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深圳、西藏正常人群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晓敏 赵文俐 +4 位作者 土登格利 李俊 张久樾 向青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5-297,285,共4页
关键词 正常人群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北京 深圳 西藏 世界卫生组织 生活质量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对综合医院发现肺结核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微微 郑素华 +6 位作者 端木宏谨 程苏华 张向东 刘玉清 马玙 周兴华 谢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通过采取干预措施,为提高综合医院发现肺结核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同级别随机配对及干预前后对照研究。按不同级别医院分观察组为甲1、乙1和丙1,对照组为甲2、乙2和丙2,分别观察干预与非干预医院发现肺结核情况。结果与非干预同... 目的通过采取干预措施,为提高综合医院发现肺结核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同级别随机配对及干预前后对照研究。按不同级别医院分观察组为甲1、乙1和丙1,对照组为甲2、乙2和丙2,分别观察干预与非干预医院发现肺结核情况。结果与非干预同级相比,干预后甲1肺结核报告率、报告菌阳率和报告痰检率显著高于甲2(P=0.000,P=0.045,P=0.017),乙1肺结核报告率和报告痰检率显著高于乙2(P=0.000,P=0.024),丙1肺结核报告率和报告痰检率显著低于丙2(P=0.000,P=0.001)。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在肺结核报告率、报告菌阳率和报告痰检率3项甲1差异均无显著性(P=0.182,P=0.116,P=0.583),乙1除肺结核报告率下降外(P=0.004),其他两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909,P=0.052),丙1肺结核报告率升高(P=0.025),丙2报告痰检率升高(P=0.000)。结论干预对提高综合医院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的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应建立一套(类似丙2)完善长效的发现肺结核机制,以早期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 综合医院 肺结核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维生素D_3和尼古丁诱导的大鼠钙化血管精氨酸/NO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夏 李菊香 +3 位作者 姜志胜 张宝红 唐朝枢 杜军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 观察钙化血管精氨酸 /NO途径的改变和外源性牛磺酸 (taurine,Tau)对血管钙化及精氨酸 /NO途径的影响。方法 维生素D3 (vitaminD3 ,VitD3 )肌注和尼古丁(nicotine ,Nic)灌胃制备大鼠血管钙化模型 ,检测血管钙含量和血管碱性磷酸酶... 目的 观察钙化血管精氨酸 /NO途径的改变和外源性牛磺酸 (taurine,Tau)对血管钙化及精氨酸 /NO途径的影响。方法 维生素D3 (vitaminD3 ,VitD3 )肌注和尼古丁(nicotine ,Nic)灌胃制备大鼠血管钙化模型 ,检测血管钙含量和血管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血浆精氨酸和亚硝酸盐(NO-2 )含量、血管环磷酸鸟苷 (cGMP)含量、血管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及血管精氨酸 (arginine ,Arg)转运。结果 钙化组 (VDN)大鼠血管钙含量较对照组升高 6 6倍 (P <0 0 1) ,血管ALP活性高 12 6倍 (P <0 0 1) ;血浆NO生成减少 ,血管cGMP水平降低 ,血管NOS活性增高 ,其中cNOS活性高 18 9% (P <0 0 1) ,但精氨酸转运在血管平滑肌和内皮明显减少 (- 6 3 8% ,- 5 5 2 % ,P <0 0 1)。口服牛磺酸治疗的大鼠较单纯VDN组 ,血管钙含量降低 4 9 5 % (P <0 0 1) ,血管ALP活性明显降低 ,血浆NO生成增加 ,血管cGMP含量增加 2 9 1% (P均 <0 0 1) ,血管精氨酸转运在血管平滑肌和内皮分别增加 79 4 %和 5 5 1% (P <0 0 1)。结论 给予外源性牛磺酸可以减轻VitD3 加Nic大鼠的血管钙化程度 ,改善钙化血管L Arg/NOS/NO/cGMP途径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血管钙化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芯片检测DPYD等位基因在受试人群中的发生频率 被引量:9
4
作者 文思远 王晓云 +1 位作者 张敏丽 王升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1-1037,共7页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 (DPYD基因 )所编码的二氢嘧啶脱氢酶 (DPD酶 )是氟化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代谢的主要限速酶 ,其活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并因此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大部分编码低 /无活性酶的突变型等位基因是由于基因中的单核...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 (DPYD基因 )所编码的二氢嘧啶脱氢酶 (DPD酶 )是氟化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代谢的主要限速酶 ,其活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并因此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大部分编码低 /无活性酶的突变型等位基因是由于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造成的 ,检测这些SNPs是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基础 .制备并优化了用于检测DPYD基因中 6个已知SNPs所编码的等位基因 (DPYD 2 , 3, 4 , 5 , 9, 12 )的基因芯片 ,建立了该芯片的基因分型标准 .并利用该芯片检测了肿瘤患者 (112例 )、肾病患者 (83例 )和健康者 (4 5例 )中DPYD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 .在受试人群中 ,突变型等位基因DPYD 5和DPYD 9平均发生率分别为 32 0 8%和 11 2 5 % ,未发现DPYD 2 , 3, 4 , 12突变型等位基因 .而且以上单碱基突变的发生率在肿瘤患者、肾病患者和健康者间以及男性、女性肿瘤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其与疾病的发生或性别无显著性关联 .