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召开
1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医学 现代医药学 报告会 衰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参与的衰老分子机制相关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2009)一等奖
2
作者 孙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中华医学科技奖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衰老分子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扬子江药业集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医学会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环境对衰老影响的研究——关注适度节食与适量运动影响基因及其产物的着力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童坦君 张宗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5,共3页
关键词 衰老 环境 热量限制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缓衰老相关的小分子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凌云 李国栋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2-938,共7页
筛选、研究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对于发现新的治疗衰老相关性疾病及肿瘤等的有效靶点、开发新型药物、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这些小分子物质为切入点,对衰老、肿瘤等生命现象的具体分子机制进行... 筛选、研究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对于发现新的治疗衰老相关性疾病及肿瘤等的有效靶点、开发新型药物、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这些小分子物质为切入点,对衰老、肿瘤等生命现象的具体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结了近一二十年来发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可延缓衰老的小分子物质,并重点论述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SIRT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TOR 热量限制 药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与肿瘤专栏导读
5
作者 毛泽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5-1185,共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防治衰老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面临的重大挑战。组织中衰老细胞的大量积累是引起机体衰老和多种老年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衰老细胞向胞外分泌多种各类因子,包...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防治衰老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面临的重大挑战。组织中衰老细胞的大量积累是引起机体衰老和多种老年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衰老细胞向胞外分泌多种各类因子,包括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蛋白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问题 老年性疾病 衰老细胞 健康寿命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胞外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衰老抑制基因CSIG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文婷 马利伟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细胞衰老抑制基因CSIG是我室自主克隆的衰老相关基因。该基因随细胞增龄表达下降,并通过抑制PTEN/p27Kip1衰老诱导途径延缓细胞衰老。新近发现,在UV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CSIG可介导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本文就CSIG在细胞衰老及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抑制基因CSIG是我室自主克隆的衰老相关基因。该基因随细胞增龄表达下降,并通过抑制PTEN/p27Kip1衰老诱导途径延缓细胞衰老。新近发现,在UV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CSIG可介导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本文就CSIG在细胞衰老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G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军 毛泽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5-1214,共10页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处于稳定的细胞周期阻滞状态,丧失了分裂增殖能力。多种细胞内外的刺激因素均可诱导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表现出很多特征,例如细胞周期阻滞蛋白质p16^(INK4a)和p21^(Cipl)表达水平上调、DNA损伤反应、细胞结构和代谢的...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处于稳定的细胞周期阻滞状态,丧失了分裂增殖能力。多种细胞内外的刺激因素均可诱导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表现出很多特征,例如细胞周期阻滞蛋白质p16^(INK4a)和p21^(Cipl)表达水平上调、DNA损伤反应、细胞结构和代谢的改变等。衰老细胞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是其会表达和分泌很多种因子,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以及其它生物活性分子等,被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这些因子通过细胞自主的自分泌方式或细胞非自主的旁分泌方式发挥较多生物学功能。在本综述中,我们总结了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组成,指出其组成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动态性。本文在转录、转录后、翻译、翻译后修饰、表观遗传等多种水平总结了其调控机制。之后总结了其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其在抑制肿瘤、组织修复和胚胎发育中的有益作用,以及在诱导细胞衰老、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衰老相关疾病和机体衰老中的有害作用。在应用上,本文概述了通过靶向清除衰老细胞和抑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来干预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最后,概述了在体内鉴别和检测衰老细胞和衰老相关分泌因子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供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及新技术来解决这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转录调控 表观遗传调控 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机制及其学说 被引量:49
