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探索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丽丽 李文秀 栾胜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6-169,193,共5页
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内源性污染问题上存在诸多局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为农村环境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强调以农户为环境管理主体,具有监管成本低、信... 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内源性污染问题上存在诸多局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为农村环境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强调以农户为环境管理主体,具有监管成本低、信息完整、长效性等优势,其表现实体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农村环保合作社、环保小组和纳入环保规则的村民自治组织,不同组织的制度安排不同。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等内源性污染问题;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在解决农业生产污染上作用有限,需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界定利益分配边界来解决;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的建立需要考虑当地环境政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基于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发展和完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 自主治理 制度设计 实践研究 内源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志远 沈小雪 +3 位作者 柴民伟 徐华林 李瑞利 邱国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5,共9页
2014—2015年对深圳湾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分析水质状况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结合2009—2014年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监测结果,阐明红树林水环境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水体溶解氧(DO)普遍较... 2014—2015年对深圳湾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分析水质状况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结合2009—2014年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监测结果,阐明红树林水环境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水体溶解氧(DO)普遍较低,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普遍超标,其中TN,TP,COD和B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的4,2.6,1.3和1.3倍,富营养化程度严重,枯水季的污染程度显著高于雨季;2)年际变化显示,2009—2014年,TN和T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BOD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COD保持下降趋势;3)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内水质重金属污染已得到改善,有机污染则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外源性污染物的输入是主要污染来源,亟需采取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田红树林 水质状况 有机污染 营养盐 重金属污染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城中村的热环境特征与热岛强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秋萍 邹振东 +1 位作者 李宏永 邱国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7-435,共9页
最近几十年的全球升温和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地区热环境的持续恶化。由于建筑物密集、绿化少、人口多等原因,城中村的热环境恶化现象更为明显。近年来对城中村的热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定性讨论的多,定量的研究少,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的观测... 最近几十年的全球升温和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地区热环境的持续恶化。由于建筑物密集、绿化少、人口多等原因,城中村的热环境恶化现象更为明显。近年来对城中村的热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定性讨论的多,定量的研究少,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地处亚热带的特大城市深圳市为例,选取平山村及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运动样带观测,分析对比了晴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城中村和绿地的热环境特征、热岛强度和热环境舒适度,探讨了影响城中村热环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深圳城中村热岛效应明显,月份间的热岛强度关系为:降雨量少的月份热岛更强;一天中各时段的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热岛强度在日落之后逐渐加强,在20:00至24:00间达到最大值,在午夜后逐渐减弱,最强热岛强度出现于2月份的20:00时,达3.95℃。5月至9月深圳的热环境特征为炎热潮湿,热环境极不舒适,城中村与绿地夜间温湿指数差异明显,城中村较绿地热环境不舒适性增加一个等级,夜间为城中村居民室外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因而对城中村居民带来不舒适的直接感受,进入后半夜之后会进而影响居民的休息,增加空调等的使用,高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城中村与绿地的热环境较普通夏季平均值更为不舒适,容易引发中暑等危害。城中村人工下垫面较自然下垫面占比大,改变原有的水热平衡且引入更多的人为热排放,是引起热岛效应及热环境不舒适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城中村 热环境 深圳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方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璇 李丽丽 +1 位作者 栾胜基 沈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9-513,共5页
依据外部性波及范围的差异,提出将农村环境问题分为弱外部性环境问题和强外部性环境问题两种类型。理论证明这两类环境问题应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解决。通过成本比较发现,以小群体内部合作为特征的协议方式适宜于解决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 依据外部性波及范围的差异,提出将农村环境问题分为弱外部性环境问题和强外部性环境问题两种类型。理论证明这两类环境问题应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解决。通过成本比较发现,以小群体内部合作为特征的协议方式适宜于解决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而以外界对小群体实施奖惩为特征的监管方式适宜于解决强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弱外部性 农村 环境问题 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国玉 张清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9-633,共5页