对 2 0例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 ,19例基因芯片分型结果与直接测序法结果相一致 .DPYD 5、DPYD 9突变型等位基因在受试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利用基因芯片能够对其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 等位基因 人群 肿瘤患者 发生率 基因芯片 肾病 发生频率 直接测序法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全麻术前减少腺体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严梅 郭向阳 +4 位作者 叶铁虎 肖涵 吴新民 贾乃光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减少腺体分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观察。298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肉注射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或注射用水,测定注射后30min唾液分泌量。用视觉模...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减少腺体分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观察。298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肉注射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或注射用水,测定注射后30min唾液分泌量。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测定口干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唾液分泌量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7·64±19·53)、(-22·30±21·04)和(2·71±19·46)mg。VAS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组用药后明显增加。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HR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65±8·82)、(-4·30±7·01)和(-0·54±6·49)次/分。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HR增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抗胆碱药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唾液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败血症休克大鼠血管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杰 李菊香 +3 位作者 张宝红 董献红 张正浩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9-603,T003,共6页
目的 :观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改变。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复制败血症休克模型 ,分别测定假手术组、早期休克组和晚期休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的亚硝酸盐 (NO-2 )含量、一... 目的 :观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改变。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复制败血症休克模型 ,分别测定假手术组、早期休克组和晚期休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的亚硝酸盐 (NO-2 )含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及L -精氨酸 (L -Arg)转运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主动脉各层的分布。结果 :早期及晚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产生的NO-2 含量、NOS活性及L-Arg转运速率均低于假手术组 ,而中膜和外膜的NO-2 、NOS活性及L -Arg转运速率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外膜增加的程度尤为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败血症休克时血管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iNOS阳性染色明显较强。结论 :败血症休克时血管内膜NO合成受到抑制 ,而中膜和外膜NO合成显著增强 ,这一改变与休克状态下血管中L-Arg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休克 大鼠 血管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组织中CDK4、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史立新 李钢 +1 位作者 洪宝发 那彦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CDK4、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例人肾细胞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CDK4、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CDK4和CyclinD1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但CyclinD1的表...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CDK4、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例人肾细胞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CDK4、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CDK4和CyclinD1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但CyclinD1的表达升高水平和比例高于CDK4表达的升高。CyclinD1/CDK4的比值,在肾癌组织中高于癌旁肾组织。结论CDK4和CyclinD1的过度表达可能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失控。