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龚钢军 王慧娟 +5 位作者 张桐 陈志敏 魏沛芳 苏畅 文亚凤 刘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6955-6966,共12页
新一轮电改要求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构建交易部分去中心化下“多卖方-多买方”的竞争性电力现货市场,力求形成体现时间和位置特性的“源-售-荷”双侧日内分时电价机制。但电力现货市场面临跨区域交易管制、能源类型与交易优先权、智能交... 新一轮电改要求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构建交易部分去中心化下“多卖方-多买方”的竞争性电力现货市场,力求形成体现时间和位置特性的“源-售-荷”双侧日内分时电价机制。但电力现货市场面临跨区域交易管制、能源类型与交易优先权、智能交易模式、协同调度与物理约束、行业与政府监管、金融结算和政策补贴等制约因素。该文基于区块链与电力现货市场体系相似的网络拓扑形态,针对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智能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等需求,分析日内分时电价的制约因素,设计区块链架构下的电力现货实时调度交易及监管模型,阐述该模型的交易流程和运行机制,及其对电力现货价格的影响。通过智能合约,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搜索优化算法进行程序化的脚本运行,实现放开电量下的售电公司多选择最优购电方案的制定,并通过能源交易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保障交易信息的实时性,提高交易效率,为清洁能源电厂及时调整交易价格提供了数据信息,可为实现调度交易部分去中心化下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现货市场 日内分时电价机制 区块链 能源交易互联网 多目标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全可信防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龚钢军 高爽 +5 位作者 陆俊 张葆刚 刘韧 吴秋新 苏畅 陈志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61-2873,共13页
从涵盖能源种类、负荷多样性、网络规模、示范效应和应用效果等方面来看,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应是能源互联网真正落地实施的较佳选择。区域能源互联网在实现“能源流、业务流和信息流”的高度智能融合之际,又具有源端不同类型互补、... 从涵盖能源种类、负荷多样性、网络规模、示范效应和应用效果等方面来看,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应是能源互联网真正落地实施的较佳选择。区域能源互联网在实现“能源流、业务流和信息流”的高度智能融合之际,又具有源端不同类型互补、配用电网传输分配、储能装置与用户动态接入的特性。复杂的接入环境、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数量庞大的接入终端使得区域能源互联网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该文针对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互补耦合和扁平化管理结构需求,定义了基于多级能量一信息路由器和能量一信息交换机的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模型,描述了该系统模型的基本架构、网络内部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传输与分配特点,并通过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安全模型,构建了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地市级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全可信防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源互联网 主动配电网 能量/信息路由与交换 可信计算 安全防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和MA-LSTNet的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龚钢军 蔡贺 +1 位作者 杨佳轩 何建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在多元时序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各变量之间往往存在长期和短期两种时间模式,而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LSTNet)可以提取天气因素与负荷之间的短期变化和长期趋势,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本文建立了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多元时序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各变量之间往往存在长期和短期两种时间模式,而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LSTNet)可以提取天气因素与负荷之间的短期变化和长期趋势,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本文建立了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MA-LSTNet)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天气变量在各负荷滞后时段与预测序列的相关性,使用符号聚合近似(SAX)量化相关性曲线,对天气变量进行最优选择,减少模型输入冗余;其次,对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通过在非线性部分加入自注意力层,实现了对于非季节性、非周期性的长短期时间模式的提取。截至目前与其它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模式 最大信息系数 循环跳过层 注意力机制 符号聚合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空图卷积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超短期联合预测方法
4
作者 龚钢军 蔡贺 +3 位作者 杨德龙 傅思敏 车赵晗 马天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23,I0002,共14页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元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以及天气因素之间复杂耦合关系的挖掘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图卷积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超短期联合预测方法。首先,将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多元负荷、可再生能源出力、天气因素均映射为图...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元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以及天气因素之间复杂耦合关系的挖掘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图卷积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超短期联合预测方法。首先,将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多元负荷、可再生能源出力、天气因素均映射为图结构数据形式,采用最大信息系数计算各输入变量间的相关性,将其作为节点相连边的加权值构造邻接矩阵;其次,在对时空图卷积运算改进的基础上简化了模型的参数结构;最后,建立基于Seq2Seq架构的改进时空图卷积网络模型,引入自回归层改善了非线性部分对于输入数据的敏感度。仿真结果说明相对于其它模型,本文所提模型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超短期预测方面具有更佳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元负荷预测 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 时空图卷积网络 最大信息系数 联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智能交易与协同调度体系研究 被引量:77
