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干花粉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郑明利 毛培春 +3 位作者 杨凤萍 田小霞 张秀海 孟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35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35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和4%百合干花粉。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4%百合干花粉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显著提高蛋壳颜色、蛋白高度、蛋黄色泽和哈氏单位(P<0.05),其中4%百合干花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③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显著提高蛋黄蛋白质和叶黄素含量(P<0.05),其中4%百合干花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2%和4%百合干花粉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4%百合干花粉显著提高北京油鸡蛋壳颜色、蛋白高度、蛋黄色泽、哈氏单位、蛋黄蛋白质和叶黄素含量,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黄胆固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北京油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蛋黄胆固醇 蛋黄叶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菊苣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盲肠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苏晗 毛培春 +3 位作者 田小霞 郭玉霞 郑明利 孟林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目的]解析林下菊苣草地放养与传统笼养对北京油鸡盲肠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0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即林下菊苣草地放养组(T1组,放养密度100只/667 m~2;T2组,放养密度120只/667 m~2)和传统笼养对照组(CK),草... [目的]解析林下菊苣草地放养与传统笼养对北京油鸡盲肠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0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即林下菊苣草地放养组(T1组,放养密度100只/667 m~2;T2组,放养密度120只/667 m~2)和传统笼养对照组(CK),草地放养组采用草地放养与基础饲粮补饲相结合方式,传统笼养组仅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95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盲肠内容物,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分析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菌群结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差异代谢物和KEGG富集通路。[结果]与CK组相比,T1组北京油鸡盲肠菌群的Sobs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有所提高,Simpson指数有所降低,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T2组北京油鸡盲肠菌群的Sobs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分别提高41.3%、33.6%和34.7%(P<0.05)。与CK组相比,T1和T2组北京油鸡盲肠中扭链瘤胃球菌属、理研菌科_RC9菌属、欧陆森氏菌属、未分类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科UCG-005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T1和T2组北京油鸡盲肠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途径。[结论]林下菊苣草地放养提高了北京油鸡盲肠内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影响了北京油鸡的脂质代谢途径和氨基酸代谢途径,可起到控制体脂、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免疫性能等一系列良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草地放养 北京油鸡 盲肠菌群 盲肠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偃麦草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3
作者 孟林 白史且 +5 位作者 李达旭 毛培春 田小霞 马啸 付春祥 申忠宝 《草学》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偃麦草属植物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优质乡土草资源,也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改良盐碱地的理想植物。本文重点梳理和论述了偃麦草属植物种质资源细胞染色体倍性和核型及同工酶特性、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及抗逆性评价、优异功能基因... 偃麦草属植物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优质乡土草资源,也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改良盐碱地的理想植物。本文重点梳理和论述了偃麦草属植物种质资源细胞染色体倍性和核型及同工酶特性、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及抗逆性评价、优异功能基因(抗旱耐盐基因、耐低磷营养胁迫基因、抗病基因等)挖掘及功能解析、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等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旨在为偃麦草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重要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属植物 种质资源 非生物逆境胁迫 功能基因 种质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菊苣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苏晗 孟林 +3 位作者 郭玉霞 郑明利 毛培春 田小霞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目的】比较分析林下菊苣草地放养与传统笼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0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传统笼养的对照组(CK)和林下菊苣草地放养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00只/667 m^(2... 