CDK4和CyclinD1基因在肾细胞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CDK4 CYCLIN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中子加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林春 陈国雄 +9 位作者 殷蔚伯 谷铣之 申文江 李庆琪 王庆国 刘明远 唐锦华 常葳克 罗醒萱 刘成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快中子加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方法:1991年12月至1997年6月用快中子及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36例。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31/36)及69.6%(16/23)。3、5年局控率分别为97.2%(35/36)及9... 目的:回顾分析快中子加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方法:1991年12月至1997年6月用快中子及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36例。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31/36)及69.6%(16/23)。3、5年局控率分别为97.2%(35/36)及95.6%(22/23)。远处转移率为13.9%(5/36)。结论:快中子术后放疗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快中子治疗 光子治疗 手术后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0例硬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耿志宇 吴新民 曲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8-360,共3页
关键词 硬膜外腔阻滞 分娩镇痛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腰麻-硬膜外 镇痛效果 镇痛方法 多家医院 医疗服务 有效率 麻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对结石模型大鼠肾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连胜 张卫星 +2 位作者 徐涛 冯陶 郭应禄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的表达和调控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处理正常大鼠和结石模型大鼠 ,连续用药 7d ,免疫组化和North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偏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肾晶体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的表达和调控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处理正常大鼠和结石模型大鼠 ,连续用药 7d ,免疫组化和North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偏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肾晶体沉积情况 ,并测定尿晶体成分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均可上调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减少大鼠肾草酸钙晶体的沉积。维生素D增加尿钙的排泄量 ,促进晶体沉积。结论 :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可上调肾骨桥蛋白的表达 ,抑制结石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骨桥蛋白 肾脏 维生素D 维生素K 雌二醇 睾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61
11
作者 徐征 孙宏玉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10期30-33,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的压力程度及主要工作压力源,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8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对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 目的:了解护士的压力程度及主要工作压力源,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8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对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护士感到压力较高;对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护士感到压力一般。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的性质有关,也与护龄、工作地点及科室有关。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护士进行减压训练,维护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压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苯砜综合征
12
作者 李丽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15-117,共3页
氨苯砜曾为治疗麻风的首选药物。它还可用于治疗很多以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为主的作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如疱疹样皮炎、变应性血管炎、角层下脓疱病及线状IgA皮病等。其不良反应多种多样,包括贫血、药物性皮炎、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症... 氨苯砜曾为治疗麻风的首选药物。它还可用于治疗很多以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为主的作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如疱疹样皮炎、变应性血管炎、角层下脓疱病及线状IgA皮病等。其不良反应多种多样,包括贫血、药物性皮炎、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症、急性中毒及精神障碍等。氨苯砜综合征是在服用氨苯砜后出现的一组以发热、皮损、肝损害、黄疸、淋巴结病及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氨苯砜引起的一种少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因其通常在用药4—6周时发生,故又被称为血周皮炎。