5
作者 龚钢军 张桐 +5 位作者 魏沛芳 苏畅 王慧娟 吴秋新 刘韧 张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8-1290,共13页
区块链具有智能合约、分布决策、协同自治、防篡改性等特征,在运行方式、拓扑形态、双边交易和协同调度等方面与能源互联网有天然相似之处,可以很好地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该文从二者技术融合的角度出发,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物理拓扑结构... 区块链具有智能合约、分布决策、协同自治、防篡改性等特征,在运行方式、拓扑形态、双边交易和协同调度等方面与能源互联网有天然相似之处,可以很好地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该文从二者技术融合的角度出发,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物理拓扑结构和逻辑协议层次分析,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层次架构模型;设计了交易完全去中心化的能源互联网智能交易模式及信任机制;探讨了在调度部分去中心化下的垂直分级调度系统和多级变电站的协同调度模式,及相应的电网安全校核与物理约束条件;形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支撑"横向多源互补,纵向协同调度"体系的能源互联网智能交易与协同调度模式,有利于实现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控制与安全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区块链 智能合约 调度交易 物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的耦合模型、网络架构与节点重要度评估 被引量:28
6
作者 龚钢军 张哲宁 +3 位作者 张心语 高爽 苏畅 陆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412-5425,共14页
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和应用的新形态,也是信息和能源深度耦合的分布式复杂信息物理系统。该文在研究电网与电力通信网的耦合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复杂网络理论,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关联矩阵法建立以能源路由器为... 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和应用的新形态,也是信息和能源深度耦合的分布式复杂信息物理系统。该文在研究电网与电力通信网的耦合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复杂网络理论,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关联矩阵法建立以能源路由器为节点的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网络架构;结合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不同业务特征,建立考虑双网耦合标度的网架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可由客观因素修正主观赋权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仿真验证表明通过节点重要度计算可有效优化系统骨干网架的搜索过程,确保覆盖重要度高的节点及关键线路,进而验证节点重要度评估机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 能源路由器 重要度评估 信息物理融合 双网耦合标度 骨干网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下的综合能源服务 被引量:34
7
作者 龚钢军 王慧娟 +4 位作者 杨晟 孙跃 苏畅 文亚凤 杨海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7-1409,共13页
谋求新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电网公司由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的直接动力,因此亟需研究市场环境下"源–网–售–荷"全环节的增值业务类型、差异化需求、协商机制、交易模式和运行管控体系等。该文基于区块链与综合能源... 谋求新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电网公司由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的直接动力,因此亟需研究市场环境下"源–网–售–荷"全环节的增值业务类型、差异化需求、协商机制、交易模式和运行管控体系等。该文基于区块链与综合能源服务的融合应用分析,围绕综合能源和综合服务两大任务,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综合能源服务网络架构;设计了基于多链的综合能源服务链上交易模型;基于节点间的不同交易模式和信息交互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权益证明(proofofstake,PoS)共识的权益分享证明(proofof sharing-stake,PoSS)服务共识机制;并采用组合共识的方式实现不同主体间服务共识的达成;最后通过多链平台的搭建进行了单个主–从多链的可行性验证,为证明区块链在综合能源服务场景中的适用性以及区块链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 区块链 PoSS共识机制 信息交互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宽度学习的异常用电辨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影 陆俊 +3 位作者 肖琦 龚钢军 徐志强 辛培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5-2102,I0075,I0076-I0083,共17页
针对异常用电与正常用电样本类别不平衡关系及现有模型训练耗时、缺乏可扩展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宽度学习(weighted broad learning system,WBLS)的异常用电辨识模型。首先,考虑到样本间类别不平衡关系,在目标函数中使用样本权重... 针对异常用电与正常用电样本类别不平衡关系及现有模型训练耗时、缺乏可扩展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宽度学习(weighted broad learning system,WBLS)的异常用电辨识模型。首先,考虑到样本间类别不平衡关系,在目标函数中使用样本权重约束每个类对模型的贡献,样本权重根据样本分布情况个性化赋予,并通过岭回归广义逆高效地建立WBLS辨识模型。其次,基于新增加的用电样本数据,通过增量学习算法对模型进行更新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对异常用电样本的辨识精度,并在增加用电样本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旧模型进行更新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用电 加权宽度学习 类不平衡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配电台区数据异常识别
9
作者 陆俊 肖琦 +2 位作者 龚钢军 王路遥 杨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12-3521,I0131,I0132,共12页
电力配电网安全保护背景下,针对配电台区“数据孤岛”现象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不足、联邦学习系统可能遭受梯度反演攻击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配电台区数据异常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的配电台... 电力配电网安全保护背景下,针对配电台区“数据孤岛”现象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不足、联邦学习系统可能遭受梯度反演攻击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配电台区数据异常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的配电台区数据异常识别方法,联合不同配电台区开展不直接交换数据的模型分布式训练,训练过程中引入差分隐私梯度扰动机制,提升数据隐私保护强度;然后,设计考虑全局收敛贡献的隐私预算动态分配机制与考虑本地模型收敛的裁剪阈值动态调整机制,对各客户端的梯度扰动实行个性化的动态调整,在满足全局隐私预算的前提下减少隐私预算浪费,提升全局模型收敛效率和辨识性能;最后,在某地区配电台区用电用户能耗数据集上开展实例分析,结合FedAvg、FedProx和FedDP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差分隐私 动态 异常辨识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 被引量:82