【目的】比较分析林下菊苣草地放养与传统笼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0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传统笼养的对照组(CK)和林下菊苣草地放养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00只/667 m^(2)(T1)和120只/667 m^(2)(T2),采用草地放养与精料补饲相结合的方式,正试期95 d。试验结束后测定油鸡屠体性能和蛋肉品质,采集翅静脉血用于测定血液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相关指标。【结果】与CK组相比,T1和T2组的全净膛率分别提高21.0%和21.6%(P<0.05);胸肌必需氨基酸、胸肌肌苷酸(0.05<P<0.01)和蛋黄色泽、蛋黄重(P<0.05)等主要蛋肉品质指标均有提高趋势;血液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代谢指标均有降低趋势(0.05<P<0.1);T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免疫指标亦有提高趋势(0.05<P<0.1)。与CK组相比,T1组的蛋重、蛋黄色泽和蛋黄重分别提高25.34%、38.3%和53.2%(P<0.05)。此外,与T2组相比,T1组胸肌粗灰分含量提高4.9%(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1.8%和7.8%(P<0.05),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25.9%(P<0.05);鸡蛋蛋白高度提高55.5%、蛋黄色泽提高27.9%、蛋黄重提高40.6%(P<0.05)。【结论】林下菊苣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均有积极影响,其中T1组改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草地放养 北京油鸡 蛋肉品质 脂质代谢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技术土壤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瑞伦 朱永官 孙国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解决由城市化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量土壤资源却很匮乏。人工技术土壤(ConstructedTechnosols,CT)是利用有机和无机固体废弃物创造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新土壤,可通过调整组成材料和配...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解决由城市化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量土壤资源却很匮乏。人工技术土壤(ConstructedTechnosols,CT)是利用有机和无机固体废弃物创造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新土壤,可通过调整组成材料和配方满足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地用途和立地条件等要求,最终回归城市,用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CT可同时缓解大量城市固废的处置难题和解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壤缺乏问题,具有低碳、低成本、低影响的特点,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CT对植物生长、碳捕获、生物多样性保护、径流污染物滤除方面的作用和人为生物调控方面介绍了CT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潜力,并对CT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CT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建议。旨在推动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低碳发展,增加城市碳固存,改善城市地区生态环境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技术土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低碳 固体废物资源化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生物合成调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治民 李翠 +3 位作者 韦继天 李昕然 刘峄 郭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是一类重要的酚酸类次生代谢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绿原酸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它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在抗炎、抗菌和降血糖等方面具有重...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是一类重要的酚酸类次生代谢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绿原酸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它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在抗炎、抗菌和降血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通常很低,严重制约着其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植物体中绿原酸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逆境胁迫及激素处理等手段在提高植株体内绿原酸含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对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机制研究也开启了新的探索,以期为提高植物中体内绿原酸含量提供新的思路。鉴于此,本文对绿原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合成以及调控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系统分析了绿原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限速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 4-hydroxylase,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4CL)等对绿原酸合成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MYB、WRKY和bHLH等转录因子调控绿原酸生物合成的作用机制。