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象条件下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_(2.5)与臭氧(O_(3))的质量浓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少宁 时聪 +3 位作者 杨君芳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3,169,共8页
本研究利用2022年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监测点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以及气象数据,揭示气象因素对PM_(2.5)和O_(3)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影响PM_(2.5)与O_(3)间相关性。全年以及不同季节中,温度对PM_(2.5)-O_(3)相关... 本研究利用2022年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监测点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以及气象数据,揭示气象因素对PM_(2.5)和O_(3)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影响PM_(2.5)与O_(3)间相关性。全年以及不同季节中,温度对PM_(2.5)-O_(3)相关系数的影响作用最强。所有温度区间、湿度>55%、气压<985 hPa条件下的相关性表现为植被区高于非植被区。当温度<0℃或湿度>75%时,PM_(2.5)和O_(3)质量浓度负相关程度最高,温度>20℃或湿度<35%时,正相关程度最高。介于955~985 hPa气压范围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低于或高于此范围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55~970 hPa气压范围的正相关程度最强,高于985 hPa气压范围的负相关程度最强。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PM_(2.5)和O_(3)质量浓度存在正效应;低温、低湿的气象条件,二者存在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PM_(2.5) 臭氧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7号遥感影像的北京五环内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研究
2
作者 李斌 雷宏娟 +5 位作者 鲁绍伟 李少宁 赵娜 刘晨晨 柳絮 徐晓天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8-266,共9页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研究以2021年高分7号(GF-7)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公园兴趣点信息、道路数据等其他辅助数据,完成对北京市五环内公园绿地信息的高精度提取,并从公园绿...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研究以2021年高分7号(GF-7)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公园兴趣点信息、道路数据等其他辅助数据,完成对北京市五环内公园绿地信息的高精度提取,并从公园绿地基本数量特征和景观格局2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五环内202个城市公园整体分布密度呈现“北多南少、外多内少”的格局;公园绿地分布模式为聚集型模式。2)从公园绿地基本数量特征来看,五环内公园绿地基本数量特征整体较好,但蓝色空间不足,除颐和园、北海公园、圆明园等历史名园拥有较大面积水体外,其他公园水体面积整体较小。3)从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五环内各公园整体破碎化程度较高,各公园绿地景观各斑块连通度较好,但是丰富度和均匀度较低,公园绿地景观格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北京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公园数量与绿地面积;依托历史文化要素,增强空间连通性;以水脉为核心统筹城市生态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分7号 公园绿地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草莓育苗模式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祝宁 宗静 +5 位作者 钟传飞 周宇 徐晨 刘雪莹 李楠 齐长红 《中国果菜》 2024年第9期72-75,共4页
随着草莓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草莓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育苗技术,育苗技术的完善是草莓产业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草莓育苗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育苗模式及应用技术;提出除发挥北京市自身优势外,还应充... 随着草莓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草莓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育苗技术,育苗技术的完善是草莓产业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草莓育苗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育苗模式及应用技术;提出除发挥北京市自身优势外,还应充分利用外埠冷凉地区条件进行优质草莓种苗繁育工作,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育苗管理模式,提升育苗水平,保障北京地区优质种苗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育苗 模式 标准化 种苗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的北京市刺槐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华 欧阳志云 +5 位作者 任玉芬 张红星 王效科 郜世奇 关云飞 高付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323-7331,共9页
