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放 黄小征 +1 位作者 周立新 李忠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 目的: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86例GEP NET G3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胰腺(40例)、胃肠(37例)以及原发肿瘤不明(9例)。镜检肿瘤均分化良好,呈器官样、巢状生长,局灶可见假腺样、细条索样或缎带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肿瘤的Ki-67指数范围为21%~60%,中位值为30%,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type 2,SSTR2)的阳性率为83.9%(26/31),在检测病例中没有发现微卫星不稳定和P53异常表达(分别为0/24、0/11)。生存分析表明,获得随访的76例患者,27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8.6(26.6~70.6)个月,确诊时有无远处转移和能否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确诊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以及Ki-67指数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HR=7.33,95%CI:1.56~34.10)。结论:GEP NET G3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易发生远处转移是其临床特点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G3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皮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朱培培 李媛 张智弘 林冬梅 高鹏 王坚 黄子凌 刘绮颖 《中国癌症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4-1166,共2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间皮瘤的病理学诊断水平和病理学报告规范性,为病理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借鉴证据,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组织138位来自国...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间皮瘤的病理学诊断水平和病理学报告规范性,为病理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借鉴证据,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组织138位来自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组建《间皮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制定专家团,设立指南工作组,涵盖病理、影像、肿瘤内科、胸外科、肿瘤预防、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本着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和制度化的原则,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在文献检索和证据收集基础上,围绕间皮瘤病理学诊断最新进展,聚焦间皮瘤病理学诊断原则、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分子病理学检测,依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和评价系统(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专家推荐意见强度进行质量等级分级和证据综合,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法和共识会议法相结合,就间皮瘤病理学诊断相关“陈述”进行专家函询和投票审议,去重、合并和汇总临床问题,形成推荐意见。参照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条目(the 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起草《间皮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初稿,召开专家会议进行审核,并送外审专家评议,综合审定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终稿。本指南的目标人群为间皮瘤患者,使用人群为从事间皮瘤病理学诊断和辅助检测的医务工作者。本指南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org)进行中英文双语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4CN672,所撰写的指南计划书可从平台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版WHO肺癌组织学分类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1
3
作者 杨欣 林冬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由于过去十几年间对肺癌认识的巨大发展,尤其是在肿瘤内科学、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学等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不仅病理学而是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的肺癌新分类。因此,刚刚出版的2015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肺、胸膜... 由于过去十几年间对肺癌认识的巨大发展,尤其是在肿瘤内科学、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学等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不仅病理学而是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的肺癌新分类。因此,刚刚出版的2015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与2004 WHO分类相比有很多重要变化。新版分类在促进学科领域发展、影响学科研究、优化患者治疗和辅助评估预后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文章简要介绍重要变化如下:(1)2011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IASLC/ATS/ERS)分类推荐的腺癌分类主要变化;(2)将鳞状细胞癌重新分类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基底样亚型,非角化型需免疫组化证明有鳞状分化;(3)严格限定大细胞癌的诊断只能在切除标本中做出,并对其进行瘦身,原大细胞癌分类中仅保留缺乏任何明确形态和免疫组化分化的部分;(4)将神经内分泌肿瘤划分到同一分类下;以及(5)目前对肺癌组织学分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分类 肺肿瘤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勤 杨欣 林冬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8,共8页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驱动基因,存在此基因表达的ALK阳性NSCLC已被认为是NSCLC的一种分子亚型,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更为重要的是,...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驱动基因,存在此基因表达的ALK阳性NSCLC已被认为是NSCLC的一种分子亚型,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更为重要的是,ALK抑制剂对于此类晚期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因此,如何诊断此类患者便成为了病理诊断工作中相当重要的部分。目前ALK阳性NSCLC的诊断方法较为多样且各有优缺点,如何挑选最佳方法用于肺癌样本的常规诊断成为临床病理所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已有较多权威指南或共识推荐了诊断方法及其流程或相关标准。