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赋能京郊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实践路径——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帮扶案例为基础
1
作者 王昌青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3期29-30,共2页
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乡村全面振兴”以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始终占据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地位。国务院将“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列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 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乡村全面振兴”以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始终占据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地位。国务院将“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列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集体经济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更是维护城乡平衡发展的重要枢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进一步加强“政府搭台+科技赋能+市场驱动+产业融合”联动机制,通过良种引入、配套技术下沉“组合拳”,聚焦农业科技,赋能包括畜牧业在内的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可以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农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 农林科学院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围绕解决“三农”问题 积极开展科技帮扶
2
作者 蔡万涛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45-47,共3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首创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这项制度契合了中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成为科技强农、人才兴农的强大动力,得到了广大农民...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首创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这项制度契合了中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成为科技强农、人才兴农的强大动力,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帮扶 玉米研究所 工作机制创新 制度契合 三农 科技强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春 黄正 王国涛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有15个研究所(中心),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建所之初全所职工努力克服人员少、资金不足、条件差等各种困难,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加强科研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有15个研究所(中心),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建所之初全所职工努力克服人员少、资金不足、条件差等各种困难,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加强科研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余年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的建设发展之路、由弱到强的科技创新之路,为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 玉米研究所 科技创新之路 成果转化 科研院所 典型案例研究 资金不足 借鉴和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小院实践模式探析--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香玉 黄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0-36,共7页
科技小院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创新形式之一,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于农业高等院校的已有模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为指引,立足村庄的综合发展,采取院村共建形式,以驻村专家团队为主体,以... 科技小院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创新形式之一,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于农业高等院校的已有模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为指引,立足村庄的综合发展,采取院村共建形式,以驻村专家团队为主体,以农业科技推广为核心,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服务为导向,形成了统一的建设标准和工作机制,将科技小院打造成为村级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探索了农业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小院建设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推广 科技小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怀国 谭翠萍 赵静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851-12852,12859,共3页
一流的科研院所需要一流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做为支撑。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电子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方式创新、知识服务平台研发和资源推广应用等4个方面的实践与创新经验。
关键词 农业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条件下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的实践与创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孟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6055-16057,共3页
在深入分析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从推广内容的整合建设、推广手段的集成创新和推广队伍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以此为依据,提出... 在深入分析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从推广内容的整合建设、推广手段的集成创新和推广队伍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科研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体制障碍,面向"三农"开展持续、深入的农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单位 农业推广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业科技领域国际化水平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国航 石琨 +1 位作者 蒋韬 吴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269-271,共3页
做好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化工作,对于加快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国际合作交流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全院国际化水平,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 国际交往中心 农业科技 国际交流合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梁丽娜 吴洁 +1 位作者 杨国航 郭晓雁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4期170-173,共4页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其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重要功能。该文简要概述了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背景,总结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学科建设领...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其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重要功能。