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装置及^(14)C测量 |
郭之虞
赵镪
刘克新
鲁向阳
李斌
汪建军
原思训
陈铁梅
高世君
袁敬琳
李坤
陈佳洱
|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
1997 |
3
|
|
2
|
研讨世纪之交的大学物理教育 |
罗蔚茵
赵凯华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3
|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运行及其应用 |
陈佳洱
于金祥
韦伦存
李认兴
巩玲华
李坤
卢希庭
江栋兴
刘洪涛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4
|
放射性核束首次物理实验的探测器系统 |
谭继廉
靳根明
吴和宇
张金霞
鲍志勤
李存藩
王柱生
李祖玉
王素芳
段利敏
肖志刚
王宏伟
胡佩刚
卢子伟
凤莹
许金兰
江栋兴
华辉
钱涛
李相庆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5
|
虚拟技术在核谱仿真与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
李鹏宇
刘松秋
雷武虎
韩慧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6
|
皂化萃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李改玲
彭启秀
高宏成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7
|
基于LabVIEW平台的核物理实验虚拟仪器设计方法 |
刘松秋
曹子雄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8
|
金刚石表面生成碳化铬的物理机制 |
高巧君
胡毅飞
林汀
林增栋
彭晓芙
|
《磨料磨具与磨削》
|
1991 |
11
|
|
9
|
高分子物理的近代理论方法 |
黄畇
|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
1989 |
1
|
|
10
|
环形(位置灵敏)充气探测器及其在重离子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
谭继廉
张金霞
王素芳
靳根明
邬恩九
张纯
宋明涛
郑纪文
钱兴
江栋兴
华辉
钱涛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1
|
用于次级束物理实验的低气压多丝室 |
王小兵
谭继廉
张金霞
卢子伟
叶沿林
江栋兴
李智焕
华辉
李湘庆
陈陶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加速器质谱技术检测细胞中DNA加合物的方法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
游冬青
邹鲁峰
陈杞
韩玲
杨平
蔡建明
孙红芳
王海芳
刘元方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2 |
0 |
|
13
|
建设现代化的近代物理实验课程 |
吴思诚
王祖铨
吕斯骅
赵汝光
黄飞虎
|
《中国大学教学》
|
1994 |
0 |
|
14
|
高分子物理的近代理论方法 |
黄畇
|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
1989 |
0 |
|
15
|
原子核物理的新发展 |
张焕乔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6
|
P507(K)-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 |
沈兴海
王文清
王爽
李改玲
高宏成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8
|
|
17
|
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微生长层与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初步研究 |
谭明
刘东生
秦小光
钟华
李铁英
赵树森
李红春
吕金波②鲁向阳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1997 |
46
|
|
18
|
氡暴露的剂量转换系数研究动态 |
张磊
艾宪芸
郭秋菊
王善强
马新华
史志兰
|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9
|
V/Sc在CCSD主孔榴辉岩中的系统关系:一种可透视变质作用并指示基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工具 |
曾令森
张泽明
刘福来
梁凤华
陈晶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20
|
反相胶束体系中的酶学研究 |
朱浩
施鼐
范映辛
周筠梅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