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肿瘤病毒SV40的细胞转化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柯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SV40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的DNA肿瘤病毒。本文简述了它的一般生物学特性,根据大量研究报道着重归纳了SV40在体外转化细胞的特性及其转化机制,并展望了SV40转化蛋白在癌变机理、细胞分化等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 肿瘤病毒 细胞转化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Fas配体和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昭辉 王占民 +2 位作者 赵志伦 张勇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 :研究Fas、Fas配体 (FasL)和干扰素 γ(IFN γ)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可能的意义。方法 :在石蜡包埋的 5 8例胃癌组织和其中相对应的 5 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FN γm... 目的 :研究Fas、Fas配体 (FasL)和干扰素 γ(IFN γ)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可能的意义。方法 :在石蜡包埋的 5 8例胃癌组织和其中相对应的 5 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FN γmR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Fas阳性率分别为19 .0 %和 6 4 .2 % ,胃癌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 (χ2 =2 3.4 6 ;P =0 .0 0 )。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FasL阳性率分别为 6 3.8%和 4 5 .3% ,胃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 (χ2 =3.83;P =0 .0 5 )。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IFN γ阳性率为 4 9.1% ,而胃癌组织中未发现一例阳性。结论 :胃癌细胞Fas -FasL系统平衡失调 ,本研究中胃癌细胞不表达IFN γ ,可能与胃上皮细胞癌变及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 配体 IFN-Γ 胃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系中支原体检测及分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戴悦 吕允威 +4 位作者 张春凤 曹邦伟 柴庆波 马明信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对细胞系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分型。方法:利用支原体 16S^23S保守区域扩增来检出细胞系中支原体感染率,并利用 16S^23S保守区间的间隔区(spacer)长度不同进行巢式PCR扩增,结合测序达到分型的目的。结果:在检测的 22株细... 目的:对细胞系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分型。方法:利用支原体 16S^23S保守区域扩增来检出细胞系中支原体感染率,并利用 16S^23S保守区间的间隔区(spacer)长度不同进行巢式PCR扩增,结合测序达到分型的目的。结果:在检测的 22株细胞系中,有 77. 3% (17株)的细胞系有支原体感染,其中 5株有 2种或 2种以上支原体感染,在分布上以M.fermentans和M.hyorhinis支原体多见。结论:支原体在细胞系中的高感染率提示,在以细胞系作为模型的研究中,对支原体感染所造成的影响应有充分认识。检测及分型技术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型别支原体的致病力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支原体检测 16S^23S 支原体感染 巢式PCR扩增 感染情况 高感染率 不同型别 分型技术 间隔区 致病力 步研究 保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序列突变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邓珊明 王怡 +1 位作者 柯杨 徐光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 (familiarbreastcancer ,FBC)患者BRCA1的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中国汉族 9个乳腺癌家系中各 1例乳腺癌患者 ,1例无肿瘤家族史的正常人 ,32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和 33例正常献血者。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 (familiarbreastcancer ,FBC)患者BRCA1的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中国汉族 9个乳腺癌家系中各 1例乳腺癌患者 ,1例无肿瘤家族史的正常人 ,32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和 33例正常献血者。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DNA ,经PCR扩增后 ,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DHPLC)初筛BRCA1所有编码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 ,对异常峰型者直接测序。 结果 :在9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 ,1例患者在外显子 11上发现一处致病性突变 (3870delTGTC) ,该突变因缺失 4个碱基导致框架移位。 1例患者发现尚未见报道的密码子 86 7单个碱基替换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变异 (E86 7R)。 8例患者在内含子 18(IVS18+6 5 )上检出已知的G→A变异 ,变异率为 88.9% (8/ 9)。该位点变异在散发性乳腺癌和一般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37.5 % (12 / 32 )和 33.3% (11/ 33)。该 8例患者同时检出密码子 871已知的错义变异(P871L)与内含子 9(IVS8 5 7delT)的变异 ,且有 1例患者在此 3处的变异为纯合变异。这 8例患者的检测结果提示 ,IVS18+6 5G→A、IVS8 5 7delT与 2 731C→T这 3个位点存在连锁。该连锁情况尚未见报道。 2例患者在密码子 14 36发现已知为多态的改变 (S14 36S)。 1例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乳腺癌 BRCAL 基因序列 突变 多态现象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限制性内切酶制备T载体 被引量:8
5
作者 陆哲明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6-728,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制备T载体的方法。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XcmⅠ酶切 ,在两端产生T末端 ,制备的T载体可直接用来克隆用TaqDNA聚合酶产生带A末端的PCR产物。 结果 :PCR产物直接和T载体连接 ,用常规氯化钙法制备的感受态菌转化 ,对转化子提... 目的 :介绍一种制备T载体的方法。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XcmⅠ酶切 ,在两端产生T末端 ,制备的T载体可直接用来克隆用TaqDNA聚合酶产生带A末端的PCR产物。 结果 :PCR产物直接和T载体连接 ,用常规氯化钙法制备的感受态菌转化 ,对转化子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 ,证明阳性率达 80 %。结论 :制备T载体过程简单 ,质量稳定 ,产量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载体 DNA限制酶类 遗传载体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系Lewis抗原表达和体外诱发免疫应答反应
6
