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杀菌素对摇蚊幼虫的防效及其固体缓释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露 印铁 +1 位作者 邹球龙 王森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2,共9页
【目的】明确多杀菌素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二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及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的制备技术和性能。【方法】采用净水染毒法测定多杀菌素原药对红裸须摇蚊二龄幼虫的毒力;以聚乙烯醇和膨润土为缓释剂,采用转动包衣... 【目的】明确多杀菌素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二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及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的制备技术和性能。【方法】采用净水染毒法测定多杀菌素原药对红裸须摇蚊二龄幼虫的毒力;以聚乙烯醇和膨润土为缓释剂,采用转动包衣法制备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并测定其载药量、脱落率及释药特性。【结果】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升高,红裸须摇蚊幼虫的死亡率持续增大,多杀菌素浓度和红裸须摇蚊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当浓度为1.8mg/L时,其校正死亡率为50.1%,毒力回归方程为y=0.221x+0.205,LC_(50)=1.273 mg/L(R^(2)=0.875,95%置信区间为0.652~11.139);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的载药量为(3.19±0.08)%,脱落率为(4.02±0.28)%,在60%的甲醇水溶液中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模拟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过程遵循Fick扩散机制。25℃条件下,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的累积释放率更快;酸性条件下,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释放速率最快。【结论】多杀菌素对红裸须摇蚊二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可用于环境昆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红裸须摇蚊 缓释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技术对高粱中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勇生 李洁 +2 位作者 王博 张宇婷 耿俊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以收集的110份高粱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GB/T 6433—2006、SN/T 0800.8—1999及GB/T6438—2007对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高粱粉末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4 000~12 800 cm^-1,... 以收集的110份高粱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GB/T 6433—2006、SN/T 0800.8—1999及GB/T6438—2007对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高粱粉末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4 000~12 800 cm^-1,分辨率16 cm^-1。根据定标集决定系数、定标集标准偏差、定标集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定标集交互验证标准误差等指标,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高粱中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的近红外扫描光谱交互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3.93、1.47与2.37;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2.57、1.23与2.34。粗脂肪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实际应用,而粗纤维和粗灰分预测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高粱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高粱中粗蛋白质、水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勇生 李洁 +2 位作者 王博 张宇婷 耿俊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53-1361,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高粱中粗蛋白质、水分含量的可行性。以收集的110份高粱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B/T 6432—1994、GB/T 6435—2014中方法分别对粗蛋白质、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高粱中粗蛋白质、水分含量的可行性。以收集的110份高粱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B/T 6432—1994、GB/T 6435—2014中方法分别对粗蛋白质、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4000~12800 cm^-1,分辨率16 cm^-1,样品重复装样扫描4次,每次扫描64次获得平均光谱,取4次扫描光谱作为样本的原始光谱。分别选取矢量归一化、最小-最大归一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探索适用于高粱中粗蛋白质、水分含量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利用定标集样品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结合全交互验证手段来防止过拟合现象,建立定标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标决定系数、定标均分根误差、定标相对分析误差、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交互验证相对分析误差确定最优模型。结果显示:粗蛋白质含量扫描光谱采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光谱预处理,光谱范围为9401.9~5443.6 cm^-1与4603.0~4243.9 cm^-1。水分含量扫描光谱采用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光谱范围为7500.3~6096.5 cm^-1与5451.8~4243.9 cm^-1。高粱中粗蛋白质、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定标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8.41、12.20;交互验证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4.97、7.97;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3.32、5.36。由结果可知,本研究建立的高粱中粗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评估值,具有精确地评估高粱中粗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高粱 粗蛋白质 水分 品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纳米水剂防治2种储粮害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笑男 印铁 +4 位作者 邹球龙 张晓琳 曹承宇 张逸文 宋丽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采用拌粮法对已感染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稻谷原粮进行处理,以明确多杀菌素新剂型对2种储粮害虫的杀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锯谷盗对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敏感性低于锈赤扁谷盗,供试药剂对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1.70%... 采用拌粮法对已感染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稻谷原粮进行处理,以明确多杀菌素新剂型对2种储粮害虫的杀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锯谷盗对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敏感性低于锈赤扁谷盗,供试药剂对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1.70%和90.29%。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多杀菌素纳米水剂与甲基嘧啶磷乳油复配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2.90%和97.95%以上,均显著高于单剂使用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防治效果。研究发现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防治效果受昆虫种类、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多种影响因素改进应用技术,综合制定防治策略,有效防治储粮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纳米水剂 复配剂 锯谷盗 锈赤扁谷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5
