡波糖对商品和猪回肠源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有效抑制质量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是1.1024、0.2447 mg/mL;IPI对商品和猪回肠源DPP-4的IC50分别为19.1197、41.2684μg/mL。通过比较发现,猪回肠黏膜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和DPP-4比活力分别为0.0841、0.0534 U/mg,在3种黏膜提取物中均为最高,因此选择猪回肠黏膜提取物作为商品化α-葡萄糖苷酶和DPP-4的替代物进行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二肽基肽酶IV(DPP-4) 猪小肠 酶比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代谢物中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杰 刘鹭 +2 位作者 甲承立 朱俊玲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22,共7页
筛选出具有抑制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活性的植物乳杆菌BLP12,将其代谢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超滤膜、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底物N-甘氨酰脯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与DPP-4在波长405... 筛选出具有抑制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活性的植物乳杆菌BLP12,将其代谢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超滤膜、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底物N-甘氨酰脯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与DPP-4在波长405 nm左右强烈的光吸收测定DPP-4活性,选择抑制活性强的部分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样品中的物质,质谱共鉴定出61种物质,其中十二烷基硫酸盐是已有报道的DPP-4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代谢物 二肽基肽酶-4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