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蛋白磷酸化、基因突变与EGFR-TKI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芬 王洁 +3 位作者 白桦 王书航 王树滨 申东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7-66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因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因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独特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而备受关注。尽管EGFR基因突变是目前认为最确切的预测EGFR-TKI疗效的指标,但与临床疗效间并非“全或无”的关系,提示仍有其他机制参与其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NSCLC组织标本中EGFR磷酸化酪氨酸1068(EGFR-pTyr1068)、1173(EGFR-pTyr1173)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在EGFR-TKI治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205例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EGFR-pTyr1068、EGFR-pTyr1173表达。结果: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GFR-pTyr1068和117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164/205)、57.6%(95/165);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态、疾病分期)无相关性。全组EGFR基因突变率为44.9%(92/205),与吸烟状态有关(P=0.024),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疾病分期)无关。EGFR基因突变与EGFR-pTyr1068表达呈弱相关性(P〈0.001),与EGFR-pTyr1173无相关性(P=0.297)。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EGFR-TKI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48.3%(43/89)、80.9%(72/89)和8.8个月(95%CI:6.11~11.42),均明显高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16.2%(17/105)、56.2%(59/105)和2.1个月,95%CI:0.89~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24);EGFR-pTyr1068表达阳性患者ORR和DCR分别为37.7%(58/154)和74.7%(115/154),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患者[5.0%(2/40)和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GFR-pTyr1068表达阳性患者中位PFS为7.0个月,较表达阴性患者(1.2个月)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EGFR-pTyr1173表达与EGFR-TKI疗效呈负相关性,EGFR-pTyr1173阳性者ORR、DCR和PFS分别为27.8%(25/90)、64.4%(58/90)和4.8个月,显著低于阴性患者[37.9%(25/66)、83.3%(55/66)和7.7个月,P=0.123,P=0.007,P=0.016]。以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在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EGFR-pTyr1068表达阳性率为69.0%(69/100), EGFR-pTyr1068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ORR分别为23.2%(16/69)和3.2%(1/31),DCR分别为69.6%(48/69)和35.5%(1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EGFR-pTyr1068表达阳性患者中位PFS为3.6个月,较表达阴性患者(1.2个月)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例EGFR-pTyr1068阳性表达且对EGFR-TKI有效患者,中位PFS为15.6个月(95%CI:7.28~23.9)。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pTyr1068是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EGFR-TKI治疗的独立疗效预测因子(OR=0.24,95%CI:0.16~0.37,P〈0.001)。结论:EGFR-pTyr1068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有效预测因子,尤其对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筛选EGFR-TKI治疗有效者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酪氨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碱类药物外渗性皮肤坏死的治疗探讨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
作者 申东兰 农巧红 陈晓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长春碱类 药物 外渗性皮肤坏死 治疗 临床资料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对PICC和静脉输液港满意度与服务体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丽 高颖 赵冰玲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使用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满意度和服务体验,为临床筛选合适的静脉化疗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拟化疗6个周期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VPA组各50例,PICC组采用PICC静脉...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使用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满意度和服务体验,为临床筛选合适的静脉化疗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拟化疗6个周期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VPA组各50例,PICC组采用PICC静脉化疗途径,VPA组采用VPA静脉化疗途径,采用本土化后的维多利亚患者满意度监测工具(VPSM)进行满意度和服务体验测定。结果 VPA组总体平均满意度(4.8±0.5)分,总体服务指数为(83.8±14.3)分,PICC组总体平均满意度为(4.0±0.5)分,总体服务指数为(70.3±1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根据患者不同条件选择化疗途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VPA可以作为一种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的静脉化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A PICC 化疗 满意度 服务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基因逆转肺癌细胞转移表型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海霞 申东兰 +4 位作者 周清华 何艳玲 彭安 朱文 王艳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NM23-H1基因 转移表型 肺癌细胞 功能鉴定 metastasis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侵袭和转移 逆转 基因转染技术 细胞癌变 功能异常 基因结构 细胞水平 转移潜力 研究利用 多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化疗性呕吐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 杜艳丽 +3 位作者 江泽莹 程文静 丘美霞 易环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促进化疗性呕吐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高危致吐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阿瑞匹坦+5-HT3RA+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落实治疗措施及化疗知识宣教方法,观察组增加自...