全球范围内加速的城市化导致空气质量严重退化。随着北京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机动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浓度不断增加的近地层臭氧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和危害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的二次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 全球范围内加速的城市化导致空气质量严重退化。随着北京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机动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浓度不断增加的近地层臭氧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和危害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的二次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树木能够有效地去除大气污染物,进而提高空气质量。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关于区域尺度上城市树木吸收臭氧,然而,冠层尺度上城市树木吸收臭氧特征少有研究。因此,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结合天气变化和大气臭氧浓度分析,研究夏秋季节北京市典型绿化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整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刺槐吸收臭氧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于15:00左右达到峰值;夏季峰值范围较宽,秋季峰值范围较窄;中午前后累积吸收臭氧量增加最明显。在季节尺度上,夏季刺槐吸收臭氧速率高于秋季;夏季累积吸收臭氧量显著增加,秋季略有增加。刺槐吸收臭氧的时间变化规律取决于大气臭氧浓度和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臭氧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导致刺槐吸收臭氧速率时间变化格局与之接近。在一定的臭氧浓度下,刺槐吸收臭氧速率的变化主要由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调控,进而受水汽压亏缺和总辐射的影响。随着水汽压亏缺降低,刺槐冠层对臭氧的导度明显下降;总辐射大于600 W/m2,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迅速下降。研究树种刺槐单位冠层投影面积上年吸收臭氧量约为0.16 g/m2,明显低于基于模型得到的结果,表明评估森林受臭氧危害的风险应考虑树种冠层臭氧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液流 吸收臭氧 冠层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5种园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5
作者 鲁绍伟 丁杰 +3 位作者 李少宁 杨超 陈波 路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9-745,共7页
采用盆栽称重法研究白皮松、白蜡、银杏、山桃、枸杞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5种树种的蒸腾速率Tr、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M"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水汽压亏缺VPD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树种蒸腾速率Tr... 采用盆栽称重法研究白皮松、白蜡、银杏、山桃、枸杞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5种树种的蒸腾速率Tr、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M"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水汽压亏缺VPD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树种蒸腾速率Tr与叶片气孔导度Gs、水汽压亏缺VPD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白皮松相关性显著(R2=0.9795、R2=0.9884)。蒸腾速率Tr为枸杞(3.33mmol·m-2·s^(-1))>白蜡(3.22mmol·m^(-2)·s^(-1))=山桃(3.22mmol·m^(-2)·s^(-1))>银杏(3.21mmol·m^(-2)·s^(-1))>白皮松(2.21mmol·m^(-2)·s^(-1))。树种耗水量为枸杞(0.090g·cm^(-2)·d^(-1))>白蜡(0.080g·cm^(-2)·d^(-1))>山桃(0.076g·cm^(-2)·d^(-1))=银杏(0.076g·cm-2·d^(-1))>白皮松(0.032g·cm^(-2)·d^(-1))。白蜡、银杏月耗水量呈倒"V"曲线,白皮松、山桃、枸杞月耗水量呈"M"曲线,耗水量为7月(0.083g·cm^(-2)·d^(-1))>9月(0.078g·cm^(-2)·d^(-1))>8月(0.075g·cm^(-2)·d^(-1))>6月(0.071g·cm^(-2)·d^(-1))>10月(0.060g·cm^(-2)·d^(-1))>5月(0.057g·cm^(-2)·d^(-1))。白皮松秋季耗水多,其他树种为夏季耗水多。山桃、银杏抗旱能力强于枸杞、白蜡和白皮松。研究结果可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植与水分的合理利用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种 蒸腾特性 耗水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125株野生杏叶片与核仁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杨丽 王玉柱 +5 位作者 凌娟娟 张俊环 姜凤超 张美玲 于文剑 孙浩元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目的】加强对北京地区野生杏资源的保护,提升其生态与经济效益,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25株野生杏叶片与核仁的6个描述型性状和16个数量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6个描述型... 【目的】加强对北京地区野生杏资源的保护,提升其生态与经济效益,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25株野生杏叶片与核仁的6个描述型性状和16个数量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6个描述型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0.00~1.46,平均值为0.74,核形状多样性最丰富,其次依次为成熟期、叶基形状、仁苦味、叶缘锯齿、核粘离。