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平谷区3~6岁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卫红 徐雯洁 +5 位作者 张会娜 刘国中 郑军 丁丹丹 胡安宁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平谷区3~6岁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定调查问卷表,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平谷区4个幼儿园3~6岁幼儿中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填写问卷,调查2008年1月到2008年12月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 目的调查北京市平谷区3~6岁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定调查问卷表,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平谷区4个幼儿园3~6岁幼儿中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填写问卷,调查2008年1月到2008年12月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利用Ep idata3.1录入数据,导出数据后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3组间计数资料用2χ检验、计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平谷区3~6岁在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18.7%,影响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的主要因素有母亲孕期是否健康,幼儿家长是否有过敏史,幼儿是否为早产,幼儿是否有哮喘史等4项。结论影响北京市平谷区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对该病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平谷区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平谷区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晓青 晏丽 付海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240-2240,共1页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位恶性肿瘤,是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给女性的健康水平造成了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给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北京平谷区根据...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位恶性肿瘤,是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给女性的健康水平造成了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给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北京平谷区根据上级政府安排,对平谷区35~64岁适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免费筛查工作,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现将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结果分析 子宫颈癌 平谷区 生殖道恶性肿瘤 健康水平 发展中国家 年轻化趋势 癌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小肠系膜多发囊肿伴囊壁骨化1例
3
作者 刘雪来 李旭 +6 位作者 叶茂 刘军廷 程毅菁 肖萍 裴培 杜静红 郑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2-845,共4页
肠系膜囊肿是儿童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物,可发生于肠系膜的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尤其回肠系膜居多,囊肿多为孤立病灶^([1,2])。淋巴管瘤是导致肠系膜囊肿的最常见病因,因此通常在病理上表现为淋巴管畸形^([3,4])。临床上肠系膜囊肿合并囊壁... 肠系膜囊肿是儿童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物,可发生于肠系膜的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尤其回肠系膜居多,囊肿多为孤立病灶^([1,2])。淋巴管瘤是导致肠系膜囊肿的最常见病因,因此通常在病理上表现为淋巴管畸形^([3,4])。临床上肠系膜囊肿合并囊壁骨化十分罕见。2024年4月我们收治1例肠系膜囊肿患儿,术前检查、术中所见显示囊肿弥散于小肠系膜大部且有囊壁钙化,术后病理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合并囊壁骨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系膜 肠系膜囊肿 淋巴管瘤 良性肿物 回肠系膜 常见病因 囊壁钙化 淋巴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RNA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6
4
作者 郭丽 孙琳 +9 位作者 郭琰 李勤静 吴喜蓉 刘芳 李颖佳 王杏云 王婷 徐保平 冯雪莉 申阿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炎支原体RNA检测(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作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效果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其中符合MPP诊断标准者为MPP组,余为非MP... 目的探讨应用肺炎支原体RNA检测(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作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效果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其中符合MPP诊断标准者为MPP组,余为非MPP组。1以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MP-Ab)检测为诊断MP感染的参照试验,考察MP-SAT诊断MP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对MP-SAT和血清MP-Ab均阳性MPP病例行动态观察,比较MP-SAT和血清MP-Ab在大环内酯类药物标准治疗不同时间的阳性率,MP-SAT转阴时间和临床痊愈时间。3比较不同MP-SAT转阴时间MPP病例发热时间、入院24 h内血常规(WBC、N、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胸部X线指标的差异。结果 MPP组73例,非MPP组150例。MP-SAT诊断MP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61/73)、97.3%(146/150)。MPP组MP-SAT和血清MP-Ab均阳性61例,随治疗时间的延长,MP-SAT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MP-Ab的阳性率呈增高趋势(P<0.05)。61例临床痊愈时间平均为(3.0±0.9)周,MP-SAT转阴时间为(3.3±0.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SAT转阴时间越长的病例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越长,入院24 h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LDH水平越高,X线胸片大片实变比例越高,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P<0.05)。结论 MP-SAT可作为评价MPP转归以及判断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社区获得性肺炎 RNA检测 诊断 临床疗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爱华 虞雪融 +3 位作者 郭向阳 马璐璐 刘长城 陈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了解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CS)是否减少术中及围术期对同源异体血的需求。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6例,男123例,女313例,年龄10~18岁,BMI 14~25 kg/m^(2),ASAⅠ或Ⅱ级。设术中出血... 目的了解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CS)是否减少术中及围术期对同源异体血的需求。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6例,男123例,女313例,年龄10~18岁,BMI 14~25 kg/m^(2),ASAⅠ或Ⅱ级。设术中出血量为检验的唯一变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两组:使用自体血组(CS组)和未使用自体血组(NCS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CS组使用自体血,NCS组未使用自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比较术前1 d、术后1 d和出院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和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术前1 d、出院前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围术期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S组术中融合节段数明显多于NCS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明显高于NC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和出院前两组PT明显延长(P<0.05),出院前两组FIB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两组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组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输注率明显低于NCS组(P<0.05)。两组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时点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术期均未见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0~18岁患者行脊柱侧弯术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异体红细胞的需求,但未能减少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的输注量及输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同源异体血 脊柱侧弯 倾向评分匹配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无症状子宫腔内异常声像改变的病因与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贾小文 王文莉 +1 位作者 周莉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分析绝经期无症状子宫腔内异常声像改变的原因,探讨适宜的诊疗方法。