该文简要概述了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背景,总结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学科建设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学科建设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研院所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窦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万涛 邢春景 王荣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9期261-262,268,共3页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窦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例,重点介绍了参与式发展理念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区别于传统发展模式,参与作为重要手段在基地建设中的发展决策、外部干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利益分享、过程评价等领域实践应用...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窦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例,重点介绍了参与式发展理念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区别于传统发展模式,参与作为重要手段在基地建设中的发展决策、外部干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利益分享、过程评价等领域实践应用,参与式发展注重将潜能变成自在自为这一过程,重视参与者自身变化,促进各领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 基地建设 实践应用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农业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琼 杨国航 +1 位作者 吴洁 王之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262-265,共4页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学科布局、优化项目设置,强化科研方向的持续性投入、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学科布局、优化项目设置,强化科研方向的持续性投入、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学科建设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学科建设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白菜课题组揭示lncRNA参与大白菜抗霜霉病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94,共1页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和东亚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目前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蔬菜作物。霜霉病是由专性寄生霜霉菌(Hyaloperonospora brassicae)引起的真菌病害,是危害大白菜的三大病害(病毒病...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和东亚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目前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蔬菜作物。霜霉病是由专性寄生霜霉菌(Hyaloperonospora brassicae)引起的真菌病害,是危害大白菜的三大病害(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之一,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速度快,对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培育霜霉病抗性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对大白菜抗霜霉病基因进行挖掘,揭示其抗病分子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作物 抗霜霉病 软腐病 免疫反应 真菌病害 专性寄生 霜霉菌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科技园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梅 孙京涛 武占会 《中国种业》 2022年第4期8-13,共6页
种业基地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战场。为了理清影响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解决种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升种业基地的发展质量,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科技园区为例,以鱼骨图形式呈现和分析影响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 种业基地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战场。为了理清影响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解决种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升种业基地的发展质量,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科技园区为例,以鱼骨图形式呈现和分析影响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和限定各项因素所占权重。结果表明,在准则层中影响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依次是政策形势方面,其权重值最高,达到0.4787;人员方面,权重值为0.2912;资源与环境方面、基地运行管理方面、其他方面权重值分别为0.1319、0.0648、0.0335;在指标层中,影响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前6个因素为政策执行问题、科研人员问题、政策制定问题、土地问题、管理人员问题、基地服务能力问题。针对关键性影响因素,提出了政策形势、人员、资源与环境、基地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现代种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种业 育种基地 高质量发展 鱼骨图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往开来,迎接世纪挑战 庆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所)中心建立40周年
13
作者 洪敏 《蔬菜》 1999年第6期4-8,共5页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座落在海淀区西郊板井,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所属的专业研究所之一。它创建于1958年11月,原名为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北京蔬菜研究中心。1992年以此为依托,筹建了“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座落在海淀区西郊板井,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所属的专业研究所之一。它创建于1958年11月,原名为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北京蔬菜研究中心。1992年以此为依托,筹建了“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由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命名,进人我国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蔬菜研究 农业科技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及来源解析
14
作者 阚炜杰 徐明泽 +2 位作者 左强 王金凤 田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为构建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突破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把控农田污染影响,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8—202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64个采样点采集土壤表层样本320份,监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Hg... 为构建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突破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把控农田污染影响,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8—202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64个采样点采集土壤表层样本320份,监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Ni、Zn)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Pi)法、内梅罗综合指数(P)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对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UNMIX溯源模型解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低,但个别重金属存在富集现象,Hg、Cr、Zn的平均含量达到地区背景值的2.4、1.9、1.7倍;研究区重金属来源主要有工业源、母质源、农业源以及交通源,各部分整体占比分别为40%、39%、10%和11%;Cd与Cu、Zn这3类重金属元素在来源、迁移途径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和大流量的交通运输活动影响了研究区重金属富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打好“一二三四”组合拳 高质量完成土特产品土壤专题调查样点布设及校核
15
作者 张立新 邱玥 +1 位作者 郜允兵 贾小红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3期8-10,共3页