10
作者 龚钢军 罗安琴 +5 位作者 陈志敏 栾敬钊 安晓楠 王雪蓓 苏畅 文亚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28-3135,共8页
主动配电网支撑着分布式能源、储能设施和主动负荷的广泛接入,实现了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控制,也是信息物理高度融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CPS是主动配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该文结合主动配电网源—荷互联互通、泛在感知与智能控制的... 主动配电网支撑着分布式能源、储能设施和主动负荷的广泛接入,实现了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控制,也是信息物理高度融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CPS是主动配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该文结合主动配电网源—荷互联互通、泛在感知与智能控制的需求,分析了边缘计算技术与主动配电网和CPS的相似之处和融合方式;参考PTN网络的PE-P-CE结构,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主动配电网的PTN物理架构模型;进一步构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分层自治协同的主动配电网CPS管控模型。围绕边缘计算的敏捷联接、业务实时性、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的关键需求,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CROSS指标管控模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边缘计算 电网信息物理系统 PTN CROSS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服务区块链的网络架构、交互模型与信用评价 被引量:33
11
作者 龚钢军 杨晟 +4 位作者 王慧娟 刘林 陆俊 文亚凤 杨海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897-5910,共14页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全新的能源服务模式,也是能源互联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的最佳实践场景。为构建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与差异化能源消费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亟需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中网络架构、交互模型和信用评价的研究。该文基...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全新的能源服务模式,也是能源互联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的最佳实践场景。为构建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与差异化能源消费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亟需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中网络架构、交互模型和信用评价的研究。该文基于区块链与综合能源服务的融合应用分析,提出包括综合能源层、调度传输层和综合服务层3层结构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物理架构和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的主从多链结构模型;在设计了6层综合能源服务区块链逻辑层级架构模型的基础上,参考OSI标准网络模型定义,提出综合能源服务系统逻辑信息交互模型;构建了确保综合能源服务区块链有效运行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仿真验证了区块链在综合能源服务场景中的适用性和匹配性,为区块链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 主从多链结构 信息交互模型 信用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大用户负荷管理的可再生能源消纳 被引量:12
12
作者 龚钢军 张心语 +3 位作者 张哲宁 刘林 杨晟 张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22-2931,共10页
负荷类型的不断复杂化、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导致配电网支撑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结构和潮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加大了电能传输和分配的复杂度,亟需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下负荷管理的优化水平... 负荷类型的不断复杂化、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导致配电网支撑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结构和潮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加大了电能传输和分配的复杂度,亟需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下负荷管理的优化水平。首先从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消纳、灵活调度、多元控制需求出发,提出了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DREG)的负荷管理优化场景,设计了基于能源路由器的源荷协同优化方案;其次,通过用户影响度、负荷弹性度、公平性因子综合判断区域级用电大用户调度优先级,构建了基于调度优先级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引导机制;最后,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验证了基于大用户调度优先级的负荷管理优化机制,结果表明通过能源路由器的有效控制和适当的消纳引导机制可平稳负荷曲线、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管理 能源路由器 用电大用户 调度优先级 消纳引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E-ELM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龚钢军 安晓楠 +4 位作者 陈志敏 张帅 文亚凤 吴秋新 苏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5,共7页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用户充电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增加了EV充电站负荷预测的难度,为此以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为目的,通过改进深度学习中的栈式自编码器提出栈式自编码器-极限学习机(SAEELM)的混合模型,并深入研究EV...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用户充电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增加了EV充电站负荷预测的难度,为此以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为目的,通过改进深度学习中的栈式自编码器提出栈式自编码器-极限学习机(SAEELM)的混合模型,并深入研究EV与电网的交互模式;综合考虑影响充电站负荷量的关键因素,如历史负荷、环境、日类型等,对某地充电站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并验证;最后与SAE-BP、ELM算法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AEELM对充电站的短期负荷预测更加有效准确,更有利于电网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 负荷预测 深度学习 SAEE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居民用电行为分类分析方法 被引量:44