16个数量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38%~31.68%,除核侧径外,叶片长等其他1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表明其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6个数量型性状间90对互为显著或极显著正、负相关,其中单核质量与核横径相关系数最大,单仁质量与单核质量相关系数最大,出仁率与仁侧径相关系数最大。对16个数量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了5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主要表征核、仁大小和质量,第2主成分主要表征核、仁厚度,第3主成分主要表征叶片大小,第4主成分主要表征核、仁形状,第5主成分主要表征叶片形状;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526%,能够反映16个数量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对125株野生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得分前10的单株用于不同用途开发。【结论】北京地区野生杏叶片与核仁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可用于新品种选育、工艺品开发、加工产品原料供应等多种用途,增值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杏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松山不同海拔油松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鲁绍伟 高琛 +3 位作者 李少宁 陈波 潘青华 张玉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以北京市松山4个海拔梯度(751,890,1012和1211m)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天然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 以北京市松山4个海拔梯度(751,890,1012和1211m)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天然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2)枯落物的总储量为9.03~27.75t/hm2,最大持水量为26.66~90.54t/hm2,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0.93);最大持水率为287.62%~296.73%,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99);(3)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其变化范围为1.38~1.66g/cm3,总孔隙度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4)土壤初渗速率相差较大,稳渗速率为1.95~7.06mm/min,入渗速率与人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0.70)。综合分析得出,低海拔油松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效应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北京市松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典型绿化乔木对PM_(2.5)无机成分NH_(4)^(+)和NO_(3)^(-)的吸收和分配机制
8
作者 房佳兴 李少宁 +9 位作者 柴硕 赵娜 徐晓天 李斌 张俊杰 王梦雪 张琴 刘辰 吕金昊 鲁绍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7-853,共17页
植物能有效吸收大气中PM_(2.5)改善空气质量,探明其吸收和分配PM_(2.5)机理对提高植物生态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利用一次性熏气法结合^(15)N示踪法探究北京典型绿化乔木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旱柳... 植物能有效吸收大气中PM_(2.5)改善空气质量,探明其吸收和分配PM_(2.5)机理对提高植物生态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利用一次性熏气法结合^(15)N示踪法探究北京典型绿化乔木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旱柳(Salix matsudana)、银杏(Ginkgo biloba)、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对PM_(2.5)水溶性无机成分NH_(4)^(+)和NO_(3)^(-)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能有效吸收PM_(2.5)中NH_(4)^(+)(0.03—0.80μg/g)和NO_(3)^(-)(0.02—1.10μg/g)。对NH_(4)^(+)吸收能力表现为旱柳和油松最强,其次是银杏和栾树,白皮松和国槐最弱;对NO_(3)^(-)吸收能力表现为旱柳和油松最强,其次是白皮松和国槐,栾树和银杏最弱。(2)植物地上器官^(15)N吸收能力和分配率大于地下器官。叶片对两种离子的吸收能力(NH_(4)^(+):0.08—1.63μg/g,NO_(3)^(-):0.01—1.18μg/g)和分配率(NH_(4)^(+):18.95%—76.10%,NO_(3)^(-):6.86%—91.64%)最高。(3)不同浓度、树种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各器官^(15)N吸收能力和分配率(P<0.01),其中地上器官吸收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加。(4)具有较小根冠比、粗根生物量比和较大枝生物量比特征的植物更利于吸收NH_(4)^(+);具有较小根冠比、粗细根生物量比和较大干生物量比特征的植物更利于吸收NO_(3)^(-)。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植物吸收PM_(2.5)机制及其与自身因素(植物性状)和自然因素(PM_(2.5)浓度)的关系,对不同污染程度地区如何有效利用植物净化PM_(2.5)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绿化乔木 一次性熏气法 ^(15)N示踪 PM_(2.5)无机成分 吸收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部分树种吸滞重金属的生态转化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少宁 赵云阁 +3 位作者 丁杰 谷建才 陈波 鲁绍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5-268,共4页
