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了成肝细胞分化的精确途径和调控机制
1
作者 Yang L 徐成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80-2380,共1页
【据《Hepatology》2017年11月报道】题: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了成肝细胞分化的精确途径和调控机制(作者Yang L等)
关键词 肝细胞分化 细胞转录 调控 组分 HEPAT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LEN构建与斑马鱼基因组定点突变的实验方法与流程 被引量:21
2
作者 沈延 黄鹏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3-544,共12页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人工核酸内切酶,它由特异性的TALE DNA结合结构域和非特异性的FokⅠ核酸内切酶切割结构域组成。TALEN能够根据用户需要...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人工核酸内切酶,它由特异性的TALE DNA结合结构域和非特异性的FokⅠ核酸内切酶切割结构域组成。TALEN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切割特定的核苷酸靶序列,造成DNA双链断裂,从而诱导该靶序列产生indel突变,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多个物种或体外培养细胞的基因组定点突变。文章介绍TALEN靶点的选择与确认,采用"单元组装法"构建人工TALEN的原理与步骤,以及通过显微注射TALEN mRNA诱导并筛选斑马鱼突变体的实验流程与经验。这些方法理论上也适用于对其他物种进行基因打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 斑马鱼 基因组定点突变 基因打靶 反向遗传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FAAP蛋白对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劲松 丁乃峥 +1 位作者 滕俊林 陈建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4,共7页
黏着斑相关蛋白(focal adhesion associated protein,FAAP)由小鼠D10Wsu52e基因编码,在进化上十分保守,但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并不清楚.为此,首先通过细胞组分分离的方法研究了FAAP蛋白分布的细胞组分,结果表明FAAP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 黏着斑相关蛋白(focal adhesion associated protein,FAAP)由小鼠D10Wsu52e基因编码,在进化上十分保守,但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并不清楚.为此,首先通过细胞组分分离的方法研究了FAAP蛋白分布的细胞组分,结果表明FAAP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细胞蛋白表达量分析表明,细胞中FAAP与黏连蛋白受体(LR)表达量呈现正相关性.同时,细胞黏附实验表明,FAAP与LR对细胞黏附影响类似,也能够抑制细胞的黏附.这些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FAAP蛋白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D10Wsu52e基因 FAAP 67ku层粘连蛋白受体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精子冻存与复苏实验方法与流程 被引量:6
4
作者 郑乃中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1-1216,共6页
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及其遗传机制的重要模式脊椎动物。目前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突变体和转基因鱼系,如何安全、妥善地长期保存这些品系是每一个研究斑马鱼的实验室都会面临的问题。精子冻存与复苏技术是目前最为简单有效的一种长期... 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及其遗传机制的重要模式脊椎动物。目前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突变体和转基因鱼系,如何安全、妥善地长期保存这些品系是每一个研究斑马鱼的实验室都会面临的问题。精子冻存与复苏技术是目前最为简单有效的一种长期保存斑马鱼遗传品系的方法。应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鱼房空间与人力、物力,使鱼系的使用与保存更加灵活和持久,更重要的是能够防止珍贵鱼系的意外丢失,为鱼系保种提供额外的保障。这类方法一般是通过体外挤出精子或研磨精巢获取新鲜的精子,用适量的冻存液混匀后,分装保存在液氮罐中。需要时可以随时通过体外授精的方法使精子复苏。经过30年的发展,随着冷冻保护剂的不断改良和冻存与复苏条件的不断优化,斑马鱼精子冻存与复苏技术已逐渐成熟。文章简单回顾了斑马鱼精子冻存与复苏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并重点介绍本实验室自2005年以来常规使用的斑马鱼精子冻存与复苏的方法及具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精子冻存 精子复苏 体外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海洋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枫燊 沈延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全球变暖使海洋低氧现象的发生更加频繁,对各种脊椎、无脊椎动物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多数海洋动物可以耐受一定的低氧环境,但海洋低氧程度的日益严重正逐渐影响着它们的生存。本文首先对海水溶氧和海洋低氧做了介绍;其次分析了海洋低氧... 全球变暖使海洋低氧现象的发生更加频繁,对各种脊椎、无脊椎动物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多数海洋动物可以耐受一定的低氧环境,但海洋低氧程度的日益严重正逐渐影响着它们的生存。本文首先对海水溶氧和海洋低氧做了介绍;其次分析了海洋低氧的现状及其成因,阐述了低氧对个体的行为、生理生化、繁殖以及生物群落的影响,又分析了低氧与其他因子的相互作用;最后针对低氧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即未来研究中要注重野外实验、关注多压力源对生物的影响,重视低氧相关数据资料的汇集,加强低氧对生物个体、群体及生态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海洋动物 生物反应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 被引量:37
6
作者 肖安 胡莹莹 +6 位作者 王唯晔 杨志芃 王展翔 黄鹏 佟向军 张博 林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5-683,共19页