基于此,本文对ALK阳性NSCLC的诊断方法及特殊检测样本类型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值定量分析在Ⅰ期肺腺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 吴宁 +5 位作者 李蒙 孙巍 周丽娜 徐飞 郑荣寿 林冬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值定量分析所得磨玻璃(GGO)成分比例和实性成分比例在判断Ⅰ期肺腺癌(<3cm)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切除并有随访结果的114例病理Ⅰ期肺腺癌患者的HRCT、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 目的:探讨三维CT值定量分析所得磨玻璃(GGO)成分比例和实性成分比例在判断Ⅰ期肺腺癌(<3cm)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切除并有随访结果的114例病理Ⅰ期肺腺癌患者的HRCT、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三维CT值定量分析软件对病灶GGO成分和实性成分比例进行计算。根据随访结果,按照是否有疾病进展分为进展组和无病生存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及影像指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对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肿瘤进展的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GGO成分和实性成分比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114例Ⅰ期肺腺癌中进展组51例,无病生存组63例,5年无病生存率为55.3%。性别、吸烟状况、病理评分、附壁成分比例、实性成分比例、GGO成份比例、病变类型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GO成分比例(P=0.04)和实性成分比例(P<0.01)与预后相关,其界值分别为0.13和0.47。GGO成分比例≥0.13组的无病生存率(26.0%)要明显高于GGO成分比例<0.13组(39.1%,P<0.01),实性成分比例≥0.47组的无病生存率(33.3%)要明显低于实性成分比例<0.47组(82.4%,P<0.01)。结论:三维CT值定量分析所得GGO成分比例和实性成分比例对Ⅰ期肺腺癌术后疾病进展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干细胞性及分化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佳怿 谌素素 +1 位作者 曹育春 张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尖锐湿疣(CA)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s)的干细胞性及分化的影响。方法20例初发CA患者作为对照组(CA组);8例小剂量CTX治疗CA患者为治疗组(CTX组),10例正常包皮环切患者为空白对照组(NS组)。采用免疫组化方... 目的研究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尖锐湿疣(CA)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s)的干细胞性及分化的影响。方法20例初发CA患者作为对照组(CA组);8例小剂量CTX治疗CA患者为治疗组(CTX组),10例正常包皮环切患者为空白对照组(NS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比研究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和整合素α6(ITGA6)以及成熟KCs标志物K10在3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P63及ITGA6表达:NS组中主要表达于基底层;CA组表达量较NS组增多(P<0.01),而且表达部位不仅局限于基底层,在靠近基底层的棘层中也存在较多阳性表达;CTX组表达较CA组明显减少(P<0.01),阳性表达位置主要在基底层,而靠近基底层的棘层中仅有少量表达。K10表达:NS组表达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结构中,基底层表达为阴性;CA组表达量较NS组明显减少(P<0.01),基底层不表达;CTX组中表达量较CA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小剂量CTX疗法治疗后能使CA疣体中KCs的干细胞性减弱,而细胞终末分化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小剂量环磷酰胺疗法 干细胞性 表皮终末分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伴少见免疫结构变异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欣 赖玉梅 +2 位作者 刘校龙 刘翠苓 高子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观察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NLPHL)伴少见免疫结构变异即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T-cell/histiocyte-rich large B cell lymphoma,THRLBL)样转化的NLPHL的临... 目的观察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NLPHL)伴少见免疫结构变异即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T-cell/histiocyte-rich large B cell lymphoma,THRLBL)样转化的NLP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NLPHL免疫结构变异的认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有THRLBL样转化的NLP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行EB病毒相关性和Ig/TCR基因克隆性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8岁,腹股沟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组织学观察可见淋巴结结构破坏,低倍镜下见浅染区和深染区交替分布,以浅染区为主,两种区域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异型大细胞。免疫表型:大细胞一致强表达全B细胞标记(CD20、PAX5)、不表达CD30;CD21显示深染区内不规则滤泡树突细胞网结构,而浅染区内缺如。此外,两种结构背景细胞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深染区背景细胞富于小B细胞,并可见PD1阳性细胞围绕大细胞形成花环样结构;浅染区背景细胞则以小T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小B细胞基本缺如,且PD1阳性细胞量及强度均显著下降。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两种结构内均无阳性细胞,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均未发现克隆性重排。结论伴有THRLBL样转化的NLPHL具有特殊形态学和免疫结构特征,易被误诊为原发性THRLBL,了解NLPHL免疫结构变异并结合细致全面的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结构变异 滤泡树突细胞网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凯(综述) 王安强(综述) +2 位作者 吴艳(综述) 李忠武(综述) 步召德(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75-1279,共5页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MANEC)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虽不高但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且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MANEC)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虽不高但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且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其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组成,且两者成分占比均不小于30%。近年来,G-MANEC的相关研究不断开展,然而,目前关于G-MANEC的淋巴结转移成分的研究仍有不足且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胃癌的研究,系统回顾了既往关于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s,MiNEN)的病例报道及研究,主要探讨了GMANEC的流行病学、生物学起源、诊断、淋巴结转移模式、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远处转移的关系、治疗,以期为G-MANEC的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淋巴结转移模式 血行和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