为了研究绿化树种吸滞重金属的净化潜力及有效利用率,以油松、侧柏、白皮松、银杏、雪松5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污染区林木叶片,利用HNO_3-H_2O_2消解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重金属含量,计算不同地点不同树种吸滞重金属的生态... 为了研究绿化树种吸滞重金属的净化潜力及有效利用率,以油松、侧柏、白皮松、银杏、雪松5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污染区林木叶片,利用HNO_3-H_2O_2消解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重金属含量,计算不同地点不同树种吸滞重金属的生态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各金属元素的生态转化率存在明显差异,针叶树种对铜(Cu)、锌(Zn)的生态转化率较高,而阔叶树种银杏则对铬(Cr)、铅(Pb)、锌(Zn)有较高的转化率,尤其在污染程度较高的南海子公园,各针叶树种对Cu、Zn的生态转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4.32±3.65)%、(96.82±3.24)%,最低生态转化率也分别达到(61.81±2.29)%、(59.93±19.65)%,银杏对Cr、Pb、Zn的生态转化率分别为(77.43±10.98)%、(65.09±7.35)%、(72.84±6.42)%。不同地点各树种的重金属吸滞功能生态转化率也存在差异,但整体转化率变化规律为按高污染区(市中心和城区)—中等污染区(近郊公园区)—低污染区(近郊浅山区)—较清洁区(远郊)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重金属 生态服务 生态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园林灌木植物蒸腾耗水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云阁 李少宁 +4 位作者 鲁绍伟 丁杰 杨超 陈波 谷建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0-114,共5页
以枸杞、柽柳、木槿、花椒、黄杨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称质量法、CI-340光合测定仪测定灌木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典型天气树种耗水量介于0.023~0.095 g/(cm^2·d)之间;7、8月份的耗水量最大;在整个生长... 以枸杞、柽柳、木槿、花椒、黄杨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称质量法、CI-340光合测定仪测定灌木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典型天气树种耗水量介于0.023~0.095 g/(cm^2·d)之间;7、8月份的耗水量最大;在整个生长季节,枸杞耗水量[0.089 g/(cm^2·d)]最多,木槿[0.083 g/(cm^2·d)]、黄杨[0.059 g/(cm^2·d)]和花椒[0.037 g/(cm^2·d)]次之,柽柳[0.026 g/(cm^2·d)]耗水量最少;枸杞、柽柳Pn日变化为单峰型,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1:00、9:00,木槿、花椒、黄杨为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1:00;柽柳Tr日变化是单峰型,枸杞、木槿、花椒、黄杨是双峰型,柽柳峰值出现在11:00,为3.20 mmol/(m^2·s),枸杞、木槿、花椒、黄杨峰值在11:00、15:00;Tr总体表现为枸杞最高[3.33 mmol/(m^2·s)],其次是木槿[3.25 mmol/(m^2·s)]、黄杨[2.51 mmol/(m^2·s)]和花椒[2.32 mmol/(m^2·s)],最低的是柽柳[2.17 mmol/(m^2·s)];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指数负相关;5个树种WUE均是7:00最高。综合分析可知,枸杞、木槿适应逆境能力强于黄杨、花椒、柽柳。研究结果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绿地的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耗水特性 灌木植物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延庆县红地球葡萄有机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军 燕钢 +4 位作者 丁双六 闫桂忠 李文军 王立美 徐海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延庆县红地球葡萄有机栽培技术要点,重点介绍了葡萄建园、枝蔓管理、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修剪及埋土防寒等环节的主要管理技术,并对葡萄有机栽培中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延庆县 红地球葡萄 有机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学院常见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
12
作者 陈玉艳 王萌 +3 位作者 王敬贤 梁琼 刘云 陈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筛选出吸附能力较强的树种,为改善大气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在2017年4月末采集北京农学院梧桐、国槐、桧柏、银杏、金叶复叶槭树种叶片,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得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的滞... 【目的】筛选出吸附能力较强的树种,为改善大气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在2017年4月末采集北京农学院梧桐、国槐、桧柏、银杏、金叶复叶槭树种叶片,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得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的滞留量,并用电镜扫描叶表面微观形态。【结果】结果表明:常见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各有差异。