作者 姜强 曲扬华 +1 位作者 孙玉丽 吕增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3-1515,共13页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黑水虻幼虫独特的腐生生活方式,在解决有机废弃物和资源再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黑水虻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基质优化策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推荐了黑水虻幼虫在各类动物饲粮中的适宜用量,并探讨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黑水虻幼虫饲料化的开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营养价值 饲料化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切割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昕 朱龙佼 +3 位作者 许文涛 翟晨 王书雅 黄蔚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DNA是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构象折叠性质使其具有很多的功能。利用核酸切割酶(cleaving DNAzyme)识别特定单链DNA分子并能够切割其中某条单链的性质来构建传感器,将特异性识别过程转化为凝胶电泳表征、释放荧光、比色现象的信号输... DNA是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构象折叠性质使其具有很多的功能。利用核酸切割酶(cleaving DNAzyme)识别特定单链DNA分子并能够切割其中某条单链的性质来构建传感器,将特异性识别过程转化为凝胶电泳表征、释放荧光、比色现象的信号输出,同时能很好的和扩增反应结合来实现信号放大。核酸切割酶通过体外筛选技术获得,可以与靶物质(小分子、蛋白质,甚至整个细胞)特异性结合。由于具有制备简单,易于修饰和良好稳定性等优点,核酸切割酶被用于构建生物传感器以检测病原微生物,已应用到现场检测甚至医疗中的体内检测,结合已经成熟的检测设备血糖仪、横流层析试纸条带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广泛地应用到生物传感、食品安全、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综述了近年来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切割机理和产物、靶标以及表征手段,探索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实际检测中的意义。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展望,以期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检测领域能够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切割酶 微生物 生物传感 信号放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的储存特性及奶牛饲喂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宝 张栋 +2 位作者 王健 杨钊 赵抒娜 《中国糖料》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以普通甜菜粕颗粒饲料为参照,研究了添加糖蜜的甜菜粕颗粒饲料(简称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的储存特性;并通过奶牛喂养试验,研究了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对泌乳期奶牛产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以及产奶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普... 以普通甜菜粕颗粒饲料为参照,研究了添加糖蜜的甜菜粕颗粒饲料(简称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的储存特性;并通过奶牛喂养试验,研究了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对泌乳期奶牛产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以及产奶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甜菜粕颗粒饲料,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的吸潮性更低,储存特性与普通甜菜粕无明显差异。与普通甜菜粕颗粒饲料相比,奶牛饲喂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可使奶牛的产奶乳脂率提高7.78%,并能够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增加牛奶品质和奶牛健康度;糖蜜甜菜粕颗粒饲料与普通甜菜粕颗粒饲料均可提高牛奶乳蛋白率及牛奶产量,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粕 糖蜜 储存性能 乳脂率 乳蛋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前、屠宰及加工过程对冷鲜猪肉保水性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敏 黎琪 +4 位作者 孙玉丽 檀馨悦 王晴 张忠鑫 张晓琳 《肉类研究》 2021年第4期64-70,共7页
冷鲜猪肉的保水性作为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冷鲜猪肉保水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生猪饲料营养、宰前管理、屠宰和冷却工艺等环节进行分析,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冷鲜猪肉保水性的增加、... 冷鲜猪肉的保水性作为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冷鲜猪肉保水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生猪饲料营养、宰前管理、屠宰和冷却工艺等环节进行分析,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冷鲜猪肉保水性的增加、生产工艺优化、关键点有效控制及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猪肉 保水性 饲料营养 宰前管理 屠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磁小体-核酸适配体的赭曲霉毒素A富集纯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潘程 刘晓萌 +4 位作者 张云鹏 邹球龙 张晓琳 陈新 印铁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5,共7页
细菌磁小体是一类由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及其外包被的生物膜组成的,粒径在30~120 nm之间的纳米磁性颗粒,其外包被有富含羟基、亚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囊泡,为生物/化学修饰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基于细菌磁小体的磁响应及易修饰特性,利用戊... 细菌磁小体是一类由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及其外包被的生物膜组成的,粒径在30~120 nm之间的纳米磁性颗粒,其外包被有富含羟基、亚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囊泡,为生物/化学修饰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基于细菌磁小体的磁响应及易修饰特性,利用戊二醛作为双功能试剂,构建了细菌磁小体-戊二醛-核酸适配体复合物,用于富集、纯化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结果表明,富集纯化方法对OTA的最高吸附率为96%,回收率为96%。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高效,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少,为细菌磁小体的应用及OTA的富集纯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磁小体 适配体 赭曲霉毒素A 富集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热稳定性及底物特异性改造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立晔 刘晓萌 +4 位作者 王寿南 张晓琳 印铁 任顺成 仉磊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51,共10页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及其衍生物是污染范围较大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高粱等谷物及其副产品中,对饲料行业和畜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对ZEN及其衍生物进行降解和脱除是未来解决ZEN污染...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及其衍生物是污染范围较大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高粱等谷物及其副产品中,对饲料行业和畜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对ZEN及其衍生物进行降解和脱除是未来解决ZEN污染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发现的ZEN降解酶热稳定性差,催化效率低,难以满足工业生产中高温、酸、碱等极端条件的需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蛋白质工程提升ZEN降解酶热稳定性和底物特异性的改造策略,阐明ZEN降解酶改造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为开发ZEN降解酶的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降解酶 热稳定性 底物特异性 分子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的益生机理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11