我们见到1位23岁女性患者,因线状IgA皮病服用氨苯砜后出现以斑疹为主要表现的皮损,伴高热、肝功升高、贫血、黄疸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诊断为氨苯砜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过敏及保肝等辅助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入院40天后化验指标均恢复正常,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苯砜综合征 治疗 麻风 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 精神障碍 诊断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心肌综合指数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局部舒缩功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涓 曾定伊 +2 位作者 吴雅峰 胡大一 许玉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 :超声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方法 :超声测量 15例LBBB患者 (LBBB组 )和 15例正常人 (对照组 )二尖瓣瓣环 ,获得等容收缩期进间(LCT)、射血期时间 (ET)、等容舒张期时间、舒张期的持... 目的 :超声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方法 :超声测量 15例LBBB患者 (LBBB组 )和 15例正常人 (对照组 )二尖瓣瓣环 ,获得等容收缩期进间(LCT)、射血期时间 (ET)、等容舒张期时间、舒张期的持续时间以及LCT/ET ,评价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此外 ,测量等容收缩期波峰的加速时间、射血期波峰的加速时间、E波的减速时间等。  结果 :LBBB组较对照组左心室各壁等容收缩期时间明显延长 ,而舒张充盈时间缩短 ,左心室后间隔、下壁、后壁的等容舒张期时间延长 ,LCT/ET增加 ,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明显升高 ,左心室后间隔、下壁的等容收缩期波峰的加速时间明显延长 ,E波的减速时间在后间隔、下壁、后壁明显缩短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 0 5~ 0 . 0 1)。  结论 :LBBB时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明显异常 ,提示左心室整体和局部舒缩功能受损。利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心肌综合指数可以快速、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综合指数 左束支传导阻滞 局部舒缩功能 超声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4厂家15套血清葡萄糖检测系统精度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欧 徐国宾 +3 位作者 王兰珍 夏昌宇 李海霞 刘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96-3999,共4页
目的:了解国产葡萄糖检测试剂在不同自动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的精度。方法:向参加调查的国内4个葡萄糖试剂生产厂家发放经美国CDC推荐的血清葡萄糖己糖激酶参考方法定值的5水平候选葡萄糖标准物质,各厂家自行选取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采... 目的:了解国产葡萄糖检测试剂在不同自动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的精度。方法:向参加调查的国内4个葡萄糖试剂生产厂家发放经美国CDC推荐的血清葡萄糖己糖激酶参考方法定值的5水平候选葡萄糖标准物质,各厂家自行选取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采用试剂配套校准品和第2水平候选标准物质校准后测定。结果:15个检测系统采用试剂配套校准品校准后5水平候选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的变异均明显高于以C2为校准品校准后测定结果的变异;经原厂校准品校准后,8个GOD法检测系统的变异明显高于7个HK法检测系统的变异,但以C2为校准品校准后GOD法与HK法检测系统的变异无此明显差异。15个检测系统以原厂校准品校准后C1~C5候选标物的偏倚分别是-2.92%~11.68%、-3.37%~9.79%、-3.75%~8.75%、-3.11%~9.55%、-4.38%~8.28%,其中3个检测系统的偏倚超出了葡萄糖常规测定方法中欧洲生物学目标和计算出的生物学允许的总误差5.5%,2个检测系统的偏倚超出了美国标准的总分析误差6.0%,1个检测系统的偏倚超出了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可接受偏差10%的要求;以C2为校准品校准后C1~C5候选标物的偏倚分别是-1.95%~3.57%、-1.52%~1.85%、-2.72%~2.27%、-1.82%~2.9%、-2.83%~2.19%。15个检测系统的偏倚均小于欧洲生物学目标和计算出的生物学允许的总误差5.5%的要求,同时小于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可接受偏差10%的1/2。结论:部分常规血清葡萄糖检测系统的偏倚较大,采用具有互通性的候选标物为校准品可以提高常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正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标准物质 精密度 正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段直肠及肛管CT轴位图像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晶哲 许玉峰 +1 位作者 耿进朝 曹连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44-447,共4页
目的:研究直肠肛管的轴位CT测量方法。材料与方法:84例标记肛门的盆腔增强CT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结肠气钡双对比检查。测量并计算直肠壶腹距肛门的实际长度与其层面距离的比值,同时在CT及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上测量肛门距坐骨结节下缘平... 目的:研究直肠肛管的轴位CT测量方法。材料与方法:84例标记肛门的盆腔增强CT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结肠气钡双对比检查。测量并计算直肠壶腹距肛门的实际长度与其层面距离的比值,同时在CT及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上测量肛门距坐骨结节下缘平面的垂直距离、肛管长度及肛直角。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横轴位CT图像上,肛管由环行变为开口向后的U形时,即为肛门所在位置。CT与钡灌肠两种方法测量肛门距坐骨结节下缘平面距离、肛管长度及肛直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T测量的直肠壶腹距肛门的实际长度与相应层面距离的比值均值为1.3。结论:CT图像可以清楚显示肛门及肛管,下段直肠距肛门的CT层面距离与实际长度间存在差异,通过本研究提出的比值法可以较准确的在轴位CT上测量下段直肠距肛门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