对TSP和PM10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银杏、桧柏、国槐、金叶复叶槭、梧桐,而对PM2.5和PM1.0的吸附能力最大是桧柏,最小的是梧桐,银杏、国槐、金叶槭叶片对于PM2.5和PM1.0吸附能力大小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树种叶片表面特征对颗粒物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在利用树木叶片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银杏和桧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单位叶面积 树种 滞尘量 北京农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不同类型城市森林中PM_(2.5)与O_(3)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少宁 于迪 +3 位作者 时聪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4,共9页
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PM_(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探究北京市城市森林不同类型林内PM_(2.5)与臭氧的相关性对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 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PM_(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探究北京市城市森林不同类型林内PM_(2.5)与臭氧的相关性对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北京市3个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测得的PM_(2.5)、O_(3)浓度数据,系统分析不同类型城市森林PM_(2.5)与O_(3)浓度相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春季,中心城区、近郊湿地区、近郊浅山区森林中PM_(2.5)与O_(3)浓度呈负相关,中心城区相关性最强(r=0.178,p<0.01);夏季各区域PM_(2.5)与O_(3)浓度均呈正相关,近郊湿地区相关性最强(r=0.095,p<0.01);秋季各区域PM_(2.5)与O_(3)浓度均呈负相关,近郊浅山林区负相关性最强(r=−0.428,p<0.01);冬季近郊湿地区PM_(2.5)与O_(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061,p<0.05),但中心城区和近郊浅山林区均呈负相关.②工作日期间夜间近郊浅山林区PM_(2.5)与O_(3)浓度相关性相对较强(r=−0.147,p=0.01),其余时间中心城区相关性相对较强,相关系数在−0.14上下波动,周末期间除夜间外,近郊湿地区相关程度相对较强,相关系数在−0.08上下波动.③当PM_(2.5)浓度≤50μg/m^(3)或O_(3)浓度>50μg/m^(3)时,PM_(2.5)与O_(3)浓度呈正相关;PM_(2.5)浓度处于50~200μg/m^(3)之间或O_(3)浓度≤50μg/m^(3)时,二者负相关性相对较强.研究显示,北京市城市森林中PM_(2.5)与O_(3)相关性在季节、不同区域昼夜尺度上有所差异,且林内各区域PM_(2.5)和O_(3)浓度总体呈负相关,表明PM_(2.5)与O_(3)的相互关系受环境背景浓度值、气象要素、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PM_(2.5) 臭氧(O_(3)) 相关性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葡萄露地越冬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军 王小伟 杨福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9-394,共6页
2000~2001年冬春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等方法,测定了里扎马特、京优、红地球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露地越冬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在2001年1月15日北京地区出现27年来的最低温,田间观测值达-21.3℃的情况下,至2001年1月18日,3个品种仍分别有... 2000~2001年冬春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等方法,测定了里扎马特、京优、红地球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露地越冬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在2001年1月15日北京地区出现27年来的最低温,田间观测值达-21.3℃的情况下,至2001年1月18日,3个品种仍分别有81%、70%和42%的芽眼存活。但至3月6日,3个品种的大部分芽眼都已死亡,存活率分别下降至18%、35%和6%。3个品种的枝条含水量的大幅下降则主要发生在2001年3月份以后。2001年春,京优的萌芽率只有0.5%,而里扎马特和红地球的萌芽率都为0。通过地面覆盖、枝干缠塑料薄膜等栽培措施,可以减少根系冻害,提高枝条含水量,但芽眼的越冬存活率并没有提高。试验表明,虽然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在继续,但在近年来极端的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的情况下,冬季低温仍是制约葡萄露地越冬成活的主要因素,选育抗寒品种和应用抗寒栽培技术依然是北京地区葡萄露地越冬研究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葡萄 露地越冬 安全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兴6种常见绿化树种吸附PM_(2.5)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斌 鲁绍伟 +3 位作者 李少宁 陈波 马成东 李琛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37,共7页
