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彤 何萍 +3 位作者 苏畅 崔立刚 林伟军 王心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多模态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融合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效能优于单模态常规超声或弹性模型,其中融合灰阶与弹性图像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优于融合灰阶与弹性比值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51%,敏感度为94.88%,特异度为92.25%,AUC达0.975。结论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歆光 刘毅强 +1 位作者 何英剑 解云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9-81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临床并不鲜见,既往对于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多数基于术后标本。本研究比较了术前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的异质性,探讨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 背景与目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临床并不鲜见,既往对于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多数基于术后标本。本研究比较了术前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的异质性,探讨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中心2013-2016年间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资料,比较不同病灶组织学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异质性,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病灶分子分型。结果:共75例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纳入本研究。已完成腋窝评价的69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阳性51例(68.0%)。9例(12.0%)病灶间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存在异质性。ER、PR、HER-2和Ki-67结果病灶间存在异质性的患者分别为1例(1.3%)、10例(13.3%)、1例(1.3%)和9例(12.0%)。10例(13.3%)病灶之间分子分型存在异质性。按照现行指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4例(5.3%)治疗决策可能会受到影响。结论:空芯针穿刺确诊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组织学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存在异质性,仅对主要病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能影响部分患者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灶 多中心 肿瘤异质性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铁剑 解云涛 +1 位作者 徐晔 朱广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42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其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 目的:分析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42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其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复发及生存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基因型分布为Pro/Pro型18.3%(78/427)、Pro/Arg型44.0%(188/427)、Arg/Arg型37.7%(161/427)。3种基因型间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DFS)及总生存(OS)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427例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为303例,其中Arg/Arg基因型患者OS明显优于Pro/Pro基因型患者(χ2=6.330,P=0.042)。在多因素分析中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是ER阳性患者LRFS、LRRFS、D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Pro/Pro基因型的患者较Arg/Arg基因型的局部复发风险增加5.9倍(HR=5.9,95%CI 1.1~31.1,P=0.036),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增加3.1倍(HR=3.1,95%CI 1.1~9.1,P=0.039),远处转移风险增加2.8倍(HR=2.8,95%CI 1.3~6.0,P=0.010),死亡风险增加4倍(HR=4.0,95%CI 1.3~12.0,P=0.013)。结论:在ER阳性的乳腺癌术后接受放化疗患者中,Pro/Pro基因型的局部及局部区域复发风险、远处转移风险、死亡风险均高于Arg/Arg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化疗 P53基因 codon72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新技术提升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特异度应用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心怡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7-940,共4页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建议对4a类及以上的肿物予病理学检查,但活检恶性率偏低,提升BI-RADS的特异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超微血管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建议对4a类及以上的肿物予病理学检查,但活检恶性率偏低,提升BI-RADS的特异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超微血管成像、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超声BI-RADS精准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