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促进化疗性呕吐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高危致吐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阿瑞匹坦+5-HT3RA+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落实治疗措施及化疗知识宣教方法,观察组增加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化疗性呕吐疗效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化疗性呕吐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完成化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呕吐治疗 自我效能 疗效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 李金芬 +3 位作者 黄凤霞 易环 刘玉珍 康汉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比较复方氯己定、海藻生物胶和思密达用于化疗性口腔炎的护理效果,探讨化疗性口腔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64例化疗性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8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护理,观察1组应用思... 目的比较复方氯己定、海藻生物胶和思密达用于化疗性口腔炎的护理效果,探讨化疗性口腔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64例化疗性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8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护理,观察1组应用思密达进行护理,观察2组应用海藻生物胶进行护理,护理5 d后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护理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有效率分别为44.32%、78.41%、93.1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氯己定、海藻生物胶和思密达护理化疗性口腔炎均有效,但复方氯己定疗效欠佳,思密达次之,海藻生物胶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与减轻化疗所致口腔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口腔炎 海藻生物胶 思密达 复方氯己定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艳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观察异长春花碱 (NVB)和顺铂 (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自 1998年至 2 0 0 3年对 46例中晚期NSCLC进行NVB +DDP联合化疗 ,NVB2 5mg/m2 ,第 1、8天用 ,DDP 65~ 80mg/m2 第 1天或分... 目的 观察异长春花碱 (NVB)和顺铂 (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自 1998年至 2 0 0 3年对 46例中晚期NSCLC进行NVB +DDP联合化疗 ,NVB2 5mg/m2 ,第 1、8天用 ,DDP 65~ 80mg/m2 第 1天或分三天用 ,2 1天为一个周期 ,至少应用两个周期。结果 全组有效率为 47.8% (2 2 / 46) ,其中初治患者有效率为 5 1.6% ,复治患者有效率为 40 .0 % ;ⅢB期有效率为5 4.5 % ,Ⅳ期有效率为 41.7% ;腺癌有效率为 5 0 .0 % ,鳞癌有效率为 44 .4% ;中位生存期为 9.5个月 ,1年生存率为 3 9.1%。化疗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静脉炎。白细胞下降率为 95 .7% ,其中Ⅲ +Ⅳ度为2 8.3 % ,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47.8% ,其中Ⅲ +Ⅳ度为 8.7% ,静脉炎发生率为 19.6% ,但均为Ⅰ、Ⅱ度。结论 NVB +D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 ,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异长春花碱 顺铂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结肠腺癌腹壁转移1例
8
作者 陈晓秋 李柱 申东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结肠腺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醛氢叶酸、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临床观察
9
作者 何艳玲 申东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61-2562,共2页
目的:评价大剂量醛氢叶酸(CF)、氟尿嘧啶(5Fu)与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8例中胃癌18例,大肠癌20例。CF200mg/d,静滴2h,5Fu750mg/d,于CF滴完后立即静滴,维持8h,连用5d;DDP40mg/d静滴,连用3d。28d... 目的:评价大剂量醛氢叶酸(CF)、氟尿嘧啶(5Fu)与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8例中胃癌18例,大肠癌20例。CF200mg/d,静滴2h,5Fu750mg/d,于CF滴完后立即静滴,维持8h,连用5d;DDP40mg/d静滴,连用3d。28d为1周期。结果:完全缓解7.9%,部分缓解42.1%,稳定42.1%,进展7.9%。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总分缓解)50.0%,胃癌与大肠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5.6%、45.0%,初治与复治有效率为66.7%和35.0%。主要毒副反应为外周静脉炎、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多为Ⅰ~Ⅱ级。结论:该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 顺铂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介入综合治疗的术后护理
10
作者 邹彦芬 吴鸣 杜端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3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行介入综合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接受介入综合治疗的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及抗凝治疗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例上腔静脉梗阻术后症状完全消退,... 目的探讨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行介入综合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接受介入综合治疗的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及抗凝治疗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例上腔静脉梗阻术后症状完全消退,6例下腔静脉梗阻分级评分由术前4~5分降为术后0~2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相结合是治疗恶性腔静脉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评估,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梗阻 恶性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支架 血管成形术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