该文以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6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PM_(2.5)吸附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叶表面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油松和白皮松最大,其次为柳树、五角枫,杨树和银杏最... 该文以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6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PM_(2.5)吸附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叶表面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油松和白皮松最大,其次为柳树、五角枫,杨树和银杏最小,且针叶树种PM_(2.5)吸附能力强于阔叶树种;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均值:4月在(0.008±0.002)^(0.053±0.008)μg/cm2之间、5月在(0.010±0.001)^(0.067±0.017)μg/cm2之间、6月在(0.014±0.001)^(0.328±0.073)μg/cm2之间,从不同月份看,表现为6月(0.093±0.124)μg/cm2>5月(0.031±0.023)μg/cm2>4月(0.027±0.019)μg/cm2;油松、白皮松叶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度较大,且气孔密集,开度较大,从而致使其吸附PM_(2.5)能力最强;而杨树、银杏、五角枫叶表面光滑,气孔较少,颗粒物不易附着,且因蜡质的疏水特性,对植物表面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其吸附PM_(2.5)能力较弱;此外,叶表面存在绒毛有利于植物叶片吸附PM_(2.5)等颗粒物。因此,在绿化造林时可优先考虑种植叶表面粗糙、有绒毛存在的针叶树种,将更有利于PM_(2.5)等颗粒物的吸收,从而提高植物的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_(2.5) 叶表面微形态特征 气溶胶再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与大气污染物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少宁 李嫒 +4 位作者 赵旭 鲁绍伟 赵娜 徐晓天 徐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69-227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空气负离子(NAI)和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并研究森林释放NAI的影响因素,以验证城市森林中空气负离子的大气净化功能。【方法】基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期监测的NAI和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采用Ori... 【目的】通过分析空气负离子(NAI)和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并研究森林释放NAI的影响因素,以验证城市森林中空气负离子的大气净化功能。【方法】基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期监测的NAI和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采用Origin软件绘制其日变化特征图和SPSS软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分析不同大气污染物水平下与NAI的相关性。【结果】城市森林NAI浓度与PM_(2.5)、NO_(2)呈显著性负相关,与O_(3)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NAI浓度变化主要受NO_(2)的影响。无论PM_(2.5)浓度水平的高低,NAI都能够敏锐地对PM_(2.5)浓度的变化做出反馈。NAI对NO_(2)有一定承载能力,NO_(2)浓度低于40μg/m^(3)时,NAI浓度范围在2000~2800个/cm^(3)。而O_(3)浓度小于50μg/m^(3)时,NAI浓度与O_(3)呈现正相关,O_(3)浓度高于50μg/m^(3)时,NAI浓度与O_(3)呈现负相关。【结论】监测点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普遍偏低,说明城市森林的空气污染程度较低,且森林中释放的NAI能够敏锐地对污染物浓度值升高做出反馈,进一步验证了城市森林对城市化影响具有一定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大气污染物 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部分树种吸滞重金属Cr、Pb生态转化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云阁 徐萍 +3 位作者 鲁绍伟 谷建才 陈波 李少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以4种盆栽树种桧柏、白皮松、国槐和白蜡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品处理,并用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测算放置在不同地点的4种盆栽树叶片吸滞Cr和Pb的生态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滞Cr和Pb... 以4种盆栽树种桧柏、白皮松、国槐和白蜡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品处理,并用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测算放置在不同地点的4种盆栽树叶片吸滞Cr和Pb的生态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滞Cr和Pb的生态转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植物园内吸滞Cr和Pb生态转化率最高的树种分别为白蜡(99.4%)和白皮松(98.3%);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生态转化率最高的树种分别是桧柏和白皮松,转化率分别为96.4%和94.9%;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Cr转化率最高的为桧柏(89.0%),对Pb转化率最高的则是2种阔叶树国槐和白蜡,转化率均为79.1%。各树种在不同地点的生态转化率基本规律为高污染区>低污染区。树种对某一元素吸滞量大其生态转化率不一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重金属 生态转化率 吸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国军 王晓玥 +4 位作者 孙磊 闫爱玲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1-56,共6页
