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赋能京郊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实践路径——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帮扶案例为基础 |
王昌青
|
《中国畜牧业》
|
2025 |
0 |
|
|
2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围绕解决“三农”问题 积极开展科技帮扶 |
蔡万涛
|
《中国农村科技》
|
2024 |
0 |
|
|
3
|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
杨春
黄正
王国涛
|
《中国农村科技》
|
2024 |
1
|
|
|
4
|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小院实践模式探析--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
陈香玉
黄杰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
2022 |
7
|
|
|
5
|
农业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
郑怀国
谭翠萍
赵静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6
|
信息技术条件下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的实践与创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
孟鹤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7
|
提升农业科技领域国际化水平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
杨国航
石琨
蒋韬
吴琼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1 |
3
|
|
|
8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
梁丽娜
吴洁
杨国航
郭晓雁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2 |
3
|
|
|
9
|
参与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窦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例 |
蔡万涛
邢春景
王荣焕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1
|
|
|
10
|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农业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
吴琼
杨国航
吴洁
王之岭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9 |
3
|
|
|
1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白菜课题组揭示lncRNA参与大白菜抗霜霉病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 |
无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2
|
现代种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科技园区为例 |
李志梅
孙京涛
武占会
|
《中国种业》
|
2022 |
2
|
|
|
13
|
继往开来,迎接世纪挑战 庆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所)中心建立40周年 |
洪敏
|
《蔬菜》
|
1999 |
0 |
|
|
14
|
北京市昌平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及来源解析 |
阚炜杰
徐明泽
左强
王金凤
田硕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北京市打好“一二三四”组合拳 高质量完成土特产品土壤专题调查样点布设及校核 |
张立新
邱玥
郜允兵
贾小红
|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
2025 |
0 |
|
|
16
|
信息化对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收入的影响效应 |
赵晓冉
李瑾
|
《上海农业学报》
|
2025 |
0 |
|
|
17
|
北京市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
郭嘉
芦天罡
王剑
鲍文玉
程旭
魏一博
王欣怡
鲁艳丽
|
《农业工程》
|
2025 |
0 |
|
|
18
|
不同气象条件下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_(2.5)与臭氧(O_(3))的质量浓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
李少宁
时聪
杨君芳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
乔艳杰
刘巍
吴瑞刚
胡广隆
兰彦平
程丽莉
程运河
毛威涛
|
《中国果树》
|
2024 |
5
|
|
|
20
|
北京市草莓育苗模式及发展建议 |
祝宁
宗静
钟传飞
周宇
徐晨
刘雪莹
李楠
齐长红
|
《中国果菜》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