锌指核酸酶(ZFN)由锌指蛋白(ZFP)结构域和Fok I核酸内切酶的切割结构域人工融合而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基因组定点改造的分子工具。ZFN可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并通过切割这一序列的特定位点造成DNA的双链断裂(DSB)。在... 锌指核酸酶(ZFN)由锌指蛋白(ZFP)结构域和Fok I核酸内切酶的切割结构域人工融合而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基因组定点改造的分子工具。ZFN可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并通过切割这一序列的特定位点造成DNA的双链断裂(DSB)。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对基因组的特定位点进行各种遗传操作,包括基因打靶、基因定点插入、基因修复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基因组实现靶向遗传修饰。这种新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方法的突出优势是适用性好,对物种没有选择性,并且可以在细胞和个体水平进行遗传操作。文章综述了ZFN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ZFN的结构与作用机制、现有的靶点评估及锌指蛋白库的构建与筛选方法、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以及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已成功实现突变的物种及内源基因,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核酸酶 锌指蛋白 基因组定点修饰 基因打靶 分子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介导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 被引量:52
7
作者 沈延 肖安 +3 位作者 黄鹏 王唯晔 朱作言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5-409,共15页
人工构建的序列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靶序列,造成双链断裂,从而引起基因组结构的定点改变。人工核酸内切酶技术使得研究人员有可能对任意物种的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开启了反向遗传学研究的新天地。类转录激活因子效... 人工构建的序列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靶序列,造成双链断裂,从而引起基因组结构的定点改变。人工核酸内切酶技术使得研究人员有可能对任意物种的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开启了反向遗传学研究的新天地。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自2010年底开始成功应用于基因打靶,很快成为一种比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ZFN)更容易设计、特异性更高和毒性更低的人工核酸内切酶。文章综述了TALEN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TALEN的结构、作用机制与构建方法和利用TALEN进行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以及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已成功实现突变的物种及内源基因,特别是在斑马鱼中的应用,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ALE)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 人工核酸内切酶(EEN) 基因组编辑 基因组定点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ol2转座子介导的增强子诱捕技术获得血管相关转基因斑马鱼系(英文) 被引量:12
8
作者 薛峪霖 肖安 +5 位作者 文路 贾岳 高岳 朱作言 林硕 张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0-727,共8页
心血管系统形成于胚胎发育极早期并为其他器官的发育、维持、修复所必需,血管生长异常可造成多种疾病.然而,由于研究对象所限,胚胎血管的发育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调控血管发育的基因也所知有限.通过Tol2转座子介导的大规模增强子诱捕筛选... 心血管系统形成于胚胎发育极早期并为其他器官的发育、维持、修复所必需,血管生长异常可造成多种疾病.然而,由于研究对象所限,胚胎血管的发育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调控血管发育的基因也所知有限.通过Tol2转座子介导的大规模增强子诱捕筛选到26个血管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系,其中有一些品系在胚胎的某些特异血管结构中表达绿色荧光.通过linker-mediated PCR克隆到22个鱼系中Tol2插入位点附近的斑马鱼基因组序列,其中有17个鱼系的Tol2插入可定位到现有的斑马鱼基因组中的单一位点.通过整体胚胎原位杂交对插入位点附近的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得到8个表达谱与转基因鱼系一致的基因,涵盖了9个鱼系,其中dusp5基因对应于2个不同的鱼系.这8个基因中包括hhex、ets1a和dusp5等3个功能已知的基因,但是大部分(5个)基因在斑马鱼中尚无功能研究,分别为zvsg1、micall2a、arl8b(1of2)、zgc:73355以及hecw2(1of2).hhex和ets1a基因对血管与血细胞前体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所获得的EGFP报告基因受hhex或ets1a基因增强子控制的转基因斑马鱼(mp378b和mp430c-2)为国际首例,为深入研究这两个基因在血管与血液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筛选到的功能未知基因可以用来进一步研究其在血管发育中的功能;同时,利用所获得的转基因鱼系,可以实现实时、动态观察成血管细胞的起源、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并可用于高通量小分子药物筛选等重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Tol2 增强子诱捕 血管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动物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博 陈晓芳 +1 位作者 黄勋 杨晓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7-507,共41页
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动物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围绕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马鱼(Danio rerio)、爪蛙(Xenopus)和小鼠(Mus musculus)等5个模式动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 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动物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围绕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马鱼(Danio rerio)、爪蛙(Xenopus)和小鼠(Mus musculus)等5个模式动物发表的论文中涉及中国的论文数约占总论文数的1/5,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例如:首次鉴定出潜在的磁受体Mag R,为磁感应遗传与分子机制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揭示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翅多型性的遗传基础;首次证明在果蝇基因组中存在腺嘌呤的N6-甲基化;揭示了哺乳动物树突棘修剪与成熟的新的分子机制;发现CRTC2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肝脏脂代谢;发现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发现Gasdermin蛋白家族具有诱导细胞焦亡的功能;发现小清蛋白阳性的兴奋性视觉通路能够触发小鼠的恐惧反应等。