8
作者 童坦君 张宗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不同物种,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它们的衰老速度并不相同。究其原因,遗传与环境都能影响衰老的进程。个体的平均寿命和物种的最高寿限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衰老的进程。目前认为平均寿命主要与环境相关,而物种最高寿限与遗传相关。从... 不同物种,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它们的衰老速度并不相同。究其原因,遗传与环境都能影响衰老的进程。个体的平均寿命和物种的最高寿限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衰老的进程。目前认为平均寿命主要与环境相关,而物种最高寿限与遗传相关。从两者的关系看,不良环境影响是通过对遗传物质或其产物的作用而影响衰老的进程。从遗传因素看,衰老并非由单一基因或单一作用所决定,而是一连串基因激活和阻抑及其通过各自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特别是线粒体DNA)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样稳定,目前业已证明,包括基因在内的遗传控制体系可受内、外环境,特别是氧自由基等损伤因素的影响,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基因 环境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碱化合物HDTIC-1和2对衰老相关基因p16和p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培昌 张建 +1 位作者 张宗玉 童坦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碱化合物HDTIC-1和2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p16、p2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复制性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析HDTIC化合物培养的2BS细胞及对照细胞p16、p21表达水平。结果1)HDTIC培养的2BS... 目的观察黄芪碱化合物HDTIC-1和2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p16、p2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复制性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析HDTIC化合物培养的2BS细胞及对照细胞p16、p21表达水平。结果1)HDTIC培养的2BS细胞在45代龄未见p16表达,在56代龄p16虽在mRNA水平有弱表达,但在蛋白质水平未见表达,而老龄对照细胞p16表达显著;2)HDTIC培养的2BS细胞在中年代龄p21有弱表达,在老龄细胞p21表达明显,HDTIC培养的2BS细胞与对照细胞p2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TIC化合物对2BS细胞p21表达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p16的基因表达,这可能是HDTIC化合物延缓2BS细胞复制性衰老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细胞衰老的蛋白质结构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娜 张英涛 +1 位作者 薛丽香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大多数正常体细胞有有限的复制周期,并最终进入生长停滞状态被称为复制性衰老.迄今比较公认的3条细胞衰老信号转导途径是:p16INK4a/Rb、p19ARF/p53/p21Waf1以及PTEN/p27.目前发现,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有些转录因子的结构域对调节p16INK4a... 大多数正常体细胞有有限的复制周期,并最终进入生长停滞状态被称为复制性衰老.迄今比较公认的3条细胞衰老信号转导途径是:p16INK4a/Rb、p19ARF/p53/p21Waf1以及PTEN/p27.目前发现,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有些转录因子的结构域对调节p16INK4a、p53/p21Waf1以及p27等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有重要作用,如E2DBD、环指域(RINGfinger)等;其次,各条通路要发挥作用,必然要借助其上下游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其中结构域发挥了纽带作用.本文对其中某些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进行了描述.最后,还总结了其他一些参与细胞衰老的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信号转导途径 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1家族各异构体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11
作者 李娜 张英涛 +1 位作者 薛丽香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2-520,共9页
ING1(inhibitor of growth 1)是一个候选抑癌基因家族,p47ING1a、p33ING1b和p24ING1c是其三种剪接异构体.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ING1a、ING1b和ING1c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三者均可将HeLa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抑制细胞生长.... ING1(inhibitor of growth 1)是一个候选抑癌基因家族,p47ING1a、p33ING1b和p24ING1c是其三种剪接异构体.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ING1a、ING1b和ING1c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三者均可将HeLa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抑制细胞生长.采用PCR方法构建ING1a和ING1b的PHD结构域缺失体1a!C和1b!C,进而使ING1a,ING1b、ING1c、1a△C和1b△C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HeLa细胞中p16INK4a、PTEN/p27Kip1和p53/p21Waf1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ING1a、ING1b、ING1c和1a△C均可促进p16INK4a的表达,其中ING1c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1b△C则略微抑制了p16INK4a的蛋白质表达.利用荧光素酶分析初步确定1a△C可增强p16INK4a启动子活性而促进p16INK4a的转录,1b△C则抑制了p16INK4a启动子活性.上述结果阐释了ING1家族各成员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从而确定了各异构体功能的异同及它们所调控的重要基因.首次发现除p53/p21Waf1通路外,ING1家族各异构体还可通过上调p16INK4a和PTEN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且ING1a的PHD结构域删除体可以增强p16INK4a的转录,这为研究ING1家族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1 P16^INK4A P53 PHD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细胞衰老生物学新标志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倩 马利伟 +1 位作者 张宗玉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3-1128,共6页
