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锕系核合成超铀元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刘佳佳 张钰海 张丰收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1,共17页
合成新核素、拓展核素版图是核物理的前沿研究领域。随着重离子加速器的发展,目前已合成到118号元素,但探索更重的区域仍面临严峻挑战。熔合反应是合成超重新元素的传统方法,多核子转移反应是通往“超重稳定岛”的唯一途径,也是将来大... 合成新核素、拓展核素版图是核物理的前沿研究领域。随着重离子加速器的发展,目前已合成到118号元素,但探索更重的区域仍面临严峻挑战。熔合反应是合成超重新元素的传统方法,多核子转移反应是通往“超重稳定岛”的唯一途径,也是将来大规模合成超重新元素最可能的方法。在这两种反应中,锕系核作为靶核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合成锕系核的中子俘获反应;总结了国际上用于合成超重元素锕系靶的产生、性质和研究现状;回顾了基于锕系核合成超镄元素的研究以及119、120号新元素的最新进展;对目前国际上反应堆产生重锕系核的现状做了比较,并针对近年来合成原子序数Z>118超重元素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评述,为将来的新元素合成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俘获反应 锕系核 重离子物理 超重核 超重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思静 乔宇琛 +4 位作者 刘桂君 陈伟 王平 宋梅芳 王成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1-350,共10页
蝉花为我国食药用历史悠久的虫草类真菌之一,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改善肾功能等多种生理功效。该文综述了蝉花在物质成分、人工发酵培养技术、生物活性作用及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蝉花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蝉花的基... 蝉花为我国食药用历史悠久的虫草类真菌之一,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改善肾功能等多种生理功效。该文综述了蝉花在物质成分、人工发酵培养技术、生物活性作用及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蝉花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蝉花的基础研究及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物质成分 生物活性 人工培养 组学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蛹虫草菌株虫草素合成途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桂君 乔宇琛 +5 位作者 周思静 王平 宋梅芳 杨素玲 顾海科 侯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5,共10页
通过对蛹虫草菌株代谢组数据分析研究虫草素合成途径,以蛹虫草出发菌株CM08、经过辐射诱变获得的高产虫草素正突变菌株CM09和低产虫草素负突变菌株CM10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测定3个菌株菌丝体的非靶... 通过对蛹虫草菌株代谢组数据分析研究虫草素合成途径,以蛹虫草出发菌株CM08、经过辐射诱变获得的高产虫草素正突变菌株CM09和低产虫草素负突变菌株CM10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测定3个菌株菌丝体的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CM08、CM09和CM10的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模型得到的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区分差异代谢物(VIP﹥1且P﹤0.05),其中CM09 vs CM08差异代谢物64种,CM10 vs CM08差异代谢物147种,主要为氨基酸、糖类与核苷类化合物;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到嘌呤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ABC转运蛋白途径等;差异代谢物腺苷、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核糖、2′-脱氧腺苷、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3′-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3′-monophosphate,3′-AMP)和虫草素在正负突变菌株中相对含量上下调相反,说明这些差异代谢物与虫草素产量密切相关,结合已有文献报道完善虫草素合成途径为:ADP-核糖→核糖-5-磷酸→5-磷酸核糖-1-焦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腺苷酸琥珀酸→AMP→腺苷→3′-AMP→2′-羰基-3′-脱氧腺苷→虫草素。该研究为虫草素合成途径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勋 魏丽勤 +1 位作者 候莉 顾海科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0期44-47,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及国家“双创”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工面对新的创业就业政策的吸引、家庭需要和自身需求等各种因素,掀起了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潮。农民工流动出现了重复流动、总...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及国家“双创”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工面对新的创业就业政策的吸引、家庭需要和自身需求等各种因素,掀起了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潮。农民工流动出现了重复流动、总体上回流的重要转变。本文基于两万余名农民工和近万家用工企业的调研,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发展现状,了解各地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做法和具体举措,为政府研判“十四五”期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环境提供意见和建议,即在当前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扩大农村就业“蓄水池”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资源 农民工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科学装置的放射性新核素产生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钰海 张根 +2 位作者 李静静 程伟 张丰收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放射性新核素的产生是核物理研究的热点,它对于扩展核素版图、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理解核天体物理中的快中子俘获过程都非常重要。