与此同时,系统归纳总结了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以及光质和光周期等外源因素对植株体内绿原酸含量及其合成调控的影响,并介绍了绿原酸在改善动物健康和人体健康中的作用机理。最后,对绿原酸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绿原酸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外源诱导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草地碳汇研究趋势与重点领域--基于1992—2022年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恒康 逯辉 +5 位作者 刘灏 陈超 庞卓 张国芳 刘亚丽 阚海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9-2178,共10页
近年来,草地碳汇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利用文献计量学评估了全球草地碳汇研究趋势和重点。研究发现,过去三十年间草地碳汇的研究热点由草地固碳潜力评估与高浓度CO_(2)对植物与土壤有机... 近年来,草地碳汇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利用文献计量学评估了全球草地碳汇研究趋势和重点。研究发现,过去三十年间草地碳汇的研究热点由草地固碳潜力评估与高浓度CO_(2)对植物与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转变到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草地碳和氮储量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对碳循环影响的研究,最后聚焦到有机碳与气候变化对草地碳汇影响的研究。“氮”“固存”“动态”“碳”“草地”和“管理”等词汇是草地碳汇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近年的研究热点词汇是“有机碳”“气候变化”和“黄土高原”。基于当前研究结果,建议在评估草地碳汇潜力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管理制度的相互作用;加强大尺度时空监测,全面评估草地碳汇特征;深入研究气候变化与非生物过程对草地碳汇的调控,为草地恢复与缓解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分析 碳汇 气候变化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承德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成因及其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浩 卫晓锋 +7 位作者 王京彬 朱苏加 杨帆 梁钊 田晓霞 李炜 贾文茹 于开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0-1303,共14页
【研究目的】查明承德地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为当地土壤硒的勘查及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地质调查查明该区成土母质类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凯氏定氮法等获取了553个土壤... 【研究目的】查明承德地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为当地土壤硒的勘查及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地质调查查明该区成土母质类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凯氏定氮法等获取了553个土壤样品及66件岩矿石样品中硒及多个元素的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合地质作用分析地质成因。【研究结果】研究区成土母质大致分为9类,表层土壤中硒含量最小值为0.016mg/kg,最大值为0.743 mg/kg,平均值为0.17 mg/kg,土壤平均硒含量仅为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的1/2,处于缺乏等级。铁矿石、金矿石、铅锌矿石中硒含量均值分别为0.860 mg/kg、1.233 mg/kg、3.365 mg/kg,明显高于各类矿石的尾矿及围岩。【结论】承德地区土壤硒整体含量很低,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分布特征受控于地质建造。富硒土壤区域集中在隆化县南部(A区)、承德市南部(B区)(双滦区、双桥区)、宽城县东部(C区)。C区属于“岩石风化型”,与含硒量高的原生碳酸盐岩+碳质泥岩地层组合有关;B区属于“成矿伴生型”,与铅锌矿成矿过程中硒与金属硫化物的伴生关系及硒与硫的替代关系有关;A区属于“河道沉积型”,与河道沉积过程中河湖冲动力驱动、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有关。承德南部富硒区域具有发展林果经济的天然优势,围场县处于低硒环境,是引发克山病等地方病流行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分布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地质成因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承德市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长穗偃麦草幼胚诱导再生体系的构建和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然 刘岳含 +5 位作者 王思宁 董笛 刘亚玲 毛培春 邹博坤 李晓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7,共7页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高产优质的多年生牧草和生态草,在我国盐碱地改良和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生物技术体系尚不成熟。本研究以来源不同的8个长穗偃麦草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幼胚再生体系构建,...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高产优质的多年生牧草和生态草,在我国盐碱地改良和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生物技术体系尚不成熟。本研究以来源不同的8个长穗偃麦草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幼胚再生体系构建,筛选适宜构建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异受体材料。结果表明,在改良后的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0.5 g/L L-谷氨酸+0.5 g/L L-脯氨酸+0.3 g/L酶水解酪蛋白+30 g/L麦芽糖+2 mg/L 2,4-D+7 g/L琼脂)上,长穗偃麦草种质培养第3 d形成较小的愈伤组织,培养4周后分化。不同基因型长穗偃麦草在相同培养基上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和再生时间差异显著,其中4号材料的幼胚出愈率高达97.92%,分化率为88.33%,生根率为100.00%,再生时间较短,为56.2 d,可作为长穗偃麦草遗传转化的理想底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愈伤组织 幼胚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猫尾草春季分蘖生殖转化的影响