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TALEN和CRISPR/Cas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领域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涉及中国的论文占比多于1/5,覆盖了从线虫到灵长类的多种动物、多种基因组修饰方法,并且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编辑了人类早期胚胎。中国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研究领域一如既往地保持世界领先,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动物基因组方面绘制了家鹅(Anser cygnoides)、壁虎(Gekko japon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完成了69头中国地方猪(Sus scrofa)的基因组重测序,分别分析了这些动物所独有的生理病理特征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的遗传基础。本文首次尝试对以中国本土科研团队为主的动物遗传学领域若干重要科研进展进行年度回顾,并选取若干重点论文进行简要介绍,以彰显中国科学家在动物遗传学领域的科研实力和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动物遗传学 研究进展 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基因和蛋白质命名规则简介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安 杨志芃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斑马鱼(Danio rerio)基因和蛋白质的命名规则,内容主要译自《zFIN斑马鱼命名指南》中的相应部分(https://wiki.zfin.org/display/general/ZFIN+Zebrafish+Nomenclature+Guidelines),并对其组织与行文进行... 本文简要介绍斑马鱼(Danio rerio)基因和蛋白质的命名规则,内容主要译自《zFIN斑马鱼命名指南》中的相应部分(https://wiki.zfin.org/display/general/ZFIN+Zebrafish+Nomenclature+Guidelines),并对其组织与行文进行了整理,还更新了其中的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规则 斑马鱼 蛋白质 基因 DISPLAY WI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前沿与挑战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峰 高彩霞 +1 位作者 吴强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人类对自然界生物的改造包括许多方面:通过动植物的育种尽可能获得高质、高产的农副产品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对抗生素、抗体、疫苗等生产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诊断和治疗用医药产品;通过合适的工... 人类对自然界生物的改造包括许多方面:通过动植物的育种尽可能获得高质、高产的农副产品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对抗生素、抗体、疫苗等生产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诊断和治疗用医药产品;通过合适的工具去定点修复人类自身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以说是“人定胜天”的终极目标。所有这些操作都涉及到基因组的改造或编辑。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发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生物(本文所指的自然界包括地球上所有的野生和改造的动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提供了新的工具,使“传统的不能”变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技术 基因组 自然界 微生物 物质生活 农副产品 生产菌株 医药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研究计划与相关资源简介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安 张雨田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7-548,共2页
斑马鱼(Daniorerio)是目前遗传发育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模式脊椎动物之一,有多个大型研究计划正在进行中。本文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简要介绍。1斑马鱼基因组测序计划斑马鱼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2001年,最初由英国Sanger研究所主持,... 斑马鱼(Daniorerio)是目前遗传发育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模式脊椎动物之一,有多个大型研究计划正在进行中。本文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简要介绍。1斑马鱼基因组测序计划斑马鱼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2001年,最初由英国Sanger研究所主持,现在转由参考基因组协会(GenomeReferenceConsortium,GRC)主导,跟人类、小鼠两个基因组计划一起成为GRC的三个主要目标。测序数据来自基于克隆图谱测序法和全基因组鸟枪法的整合结果。随着测序进度的发展,主持单位会定期更新斑马鱼基因组的拼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基因组测序 资源 基因组计划 脊椎动物 全基因组 定期更新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与中国斑马鱼遗传发育研究共同成长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博 李绍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遗传发育研究领域显得越来越活跃,这就是斑马鱼(Danio rerio)。同果蝇、小鼠等经典实验材料相比,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它正式进入遗传发育研究领域仅有30余年。不过。
关键词 《遗传》 斑马鱼 发育 中国 实验材料 模式动物 果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核心数据库简介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安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46,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Daniorerio)研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主要包括物种专用综合数据库ZFIN,以及通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Ensembl、Vega和UCSCGenomeBrowser。1斑马鱼模式物种综合数据库ZFIN斑马鱼模式物种数据库ZFIN(Ze... 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Daniorerio)研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主要包括物种专用综合数据库ZFIN,以及通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Ensembl、Vega和UCSCGenomeBrowser。