为明晰北京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为该区葡萄水分高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水分监测仪器记录6年生V形篱架(行株距3 m×2 m)栽培的瑞都香玉葡萄全年不同土壤深度下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利用软件计算出各土层逐小时土壤含水量... 为明晰北京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为该区葡萄水分高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水分监测仪器记录6年生V形篱架(行株距3 m×2 m)栽培的瑞都香玉葡萄全年不同土壤深度下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利用软件计算出各土层逐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减少量,当夜间土壤含水量也在减少时,不计算为根系耗水,按下渗计,最终得出不同土层不同物候的葡萄耗水量,并与近30年北京自然月降雨量相比较,分析北京平原区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7-9月自然降雨量与葡萄耗水量差别巨大,量级在300 mm以上;葡萄树在生长季的前半期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变化明显,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最大期均出现在果实发育期,中后期耗水变化较平稳;浅层土壤(10~50 cm)根系耗水占比量大于深层土壤(70~110 cm),由浅入深表现出典型的对数变化趋势;根系耗水量存在时空顺序变化,浅层土壤根系主要在生长季前半期耗水,深层土壤根系主要在后期耗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耗水规律 土壤相对含水量 冲积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常见果树的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效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超 鲁绍伟 +4 位作者 陈波 谷建才 李少宁 马成东 李琛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明确我国北方地区4种主要经济林树种苹果、桃、梨、杏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从而为其合理栽植及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光合作用方程式计算了不同树种的... 为了明确我国北方地区4种主要经济林树种苹果、桃、梨、杏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从而为其合理栽植及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光合作用方程式计算了不同树种的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光合作用、固碳释氧能力各不相同:日净光合速率、日固碳量和日释氧量均为最大的是‘晚蜜’桃,其分别为14.42μmol·m^(-2)s^(-1)、24.44 g·d^(-1)、22.22 g·d^(-1);其值为中等大小的是‘红富士’苹果,其分别为11.71μmol·m^(-2)s^(-1)、19.72 g·d^(-1)、17.93 g·d^(-1);‘XG丰水’梨的测定值分别为11.95μmol·m^(-2)s^(-1)、19.85 g·d^(-1)、18.05 g·d^(-1);‘龙王帽’杏的测定值分别为11.97μmol·m^(-2)s^(-1)、20.12 g·d^(-1)、18.29 g·d^(-1);三项测定值均为最小的是‘串枝红’杏,其测定值分别为10.43μmol·m^(-2)s^(-1)、17.23 g·d^(-1)、15.66 g·d^(-1)。各个品种在不同月份的日净光合速率和日固碳释氧量的变化曲线分别呈单峰、双峰曲线;4种果树在不同季节的固碳、释氧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夏季(24.84 g·d^(-1)、22.58 g·d^(-1))>秋季(19.07 g·d^(-1)、17.34 g·d^(-1))>春季(14.63 g·d^(-1)、13.30 g·d^(-1))。文中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林木的净光合速率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固碳释氧量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树种 净光合速率 固碳量 释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秋季不同树种吸附PM_(2.5)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云阁 鲁绍伟 +3 位作者 李利学 谷建才 陈波 李少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33,共7页
在南海子公园、北京植物园、西山森林公园和松山自然保护区四个园林绿化区内以油松、白皮松、国槐、柳树和杨树等常见典型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于秋季采集各树种叶片,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获得不同树种叶片表面PM_(2.5)吸附量,并用电镜扫... 在南海子公园、北京植物园、西山森林公园和松山自然保护区四个园林绿化区内以油松、白皮松、国槐、柳树和杨树等常见典型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于秋季采集各树种叶片,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获得不同树种叶片表面PM_(2.5)吸附量,并用电镜扫描叶表面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子公园和松山自然保护区中均是桧柏和白皮松的吸附量最大,分别为0.26±0.003 8、0.18±0.022 7μg/cm^2和0.252±0.228 1、0.162±0.016 7μg/cm^2,北京植物园中则是以油松(0.33±0.122μg/cm^2)和雪松(0.43±0.099μg/cm^2)最为突出,而西山森林公园中油松吸附量明显高于其它树种同一树种,其吸附量为1.078±0393 4μg/cm^2,是最小值(五角枫)的9.6倍,说明不同树种在相同地点对PM_(2.5)的吸附量基本表现为针叶树种高于阔叶树,且针叶树种间吸附量差异较阔叶树种间差异显著;不同地点PM_(2.5)的吸附量,基本表现为西山森林公园>北京植物园>南海子公园>松山自然保护区,树种吸附量与大气颗粒物浓度均呈正相关性,其中柳树、杨树(P<0.05)和油松(P<0.01)叶表面PM_(2.5)吸附量与大气颗粒物浓度成呈显著正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树种叶片PM_(2.5)吸附量随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PM2.5 叶表面微形态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