作者 姜劲迈 路桂荣 +1 位作者 宁涛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 :探讨由于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和人胃黏膜上皮表达相同的Lewis抗原 ,在宿主抗H .pylori的免疫应答中 ,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可能性。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 drogenase,LDH)释放试... 目的 :探讨由于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和人胃黏膜上皮表达相同的Lewis抗原 ,在宿主抗H .pylori的免疫应答中 ,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可能性。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 drogenase,LDH)释放试验 ,在检测 3种胃癌细胞系Lewis血型抗原表达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体外抗原抗体结合诱发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实验。结果 :KATOⅢ、80 3和 82 3细胞系均有Lewis抗原的表达 ,但各自的表型和量不同。在体外诱发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中 ,除 80 3细胞系anti H .pylori和anti Leb 组外 ,其余 3种细胞系各种抗体组均有不同水平的LDH的释放。结论 :初步提示Lewis抗原抗体结合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存在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 Lewis血型系统 免疫学 流式细胞术 LDH释放试验 自身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滑县农村地区成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秋菊 潘雅琪 +7 位作者 王朝义 李凤垒 吕绍江 胡绍用 宁涛 郭传海 何忠虎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5-970,共6页
目的:描述河南省滑县农村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BsAg)流行特征并探索其危险因素,为当地乙型肝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安阳食管癌队列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河南省滑县5个行政村25... 目的:描述河南省滑县农村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BsAg)流行特征并探索其危险因素,为当地乙型肝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安阳食管癌队列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河南省滑县5个行政村25~6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5 104名(参检率92.05%)居民中,HBsAg总体检出率为5.17%,男性高于女性(6.54% vs. 3.87%,P〈0.001),且男、女性均在25~29岁及55~59岁两个年龄组出现感染高峰。此外,非在婚状态(OR=1.80, 95% CI: 1.00~3.25)及每周性交频率高(Ptrend=0.049)也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滑县农村地区成人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总体略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25~29岁及55~59岁男性人群及性活跃人群为当地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预防接种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中乙型肝炎总体流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农村人口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AA0649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细胞内定位
8
作者 郑宗方 韩巍 +2 位作者 何其华 柯杨 杜晓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9,共7页
目的:制备抗KIAA0649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同时初步鉴定KIAA0649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功能结构域。方法:通过TMHMM和DNAstar等软件对KIAA0649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选取了3段序列合成多肽,将3段多肽混合后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 目的:制备抗KIAA0649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同时初步鉴定KIAA0649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功能结构域。方法:通过TMHMM和DNAstar等软件对KIAA0649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选取了3段序列合成多肽,将3段多肽混合后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抗多肽的滴度,当抗血清的滴度达到1∶105(体积比)时取血清,通过免疫亲和层析柱对抗体进行纯化。在U2OS细胞中表达Flag-KIAA0649或通过小干扰RNA沉默内源的KIAA0649,提取细胞蛋白,电泳后转膜,通过Western blot分析上述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将表达Flag-KIAA0649的细胞在玻片上固定,用抗Flag抗体和抗KIAA0649抗体进行双色免疫荧光分析,通过免疫荧光对KIAA0649抗体进行鉴定。利用PCR克隆构建Flag-KIAA0649全长表达质粒和系列Flag-KIAA0649缺失突变体,转染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对KIAA0649在细胞内的定位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的纯化KIAA0649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内源及外源KIAA0649蛋白,可用于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全长KIAA0649蛋白在细胞核内显示特定的分布方式;KIAA0649的缺失突变体中,含有PENF motif的突变体与全长KIAA0649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分布形式一致,推测该结构域可能为KIAA0649的功能结构域。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KIAA0649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应用于KIAA0649的功能研究,KIAA0649在细胞内定位的研究对于阐明KIAA0649的功能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肽类 抗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探讨
9
作者 侯岩 鄂征 +1 位作者 邓国仁 刘及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基因定位技术是确定基因数量、位置和进一步研究基因活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使基因定位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具有快速、方便、直接和精确的优点,已成为目前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根据我们工作的经... 基因定位技术是确定基因数量、位置和进一步研究基因活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使基因定位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具有快速、方便、直接和精确的优点,已成为目前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根据我们工作的经验,对该方法有关的技术问题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原位杂交技术 基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