10
作者 孙铁军 毛培春 +1 位作者 王超 侯新村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44,共8页
以岷山猫尾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施氮与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研究猫尾草春季分蘖茎尖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对生殖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猫尾草春季分蘖生殖转化的关键期为3叶龄,分蘖形成初期,茎尖生长素与脱落酸含量相对较低且稳定,但... 以岷山猫尾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施氮与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研究猫尾草春季分蘖茎尖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对生殖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猫尾草春季分蘖生殖转化的关键期为3叶龄,分蘖形成初期,茎尖生长素与脱落酸含量相对较低且稳定,但赤霉素含量随叶龄增长快速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明显降低。茎尖内源激素对猫尾草春季分蘖生殖转化有重要影响,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施氮肥可有效提高春季分蘖茎尖活性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其中,20 mg/L赤霉素配施40mg/L细胞分裂素,以及20 mg/L赤霉素+80 mg/L细胞分裂素+90 kg/hm^(2)氮肥配施,均可显著增加茎尖活性激素含量。另外,氮肥与生长调节剂配施可以显著增加茎尖活性赤霉素GA3含量,提高春季分蘖生殖转化率,其中,施氮180 kg/hm^(2)+40 mg/L赤霉素+40 mg/L细胞分裂素配施对猫尾草春季分蘖生殖转化的调控效果显著。综上,氮肥与生长调节剂合理配施可显著增加猫尾草茎尖活性激素含量,有效提高春季分蘖生殖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分蘖 叶龄 氮肥 内源激素 生殖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白三叶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海琳 田小霞 +3 位作者 毛培春 郑明利 付娟娟 孟林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4-1745,共12页
本研究以‘海发’白三叶品种(Trifolium repens‘Haifa’)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1))褪黑素(MT)的方法,探究外源褪黑素对NaCl(100 mmol·L^(−1))胁迫下白三叶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 本研究以‘海发’白三叶品种(Trifolium repens‘Haifa’)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1))褪黑素(MT)的方法,探究外源褪黑素对NaCl(100 mmol·L^(−1))胁迫下白三叶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白三叶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鲜干重(P<0.05)。与NaCl胁迫相比,不同浓度MT叶面喷施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三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的下降幅度,提高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其中以150μmol·L^(−1)MT处理对缓解白三叶幼苗受NaCl胁迫的抑制效果最佳。综上,叶面喷施MT能够诱导白三叶幼苗抗氧化能力增强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白三叶幼苗生长发育,增强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白三叶 盐胁迫 幼苗期 光合作用 抗逆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处理对林下鸭茅草产量与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刘晓宇 毛培春 +3 位作者 郑明利 田小霞 郭玉霞 孟林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2-161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林下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产量与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种林地郁闭度(C_(1)=0.3和C_(2)=0.6)的林下鸭茅草地,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水分处理,分别为150 m^(3)·hm^(-2)(W_(1))、3... 为探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林下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产量与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种林地郁闭度(C_(1)=0.3和C_(2)=0.6)的林下鸭茅草地,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水分处理,分别为150 m^(3)·hm^(-2)(W_(1))、300 m^(3)·hm^(-2)(W_(2))和450 m^(3)·hm^(-2)(W_(3)),副区为施氮肥处理,分别为0 kg·hm^(-2)(F_(1))、30 kg·hm^(-2)(F_(2))、60 kg·hm^(-2)(F_(3))、90 kg·hm^(-2)(F_(4))和120 kg·hm^(-2)(F_(5))。结果表明:0.3和0.6林地郁闭度下,灌水量450 m^(3)·hm^(-2)和施氮肥量90 kg·hm^(-2)(W_(3)F_(4))耦合处理鸭茅全年鲜草和干草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全年干草产量分别较W_(1)F_(1)提高50.55%和112.44%(P<0.05);第一茬和第二茬干草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均较高,其中RFV值为88.17~121.47。而且W_(3)F_(4)处理下0~20 cm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较W_(1)F_(1)均有显著提高(P<0.05)。综上W_(3)F_(4)耦合处理可提升林下鸭茅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对改善0~20 cm土壤理化特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复合 鸭茅 水氮耦合 草产量 营养品质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份花花柴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与鉴定