染色质重塑是调控基因时序性表达的重要环节.衰老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核中有呈点状聚集的异染色质结构,这种特征性现象被称为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SAHF).K9M-H3和HP1是SAHF的标志性蛋白.在SAHF的形成过程中,p16INK4a/Rb途径和高迁移... 染色质重塑是调控基因时序性表达的重要环节.衰老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核中有呈点状聚集的异染色质结构,这种特征性现象被称为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SAHF).K9M-H3和HP1是SAHF的标志性蛋白.在SAHF的形成过程中,p16INK4a/Rb途径和高迁移率蛋白A(high-mobility group A protein,HMGA protein)等许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SAHF能够抑制E2F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维持于稳定的衰老状态.SAHF的发现为细胞衰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并为细胞衰老状态的稳定维持提出了一种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焦(SAHF) 衰老 p16^INK4a/Rb 高迁移率蛋白A E2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 与 S6K 在衰老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枫 马利伟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3-448,共6页
衰老进程受到多个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核糖体S6K蛋白激酶不仅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在衰老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实验表明,抑制mTORC1或S6K的活性可以延长小鼠的寿限.mTOR通路通过多种方式... 衰老进程受到多个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核糖体S6K蛋白激酶不仅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在衰老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实验表明,抑制mTORC1或S6K的活性可以延长小鼠的寿限.mTOR通路通过多种方式在衰老进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自噬、代谢副产物的积累以及影响组织干细胞的数量等等.而S6K在衰老进程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晰.目前mTOR和S6K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这两个分子在衰老进程中作用的研究,有望找到延长寿限的方法并揭示其中的机理,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核糖体S6K蛋白激酶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子水平看c-Myc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倩 袁富文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6-272,共7页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生长永久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出现形态、生化及表观遗传的变化特性.细胞衰老由端粒缩短、DNA损伤、缺氧或癌基因失调等因素引起,它是抵抗肿瘤发生的主要壁垒.原癌基因c-myc编码转录因子,可调控很多基因,进而影响细胞...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生长永久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出现形态、生化及表观遗传的变化特性.细胞衰老由端粒缩短、DNA损伤、缺氧或癌基因失调等因素引起,它是抵抗肿瘤发生的主要壁垒.原癌基因c-myc编码转录因子,可调控很多基因,进而影响细胞周期演进、衰老、凋亡、代谢等生物学过程.c-Myc蛋白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它可影响hTERT、p16、p53、Bmi-1和p27等衰老相关基因转录.c-Myc不仅可抑制复制性衰老,也能抑制癌基因诱发的衰老.c-Myc抑制ras诱导的细胞衰老取决于CDK2.c-Myc失活不仅能够诱导非恶性细胞(如人成纤维细胞)衰老,而且在许多肿瘤细胞中也可诱导衰老.然而,与ras基因类似,在特定条件下,c-Myc也可诱导细胞衰老,并可促进维氏综合症(Werner syndrome,WRN)缺失细胞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细胞衰老 CDK2 W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6功能与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干业 韩丽敏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3,共5页
SIRT6是酵母sir2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物sirtuin家族SIRT1-SIRT7中的一员。SIRT6具有NAD+依赖的蛋白去酰化酶和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主要定位在细胞核。SIRT6可通过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去酰化或对部分蛋白底物核糖基化而在基因组稳定性、... SIRT6是酵母sir2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物sirtuin家族SIRT1-SIRT7中的一员。SIRT6具有NAD+依赖的蛋白去酰化酶和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主要定位在细胞核。SIRT6可通过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去酰化或对部分蛋白底物核糖基化而在基因组稳定性、代谢、炎症、细胞衰老、肿瘤以及寿命等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仅从其生理功能与疾病相关性方面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6 去酰化 衰老 肿瘤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Wnt信号抑制因子DKK4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明 李国栋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1-917,共7页