作者 沈雪梅 周娜娜 +5 位作者 孙浩轩 王小艳 卢宗梅 李凡 武丽达 申海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0-29,共10页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并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系统阐述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塑造肠道菌群平衡、保护和改善肠黏膜屏障、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活性和调...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并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系统阐述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塑造肠道菌群平衡、保护和改善肠黏膜屏障、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活性和调节脂质代谢等方面的突出功能。同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丁酸梭菌在畜、禽和水产动物养殖应用中应用进展,旨在为丁酸梭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免疫功能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铁虎 卢宗梅 +4 位作者 陈博 陈影 李义 佟毅 金渭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或10%的发酵饲料A、B、C,饲喂21 d后每组选5头育肥猪肛门采集新鲜粪便测定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在饲喂第29天和第30天,各组每个重复连续收集粪便混合后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饲喂发酵饲料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有所提高(最高组提高2.9%);同时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增加,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可以改善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率 菌群多样性 育肥猪 发酵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曲扬华 李煦 +5 位作者 王慧丽 荣峻峰 雷阳 李丹丹 张恩东 武国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87-219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螺旋藻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基础饲料以红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进行配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用... 本试验旨在研究螺旋藻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基础饲料以红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进行配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用螺旋藻替代0(SP0,作为对照)、20%(SP20)、40%(SP40)、60%(SP60)和80%(SP80)的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择体质健康、规格整齐的罗氏沼虾幼苗1125尾,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5种试验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75尾。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螺旋藻替代20%~60%的鱼粉对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替代比例达到80%时,罗氏沼虾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SP60组和SP80组罗氏沼虾的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SP80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各组虾体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SP40组和SP60组虾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虾体各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罗氏沼虾血清葡萄糖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SP60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P20组和SP40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SP60组和SP80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20组和SP8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螺旋藻替代罗氏沼虾饲料中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60%,替代比例过高会导致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下降,且可能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螺旋藻 鱼粉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勇生 宋国杰 +1 位作者 权力 程宗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73,共3页
为研究中草药对仔猪生产性能、仔猪死亡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头健康断奶仔猪,平均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750、1500 mg/kg中草药日粮。结果表明:添加750 mg/kg中草药组试验结束时体重提高了7.79%、病死... 为研究中草药对仔猪生产性能、仔猪死亡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头健康断奶仔猪,平均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750、1500 mg/kg中草药日粮。结果表明:添加750 mg/kg中草药组试验结束时体重提高了7.79%、病死率下降74.93%,且试验组日均采食量、料肉比、死亡率都要优于对照组。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勇生 张天荣 +1 位作者 孙铁虎 陈轶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00-5508,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选用120头平均3~4胎的母猪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B、C、D 4组,每组3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麸皮+豆皮、麸皮+甜菜粕、麸皮+苜...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选用120头平均3~4胎的母猪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B、C、D 4组,每组3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麸皮+豆皮、麸皮+甜菜粕、麸皮+苜蓿颗粒、甜菜粕+苜蓿颗粒组合的妊娠前期饲粮,探讨不同纤维源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妊娠第107天后将妊娠前期每组的母猪分别分为L1、L2、L3 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饲喂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的饲粮,作为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探索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初生均重外,在数值上各指标均以8%麸皮+9%甜菜粕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8%麸皮+9%苜蓿草颗粒组合。2)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母猪初乳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8%麸皮+9%甜菜粕组合在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上要优于其他组合;体细胞数在8%麸皮+9%甜菜粕组合上数值最低,说明母猪乳房健康状态较好。3)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分别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对各组间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和仔猪断奶均重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4)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对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母猪妊娠期饲粮添加8%麸皮+9%甜菜粕为最佳组合;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添加2.5%深海鱼油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断奶均重,而添加2.5%复合脂肪粉相对具有较低的母猪背膘损失;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共同影响着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从而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脂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繁殖性能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芽孢杆菌的快速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萌 张云鹏 +4 位作者 仉磊 印铁 邹球龙 姜德铭 张晓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39,共6页