13
作者 李翠 杨志臣 +4 位作者 国宸嘉 郑美 赵春桥 侯新村 郭强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53-3361,共9页
为评估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种质的耐盐性差异,本研究采用水培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盐处理(0,200,300,400,500 mmol·L^(-1) NaCl)对22份花花柴种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 为评估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种质的耐盐性差异,本研究采用水培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盐处理(0,200,300,400,500 mmol·L^(-1) NaCl)对22份花花柴种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花花柴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花柴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各指标差异较大,需构建多梯度盐胁迫结合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的耐盐综合评价D值,将花花柴种质分为4类:强耐盐型、耐盐型、弱耐盐型、敏盐型。回归分析表明,株高、叶绿素a/b、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光化学效率、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可用做花花柴种质耐盐性评价首选指标。本研究为花花柴耐盐种质的创新利用、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盐碱化地区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花柴 耐盐性 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处理对林下菊苣生产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刘晓宇 毛培春 +5 位作者 丁建莉 郑明利 武凤霞 田小霞 郭玉霞 孟林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32-2342,共11页
林下优质饲草丰产栽培是构建环境友好型林草禽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的重要技术环节。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枫树(Acer palmatum)林下建植菊苣(Cichorium intybus)草地并设置2个氮磷钾复合肥梯度[270 kg·hm^(−2)(F_(1))和240 kg... 林下优质饲草丰产栽培是构建环境友好型林草禽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的重要技术环节。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枫树(Acer palmatum)林下建植菊苣(Cichorium intybus)草地并设置2个氮磷钾复合肥梯度[270 kg·hm^(−2)(F_(1))和240 kg·hm^(−2)(F_(2))]配施2种农林废弃物发酵沤制的液体堆肥茶7 L·m^(−2)[香菇菌渣+鸡粪发酵液体堆肥茶(Y_(1))和香菇菌渣+鸡粪+农林枯枝落叶堆肥茶(Y_(2))],共6种不同施肥处理(F_(1)Y_(1)、F_(1)Y_(2)、F_(2)Y_(1)、F_(2)Y_(2)、Y_(1)、Y_(2)),以不施肥(CK_(1))和单施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2)(CK_(2))为对照,探究复合肥与液体堆肥茶配施对林下菊苣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_(1)、Y_(1)和Y_(2)处理相比,CK_(2)处理下菊苣全年鲜草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6.00%、60.71%和68.90%(P<0.05),全年干草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1.20%、49.36%和57.71%(P<0.05),而CK_(2)与F_(1)Y_(1)处理间各茬次和全年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配比组合施肥处理对林下第1茬和第2茬菊苣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影响趋势较为一致,CK_(2)处理下第1茬和第2茬菊苣草相对饲喂价值(RFV)分别较CK_(1)显著提高53.90%和52.68%(P<0.05),CK_(2)和F_(1)Y_(1)处理下第2茬草RFV值较CK_(1)显著提高57.93%和55.70%(P<0.05)。CK_(2)和F_(1)Y_(1)处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均可有效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和全钾含量。CK_(2)与F_(1)Y_(1)处理较其他施肥处理可获得更高的菊苣草产量和RFV值,其中单施2种液体堆肥茶Y_(1)和Y_(2)处理间比较,香菇菌渣+鸡粪发酵的液体堆肥茶对菊苣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及土壤营养成分的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复合 菊苣 施肥 草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量对高羊茅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鑫 刘炀 +5 位作者 岳跃森 滕珂 滕文军 张辉 温海峰 范希峰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2,共5页