Dickkopf家族蛋白DKK4是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为研究其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生理学意义,使用Wnt/β-联蛋白通路的激活剂氯化锂(LiCl)和抑制剂DKK1作用于2BS,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衰老... Dickkopf家族蛋白DKK4是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为研究其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生理学意义,使用Wnt/β-联蛋白通路的激活剂氯化锂(LiCl)和抑制剂DKK1作用于2BS,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衰老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定位.结果显示,在2BS复制性衰老的过程中,DKK4表达水平下降,而这种下降是β-联蛋白/TCF介导完成的.而在衰老过程或较高的过氧化物水平下,细胞核内转录因子FoxO4增多.由此得出结论:在衰老过程中,β-联蛋白/TCF下游靶基因DKK4表达下调,降低了对经典Wnt通路的抑制,使胞内β-联蛋白处于较高水平.较高水平的β-联蛋白在高过氧化物的微环境中,与FOXO家族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其下游靶基因,促进了衰老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性衰老 β-联蛋白 DKK4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衰老与肿瘤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富文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4-500,共7页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肿瘤等衰老相关疾病发病率随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约2/3的新增肿瘤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这一比例在不断攀升.细胞衰老是指在DNA损伤或癌基因失调等一系列条件...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肿瘤等衰老相关疾病发病率随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约2/3的新增肿瘤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这一比例在不断攀升.细胞衰老是指在DNA损伤或癌基因失调等一系列条件下引起的稳定的细胞周期阻滞,并伴有形态、生化及表观遗传的改变.大量研究证明细胞衰老对抑制潜在癌细胞增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研究认为除了抑制肿瘤发生,细胞衰老也可能促进肿瘤的演进,细胞衰老对肿瘤发挥了双刃剑作用.因此,深入了解细胞衰老与肿瘤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细胞衰老对肿瘤抑制功能,规避其对肿瘤的促进作用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肿瘤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和Sp3介导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10
18
作者 薛丽香 翁默 +2 位作者 吴军峰 张宗玉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基本转录因子Sp1和Sp3对转录调控区GC盒有很强的亲和力,参与几乎所有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但在同一细胞中Sp1和Sp3对不同基因的作用并不相同,二者对基因特异性的转录调控是Sp1和Sp3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近... 基本转录因子Sp1和Sp3对转录调控区GC盒有很强的亲和力,参与几乎所有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但在同一细胞中Sp1和Sp3对不同基因的作用并不相同,二者对基因特异性的转录调控是Sp1和Sp3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发现,Sp1和Sp3自身表达水平、结合的靶序列、磷酸化、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其他蛋白质的结合以及染色质结构与修饰等方面均可影响Sp1和Sp3的转录活性.本文从Sp1和Sp3蛋白参与转录调节的机制以及影响其基因特异性转录活性的诸方面因素这两大侧面,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 SP3 GC盒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不同脏器线粒体DNA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英 田枫 +2 位作者 刘新文 张宗玉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为探讨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线粒体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与衰老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年轻与老年Balb/c小鼠脑、肝脏和脾脏中线粒体自身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为探讨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线粒体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与衰老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年轻与老年Balb/c小鼠脑、肝脏和脾脏中线粒体自身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Ⅲ基因(coⅢ)及8-氧鸟嘌呤糖基化酶基因(ogg1)、DNA聚合酶γ(DNA polymeraseγ)基因、胸腺嘧啶乙二醇DNA糖基化酶基因(nth1)等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COⅢ和OGG1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老年小鼠脾脏中coⅠ和coⅢ的mRNA水平比年轻小鼠显著增加(P<0.05),COⅢ的蛋白质水平亦比年轻小鼠显著升高(P<0.05);老年小鼠脾脏OGG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比年轻小鼠显著增加(P<0.05).老年小鼠肝脏和脾脏DNA聚合酶γ和NTH1的mRNA水平比年轻小鼠显著升高(P<0.05).提示线粒体DNA自身编码的基因及碱基切除修复基因的表达失衡可能是Balb/c小鼠衰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损伤修复 Ba1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材料中可溶性银离子对皮肤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宇 邓芙蓉 +3 位作者 魏红英 韩丽敏 许珺辉 郭新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中可溶性银离子对皮肤细胞HaCaT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将1 g/L纳米银储备液于4℃,20 000×g离心2 h后,吸取上清作为银离子储备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银离子含量。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 目的:探讨纳米银中可溶性银离子对皮肤细胞HaCaT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将1 g/L纳米银储备液于4℃,20 000×g离心2 h后,吸取上清作为银离子储备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银离子含量。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改变;分别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银离子(0.01、0.1和1.0 mg/L)对HaCaT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上述不同浓度银离子作用后,细胞Cx43蛋白及mRNA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纳米银材料中可溶性银离子对HaCaT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及其作用特征可能与纳米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细胞间通讯 连接蛋白43 缝隙接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