近30年来,深圳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出现了许多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水灾害风险增加等.深圳在全国率先成立水务局,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并推出5级阶梯水价政策,但当前水价仍未充分反映... 近30年来,深圳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出现了许多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水灾害风险增加等.深圳在全国率先成立水务局,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并推出5级阶梯水价政策,但当前水价仍未充分反映水资源紧缺程度.针对深圳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提出了6条保护建议:必须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怪圈;"源头减排"和"污水零排放"是根本;学习新加坡经验,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海水;借鉴发达国家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经验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 城市化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城市地面砖表面热环境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雅君 邹振东 +2 位作者 赵文利 李瑞利 邱国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5-841,共7页
地面砖是城市重要的铺装材料,它的表面特性对城市地面热环境有重要影响,反射率是影响其表面热环境特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观测手段,关于地面砖的反射率特性及其对表面温度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系统研究。为此,该研究选取了城市铺装... 地面砖是城市重要的铺装材料,它的表面特性对城市地面热环境有重要影响,反射率是影响其表面热环境特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观测手段,关于地面砖的反射率特性及其对表面温度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系统研究。为此,该研究选取了城市铺装常用的混凝土地面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技术分别对不同表面颜色、不同粗糙度的地面砖在紫外波段(UV:350-380 nm)、可见光波段(VIS:380-780 nm)、近红外波段(NIR:780-2500 nm)以及全波段(350-2500 nm)的反射率特征进行系统观测,同时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观测其表面温度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地面砖的全波段反射率SR差异很大,黄色最高(SR=34.28%),然后依次是红色(SR=31.58%)、绿色(SR=23.62%)、灰色(SR=14.06%)。黄色地面砖反射率约为灰色砖反射率的2.5倍,二者相差较大。(2)不同地面砖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特征不同。黄色、绿色、红色地面砖在近红外波段呈现出较高的反射率,处于30.08%-41.31%,高于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 SRVIS和紫外波段反射率 SRUV;灰色地面砖在3个不同波段反射率无明显差异。(3)粗糙度可影响近红外波段反射率SRNIR;颜色对全波段反射率SR的影响比粗糙度更加显著。(4)反射率对表面温度影响显著,反射率越高,表面温度越低。黄色砖的全波段反射率SR比灰色砖高出20%,在13:00时,二者的表面温度差值最高达7.64℃。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铺装规划设计和改善城市热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地面砖 高光谱 反射率 表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现代农业转型对中国农业环境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秀 李丽丽 栾胜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03-3005,共3页
在借鉴欧盟经典现代农业转型期理论的基础上,对欧盟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判断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农业转型期的策略。对照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政策特点,认... 在借鉴欧盟经典现代农业转型期理论的基础上,对欧盟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判断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农业转型期的策略。对照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政策特点,认为我国仍处于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义时期;以集约化为主要特点的生产主义形式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借鉴欧盟农业发展经验,认为我国要顺利完成向农业后生产主义时期的转型,要推进农业内涵式发展、制定农业环境政策,还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生产主义 后生产主义 农业环境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冉庆凯 栾胜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5-167,171,共4页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建立,其有效性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对EIA有效性的概念、研究标准以及研究趋势等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归纳了有效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有效性研究不足之处,以期为推...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建立,其有效性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对EIA有效性的概念、研究标准以及研究趋势等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归纳了有效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有效性研究不足之处,以期为推动EIA有效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P范式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冉庆凯 栾胜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3-166,共4页
引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阿兰斯密德开创的状态-结构-绩效(SSP)范式来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绩效。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设计所带来的绩效更倾向于占社会总体一少部分的政府与建设单位,占... 引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阿兰斯密德开创的状态-结构-绩效(SSP)范式来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绩效。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设计所带来的绩效更倾向于占社会总体一少部分的政府与建设单位,占社会总体绝大多数的公众的环境权益得到的是形式的而非实质的保证,最终导致制度设计与制度目标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SS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被类型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翔泽 李宏勇 +1 位作者 张清涛 邱国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热环境急速恶化,特别是2013年我国南方多地出现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本研究以深圳为例,运用气象站定点观测方法并首次引入运动样带观测方法对深圳市典型地被类型的气温进行监测、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热环境急速恶化,特别是2013年我国南方多地出现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本研究以深圳为例,运用气象站定点观测方法并首次引入运动样带观测方法对深圳市典型地被类型的气温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不同地被类型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气象站定点监测实验从2011年6月至今,持续样带监测实验开始于2011年6月结束于2013年7月。本研究详细纪录了深圳市西丽大学城及其周边有典型地被类型的气温、太阳辐射、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根据不同城市景观分选出5种不同的典型城市地被类型:城市景观水、城中村、商业区、城市绿地、郊区。利用观测获得的具有高空间分辨度和高时间分辨度的实验数据对5种不同的地被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种不同城市景观的温度差异明显,商业区温度>城中村温度>城市景观水区域温度>城市绿地温度>郊区温度。城市绿化和景观水对城市热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城市景观水可缓解城市热岛强度0.9℃,城市绿地可缓解城市热岛强度1.57℃。城市绿地的降温效果比城市景观水好,比城市温度的缓解效果强0.67℃。人类的周期性活动对区域城市热岛强度有明显的影响。一周时间内,商业区、城中村、城市景观水、城市绿地的城市热岛强度均呈"U"字形。周末四种地被类型的热岛强度比工作日要高,分别高出0.65℃、0.57℃、0.26℃、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城市热岛效应 地被类型 运动样带 城市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漠阳江流域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翔 赵志杰 +3 位作者 秦华鹏 宋宝木 余香英 何康茂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514,共10页
