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管理模式在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史莉 张浩琳 +1 位作者 许冬梅 宋东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9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 :评价健康管理模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中心就诊的体质量指数(BMI)达到肥胖标准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号分为对照组(n=37)和干预组(n=49);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管理,包括PCO... 目的 :评价健康管理模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中心就诊的体质量指数(BMI)达到肥胖标准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号分为对照组(n=37)和干预组(n=49);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管理,包括PCOS相关知识、常见疾病预警和生活方式干预等健康教育内容,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利用PCOS健康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MI和腰臀比(WHR)指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SF-36)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健康管理,干预组患者的BMI、WHR水平与入组前比较有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后,干预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生活方式,达到减轻体质量的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鼠腰多裂肌损伤模型探讨电针“委中”穴对多裂肌超微结构及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玉佩 许玥 +3 位作者 陈洁 王淑艳 霍则军 张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0-34,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超微结构及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后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各16...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超微结构及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后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各16只,每组再随机分为4 d、7 d两个亚组,每组各8只。采用单次肌肉注射0.5%布比卡因盐酸盐(BPVC)建立多裂肌损伤的动物模型,电针"委中"组进行电针"委中"穴治疗,频率2/100 Hz,电流强度1~2 m A,20 min/次,1次/d,分别持续3 d、6d。空白组与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造模后的第4天、第7天收集损伤多裂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损伤多裂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多裂肌Desmin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布比卡因注射导致多裂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多裂肌损伤后第4、7天Desmin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裂肌损伤后第4天,电针"委中"组Desmin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第7天,电针"委中"组Desmin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通过调节Desmin的蛋白表达,提前腰部多裂肌损伤修复时程的到来,促进再生肌纤维趋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蛋白 多裂肌 委中 电针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爱峰 李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求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Clementine 11.1数据挖掘软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纳入病例的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目的:探求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Clementine 11.1数据挖掘软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纳入病例的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各证型如下,虚损期:脾肾气阴两虚(偏热、偏寒),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关格期:湿浊中阻(湿热、寒湿),水湿(水气),湿热下注,血瘀(心脉瘀阻、血瘀水停)。结论:本病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次之;邪实以湿浊(湿热、寒湿)、水气为主,风热、痰热、血瘀较少见。寒热错杂,热证较寒证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慢性肾衰竭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管理技术在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临床应用探析
4
作者 李甜甜 黎蓝演 +1 位作者 黄丽宁 王春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3-558,共6页
医患关系是为解除病痛、促进健康而产生的一组利益相关、互相信任、情感相系的社会关系。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常常陷入紧张和冲突境遇中。如何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情绪管理技... 医患关系是为解除病痛、促进健康而产生的一组利益相关、互相信任、情感相系的社会关系。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常常陷入紧张和冲突境遇中。如何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情绪管理技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疾病观念,强调医生在临床诊疗中以患者的情绪为线索,将情绪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理解疾病背后的情绪事件,给予患者恰当的共情和情绪治理,为治理疾病和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管理技术 医患关系 医患命运共同体 生物-心理-社会 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委中穴对轻中度腰痛局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冬荔 肖瑶 +11 位作者 邹德辉 白玉琢 晏珺 卢宗孝 张佳怡 许玥 陈玉佩 张莉 霍则军 陈洁 李欣怡 鲁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委中穴、曲泉穴及非经非穴对轻中度腰痛患者腰部局部的温度变化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中招募腰痛ODI评分为50%以下的轻中度腰痛受试者75例,随机分观察组(针刺委中穴)2... 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委中穴、曲泉穴及非经非穴对轻中度腰痛患者腰部局部的温度变化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中招募腰痛ODI评分为50%以下的轻中度腰痛受试者75例,随机分观察组(针刺委中穴)25例、对照组1(针刺曲泉穴)25例、对照组2(针刺非经非穴)25例。分别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前、针刺后2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出针后5 min的腰部局部温度变化。结果:3组受试者在针刺过程中腰部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针刺委中组相对于针刺曲泉组和非经非穴组温度升高的时间长,升高的总例数高于其他组(P<0.05),温度升高节段多聚集在L3~5。结论:针刺委中及腘膝部其他穴位均能使腰部局部温度升高,但委中组温度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局部温度 委中穴 红外热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点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IGF1R和IGFBP3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卢宗孝 晏珺 +8 位作者 于雪 陈冬荔 邹德辉 陈玉佩 许玥 张佳怡 白玉琢 张莉 霍则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54-958,共5页
目的:研究多时间点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方法: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电... 目的:研究多时间点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方法: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腹腔麻醉后往双侧L_(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行1次/d电针委中穴治疗,3组分别于治疗后1 d、2 d、3 d、7 d、14 d后同步取材,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IGF1R、IGFBP3的表达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2 d、3 d、7 d、14 d模型组IGF1R的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1 d、2 d电针委中组IGF1R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7 d、14 d模型组IGFBP3表达高于空白组;治疗后2 d、14 d电针委中组IGFBP3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委中穴可在早期增加IGF1R的表达,并下调IGFBP3的表达,促进多裂肌损伤后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电针 委中 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遗传和化学遗传在中医药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涛 董钰婷 +2 位作者 李熳 唐勇 张浩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535-1539,1545,共6页