为探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无土草皮生产的适宜播种量,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5种播种量(10 g·m^(-2),20 g·m^(-2),30 g·m^(-2),40 g·m^(-2),50 g·m^(-2))对高羊茅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 为探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无土草皮生产的适宜播种量,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5种播种量(10 g·m^(-2),20 g·m^(-2),30 g·m^(-2),40 g·m^(-2),50 g·m^(-2))对高羊茅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显著影响高羊茅无土草皮表观质量与生物量,播种量从10 g·m^(-2)增加到50 g·m^(-2),草皮高度与颜色显著降低(P<0.05);播种量从10 g·m^(-2)增加到30 g·m^(-2),草皮密度、质地、盖度与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当播种量大于30 g·m^(-2)时,草皮的颜色、密度、盖度、均一度与生物量差异不再显著;播种量从10 g·m^(-2)增加到50 g·m^(-2),草皮均一度呈增加趋势,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草皮质量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播种量为50 g·m^(-2)时所获得的草皮质量最高,其次为30 g·m^(-2)。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节约成本且能获得优质草皮的基础上,生产高羊茅无土草皮的播种量以30 g·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量 高羊茅 无土草皮 草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对黄花苜蓿根尖向水性和向地性的影响
16
作者 逯辉 李倩 +5 位作者 阚海明 徐恒康 庞卓 张国芳 王玉祥 陈超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6-1833,共8页
向水性与向地性共同决定了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方向,但植物激素调控向水性与向地性的方式仍有待明确。本研究以4种生态型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资源为材料,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测量其根尖向水、向地弯曲角度。结果表明,对氯... 向水性与向地性共同决定了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方向,但植物激素调控向水性与向地性的方式仍有待明确。本研究以4种生态型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资源为材料,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测量其根尖向水、向地弯曲角度。结果表明,对氯苯氧乙酸、三碘苯甲酸和秋水仙素都可以显著抑制黄花苜蓿的向水性和向地性,而洛伐他汀对其向水性和向地性都没有显著影响,表明黄花苜蓿根尖的向水性和向地性依赖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根尖细胞分裂。同时,研究发现供试黄花苜蓿的向水、向地性与其生境降水量负相关。本研究探明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参与黄花苜蓿向水性与向地性的方式,深化了对于苜蓿属植物向性的研究,也可为耐旱、高产苜蓿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向地性 向水性 黄花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解析马蔺花瓣花青素积累机制
17
作者 李楠 毛培春 +3 位作者 郑明利 云岚 田小霞 孟林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马蔺的花色形成与其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密切相关。为解析马蔺花青素积累过程及其基因调控途径,以现蕾期和盛花期两种花色(紫罗兰色和浅蓝色)的马蔺花瓣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通量RNA测序方法对其进行转录组和花瓣花青素... 马蔺的花色形成与其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密切相关。为解析马蔺花青素积累过程及其基因调控途径,以现蕾期和盛花期两种花色(紫罗兰色和浅蓝色)的马蔺花瓣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通量RNA测序方法对其进行转录组和花瓣花青素合成相关代谢靶向代谢组测试分析。花青素靶向代谢分析表明,在马蔺花瓣中共鉴定出46种花青素代谢物,现蕾期紫罗兰色-浅蓝色和盛花期紫罗兰色-浅蓝色两个比较组中分别检测出34种和32种差异代谢物。转录组分析表明现蕾期紫罗兰色-浅蓝色和盛花期紫罗兰色-浅蓝色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6774个和25371个,参与花青素合成的结构基因有37个,编码8个关键酶。联合分析筛选出11种代谢物和23个基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CHS、CHI、F3H、DFR、3AT、BZ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花青素代谢物的积累显著相关。综上,马蔺花色差异的关键代谢物为:二氢杨梅素、飞燕草素、飞燕草素-3-O-槐糖苷、飞燕草素-3-O-(6-O-丙二酰-β-D-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桑布双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和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这些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受F3’H、DFR、3AT和BZ1基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花色 代谢组 转录组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添加对4种禾草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
18
作者 李晓娜 王超 +4 位作者 侯彦会 胡艳霞 阚海明 史瑞双 高清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12-2220,共9页