针对实测径流资料较缺乏的漠阳江流域,通过流域水文模型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模拟各支流和子流域详细的径流时空特征,利用一维稳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 针对实测径流资料较缺乏的漠阳江流域,通过流域水文模型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模拟各支流和子流域详细的径流时空特征,利用一维稳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1)在漠阳江流域,HSPF模型对年与月径流模拟的相对误差小于15%,Nash-Sutcliffe系数大于0.9;水质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Nash-Sutcliffe系数大于0.8;2)在90%,50%和10%保证率下,漠阳江流域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16.45,21.84和24.97万t,氨氮的环境容量分别为0.51,0.88万t和1.14万t;受径流季节波动影响,枯水期与丰水期季节水环境容量差异明显;1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及其变差最小,6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及其变差最大;3)空间分布上,漠阳江干流流域承载力较大,一级与二级支流的承载力较小。因此,在水文资料缺乏的流域,可基于HSPF模型模拟的水文条件,开展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分析,为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阳江流域 水环境容量 水文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梓毅 曹烨 邱国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通过对三处不同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调研,文章分析了4.7 MW、19.44 k W以及6 k 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同并网电量在总发电量占比和不同补贴模式下的收益组成、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在同一情况下,装机容量小的分布式... 通过对三处不同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调研,文章分析了4.7 MW、19.44 k W以及6 k 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同并网电量在总发电量占比和不同补贴模式下的收益组成、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在同一情况下,装机容量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光伏项目所发电量自用比例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越高;国家补贴占光伏项目收益的31%以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对环境的保护起着促进作用,在20年的寿命年限里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质的排放量。鉴于实际运营情况,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装机规模制定政策使得分布式光伏得到更好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发电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装机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特征研究——基于窗口SBM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卓锦新 曹烨 邱国玉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探究我国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特征,通过窗口分析框架下的SBM模型测算了2003—2015年间我国30个省份的生态经济效率,并运用无效率程度从内部视角考察影响生态经济效率的因素。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SBM模型 窗口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环境效率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幸烨 马晓明 熊思琴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1,共4页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通过super-SBM模型测算分析中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碳排放效率后可以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各省市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效率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省市的...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通过super-SBM模型测算分析中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碳排放效率后可以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各省市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效率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省市的交通运输业还存在着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全要素生产率 碳排放 东部地区 super-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阶段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岚 高薇 栾胜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国内外现有的农业转型理论及研究多是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很少会涉及资源环境,而农业转型发展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特征对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 国内外现有的农业转型理论及研究多是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很少会涉及资源环境,而农业转型发展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特征对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和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在1952~1958年间开始进入农业转型期.然后将我国农业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各农业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资源 环境 阶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风限电对中国风力发电环境效益的影响——以呼和浩特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琮淙 邱国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132-138,共7页