自人类脑科学研究计划开始以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与脑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新理念、新技术及新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新技术的开发,加快了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但是诸多的研究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中医... 自人类脑科学研究计划开始以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与脑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新理念、新技术及新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新技术的开发,加快了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但是诸多的研究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中医药脑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非常有限。近年来,光遗传学技术和化学遗传学技术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高精度时空分辨率、神经网络功能性解剖特性,在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为临床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光遗传学技术和化学遗传学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助力中医药脑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学技术 化学遗传学技术 中医药 针灸 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肺止咳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宁 张浩琳 +4 位作者 辛喜艳 申洪波 李赛 叶阳 李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润肺止咳方”治疗,对照组对为未采用中医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患者,但可能有西医对症治疗。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候和用药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和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P=0.967)。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2.9%(36/68)、总有效率为88.2%(60/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12.5%(5/40)、总有效率47.5%(19/40)(均P<0.01)。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了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咳嗽后遗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肺止咳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咳嗽 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 体质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浩琳 和岚 +1 位作者 郭佳 霍则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坐骨神经痛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原发性或继发性的损害,所产生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的疼痛的综合征[1],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Lewis等[1]研究提示85%坐骨神经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多发生于40~60岁的人群,主要临床表... 坐骨神经痛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原发性或继发性的损害,所产生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的疼痛的综合征[1],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Lewis等[1]研究提示85%坐骨神经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多发生于40~60岁的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向一侧小腿后外侧、臀部和大腿后侧至足背放射痛,常伴有相应皮区的感觉减退和针刺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硬膜外注射、针刺治疗和手术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初次就诊时更倾向于保守治疗,特别是针刺治疗。针刺治疗以“疗效快、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既往的研究也明确了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应和部分机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减退 治疗效应 硬膜外注射 针刺感 小腿后外侧 腰椎间盘突出 初次就诊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肺功能及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晓晨 王善全 +1 位作者 马兴民 申洪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1期1891-1896,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该法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影响,为COPD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山东省临朐县人...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该法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影响,为COPD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就诊且符合血瘀证的174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法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结果:研究组总疗效为95.4%,对照组总疗效为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r=-0.79,P<0.05)、D-二聚体(r=-0.84,P<0.05)与PaO_2呈密切负相关。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表达水平COPD关系密切,益气活血化痰法可改善COPD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瘀状态及肺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益气活血化痰法 肺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L-1β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霍则军 李志刚 +1 位作者 郭佳 田兆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42-34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L-1β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IRA组),每组10只。四动脉结扎法(4-VO)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IR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L-1β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IRA组),每组10只。四动脉结扎法(4-VO)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IR组。IRA组电针大鼠曲池、足三里穴,各组均于再灌注6h后取脑,ELISA法测定脑组织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和IRA组比较,IR组脑组织内IL-1β显著升高(P<0.001),而IRA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能显著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L-1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电针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玉佩 王淑艳 +6 位作者 刘通 许玥 陈洁 卢忠孝 赵宏照 霍则军 张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4-71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MSC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呈梭型。分离所得到的细胞具有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大鼠腰多裂肌MSC在静止期表达Pax7、增殖期表达MyoD、分化早期表达MyHC。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腰多裂肌MS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肌卫星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I预扫描定位提高大鼠脑立体定位术的准确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和清源 韩鸿宾 +1 位作者 马长城 李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穿刺注射。穿刺以通过苍白球中心的鼠脑切面中尾状核区为靶目标,穿刺后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确定穿刺点位置,比较MRI预扫描定位穿刺与经典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结果 MRI预扫描定位组穿刺准确率为88.89%,经典穿刺组穿刺准确率为66.67%;两种方法的穿刺定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MRI预扫描组的穿刺定位准确度明显高于经典穿刺组。结论 MRI预扫描可显著提高鼠脑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是进行立体定位精细穿刺的必要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立体定位 大鼠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后血清干预对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Collagen I及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玉佩 李晓红 +3 位作者 许玥 徐菁 霍则军 张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后的血清对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胶原蛋白I(Collagen I)、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从血清学角度探讨电针"委中"穴促进多裂肌损伤后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25只SPF级雄性SD大...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后的血清对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胶原蛋白I(Collagen I)、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从血清学角度探讨电针"委中"穴促进多裂肌损伤后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2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腰4-5节段多裂肌注射0.5%的布比卡因建立多裂肌损伤模型。选取双侧"委中"穴进行电针治疗(20 min/次,1次/日,2/100 HZ,1-2 mA,共3次);正常组、模型组不予电针干预,第4d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制备无菌针刺血清。使用各组针刺血清培养原代MSCs,CCK-8检测MSCs增殖情况;WB检测Collagen I、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MSCs增殖速度加快(P<0.01),Collagen I、MMP2含量升高(P<0.01,P<0.05);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MSCs增殖速度加快(P<0.01),Collagen I含量明显降低(P<0.01),MMP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电针"委中"后血清可能通过良性调节细胞外基质中Collagen I、MMP2的表达促进MSCs增殖,加快受损多裂肌的再生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委中 多裂肌 肌卫星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春勇 史成和 +1 位作者 邢殿文 康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43-1548,共6页
总结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经验,论述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思想内涵,即:针对萎缩性胃炎,宏观上采用当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微观上结合现代科学对萎缩性胃炎的最新认识,辨证时既要着眼于胃腑详细的微观状态,又要关注相关... 总结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经验,论述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思想内涵,即:针对萎缩性胃炎,宏观上采用当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微观上结合现代科学对萎缩性胃炎的最新认识,辨证时既要着眼于胃腑详细的微观状态,又要关注相关脏腑、三焦、气血宏观状态,立法以通调三焦为大法,治疗时整体把握,结合心理、行为等方法多因素干预,使复杂的萎缩性胃炎得以合理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态论治 萎缩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