选取黑麦草(Lolium perenn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4种禾草为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氮、磷组合添加浓度对其生物量分配、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取黑麦草(Lolium perenn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4种禾草为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氮、磷组合添加浓度对其生物量分配、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添加显著增加4种禾草地上生物量及总磷含量(P<0.05),其中,垂穗披碱草和黑麦草在氮、磷添加浓度分别为10和0.8 g·m^(-2)时地上生物量最大,无芒雀麦和新麦草在氮、磷添加浓度分别为20和1.6 g·m^(-2)时地上生物量最大。氮、磷添加对黑麦草地上生物量的效应大于地下生物量,无芒雀麦在氮、磷添加下则将生物量优先分配给根部;氮、磷添加显著增加新麦草根系长度、总表面积及根尖数(P<0.05),对黑麦草则表现为抑制作用。综上,4种禾草生物量分配、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对氮、磷添加浓度的响应均存在物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生物量 根系特征 退化草地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MYC2在卷丹微鳞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19
作者 桑倩姿 陈妍竹 +6 位作者 潘文强 张铭芳 杨凤萍 张婷 刘仲旭 杜运鹏 曹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7,163,共17页
MYC2(myelocytomatosis protein 2)转录因子是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 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茉莉酸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过程。本研究通过克隆卷丹(Lilium lancifolium)LlMYC2基因... MYC2(myelocytomatosis protein 2)转录因子是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 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茉莉酸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过程。本研究通过克隆卷丹(Lilium lancifolium)LlMYC2基因,对其基因功能和表达进行分析,以初步探究LlMYC2基因调节卷丹微鳞茎(小鳞茎和珠芽)膨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lMYC2基因编码区全长2 148 bp,编码71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77.745 kDa,含1个典型的MYC结构域,无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LlMYC2蛋白与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和杂交百合(Lilium hybrids divisionⅦ)的MYC2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lMYC2定位于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表明,LlMYC2在卷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子房、成熟珠芽和成熟小鳞茎中的表达量次之;LlMYC2表达量在微鳞茎生长发育过程中有2次明显上调。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沉默卷丹微鳞茎中LlMYC2后,其珠芽和小鳞茎的膨大均受到抑制。茉莉酸甲酯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水杨酸羟肟酸处理成熟珠芽时,会影响LlMYC2的表达。综上所述,LlMYC2参与卷丹微鳞茎的发育,同时促进卷丹微鳞茎的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MYC2 卷丹 微鳞茎 膨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蹄莲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对胡萝卜果胶杆菌的响应
20
作者 张梦涵 杨拓 +7 位作者 黄肖镕 吴乐乐 田威 曾臻 张国君 卫尊征 杨学军 王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7-1047,共11页
【目的】揭示PGIP基因家族在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中的结构特征及在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侵染下的表达差异,为ZePGIP基因功能研究和彩色马蹄莲抗胡萝卜果胶杆菌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揭示PGIP基因家族在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中的结构特征及在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侵染下的表达差异,为ZePGIP基因功能研究和彩色马蹄莲抗胡萝卜果胶杆菌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并分析彩色马蹄莲ZePGIP基因家族成员,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ZePGIP基因在胡萝卜果胶杆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彩色马蹄莲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个ZePGIP基因:ZePGIP1、ZePGIP2、ZePGIP3、ZePGIP4、ZePGIP5和ZePGIP6。系统发育及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均包含同一亚家族内保守的基序,其中MEME-1和MEME-2序列高度相似,并在所有基因中均可鉴定到MEME-1、MEME-2、MEME-6,显示出较高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ZePGIP基因启动子区含有与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甲酯、光、低温、赤霉素、胁迫及.水杨酸相关的响应元件。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ZePGIP2与ZePGIP5为旁系同源基因。跨天南星科Araceae物种的基因共线性分析发现:彩色马蹄莲与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大薸Pistia stratiotes、芋Colocasia esculenta和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存在2对直系同源基因。胡萝卜果胶杆菌接菌处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胡萝卜果胶杆菌侵染下彩色马蹄莲ZePGIP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其中ZePGIP2和ZePGIP6在胡萝卜果胶杆菌侵染早期表达水平受到抑制,而在后期则被显著诱导。【结论】PGIP基因家族在彩色马蹄莲中主要以串联重复形式存在,整体结构高度保守。ZePGIP2和ZePGIP6对胡萝卜果胶杆菌具有显著响应,揭示其可能在抗胡萝卜果胶杆菌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PGIP基因 胡萝卜果胶杆菌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