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4月对50例经腹/阴道超声提示子宫腔内异常回声改变但无临床症状的绝经期患者实施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结果 50例宫腔异常回声中良性占位病变3... 目的分析绝经期无症状子宫腔内异常声像改变的原因,探讨适宜的诊疗方法。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4月对50例经腹/阴道超声提示子宫腔内异常回声改变但无临床症状的绝经期患者实施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结果 50例宫腔异常回声中良性占位病变36例(包括内膜息肉31例,其中1例非典型子宫内膜腺瘤型息肉;黏膜下肌瘤5例);萎缩性子宫内膜6例(其中2例合并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包括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中度不典型增生2例);增殖期子宫内膜2例;宫腔粘连2例;残留宫内节育器1例。对宫腔内占位病变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包括病灶切除、粘连分离及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宫腔镜手术后50例随访9~27个月,平均19.4月,其中12~24个月30例,>24个月11例,1例宫腔粘连复发,再次宫腔积液,1例子宫肌瘤宫腔仍为低回声改变,其余无特殊。结论绝经期无症状子宫腔异常声像改变以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为主,应及时明确诊断,宫腔镜是绝经期宫腔异常声像改变安全、微创、有效的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子宫 异常声像改变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线上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含必 陈洁 +5 位作者 张志媛 赵春霞 武童 门晓亮 李昭昭 孙爱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托“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北京行”教学项目,计划于2020年9月至2025年12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继续医学教育...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托“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北京行”教学项目,计划于2020年9月至2025年12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第1年教学计划)2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考核成绩,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线上教学完成了3期共30次线上直播课程,参与学习25000人次,其中包括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4757人;线下教学共举办82次现场教学活动,16家妇幼保健院参与学习的妇产科临床医生共1771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考核成绩分别为(90.88±4.88)分和(88.65±4.35)分。结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考核成绩相当,但线上教学具有便捷、高效、经济等诸多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线上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贾小文 段华 陶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适宜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9年4月住院治疗的6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资料,均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病变63例(92.6%),均经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适宜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9年4月住院治疗的6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资料,均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病变63例(92.6%),均经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子宫内膜良性息肉63例(92.6%),子宫内膜息肉内非典型增生5例(7.4%);61例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治疗后随访12~30个月无复发,7例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5例子宫内膜息肉内非典型增生,2例因其他病变)。结论①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以良性病变为主,但应警惕癌前病变可能,明确诊断需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组织学诊断。②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方法 ,若发现癌前病变应尽快行全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学民 赵会军 +2 位作者 杨秀春 冯振同 于经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CT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直肠病变的性质,还可判断病变侵犯肠壁的深度、向外蔓延的范围和远处转移部位,是直肠癌术前评价的主要影像学检查之一[1]。本研究分析直肠癌局部浸润的增强CT表现与术后病理组织...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CT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直肠病变的性质,还可判断病变侵犯肠壁的深度、向外蔓延的范围和远处转移部位,是直肠癌术前评价的主要影像学检查之一[1]。本研究分析直肠癌局部浸润的增强CT表现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肿瘤T分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小儿胃肠重复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振同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798-79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胃肠重复畸形的价值。方法6例术前初步诊断胃肠重复畸形患儿行腹腔镜探查,确诊胃小肠重复畸形后,经脐部trocar切口提出畸形病变,在腹腔外行保留主肠管单纯切除重复畸形和重复畸形与附着肠管一并切除加肠吻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胃肠重复畸形的价值。方法6例术前初步诊断胃肠重复畸形患儿行腹腔镜探查,确诊胃小肠重复畸形后,经脐部trocar切口提出畸形病变,在腹腔外行保留主肠管单纯切除重复畸形和重复畸形与附着肠管一并切除加肠吻合术;全结肠重复畸形采取在全腹腔镜下做结肠内引流术。结果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无术中大出血、意外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4~6天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肠粘连、肠梗阻。结论腹腔镜对小儿胃肠重复畸形具有诊断意义,同时也是治疗胃肠重复畸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重复畸形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保起 王国栋 +2 位作者 冯振同 刘玉香 王红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19-1220,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对63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其中斜疝45例,直疝13例,股疝2例,复发性斜疝2例,马鞍疝1例。结果63例患者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对63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其中斜疝45例,直疝13例,股疝2例,复发性斜疝2例,马鞍疝1例。结果63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45min。术后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随访6~3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经济、快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局部麻醉 门诊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涡轮钻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改良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勇涛 罗顺云 李旭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涡轮钻法与潜钻法配合三角切龈在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将64颗水平低位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涡轮钻拔牙方法,试验组采用三角切龈并潜钻法拔除第三磨牙,记录手术... 目的比较传统涡轮钻法与潜钻法配合三角切龈在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将64颗水平低位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涡轮钻拔牙方法,试验组采用三角切龈并潜钻法拔除第三磨牙,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并对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6.1 min和36.3 min。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肿胀、张口受限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出血、牙龈撕裂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钻法配合三角切龈是对传统涡轮钻拔牙方法的有效改进,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减小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第三磨牙 高速涡轮钻 拔牙 潜钻法 三角切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