北京市成功实施土特产品土壤专题调查样点布设与校核工作,创新“一二三四”组合拳范式:即结合一个智能APP、两条科学策略、三维技术协同、四方力量联动。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校核APP,结合空天地一体化技术,高效完成893个样点的布设与校核... 北京市成功实施土特产品土壤专题调查样点布设与校核工作,创新“一二三四”组合拳范式:即结合一个智能APP、两条科学策略、三维技术协同、四方力量联动。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校核APP,结合空天地一体化技术,高效完成893个样点的布设与校核,构建出可跨区域复制的标准化技术路径,为全国土特产资源调查提供了可推广的北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三普 土特产品 样点布设 样点校核 经验总结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对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收入的影响效应
16
作者 赵晓冉 李瑾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为了明确信息化设施设备在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2021年82家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位数回归法(QR)、工具变量法(IV),选取每公顷信息化投入资金表征信息化指标,分析了信... 为了明确信息化设施设备在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2021年82家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位数回归法(QR)、工具变量法(IV),选取每公顷信息化投入资金表征信息化指标,分析了信息化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能显著促进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收入,但信息化的应用存在扩大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收入差距的可能。信息化增收效应仅存在于北京市收入水平高、信息化投入多、物质资本禀赋丰富的设施蔬菜经营主体中。据此,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化转型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信息化关键设备的创新与应用,鼓励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化经营,加强经营主体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信息化 设施蔬菜 经营收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郭嘉 芦天罡 +5 位作者 王剑 鲍文玉 程旭 魏一博 王欣怡 鲁艳丽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论述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的架构、内容、创新点,分析该技术在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应用成效及前景展望。针对北京市设施农业生产中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水平较低造成的作业方式粗放、运行能耗大、劳动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研发适... 论述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的架构、内容、创新点,分析该技术在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应用成效及前景展望。针对北京市设施农业生产中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水平较低造成的作业方式粗放、运行能耗大、劳动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研发适宜设施农业的高集成、高精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新型物联网监测装备,构建北京市设施动态监测网络,实现设施农业大数据“全息感知”。研发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中枢和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设备,实现智能化调控设施环境,打造高效能智能园区,极大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搭建生产管理系统,为设施生产主体提供数字农场、生产种植、监测控制、产销管理、质量管理和农资管理等服务,有助于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促进园区农产品产量提升和品质提高。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通过创新集成一系列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形成技术应用的整体效应,有效推动设施农业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进程,依托技术创新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温室 物联网 智能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象条件下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_(2.5)与臭氧(O_(3))的质量浓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李少宁 时聪 +3 位作者 杨君芳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3,169,共8页
本研究利用2022年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监测点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以及气象数据,揭示气象因素对PM_(2.5)和O_(3)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影响PM_(2.5)与O_(3)间相关性。全年以及不同季节中,温度对PM_(2.5)-O_(3)相关... 本研究利用2022年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监测点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以及气象数据,揭示气象因素对PM_(2.5)和O_(3)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影响PM_(2.5)与O_(3)间相关性。全年以及不同季节中,温度对PM_(2.5)-O_(3)相关系数的影响作用最强。所有温度区间、湿度>55%、气压<985 hPa条件下的相关性表现为植被区高于非植被区。当温度<0℃或湿度>75%时,PM_(2.5)和O_(3)质量浓度负相关程度最高,温度>20℃或湿度<35%时,正相关程度最高。介于955~985 hPa气压范围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低于或高于此范围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55~970 hPa气压范围的正相关程度最强,高于985 hPa气压范围的负相关程度最强。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PM_(2.5)和O_(3)质量浓度存在正效应;低温、低湿的气象条件,二者存在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PM_(2.5) 臭氧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艳杰 刘巍 +5 位作者 吴瑞刚 胡广隆 兰彦平 程丽莉 程运河 毛威涛 《中国果树》 202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我国是世界板栗第一生产大国,也是板栗出口第一大国。板栗产业作为北京市山区农民经济支柱来源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板栗生产、品种选育、贮藏加工和销售4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当前北京市板栗产业存在重栽... 我国是世界板栗第一生产大国,也是板栗出口第一大国。板栗产业作为北京市山区农民经济支柱来源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板栗生产、品种选育、贮藏加工和销售4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当前北京市板栗产业存在重栽轻管、品种良莠不齐、贮藏加工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良种化、提高贮藏加工水平等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产业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草莓育苗模式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宁 宗静 +5 位作者 钟传飞 周宇 徐晨 刘雪莹 李楠 齐长红 《中国果菜》 2024年第9期72-75,共4页
随着草莓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草莓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育苗技术,育苗技术的完善是草莓产业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草莓育苗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育苗模式及应用技术;提出除发挥北京市自身优势外,还应充... 随着草莓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草莓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育苗技术,育苗技术的完善是草莓产业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草莓育苗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育苗模式及应用技术;提出除发挥北京市自身优势外,还应充分利用外埠冷凉地区条件进行优质草莓种苗繁育工作,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育苗管理模式,提升育苗水平,保障北京地区优质种苗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育苗 模式 标准化 种苗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