为了快速确定筛选的3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YW、Bacillus sp.CP、Bacillus sp.GJ)的分类地位,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保守持家基因的进化分析及特异性PCR对菌株进行鉴定。3株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 为了快速确定筛选的3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YW、Bacillus sp.CP、Bacillus sp.GJ)的分类地位,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保守持家基因的进化分析及特异性PCR对菌株进行鉴定。3株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非常相似,均产芽孢;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及特异引物PCR结果显示,菌株YW和CP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GJ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保守持家基因序列分析及特异性PCR,能够快速、灵敏地对芽孢杆菌近缘物种进行分子鉴定,为功能性微生物菌株的快速筛选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降解 鉴定 进化分析 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对豆粕抗原蛋白降解程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忠鑫 邹球龙 +2 位作者 黎琪 张晓琳 仉磊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7-60,共4页
为提高豆粕蛋白质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分析了不同来源的蛋白酶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将经过蛋白酶处理的豆粕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等酶活的不同蛋白酶对豆粕中... 为提高豆粕蛋白质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分析了不同来源的蛋白酶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将经过蛋白酶处理的豆粕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等酶活的不同蛋白酶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降解程度有较大差别。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最终选择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方式,最终使得发酵豆粕乳酸含量达到2.76%,酸溶蛋白含量14.76%,大豆球蛋白含量降低至25.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蛋白酶 抗原蛋白 抗营养因子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干全酒精糟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洁 孙铁虎 +6 位作者 王勇生 潘忠 李永恒 孙振江 罗虎 吴延东 佟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95,共5页
稻谷在深加工制备燃料乙醇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为稻谷干全酒精糟(DDGS),其营养价值丰富,通过在饲料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发挥地产原料的优势,缓解饲料原料资源紧缺的局面,还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本文综述了稻谷DDGS的营养价值... 稻谷在深加工制备燃料乙醇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为稻谷干全酒精糟(DDGS),其营养价值丰富,通过在饲料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发挥地产原料的优势,缓解饲料原料资源紧缺的局面,还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本文综述了稻谷DDGS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以期为稻谷DDGS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DDGS 营养价值 畜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熟制猪肉中呈味核苷酸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黎琪 李晓敏 +3 位作者 姜德铭 檀馨悦 王晴 张晓琳 《肉类研究》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以市场上2款黑猪(HZ1、HZ2)和2款白猪(BZ1、BZ2)通脊肉和五花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熟制后肉和汤中5’-肌苷酸、5’-腺苷酸、5’-鸟苷酸、肌苷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猪肉中5’-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核苷酸,且五花肉中呈... 以市场上2款黑猪(HZ1、HZ2)和2款白猪(BZ1、BZ2)通脊肉和五花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熟制后肉和汤中5’-肌苷酸、5’-腺苷酸、5’-鸟苷酸、肌苷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猪肉中5’-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核苷酸,且五花肉中呈味核苷酸含量远低于通脊肉;白猪肉和汤中5’-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黑猪肉(P<0.05),肌苷与次黄嘌呤含量总体上低于黑猪肉,白猪BZ1通脊肉和BZ2五花肉汤中5’-腺苷酸含量最高,白猪BZ2通脊肉5’-鸟苷酸含量最高,黑猪HZ1五花肉5’-鸟苷酸含量最低。综上,白猪肉在鲜味呈现上比黑猪肉更具优势,白猪BZ1最佳,黑猪HZ1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猪肉 鲜味 呈味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呕吐毒素脱毒菌Devosia sp.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球龙 金康 +4 位作者 黎琪 张云鹏 李晓敏 张忠鑫 印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3-99,共7页
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是一种可以高效脱除谷物及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新型微生物菌株,其转化产物是目前研究较为安全的呕吐毒素转化产物。本研究以碳、氮源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用8个因素进行部分因子试验(FFD),筛选出酵母浸粉、酵母膏和... 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是一种可以高效脱除谷物及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新型微生物菌株,其转化产物是目前研究较为安全的呕吐毒素转化产物。本研究以碳、氮源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用8个因素进行部分因子试验(FFD),筛选出酵母浸粉、酵母膏和蔗糖3个最显著影响因素;对3个最显著影响因素进行最陡爬坡实验获得其最优点区域;再通过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D)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Devosia sp.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酵母浸粉10.00 g/L,酵母膏6.49 g/L,蔗糖8.40 g/L,硫酸铵2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0.7 g/L,氯化钙0.02 g/L和硫酸亚铁0.02 g/L。使用该培养基进行发酵验证试验,培养40 h的OD_(600)达到21.66,与预测值(21.62)基本相符。综上,该回归模型对Devosia sp.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可行的,且优化后较原始培养基生物量(OD_(600))提高了89.1%,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呕吐毒素脱毒菌株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脱毒 德沃斯氏菌 培养基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