1斑马鱼模式物种综合数据库ZFIN斑马鱼模式物种数据库ZFIN(ZebrafishModelOrganismDatabase,原名ZebrafishInformationNetworks)是斑马鱼的核心数据库。ZFIN由美国UniversityofOregon维护,收集的信息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斑马鱼 综合数据库 基因组注释 VEGA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突变体和转基因鱼系命名规则简介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安 杨志芃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9-1220,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斑马鱼(Danio rerio)突变体和转基因鱼系的命名规则,内容主要译自《ZFIN斑马鱼命名指南》的相应部分(https://wiki.zfin.org/display/general/ZFIN+Zebmfish+Nomenclature+Guidelines),并对其进行了较大幅... 本文简要介绍斑马鱼(Danio rerio)突变体和转基因鱼系的命名规则,内容主要译自《ZFIN斑马鱼命名指南》的相应部分(https://wiki.zfin.org/display/general/ZFIN+Zebmfish+Nomenclature+Guidelines),并对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理,添加了更多的细节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规则 转基因鱼 斑马鱼 突变体 DISP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与中国斑马鱼遗传发育研究共同迎接机遇与挑战
16
作者 张博 李绍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4,共2页
2012年9月,《遗传》杂志出版了“斑马鱼遗传发育研究专刊(上)”,首次系统总结了本世纪10余年来中国斑马鱼遗传发育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到,展示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斑马鱼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研究等方面最新的原创性工作,介绍了... 2012年9月,《遗传》杂志出版了“斑马鱼遗传发育研究专刊(上)”,首次系统总结了本世纪10余年来中国斑马鱼遗传发育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到,展示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斑马鱼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研究等方面最新的原创性工作,介绍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热点。在此基础上,本期专刊的选题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斑马鱼 发育 中国 基础理论 科研工作者 原创性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斑马鱼microRNA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红波 梁巍 +3 位作者 刘新星 朱作言 林硕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1-1192,共12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细胞内源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降解靶基因的mRNA或者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在动植物的发育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理过程中起调控作用。miRNA的功能跟它的表达位置与时间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缺乏一个能够在活体与... microRNA(miRNA)是一类细胞内源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降解靶基因的mRNA或者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在动植物的发育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理过程中起调控作用。miRNA的功能跟它的表达位置与时间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缺乏一个能够在活体与个体水平稳定、持续地实时观察miRNA动态表达的方法。文章以斑马鱼为模式,建立了一个双荧光报告系统(我们称之为miRNA Tracer),用于在斑马鱼整体胚胎中追踪特定miRNA的表达谱及动态变化过程。该系统以Tol2转座子为基础,采用来自斑马鱼hsp70基因的热激启动子分别驱动eGFP和mRFP1荧光报告基因,同时在其中一个报告基因的3′-UTR区连接待测miRNA的互补序列,构成Tracer质粒。该互补序列与斑马鱼胚胎中相应的内源miRNA结合后能够使对应报告基因的荧光信号强度减弱,通过比较两个报告基因在表达谱上的差异辨别miRNA的表达区域,检测斑马鱼胚胎中miRNA起作用的位置和时间。文章选择在肌肉系统特异表达的miR-206以及在神经系统特异表达的miR-219,分别在显微注射瞬时表达和转基因稳定整合等两个层次上验证了上述Tracer系统。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能够如实地在单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检测到目标miRNA的时空表达动态变化。miRNA Tracer系统为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对miRNA进行活体、实时的时空定位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也为对miRNA进行功能与作用机制等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MIRNA 双荧光报告载体/Tracer 热激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斑马鱼心脏损伤-再生模型的手术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新星 张雨田 张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532,共4页
斑马鱼心脏再生是近年来心血管再生医学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也是以斑马鱼为模式进行脊椎动物遗传发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通过了解斑马鱼成体心脏再生的过程和研究其分子和细胞机制有可能为诱导哺乳动物成体心脏再生、治疗心肌梗塞... 斑马鱼心脏再生是近年来心血管再生医学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也是以斑马鱼为模式进行脊椎动物遗传发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通过了解斑马鱼成体心脏再生的过程和研究其分子和细胞机制有可能为诱导哺乳动物成体心脏再生、治疗心肌梗塞等人类心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主要介绍通过简单的手术切除成体斑马鱼约20%心室造成成体心脏损伤、诱导心脏再生的操作方法与经验。其基本流程主要包括麻醉成鱼、在体视镜下用尖镊撕开斑马鱼心脏腹面的皮肤和心包膜以暴露心脏、用剪刀切除心尖区域的部分心室。这种方法的手术成功率可达90%以上,操作简便且重复性好,是目前研究斑马鱼成体心脏损伤-再生的最常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心脏 手术切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