通过清单分析,对风电场的生命周期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GHG)排放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风电场的风速及弃风数据,对风电场上网电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比了弃风与不弃风情景下风电的能源回报比与GHG排放强度。结果... 通过清单分析,对风电场的生命周期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GHG)排放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风电场的风速及弃风数据,对风电场上网电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比了弃风与不弃风情景下风电的能源回报比与GHG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生产阶段对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弃置阶段因材料回收,有一定节能减排效果。在内蒙古,风电的GHG排放强度不到火电的1%。对于一个2 MW的风电机组,弃风限电会导致发电系统整体GHG排放在一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不弃风的情景增加2.3×10~4t CO_2e。因此在进行各区域风电建设规划时,应当将其作为风力资源的一个校正因素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生命周期 环境效益 弃风限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能源消耗及其经济学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林军 邱国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以深圳市为例,研究分析城市水系统的能源消耗及其经济成本,比较分析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节能潜力及经济可行性。结果发现,深圳市居民生活用水系统每年总能耗约为39.6亿度,经济总成本约为60.1亿元,其中,终端生活用水、自来水生产与... 以深圳市为例,研究分析城市水系统的能源消耗及其经济成本,比较分析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节能潜力及经济可行性。结果发现,深圳市居民生活用水系统每年总能耗约为39.6亿度,经济总成本约为60.1亿元,其中,终端生活用水、自来水生产与供应能耗分别占比78.3%和12.0%,其经济成本分别占比47.3%和29.4%。其次,污水再生回用与雨水收集利用的单位能耗要远远低于远程调水。因此,能源消耗是城市水系统运行的主要成本来源,节约居民终端生活用水,不仅能节约终端用水本身的能耗,也能节约远程调水、生产处理及管网输送等前端环节的能耗,从而带来双重节能效果。同时,再生水回用与雨水收集利用要比远程调水更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统 能源消耗 经济成本 水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微藻细胞破碎及油脂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章莹颖 邓春芳 +1 位作者 崔岩 成家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5,共5页
将溶藻菌(Kordia sp.)运用于富油微藻的细胞破碎预处理(生物法),并与传统的高速匀浆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法、酸热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小球藻,细胞破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酸热法(84%)>超声法(63%)>反复冻融法(60%)>高速匀... 将溶藻菌(Kordia sp.)运用于富油微藻的细胞破碎预处理(生物法),并与传统的高速匀浆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法、酸热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小球藻,细胞破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酸热法(84%)>超声法(63%)>反复冻融法(60%)>高速匀浆法(57%)>生物法(51%);油脂提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超声法、生物法(35%)>酸热法(27%)>反复冻融法(23%)>高速匀浆法(21%)。对于杜氏盐藻,酸热法及超声法的细胞破碎率达到100%,其次为生物法达到94%,反复冻融法和高速匀浆法的细胞破碎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4%和45%;油脂提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超声法(26%)>生物法(22%)>高速匀浆法(17%)>酸热法(16%)>反复冻融法(10%)。综合以上结果可知:超声法和生物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更适合用于对小球藻和杜氏盐藻的破碎预处理从而提高油脂提取率,而其中生物法具有能耗低的特点,因此在大规模生产中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细胞破碎 油脂提取 生物法 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被引量:28
19
作者 苏玉 曹晓峰 黄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8,共8页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健康状况.根据滇池流域38个样点(9个参照点,29个干扰点)于2009年丰水期和2010年平水期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19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Spearma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健康状况.根据滇池流域38个样点(9个参照点,29个干扰点)于2009年丰水期和2010年平水期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19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Spearma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滇池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指数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集食者%、捕食者%和耐污类群%.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各个生物参数的值,并将所得的值相加即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B-IBI指数值的25%分位数确定健康等级标准,并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四等分,即得到滇池流域底栖动物完整性的评价标准,B-IBI>1.62为健康,1.03~1.62为亚健康,0.31~1.03为一般,0.10~0.31为较差,<0.10为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的38个样点中,16个为健康,5个为亚健康,6个为一般,6个为较差,5个为极差.B-IBI值与硝态氮和水温有较大的负相关关系,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底栖动物 B-IBI指数 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沙堆退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月 李程 +4 位作者 李爱德 杨自辉 张清涛 梁晓健 邱国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7-1421,共15页
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区白刺沙堆退化严重,导致固定沙丘活化,流沙掩埋绿洲,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尽可能长期保持白刺沙堆的稳定、防止白刺沙堆活化成为绿洲保护和沙漠化防治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多年野外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土... 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区白刺沙堆退化严重,导致固定沙丘活化,流沙掩埋绿洲,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尽可能长期保持白刺沙堆的稳定、防止白刺沙堆活化成为绿洲保护和沙漠化防治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多年野外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水分收支不平衡所导致的土壤水分减少是白刺沙堆退化的主要原因"的研究假设。但是,由于缺少长期的野外观测试验,这个假设一直未被很好地证明。为了证明这个假设,在甘肃民勤的绿洲外围选择了雏形、发育、稳定和死亡四个退化阶段的白刺沙堆,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利用中子水分仪和土壤烘干称重法对土壤水分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各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2008年最大,2009年和2011年次之,2010年最小的趋势。年内变化是春季土壤含水量最低,夏季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在不同发育阶段,雏形阶段的土壤含水量最大,且降水容易下渗。稳定和死亡阶段的白刺沙堆土壤含水量很低,降水难以下渗,只有大的降水事件发生时,水分才可以下渗。因此,稳定和死亡阶段白刺沙堆的土壤水分经常在植物的凋萎点之下,是造成白刺沙堆退化重要原因。证明了"土壤水分减少是白刺沙堆退化的原因"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对今后的植物固沙实践活动会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沙堆 土壤水分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