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义耳赝复体设计
1
作者 唐斯扬 李彦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共2页
逆向工程作为一种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体头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图形处理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出人体头部外形的三维几何模型。再把模型导入到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9.0中进行处理,重建高精度... 逆向工程作为一种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体头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图形处理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出人体头部外形的三维几何模型。再把模型导入到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9.0中进行处理,重建高精度的耳廓三维数字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义耳设计 数字化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射孔对套管强度影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旱祥 隋允康 李增亮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7,共4页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模型 ,建立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设计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 ;将影响套管柱射孔段强度的主要因素作为系统的输入 ,确定强度影响系数K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到预测影响系数K的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模型 ,建立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设计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 ;将影响套管柱射孔段强度的主要因素作为系统的输入 ,确定强度影响系数K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到预测影响系数K的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 ,可靠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强度 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壁三维含残余应力因素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阳 曾衍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在从动脉壁零应力状态出发的应变分析方法[16] 基础上 ,对四条白兔的颈动脉进行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分析。动脉壁的应力分析采用了冯元桢的七参数模型 ,并假设动脉壁是由连续均质的、不可压缩的、具有三维正交各向异性的材料组成。动... 本文在从动脉壁零应力状态出发的应变分析方法[16] 基础上 ,对四条白兔的颈动脉进行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分析。动脉壁的应力分析采用了冯元桢的七参数模型 ,并假设动脉壁是由连续均质的、不可压缩的、具有三维正交各向异性的材料组成。动脉壁的力学实验是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19] 上进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多曲线数值拟合 ,得到了反映动脉壁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壁 残余应力 本构方程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滑移的气膜流态建模与CFX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晋伟 李海涌 +1 位作者 陈东菊 李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6,共5页
为了研究空气静压导轨微小间隙中的气膜流态,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通过将速度滑移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引入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出适合可压缩气体在微尺度条件下的雷诺方程;利用流体仿真软件CFX对微尺度下湍流状态的气膜流态进行... 为了研究空气静压导轨微小间隙中的气膜流态,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通过将速度滑移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引入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出适合可压缩气体在微尺度条件下的雷诺方程;利用流体仿真软件CFX对微尺度下湍流状态的气膜流态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改变节流孔直径和气膜厚度分析气膜内压强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节流孔直径和气膜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压强由最大值趋于环境压强过程中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当节流孔直径过大时,气膜内压强不稳定,容易产生气膜波动现象,对机床的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当气膜厚度过大时,气膜内压强会出现突变,对气膜支撑力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静压导轨 微尺度流动 气膜流态 速度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