目前,人们有关原子核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稳定线附近长寿命的核素,并建立了多套模型用以解释其基本性质,... 放射性新核素的产生是核物理研究的热点,它对于扩展核素版图、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理解核天体物理中的快中子俘获过程都非常重要。目前,人们有关原子核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稳定线附近长寿命的核素,并建立了多套模型用以解释其基本性质,但对于远离稳定线的核素,特别是重区丰中子核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结合国内外产生放射性同位素大科学装置的主要特点和科学目标,总结近年来国际上新核素的发现及其主要产生方法,为将来放射性同位素,尤其是超重核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大科学装置 核素图 超重核 新核素产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新疆干果品质的影响及其最高耐受剂量的确定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志雅 左都文 +3 位作者 李乐 侯志强 周思静 高美须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0-277,共8页
目的 探究电子束辐照对4种新疆干果品质的影响,确定干果辐照工艺的最高耐受剂量。方法 采用0、2、4、6、8和10 kGy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枸杞干、红枣干、无花果干、小白杏干,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水分、维生素C、总酸、总糖4种理化指标及色... 目的 探究电子束辐照对4种新疆干果品质的影响,确定干果辐照工艺的最高耐受剂量。方法 采用0、2、4、6、8和10 kGy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枸杞干、红枣干、无花果干、小白杏干,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水分、维生素C、总酸、总糖4种理化指标及色度、外观、风味、色泽和口感等5种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 仅8 kGy辐照处理对枸杞干口感指标有不良影响,其他3种干果的感官指标几乎不受辐照处理的影响;10 kGy以内的辐照处理对红枣干的品质无不良影响;无花果干的总酸含量在辐照剂量>6kGy时有所上升,维生素C含量在10 kGy处理时显著低于对照;辐照剂量≥6 kGy时,小白杏干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对电子束辐照新疆干果的品质影响及最高耐受辐照剂量的研究,确定枸杞干、红枣干、无花果干和小白杏干的最高耐受剂量分别是8、10、6和6 kGy。为电子束辐照在新疆干果灭菌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干果 最高耐受剂量 电子束辐照 理化指标 感官指标 食品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解决重离子碰撞中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盈 张钰海 +2 位作者 唐娜 李静静 张丰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2-773,共12页
本文介绍了当前用于重离子碰撞研究几种代表性的输运理论模型,并以应用它们进行的计算结果为例介绍输运理论对重离子碰撞的研究工作进展。对目前输运理论面对的一些困难以及机器学习在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输... 本文介绍了当前用于重离子碰撞研究几种代表性的输运理论模型,并以应用它们进行的计算结果为例介绍输运理论对重离子碰撞的研究工作进展。对目前输运理论面对的一些困难以及机器学习在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输运理论中有待机器学习方法解决的几点关键问题:建立Boltzmann方程的基本假设导致丢失核子间关联;Boltzmann方程类型仅考虑两体碰撞而忽略了多体碰撞的特点不符合高密度问题下的实际物理情况;QMD类型对量子效应的考虑不够精确;采用多时间尺度处理从剧烈碰撞阶段到达到局域平衡问题;模型输入相关物理量对应的实验观测数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象类输运理论 Boltzmann方程类型输运理论 QMD类型输运理论 重离子碰撞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啁啾频率对势阱产生正负电子对的增强
8
作者 王莉 李烈娟 +1 位作者 麦丽开·麦提斯迪克 谢柏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用计算量子场论方法研究了非线性啁啾频率对势阱中正负电子对产生的增强效应。研究了由静态势阱和动态势阱组成的组合势阱中产生的正负电子对的密度、产额和能谱等性质随着啁啾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组合势阱的频谱和瞬时束缚态。发现非线... 用计算量子场论方法研究了非线性啁啾频率对势阱中正负电子对产生的增强效应。研究了由静态势阱和动态势阱组成的组合势阱中产生的正负电子对的密度、产额和能谱等性质随着啁啾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组合势阱的频谱和瞬时束缚态。发现非线性啁啾效应对低频区域比较敏感,与固定频率情况相比可以使粒子数增加2~3倍。与组合势阱相比,非线性啁啾效应对单个振荡势阱更敏感。在低频下单个振荡的势阱中正负电子对产额可提高多个数量级。这是因为在低频下单个振荡的势阱中,主要通过量子隧穿过程产生的正负电子对数目非常低。非线性啁啾效应增加了高频场成分,提高了多光子过程和动力学辅助机制。由于高频抑制作用,所以非线性啁啾效应对高频区域粒子的增量不大,甚至会抑制正负电子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电子对产生 非线性啁啾频率 计算量子场论 多光子过程 动力学辅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践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海科 魏丽勤 候莉 《中国科技产业》 2023年第2期66-69,共4页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一环,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努...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一环,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努力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增强了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活力和动力,但是仍存在着科技成果质量不高、转化效率低下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基层科研院所为例,从转化环境、转化机制、转化路径方法等方面来思考和探讨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和机制方法,以期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更加合理充分盘活调动各方资源,更好地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成果转移转化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