14
作者 陆俊 陈志敏 +2 位作者 龚钢军 徐志强 祁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4,共8页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用户用电行为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分类方法。首先,在前期用户行为的特征优选策略的基础上,采用特征优选策略提取负荷曲线的最佳特征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类分析。然后,将特...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用户用电行为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分类方法。首先,在前期用户行为的特征优选策略的基础上,采用特征优选策略提取负荷曲线的最佳特征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类分析。然后,将特征优选集作为输入,通过比较不同隐含层激活函数和隐含层节点个数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正确率,优选出适用于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ELM算法的输入参数。最后,以国内和国外用户用电数据为数据源,进行算例仿真实验,通过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ELM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提高了检测的正确率并且降低了算法运行时间,能够更好地掌握用户用电负荷状态,实现配电网的削峰填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 极限学习机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参数优化 智能用电 需求响应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用电用户行为分析的聚类优选策略 被引量:46
15
作者 龚钢军 陈志敏 +3 位作者 陆俊 王朝亮 祁兵 崔高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3,共6页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用户智能用电行为最佳聚类数目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聚类优选策略。在前期智能用电用户行为分析的特征优选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特征优选策略提取负荷曲线的最佳特征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用户智能用电行为最佳聚类数目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聚类优选策略。在前期智能用电用户行为分析的特征优选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特征优选策略提取负荷曲线的最佳特征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提出聚类数优选策略,通过综合考虑准确度评价指标和有效度评价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目。以国内外的用电数据为数据源,仿真验证了所述策略可以选择合理的聚类数目,有效提高用电行为分析的数据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行为分析 智能用电 聚类优选 准确度 有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动态合作博弈的多微网共治交易模式 被引量:19
16
作者 龚钢军 张心语 +3 位作者 张哲宁 孙跃 陈威 徐小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3-818,共16页
随着前沿信息技术在智慧能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能源互联网下的多能源交易市场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微网群中聚合商与多个微网2类交易主体间的共治交易环境,设计区块链聚合商–微网群联盟交易架构及区块数据结构,针对... 随着前沿信息技术在智慧能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能源互联网下的多能源交易市场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微网群中聚合商与多个微网2类交易主体间的共治交易环境,设计区块链聚合商–微网群联盟交易架构及区块数据结构,针对包含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微网及聚合商2类区块链节点,以多能互补为基本原则建立考虑碳配额机制及环境标识因数的节点模型;基于聚合商及微网节点间的能源交易新模式,设计动态合作博弈的环境标识因数激励机制及多目标进化算法支撑的智能合约,并提出共治系数用以评估所提微网群运营策略的有效性;最后,经算例仿真验证表明,区块链共治交易模式在保证各交易节点效用的基础上,可为多能源协调优化互补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地消纳,有助于微网群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动态合作博弈 共治交易模式 环境标识因数 共治系数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TOPSIS的配电网CPS系统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谷卫星 王婷婷 +6 位作者 张鹏 苏宁 王玥 汤奕 于红丽 刘毅梅 龚钢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6,共11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的广泛应用,配电网已经逐渐演变为信息与物理空间深度耦合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本文针对目前配电网如何对其脆弱性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以及如何充分发掘配电网CPS系统的薄弱节点两个问题展开研究。首...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的广泛应用,配电网已经逐渐演变为信息与物理空间深度耦合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本文针对目前配电网如何对其脆弱性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以及如何充分发掘配电网CPS系统的薄弱节点两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相依网络理论建立了配电网CPS系统以及“部分一对一”相依网络模型,并综合考虑到配电网实际运行拓扑结构特点与业务特征,构建了节点脆弱性评价多指标融合模型,避免了单一指标在耦合网络中度量节点脆弱性的缺陷;其次,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分别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对指标赋权,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完成对脆弱性指标的综合赋权;最后,运用TOPSIS算法对节点脆弱性进行量化计算与排序,并基于依存耦合度矩阵完成对系统节点的综合性评估。采用IEEE14节点配电系统构建了耦合网络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 相依网络理论 最小鉴别信息原理 依存耦合度矩阵 节点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